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三山門後,易凡和書香便踏上了前往洛州的漫長路途。一路之上,他們馬不停蹄,風餐露宿。烈日高懸時,陽光炙烤著大地,馬蹄揚起的塵土在熾熱的空氣中翻滾,他們顧不上停歇,隻盼著能早日抵達洛州;夜幕降臨時,月光灑在蜿蜒的道路上,四周一片寂靜,唯有他們的馬蹄聲在空曠的夜色中迴響,他們也隻是稍作休整,便又繼續趕路。就這樣日夜兼程,曆經五日的奔波,終於趕到了洛州。
洛州刺史穀濂,早在易凡一行人出發之時,便已收到密報。當得知率隊而來的是易靖的二公子易凡後,穀濂絲毫不敢怠慢,他深知易家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特地安排易凡的兄長、洛州長史易民前去接待。
易凡一行人剛踏入洛州地界,消息便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且源源不斷地傳到了穀濂耳中。待易凡來到洛州城外時,易民早已等候多時。易民身著一襲整潔的官服,神色間滿是期待,時不時地望向遠方,眼神中透著對弟弟的關切。
易凡,這個意外穿越時空,占據了原主軀殼的靈魂旅人,自來到這個世界後,便時常在恍惚間探尋著原主殘留的記憶碎片,試圖拚湊出完整的人生拚圖。當他的目光觸及城門口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兄長易民時,往昔的記憶瞬間如洶湧的潮水,衝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桎梏,源源不斷地湧上心頭。
曾經的畫麵,在他的腦海中逐漸清晰,每一幀都被鍍上了溫暖的金色光輝。年幼的他,身形嬌小,總是跟在兄長高大的身影後麵,像個小尾巴一般。每當遇到調皮搗蛋的孩童欺負他時,兄長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將他牢牢護在身後,那寬厚的背影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為他阻擋了所有的風雨。兄長眼神中的堅定與不容侵犯,至今仍讓他記憶猶新,那是一種毫無保留的寵溺與庇護。
而在他學習成長的道路上,兄長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遇到難題時,無論是晦澀難懂的詩詞文章,還是複雜難解的算術題,兄長總是耐心地陪伴在他身旁。昏暗的燭光下,兄長微微前傾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修長的手指輕輕點在書卷上,逐字逐句地為他講解,聲音低沉而溫和,一字一句,都仿佛帶著驅散迷霧的魔力,引領他走出知識的困境。那些耐心的教誨,不僅幫助他解決了當時的難題,更成為了他日後成長的指引,在無數個迷茫的時刻,迴響在他的耳邊,給予他力量和勇氣。
這些溫暖的迴憶,如同春日裏最和煦的陽光,照亮了易凡的心房。他的心中滿是感動,眼眶也在不知不覺間微微濕潤,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胸腔中翻湧。
易凡翻身下馬,腳步急切,匆匆來到易民跟前,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行起了大禮。易民看到闊別多年的弟弟,心中感慨萬千。眼前的弟弟,已不再是記憶中那個青澀的少年,如今有了這般出息,他打心底裏感到高興。易民眼眶微微泛紅,急忙伸出雙手,將易凡扶起,隨後雙手緊緊地握住易凡的雙臂,細細端詳著他,像是要把這些年錯過的時光都補迴來。端詳過後,易民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一把將易凡緊緊擁入懷中,兄弟二人久久相擁,千言萬語盡在這一抱之中。
易凡望著眼前闊別已久的兄長,眼眶泛紅,嘴唇輕顫,千言萬語都凝在了這一聲飽含深情的唿喚中:“兄長。”
易民疾步上前,緊緊握住易凡的手,眼中滿是心疼與關切,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二弟,一路上辛苦了!”
兄弟倆對視著,多年的分離並未衝淡他們之間的情誼,反而讓這份手足情愈發醇厚深沉,一時間兩人都有些淚目,濃濃的親情在他們之間肆意蔓延開來。
緩了緩情緒,易民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拉著易凡的胳膊說道:“走,隨我去見你嫂嫂!”
易民外放為官之前,便已與何氏成親。何氏溫柔賢惠,自嫁入易家後,深得家中長輩喜愛,尤其是對易凡這個弟弟,更是疼愛有加。
這時,書香從一旁走來,手中捧著聖旨,有條不紊地和洛州的官員進行交接。交接完畢後,她又轉身命令領隊小將,神色嚴肅地說道:“務必嚴加約束手下,不可有任何懈怠。”
交代完後,便帶著一眾人緊緊跟隨著易凡。
眾人朝著城中走去,洛州雖與吳國接壤,卻絲毫沒有邊境之地的蕭條與冷清,反而繁華異常。寬闊的主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招牌琳琅滿目,從精美的綢緞莊、飄香的酒樓,到擺滿奇珍異寶的古玩店、堆滿各類書籍的書坊,應有盡有。
街邊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熱鬧的市井樂章。街頭巷尾,雜耍藝人的精彩表演引得眾人紛紛駐足圍觀,喝彩聲、叫好聲不絕於耳;還有那騎著高頭大馬的富家公子,帶著一群家丁,招搖過市,盡顯氣派。街邊的茶館裏,坐滿了喝茶聊天的百姓,他們或是談論著近日的奇聞趣事,或是交流著生意場上的得失,歡聲笑語迴蕩在茶館內外。
刺史穀濂深知易凡身份特殊,又考慮到後續諸多事宜或許需要易民從中協助,彼此照應更為便利,便特意將易凡一行人安置在易民府邸旁邊。
易凡深知此次帶來的隊伍紀律與安危至關重要,抵達安置點後,他神色凝重地將領隊的小將叫到跟前,目光銳利且充滿囑托:“此番駐留洛州,萬事需謹慎行事,切不可因身處城中就放鬆警惕,更不能滋生事端。每日的操練與巡邏務必按時進行,確保兄弟們時刻保持良好狀態。”小將神色肅穆,挺直腰杆,雙手抱拳,高聲應下:“請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
交代完小將後,易凡又滿臉誠懇地拜托前來接待的洛州官員:“煩請大人在日常事務中多多照看我這一眾兄弟,若有任何差池,還望大人能及時告知,易凡感激不盡。”官員連忙拱手迴禮,臉上堆滿笑容:“易公子客氣了,這都是分內之事,必定盡心。”
安排妥當後,易凡這才和書香隨著易民前往府上。一路上,易民腳步輕快,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一邊走一邊和易凡說著家中的瑣事。
來到府門口,易民率先踏入,高聲喊道:“夫人,二弟來了!”話音剛落,一位身著素色衣衫,麵容溫婉的女子匆匆從內堂走出,正是易民的夫人何氏。她臉上帶著驚喜的笑容,眼中滿是慈愛,快步走到易凡麵前:“二弟,可算把你盼來了!”易凡連忙拱手行禮:“嫂嫂,多年未見,嫂嫂安好。”何氏拉過易凡的手,上下打量著,眼中泛起淚光:“好,好,都長這麽大了。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快進屋裏,嫂嫂給你準備了你最愛吃的點心。”
易凡微微有些不自在,撓了撓頭,側身介紹道:“嫂嫂,這是書香,此次與我一同前來。”何氏聰慧過人,一眼就看出了書香與易凡之間氛圍微妙,關係非同一般。她臉上笑意更濃,熱情地拉住書香的手,說道:“哎呀,姑娘一路奔波,可辛苦了!早就盼著能見到你,快進來歇歇,可別客氣。”書香微微欠身,禮貌迴應:“多謝嫂嫂,嫂嫂太客氣了。”
眾人一同走進屋內,屋內布置溫馨雅致,桌椅擺放整齊,桌上早已擺滿了茶水和點心。何氏忙前忙後地招唿著,讓易凡和書香坐下,又親自為他們斟茶,那關切的眼神和動作,滿是一家人的溫暖,仿佛書香早已是家中一員 。
洛州刺史穀濂,早在易凡一行人出發之時,便已收到密報。當得知率隊而來的是易靖的二公子易凡後,穀濂絲毫不敢怠慢,他深知易家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特地安排易凡的兄長、洛州長史易民前去接待。
易凡一行人剛踏入洛州地界,消息便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且源源不斷地傳到了穀濂耳中。待易凡來到洛州城外時,易民早已等候多時。易民身著一襲整潔的官服,神色間滿是期待,時不時地望向遠方,眼神中透著對弟弟的關切。
易凡,這個意外穿越時空,占據了原主軀殼的靈魂旅人,自來到這個世界後,便時常在恍惚間探尋著原主殘留的記憶碎片,試圖拚湊出完整的人生拚圖。當他的目光觸及城門口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兄長易民時,往昔的記憶瞬間如洶湧的潮水,衝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桎梏,源源不斷地湧上心頭。
曾經的畫麵,在他的腦海中逐漸清晰,每一幀都被鍍上了溫暖的金色光輝。年幼的他,身形嬌小,總是跟在兄長高大的身影後麵,像個小尾巴一般。每當遇到調皮搗蛋的孩童欺負他時,兄長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將他牢牢護在身後,那寬厚的背影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為他阻擋了所有的風雨。兄長眼神中的堅定與不容侵犯,至今仍讓他記憶猶新,那是一種毫無保留的寵溺與庇護。
而在他學習成長的道路上,兄長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遇到難題時,無論是晦澀難懂的詩詞文章,還是複雜難解的算術題,兄長總是耐心地陪伴在他身旁。昏暗的燭光下,兄長微微前傾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修長的手指輕輕點在書卷上,逐字逐句地為他講解,聲音低沉而溫和,一字一句,都仿佛帶著驅散迷霧的魔力,引領他走出知識的困境。那些耐心的教誨,不僅幫助他解決了當時的難題,更成為了他日後成長的指引,在無數個迷茫的時刻,迴響在他的耳邊,給予他力量和勇氣。
這些溫暖的迴憶,如同春日裏最和煦的陽光,照亮了易凡的心房。他的心中滿是感動,眼眶也在不知不覺間微微濕潤,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胸腔中翻湧。
易凡翻身下馬,腳步急切,匆匆來到易民跟前,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行起了大禮。易民看到闊別多年的弟弟,心中感慨萬千。眼前的弟弟,已不再是記憶中那個青澀的少年,如今有了這般出息,他打心底裏感到高興。易民眼眶微微泛紅,急忙伸出雙手,將易凡扶起,隨後雙手緊緊地握住易凡的雙臂,細細端詳著他,像是要把這些年錯過的時光都補迴來。端詳過後,易民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一把將易凡緊緊擁入懷中,兄弟二人久久相擁,千言萬語盡在這一抱之中。
易凡望著眼前闊別已久的兄長,眼眶泛紅,嘴唇輕顫,千言萬語都凝在了這一聲飽含深情的唿喚中:“兄長。”
易民疾步上前,緊緊握住易凡的手,眼中滿是心疼與關切,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二弟,一路上辛苦了!”
兄弟倆對視著,多年的分離並未衝淡他們之間的情誼,反而讓這份手足情愈發醇厚深沉,一時間兩人都有些淚目,濃濃的親情在他們之間肆意蔓延開來。
緩了緩情緒,易民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拉著易凡的胳膊說道:“走,隨我去見你嫂嫂!”
易民外放為官之前,便已與何氏成親。何氏溫柔賢惠,自嫁入易家後,深得家中長輩喜愛,尤其是對易凡這個弟弟,更是疼愛有加。
這時,書香從一旁走來,手中捧著聖旨,有條不紊地和洛州的官員進行交接。交接完畢後,她又轉身命令領隊小將,神色嚴肅地說道:“務必嚴加約束手下,不可有任何懈怠。”
交代完後,便帶著一眾人緊緊跟隨著易凡。
眾人朝著城中走去,洛州雖與吳國接壤,卻絲毫沒有邊境之地的蕭條與冷清,反而繁華異常。寬闊的主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招牌琳琅滿目,從精美的綢緞莊、飄香的酒樓,到擺滿奇珍異寶的古玩店、堆滿各類書籍的書坊,應有盡有。
街邊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熱鬧的市井樂章。街頭巷尾,雜耍藝人的精彩表演引得眾人紛紛駐足圍觀,喝彩聲、叫好聲不絕於耳;還有那騎著高頭大馬的富家公子,帶著一群家丁,招搖過市,盡顯氣派。街邊的茶館裏,坐滿了喝茶聊天的百姓,他們或是談論著近日的奇聞趣事,或是交流著生意場上的得失,歡聲笑語迴蕩在茶館內外。
刺史穀濂深知易凡身份特殊,又考慮到後續諸多事宜或許需要易民從中協助,彼此照應更為便利,便特意將易凡一行人安置在易民府邸旁邊。
易凡深知此次帶來的隊伍紀律與安危至關重要,抵達安置點後,他神色凝重地將領隊的小將叫到跟前,目光銳利且充滿囑托:“此番駐留洛州,萬事需謹慎行事,切不可因身處城中就放鬆警惕,更不能滋生事端。每日的操練與巡邏務必按時進行,確保兄弟們時刻保持良好狀態。”小將神色肅穆,挺直腰杆,雙手抱拳,高聲應下:“請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
交代完小將後,易凡又滿臉誠懇地拜托前來接待的洛州官員:“煩請大人在日常事務中多多照看我這一眾兄弟,若有任何差池,還望大人能及時告知,易凡感激不盡。”官員連忙拱手迴禮,臉上堆滿笑容:“易公子客氣了,這都是分內之事,必定盡心。”
安排妥當後,易凡這才和書香隨著易民前往府上。一路上,易民腳步輕快,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一邊走一邊和易凡說著家中的瑣事。
來到府門口,易民率先踏入,高聲喊道:“夫人,二弟來了!”話音剛落,一位身著素色衣衫,麵容溫婉的女子匆匆從內堂走出,正是易民的夫人何氏。她臉上帶著驚喜的笑容,眼中滿是慈愛,快步走到易凡麵前:“二弟,可算把你盼來了!”易凡連忙拱手行禮:“嫂嫂,多年未見,嫂嫂安好。”何氏拉過易凡的手,上下打量著,眼中泛起淚光:“好,好,都長這麽大了。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快進屋裏,嫂嫂給你準備了你最愛吃的點心。”
易凡微微有些不自在,撓了撓頭,側身介紹道:“嫂嫂,這是書香,此次與我一同前來。”何氏聰慧過人,一眼就看出了書香與易凡之間氛圍微妙,關係非同一般。她臉上笑意更濃,熱情地拉住書香的手,說道:“哎呀,姑娘一路奔波,可辛苦了!早就盼著能見到你,快進來歇歇,可別客氣。”書香微微欠身,禮貌迴應:“多謝嫂嫂,嫂嫂太客氣了。”
眾人一同走進屋內,屋內布置溫馨雅致,桌椅擺放整齊,桌上早已擺滿了茶水和點心。何氏忙前忙後地招唿著,讓易凡和書香坐下,又親自為他們斟茶,那關切的眼神和動作,滿是一家人的溫暖,仿佛書香早已是家中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