萬事俱備,也不需要東風。
易凡立即叫來千夫長和百夫長,在軍帳中,開始動員會議。每天好吃的好喝的,這三千人無所事事,必然生出事端來。
按原來的計劃,易凡很快的完成部署,可還是臨時增加了一條。那就是,一個工匠每收一個兵卒徒弟,獎勵一兩銀子,學成之後師傅獎勵十兩銀子,兵卒獎勵五兩銀子。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樣安排,是考慮到有手藝的工匠藏私,有些絕技不給徒弟傳授,畢竟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嘛。
當然,這些都是有考核標準的,比如瓦匠是砌築一堵牆,木匠則是單獨做一套門窗等等,獎勵收徒出師,是為了兵卒學到真正的本領,可不是為了師徒合謀,騙取銀兩。易凡考慮的比較長遠,打完仗,占領完土地,勢必要進行建設。最不濟,兵卒退役還有謀生的手段。
而郭小磊一隊人馬,卻被安排著找尋找石灰石和大理石,石灰石和大理石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碳酸鈣通過煆燒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而氧化鈣就是我們熟知的生石灰,生石灰氧化鈣和水攪拌又能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而糯米汁、石灰和碎麻繩攪拌在一起,雖比不上水泥砂漿,可砌築磚塊牆體,卻是綽綽有餘。原用泥漿的想法,易凡想了,還是用熟石灰比較結實耐用,還是比較妥當。
這一天,軍營沒有進行操練。早早的,庖廚就做好夥食,兵卒同樣接到通知,十夫長按小隊的身形尺寸,早早的到軍需處領了短打。
現在的軍需處,主管軍需的軍需官還空缺著,若是以前,沒有軍需官,一顆糧食都甭想領出來。如今卻是井井有條,爭著搶著幹活。一方麵軍需官空缺,表現好可能有望坐上軍需官。另一方麵,若還像以前一般,得想想自己的脖子硬不硬。
易凡站在點兵台上,看著一隊一隊的營地,臉上慢慢的浮現笑容。三千人,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勞動力。
“走!”
易凡和書香並沒有騎馬,緩緩的走在隊伍後麵。此時的易凡,同樣換上短打。作為一名統帥,他盡量做到,與自己的士兵同甘共苦,先前通過殺戮,建立自己的威信,而他卻要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官兵一體同甘共苦。
出了兵營,兵卒在百夫長的帶領下,已在一片空地,列好隊形,隊伍前麵,搭了個簡易的台子,台子上已放好牛羊等祭品,用來祭天地。
“副統領大人到!”
易凡神色莊重,走上祭台,掃了一眼隊伍,然後轉身,接過燃著的香,拜了拜插上,然後燃上紙錢。
簡單的祭天結束,易凡轉身。
“兄弟們!”
“我們是陛下的兵,就該與眾不同,不靠天不靠地,就該靠我們的雙手。大家都知道,今天開始,我們要自己動手,建造自己的軍營。有人會問,憑什麽我們自己建造軍營,而不是民夫。”
“因為,我們這種隊伍注定特立獨行,我們要的不是少爺兵,老爺兵。不依靠民脂民膏,不依靠百姓徭役存活。我們靠什麽,就是靠我們的雙手,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你們願意成為這樣的兵嗎?”
“願意!”
“願意!”
“願意!”
“好,作為陛下的兵,就要有這股氣勢,就要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
“現在,就按照原先安排,進行分工勞作!”
隊伍在千夫長的帶領下,很快的到達位置。在百夫長的指揮下,十夫長迅速的到達位置,開始勞作。
統計和京師聘用來的木匠,已經拿上自己的工具,和十夫長商議著,那棵樹可以砍伐,可以當做木料,那棵樹不能用,隻能當做柴火。木料堆積在堆積在一處,準備用來製作工具,柴火則堆積在要建窯的地方,用來燒窯。
窯匠們在建窯的地方,指揮著兵卒,先將山坡上的雜草割除,山坡的長度高度,規劃窯的高和寬,以及建窯的直徑。挖出的土有序的堆積起來,隻等木匠做好木車,然後推到規劃好的空地,堆積起來,用來做土胚。
瓦匠並沒有閑著,而是按照易凡畫的圖紙,那些地方需要開挖,建造魚塘,那些地方需要修水溝,在十夫長的帶領下,領著兵卒不斷的測量,然後進行開挖。
郭小磊帶著他掌管的一隊人馬,提著竹筐,滿山遍野的搜集石灰石和大理石。他這隊的任務比較艱巨,若搜集不到足量的石頭,那瓦匠隻能用泥漿進行砌築,牆體的質量將大打折扣。
當然,石灰易凡完全可以通過兵部和戶部調運。可那些官老爺的辦事效率可想而知,一來二去的,各種文書,不知走到猴年馬月。即便自己是左仆射之子,名義上的皇上親信,有特批的權利,但也免不了吃拿卡要。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動手來的痛快。這些生石灰可以培養一批工匠,後續有莫大的用處。
不管是工匠,還是兵卒,都是幹勁十足。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因為這些人的到來,變的喧囂起來。易凡則吩咐三個千夫長,體力勞動和打仗同樣的原理,要進行輪換。這些兵卒雖進行了幾天的營養補充,可長時間的虧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補充迴來的。及時的進行輪換,保證了進度的同時,又不至於將兵卒累垮。
這種體力活,兵卒並未偷懶怠工。易凡來到軍營之後,一改往日風氣,戰五渣懲治貪腐,現在又是自己建造軍營,自然沒有偷懶的道理,何況整個小隊若是出現疲憊,有百夫長指揮輪替,自然沒有偷懶的道理。
他們如此積極,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讓有手藝的工匠看到,收為學徒,習的一門手藝。而且不但可以學手藝,若考核通過,還有賞銀拿,何樂而不為。
而這些工匠,雖然和百夫長指揮著幹活,卻也是暗暗的觀察。雖然收一個學徒,獎勵一兩銀子,可教會一個卻是獎勵十兩銀子。學徒是要收,可也得能教會,賺取更多的銀子才是。
也有人想著投機取巧,教不會沒關係,拉人頭少利多銷,照樣賺取銀兩。可聽易凡威名赫赫,來軍營的事跡,歪心思徹底就沒有了。
易凡立即叫來千夫長和百夫長,在軍帳中,開始動員會議。每天好吃的好喝的,這三千人無所事事,必然生出事端來。
按原來的計劃,易凡很快的完成部署,可還是臨時增加了一條。那就是,一個工匠每收一個兵卒徒弟,獎勵一兩銀子,學成之後師傅獎勵十兩銀子,兵卒獎勵五兩銀子。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樣安排,是考慮到有手藝的工匠藏私,有些絕技不給徒弟傳授,畢竟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嘛。
當然,這些都是有考核標準的,比如瓦匠是砌築一堵牆,木匠則是單獨做一套門窗等等,獎勵收徒出師,是為了兵卒學到真正的本領,可不是為了師徒合謀,騙取銀兩。易凡考慮的比較長遠,打完仗,占領完土地,勢必要進行建設。最不濟,兵卒退役還有謀生的手段。
而郭小磊一隊人馬,卻被安排著找尋找石灰石和大理石,石灰石和大理石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碳酸鈣通過煆燒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而氧化鈣就是我們熟知的生石灰,生石灰氧化鈣和水攪拌又能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而糯米汁、石灰和碎麻繩攪拌在一起,雖比不上水泥砂漿,可砌築磚塊牆體,卻是綽綽有餘。原用泥漿的想法,易凡想了,還是用熟石灰比較結實耐用,還是比較妥當。
這一天,軍營沒有進行操練。早早的,庖廚就做好夥食,兵卒同樣接到通知,十夫長按小隊的身形尺寸,早早的到軍需處領了短打。
現在的軍需處,主管軍需的軍需官還空缺著,若是以前,沒有軍需官,一顆糧食都甭想領出來。如今卻是井井有條,爭著搶著幹活。一方麵軍需官空缺,表現好可能有望坐上軍需官。另一方麵,若還像以前一般,得想想自己的脖子硬不硬。
易凡站在點兵台上,看著一隊一隊的營地,臉上慢慢的浮現笑容。三千人,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勞動力。
“走!”
易凡和書香並沒有騎馬,緩緩的走在隊伍後麵。此時的易凡,同樣換上短打。作為一名統帥,他盡量做到,與自己的士兵同甘共苦,先前通過殺戮,建立自己的威信,而他卻要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官兵一體同甘共苦。
出了兵營,兵卒在百夫長的帶領下,已在一片空地,列好隊形,隊伍前麵,搭了個簡易的台子,台子上已放好牛羊等祭品,用來祭天地。
“副統領大人到!”
易凡神色莊重,走上祭台,掃了一眼隊伍,然後轉身,接過燃著的香,拜了拜插上,然後燃上紙錢。
簡單的祭天結束,易凡轉身。
“兄弟們!”
“我們是陛下的兵,就該與眾不同,不靠天不靠地,就該靠我們的雙手。大家都知道,今天開始,我們要自己動手,建造自己的軍營。有人會問,憑什麽我們自己建造軍營,而不是民夫。”
“因為,我們這種隊伍注定特立獨行,我們要的不是少爺兵,老爺兵。不依靠民脂民膏,不依靠百姓徭役存活。我們靠什麽,就是靠我們的雙手,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你們願意成為這樣的兵嗎?”
“願意!”
“願意!”
“願意!”
“好,作為陛下的兵,就要有這股氣勢,就要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
“現在,就按照原先安排,進行分工勞作!”
隊伍在千夫長的帶領下,很快的到達位置。在百夫長的指揮下,十夫長迅速的到達位置,開始勞作。
統計和京師聘用來的木匠,已經拿上自己的工具,和十夫長商議著,那棵樹可以砍伐,可以當做木料,那棵樹不能用,隻能當做柴火。木料堆積在堆積在一處,準備用來製作工具,柴火則堆積在要建窯的地方,用來燒窯。
窯匠們在建窯的地方,指揮著兵卒,先將山坡上的雜草割除,山坡的長度高度,規劃窯的高和寬,以及建窯的直徑。挖出的土有序的堆積起來,隻等木匠做好木車,然後推到規劃好的空地,堆積起來,用來做土胚。
瓦匠並沒有閑著,而是按照易凡畫的圖紙,那些地方需要開挖,建造魚塘,那些地方需要修水溝,在十夫長的帶領下,領著兵卒不斷的測量,然後進行開挖。
郭小磊帶著他掌管的一隊人馬,提著竹筐,滿山遍野的搜集石灰石和大理石。他這隊的任務比較艱巨,若搜集不到足量的石頭,那瓦匠隻能用泥漿進行砌築,牆體的質量將大打折扣。
當然,石灰易凡完全可以通過兵部和戶部調運。可那些官老爺的辦事效率可想而知,一來二去的,各種文書,不知走到猴年馬月。即便自己是左仆射之子,名義上的皇上親信,有特批的權利,但也免不了吃拿卡要。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動手來的痛快。這些生石灰可以培養一批工匠,後續有莫大的用處。
不管是工匠,還是兵卒,都是幹勁十足。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因為這些人的到來,變的喧囂起來。易凡則吩咐三個千夫長,體力勞動和打仗同樣的原理,要進行輪換。這些兵卒雖進行了幾天的營養補充,可長時間的虧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補充迴來的。及時的進行輪換,保證了進度的同時,又不至於將兵卒累垮。
這種體力活,兵卒並未偷懶怠工。易凡來到軍營之後,一改往日風氣,戰五渣懲治貪腐,現在又是自己建造軍營,自然沒有偷懶的道理,何況整個小隊若是出現疲憊,有百夫長指揮輪替,自然沒有偷懶的道理。
他們如此積極,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讓有手藝的工匠看到,收為學徒,習的一門手藝。而且不但可以學手藝,若考核通過,還有賞銀拿,何樂而不為。
而這些工匠,雖然和百夫長指揮著幹活,卻也是暗暗的觀察。雖然收一個學徒,獎勵一兩銀子,可教會一個卻是獎勵十兩銀子。學徒是要收,可也得能教會,賺取更多的銀子才是。
也有人想著投機取巧,教不會沒關係,拉人頭少利多銷,照樣賺取銀兩。可聽易凡威名赫赫,來軍營的事跡,歪心思徹底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