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隱蔽渡江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都尉迴答:“一般每天巡邏兩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每次巡邏出動走舸十餘艘,兩班交錯進行。
但凡發現有漁船或其他船隻在江麵出現,他們先是驅趕;若對方不聽從,便會直接扣押,管控十分嚴格。”
嶽鎮邦微微皺眉,又問:“這嶽州城由誰駐守?”
都尉迴道:“嶽州城守將是何騰蛟的長子何文瑞以及大將萬大鵬。
何文瑞性格沉穩,行事謹小慎微,頗像他的父親;萬大鵬則有勇有謀,據說兩人配合十分默契。”
嶽鎮邦望著遠處緩緩駛來的十來艘船,手指向江中間的船隻,問道:“那些船,是否就是敵軍的巡邏船?”
都尉鄭重點了點頭,神色篤定:“正是如此。這些船上去之後,過會兒還會有從上遊巡邏下來的船隻。
如此交錯往複,隻要江上有其它船隻通行,基本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嶽鎮邦微微頷首,眉頭輕皺,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抬手搭在額頭上,目光緊緊盯著那十幾艘逆水而行的船隻,江麵上波濤起伏,船隻在浪尖上顛簸,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沉默良久,嶽鎮邦緩緩轉頭,看向身旁的都尉,神色凝重地問道:“那晚上可有巡邏的船?”
“沒有!”都尉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連忙解釋道,“晚上江麵漆黑一片,根本辨不清航向,行船極易發生意外,尤其是大船,實在無法夜間航行。”
嶽鎮邦眼中陡然一亮,追問道:“那傍晚什麽時候停船上岸呢?”
“這……第一班船停船迴水營的時間大約是下午申時四刻左右,淩晨卯時四刻左右出營。
後一班巡邏船迴營時間在酉時三刻左右,那時天早已黑透,淩晨辰時三刻左右出營。”都尉條理清晰地迴答道。
嶽鎮邦不禁驚訝地多看了都尉幾眼,心中暗自驚歎對方做事竟如此認真仔細,連這些細節都掌握得這般精準。
“先迴吧!”嶽鎮邦看了看天色,轉身翻身上馬,帶著眾人迴了營地。
夜已深沉,萬籟俱寂,唯有嶽鎮邦的中軍營帳內燈火通明。
他與軍內軍參署的幾名隨從圍趴在一個用泥巴製成的沙盤前,眼睛瞪得滾圓,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炭筆不停地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
這種沙盤是周雲提出想法,由軍器局製作給軍參署使用的。
此次出征,軍參署有隨員陪同各軍,便讓軍器局按照各軍負責的區域做了一些小型的隨軍攜帶。
沙盤中,山川河流、城鎮關隘都被細致地模擬出來,在昏黃的燈光下,仿佛將整個戰場都濃縮其中。
次日,雞鳴聲劃破寂靜的夜空。嶽鎮邦揉著紅腫的雙眼,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營中走出。
親衛趕忙上前,關切地問道:“將軍,可要休息片刻?”
嶽鎮邦搖了搖頭,徑直走向一旁的水盆,用冷水洗了把臉,瞬間,刺骨的寒意讓他精神一振。
隨後,他立刻安排人去叫來麾下將領前來議事。
等到眾將陸續趕來,天色已微微發亮。
嶽鎮邦神色冷峻,毫不猶豫地直接下達軍令:“兵分三路,各自收集船隻渡江。
第一路由長江上遊處的螺山處渡江到陸城城;
第二路由長江下遊處的觀音洲渡江到城陵磯;
第三路直接在現在所處的白螺磯渡江到對岸的道仁磯。
要求第一路和第二路都在天亮時分快速渡過,第三路則在中午時分快速渡過。
三次渡江都必須在半個時辰內渡完,未過的軍隊則在傍晚時分或第二日再過。”
嶽鎮邦此舉,正是要巧妙利用對方水師巡邏的時間差,以最快的速度將軍隊送過江去。
雖然南柱軍也有水師,但大多部署在李國英的第二軍中,此地水師船隻並不多。
嶽鎮邦親自率領第三路的第一批兵馬,在中午時分順利渡江到達對岸,此次過來的兵士僅有千餘人。
他迅速安排近半人繼續接應後續過來的兵士,自己則帶著幾百人,悄無聲息地向道仁磯的鎮子上摸去。
按理說,嶽鎮邦身為一軍統帥,大可不必身先士卒。
但他卻不這麽想,在他心中,此次隻有自己優先摸清情況,才能迅速做出合理的部署。
若是等著麾下隔江往來匯報,再作出兵力的調整,極有可能耽誤大事。
好在何文瑞的南明軍將兵力都集中部署在嶽州城內和渡江的幾個關鍵點上,這才讓嶽鎮邦輕易鑽了水師船隻巡邏時間差的空子。
第三路軍在半個時辰內就過來了四五千兵馬,而嶽鎮邦帶著的幾百人很快便拿下了道仁磯鎮上的百來名巡檢兵丁。
大隊人馬迅速在鎮內外集合,此時,鎮上一片死寂,百姓家家關門閉戶,躲在家裏瑟瑟發抖,心中充滿恐懼,不知接下來等待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命運。
嶽鎮邦一邊派出探子前往上遊接應那邊渡江的兵馬,一邊率領部隊向第二路軍所要到達的城陵磯行進。
就在行軍途中,探馬飛馳而來,大聲稟報:“將軍,下遊從觀音洲渡江到城陵磯的那路兵馬也順利渡江,已有近三千兵馬。”
兩隊人馬在城陵磯的一處村落附近駐紮下來,準備等待兩天,讓全部兵馬渡江完畢後,再一起向南麵的嶽州城進發。
而此時的何文瑞和萬大鵬尚被蒙在鼓裏,全然不知夏軍已經渡江而來。
盡管何騰蛟前日已送來緊急軍報,言及夏朝境內的夏軍調動頻繁,讓他們做好預防。
但軍報中並沒有提及夏軍有可能向南用兵。
何文瑞、萬大鵬他們也都未曾想過,自己這裏竟有可能遭到夏軍的重點攻擊。
若是真查探到有大軍來襲,他們的水師巡邏頻率必將是現在的好幾倍。
三天後的下午,夏軍全數聚齊於城陵磯。
嶽鎮邦看著整齊列隊的士兵們,大聲下令:“休息一晚,明日清晨快速向嶽州城行軍,務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嶽州城!”
嶽鎮邦麾下從南柱將軍府調來的桂雲軍一個團近五千人被要求擔任先鋒,先於大軍隱蔽前往嶽州。
每次巡邏出動走舸十餘艘,兩班交錯進行。
但凡發現有漁船或其他船隻在江麵出現,他們先是驅趕;若對方不聽從,便會直接扣押,管控十分嚴格。”
嶽鎮邦微微皺眉,又問:“這嶽州城由誰駐守?”
都尉迴道:“嶽州城守將是何騰蛟的長子何文瑞以及大將萬大鵬。
何文瑞性格沉穩,行事謹小慎微,頗像他的父親;萬大鵬則有勇有謀,據說兩人配合十分默契。”
嶽鎮邦望著遠處緩緩駛來的十來艘船,手指向江中間的船隻,問道:“那些船,是否就是敵軍的巡邏船?”
都尉鄭重點了點頭,神色篤定:“正是如此。這些船上去之後,過會兒還會有從上遊巡邏下來的船隻。
如此交錯往複,隻要江上有其它船隻通行,基本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嶽鎮邦微微頷首,眉頭輕皺,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抬手搭在額頭上,目光緊緊盯著那十幾艘逆水而行的船隻,江麵上波濤起伏,船隻在浪尖上顛簸,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沉默良久,嶽鎮邦緩緩轉頭,看向身旁的都尉,神色凝重地問道:“那晚上可有巡邏的船?”
“沒有!”都尉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連忙解釋道,“晚上江麵漆黑一片,根本辨不清航向,行船極易發生意外,尤其是大船,實在無法夜間航行。”
嶽鎮邦眼中陡然一亮,追問道:“那傍晚什麽時候停船上岸呢?”
“這……第一班船停船迴水營的時間大約是下午申時四刻左右,淩晨卯時四刻左右出營。
後一班巡邏船迴營時間在酉時三刻左右,那時天早已黑透,淩晨辰時三刻左右出營。”都尉條理清晰地迴答道。
嶽鎮邦不禁驚訝地多看了都尉幾眼,心中暗自驚歎對方做事竟如此認真仔細,連這些細節都掌握得這般精準。
“先迴吧!”嶽鎮邦看了看天色,轉身翻身上馬,帶著眾人迴了營地。
夜已深沉,萬籟俱寂,唯有嶽鎮邦的中軍營帳內燈火通明。
他與軍內軍參署的幾名隨從圍趴在一個用泥巴製成的沙盤前,眼睛瞪得滾圓,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炭筆不停地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
這種沙盤是周雲提出想法,由軍器局製作給軍參署使用的。
此次出征,軍參署有隨員陪同各軍,便讓軍器局按照各軍負責的區域做了一些小型的隨軍攜帶。
沙盤中,山川河流、城鎮關隘都被細致地模擬出來,在昏黃的燈光下,仿佛將整個戰場都濃縮其中。
次日,雞鳴聲劃破寂靜的夜空。嶽鎮邦揉著紅腫的雙眼,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營中走出。
親衛趕忙上前,關切地問道:“將軍,可要休息片刻?”
嶽鎮邦搖了搖頭,徑直走向一旁的水盆,用冷水洗了把臉,瞬間,刺骨的寒意讓他精神一振。
隨後,他立刻安排人去叫來麾下將領前來議事。
等到眾將陸續趕來,天色已微微發亮。
嶽鎮邦神色冷峻,毫不猶豫地直接下達軍令:“兵分三路,各自收集船隻渡江。
第一路由長江上遊處的螺山處渡江到陸城城;
第二路由長江下遊處的觀音洲渡江到城陵磯;
第三路直接在現在所處的白螺磯渡江到對岸的道仁磯。
要求第一路和第二路都在天亮時分快速渡過,第三路則在中午時分快速渡過。
三次渡江都必須在半個時辰內渡完,未過的軍隊則在傍晚時分或第二日再過。”
嶽鎮邦此舉,正是要巧妙利用對方水師巡邏的時間差,以最快的速度將軍隊送過江去。
雖然南柱軍也有水師,但大多部署在李國英的第二軍中,此地水師船隻並不多。
嶽鎮邦親自率領第三路的第一批兵馬,在中午時分順利渡江到達對岸,此次過來的兵士僅有千餘人。
他迅速安排近半人繼續接應後續過來的兵士,自己則帶著幾百人,悄無聲息地向道仁磯的鎮子上摸去。
按理說,嶽鎮邦身為一軍統帥,大可不必身先士卒。
但他卻不這麽想,在他心中,此次隻有自己優先摸清情況,才能迅速做出合理的部署。
若是等著麾下隔江往來匯報,再作出兵力的調整,極有可能耽誤大事。
好在何文瑞的南明軍將兵力都集中部署在嶽州城內和渡江的幾個關鍵點上,這才讓嶽鎮邦輕易鑽了水師船隻巡邏時間差的空子。
第三路軍在半個時辰內就過來了四五千兵馬,而嶽鎮邦帶著的幾百人很快便拿下了道仁磯鎮上的百來名巡檢兵丁。
大隊人馬迅速在鎮內外集合,此時,鎮上一片死寂,百姓家家關門閉戶,躲在家裏瑟瑟發抖,心中充滿恐懼,不知接下來等待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命運。
嶽鎮邦一邊派出探子前往上遊接應那邊渡江的兵馬,一邊率領部隊向第二路軍所要到達的城陵磯行進。
就在行軍途中,探馬飛馳而來,大聲稟報:“將軍,下遊從觀音洲渡江到城陵磯的那路兵馬也順利渡江,已有近三千兵馬。”
兩隊人馬在城陵磯的一處村落附近駐紮下來,準備等待兩天,讓全部兵馬渡江完畢後,再一起向南麵的嶽州城進發。
而此時的何文瑞和萬大鵬尚被蒙在鼓裏,全然不知夏軍已經渡江而來。
盡管何騰蛟前日已送來緊急軍報,言及夏朝境內的夏軍調動頻繁,讓他們做好預防。
但軍報中並沒有提及夏軍有可能向南用兵。
何文瑞、萬大鵬他們也都未曾想過,自己這裏竟有可能遭到夏軍的重點攻擊。
若是真查探到有大軍來襲,他們的水師巡邏頻率必將是現在的好幾倍。
三天後的下午,夏軍全數聚齊於城陵磯。
嶽鎮邦看著整齊列隊的士兵們,大聲下令:“休息一晚,明日清晨快速向嶽州城行軍,務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嶽州城!”
嶽鎮邦麾下從南柱將軍府調來的桂雲軍一個團近五千人被要求擔任先鋒,先於大軍隱蔽前往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