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遇到貴人了!
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作者:石頭會長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建國和黃三趕緊去找供銷社的銷售主任,沒找到人,據說是出差去城裏了。
讓他們改天再來。
“既然找不到人,那索性去城裏,那邊也有幾個供銷社,再說物資銷售行也在城裏,咱們看看哪邊給的價錢高!”
張建國一看公社這邊的供銷社找不到人,也沒有氣餒,決定馬上去城裏。
他們有拖拉機,去城裏就方便了很多,關鍵是城裏的銷售量大,這年頭的物資大多數是供不應求。
畢竟這會老百姓想過上好日子,但是各方的物資都少,隻要有物資,幾乎是不愁銷路的,大不了就多跑幾個地方看看。
黃三本來還是很擔心,怕燒出來的石灰沒銷路。
但是張建國一點都不慌,在公社沒找到人,就直接去城裏。
他們找到城裏最大的一個供銷社,這邊麵積特別大,分成好幾個區域,其中像建房子用的工具以及水泥石灰等,都放在一起。
張建國一看那寫著石灰的地方,隻是放了幾包有些發黃的石灰,質量並不是很好。
而且價錢,寫的很清楚, 一噸26元。
別看這價錢似乎不高,但這年頭錢的購買力非常驚人,像今天張建國用拖拉機裝來的石灰就有二三噸,要是賣出去的話就有六七十塊錢。
但是他們批發賣石灰,肯定比供銷社銷售出去的價錢要便宜得多。
一車能賣五六十也不少了。
因為他們的石灰窯,一窯出來就可以裝三四車,一窯大約出十多噸,產量還是很高的。
這時候的石灰窯,出一窯石灰從裝窯到出窯得三四天才行。
要是石灰窯每天排滿,一個月出十個窯,那麽算下來一月差不多一二千塊,這個收入那是非常驚人的。
對於窮的叮當響的趙家村,意義不言而喻。
張建國和黃三找到售貨員了解情況,說是要找他們銷售主任,可這邊供銷社的售貨員看他們那模樣,也不願意搭理他們,搞的兩人找了好幾個人,連這邊的銷售主任都沒看到。
“三哥,你看著這拖拉機貨,我再去碰碰運氣!”
張建國看著兩人在一起著急也不是辦法,他打算自己再去找人多打聽一下,隻是他人還沒離開,就碰到有人驚喜的喊他,一扭頭卻看到是周海生。
“張建國,你怎麽在這裏,買東西嗎?”
張建國沒想到在這裏碰到周海生,一問才知道周海生居然在供銷社上班,隻是他不是售貨員,而是後勤工作人員。
聽到張建國說是來賣石灰,倒是有些好奇,非要他帶著自己去看看。
等到周海生看到那一車雪白的生石灰,忍不住用手摸了一下。
“好家夥,你們村這石灰質量整的不錯,厲害呀,這都能搞成功?”
“簡單,主要是我們那地產石灰石,而且品質特別好,所以燒出來的石灰品質不錯,細膩又白!”
張建國此時也挺高興的,這周海生很熱情,上次他帶著自己去看病,讓他記憶猶新。
“這樣吧,我取一點石灰,給我們劉主任看看,對了,你們的石灰想賣什麽價錢,供銷社另外一家送石灰的,一噸石灰二十塊,雖然他們家沒你們村石灰質量好,但是他們供貨很久了……”
周海生看了一下四周也沒熟人,就壓低聲音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消息告訴了張建國。
“二十塊一噸,這價錢不錯呀,我村裏這些石灰,也不知道你們供銷社主任看不看得中,還有,我這還沒找到供銷社劉主任……”
張建國此時苦笑,這在外麵不認識人不行,先把這貨賣給供銷社,拿到二十一噸的價格,還得靠著周海生呀。
“我跟劉主任熟,我帶你去找他,一會我說話,你看我的眼色來!”
周海生真是張建國的福星。
他為人仗義,對人也熱情,這會直接把張建國帶到一個倉庫,並且把他領到一個四十來歲,穿著藍色中山裝,衣兜裏還掛著一隻英雄鋼筆的中年人麵前,介紹說他就是劉主任。
張建國馬上打招唿,表明自己是趙家村的,村裏有個石灰窯,燒了一些生石灰想拿到這邊幫著銷售。
說話間,還把特意準備好的石灰樣品拿出來。
那劉主任看了張建國兩眼,開始沒有很看重,隻是和周海生說話,說自己這兩天肩膀有些不舒服,想去找他大伯再看看。
“我抽屜裏還有我大伯開的膏藥,一會我給叔拿一副你先試試,好用迴頭我給再帶一些來!”
周海生似乎跟著劉主任很熟悉,直接開口喊叔,這讓劉主任有些無奈的笑笑,眼睛瞥向張建國,似乎覺得有外人在場,周海生不該這樣隨便。
而一邊的張建國也是聰明人,這會樂嗬嗬的裝作沒看到的模樣,插了一句嘴。
“大伯的醫術很高明,我和海生前幾天去看病,藥到病除,晚上再也沒做噩夢了!”
張建國這一開口,讓本來沒怎麽在意他的劉主任一下子來了興趣,一邊的周海生也樂嗬嗬的介紹,說張建國是他兄弟,兩人關係好著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把人介紹到他這裏來。
這話一說,這劉主任也笑了。
“你這石灰的質量不錯,就是我們供銷社需求量大,你這能保證產量和質量嗎?”
“能,我們村的石灰窯大產量穩定得很,隻要你這邊要貨,多少都能供應!質量你就放心,這方圓上百裏的石灰,就數我們趙家村的品質好,而且我們舍得下本錢用煤炭燒的……”
張建國這話說的劉主任還挺滿意,又去看了張建國帶的那車石灰,品質確實和樣品一樣特別好。
“我們這邊都是公對公,而且是先收貨開條,送下一次貨結上一次的賬,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是會扣貨款的,這些要簽合同,還得蓋章,你這能當家嗎?”
劉主任覺得張建國有些年輕,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供銷社收貨也是有規矩的。
“能當家,我這邊有準備,這是我村長,公章他都帶著了,可以馬上簽合同!”
此時張建國把黃三推了出來,他是村長,這個時候比自己去談合作要方便一些。
趁著黃三和劉主任說合同的時候,張建國一把拉過周海生,跟他小聲嘀咕起來。
讓他們改天再來。
“既然找不到人,那索性去城裏,那邊也有幾個供銷社,再說物資銷售行也在城裏,咱們看看哪邊給的價錢高!”
張建國一看公社這邊的供銷社找不到人,也沒有氣餒,決定馬上去城裏。
他們有拖拉機,去城裏就方便了很多,關鍵是城裏的銷售量大,這年頭的物資大多數是供不應求。
畢竟這會老百姓想過上好日子,但是各方的物資都少,隻要有物資,幾乎是不愁銷路的,大不了就多跑幾個地方看看。
黃三本來還是很擔心,怕燒出來的石灰沒銷路。
但是張建國一點都不慌,在公社沒找到人,就直接去城裏。
他們找到城裏最大的一個供銷社,這邊麵積特別大,分成好幾個區域,其中像建房子用的工具以及水泥石灰等,都放在一起。
張建國一看那寫著石灰的地方,隻是放了幾包有些發黃的石灰,質量並不是很好。
而且價錢,寫的很清楚, 一噸26元。
別看這價錢似乎不高,但這年頭錢的購買力非常驚人,像今天張建國用拖拉機裝來的石灰就有二三噸,要是賣出去的話就有六七十塊錢。
但是他們批發賣石灰,肯定比供銷社銷售出去的價錢要便宜得多。
一車能賣五六十也不少了。
因為他們的石灰窯,一窯出來就可以裝三四車,一窯大約出十多噸,產量還是很高的。
這時候的石灰窯,出一窯石灰從裝窯到出窯得三四天才行。
要是石灰窯每天排滿,一個月出十個窯,那麽算下來一月差不多一二千塊,這個收入那是非常驚人的。
對於窮的叮當響的趙家村,意義不言而喻。
張建國和黃三找到售貨員了解情況,說是要找他們銷售主任,可這邊供銷社的售貨員看他們那模樣,也不願意搭理他們,搞的兩人找了好幾個人,連這邊的銷售主任都沒看到。
“三哥,你看著這拖拉機貨,我再去碰碰運氣!”
張建國看著兩人在一起著急也不是辦法,他打算自己再去找人多打聽一下,隻是他人還沒離開,就碰到有人驚喜的喊他,一扭頭卻看到是周海生。
“張建國,你怎麽在這裏,買東西嗎?”
張建國沒想到在這裏碰到周海生,一問才知道周海生居然在供銷社上班,隻是他不是售貨員,而是後勤工作人員。
聽到張建國說是來賣石灰,倒是有些好奇,非要他帶著自己去看看。
等到周海生看到那一車雪白的生石灰,忍不住用手摸了一下。
“好家夥,你們村這石灰質量整的不錯,厲害呀,這都能搞成功?”
“簡單,主要是我們那地產石灰石,而且品質特別好,所以燒出來的石灰品質不錯,細膩又白!”
張建國此時也挺高興的,這周海生很熱情,上次他帶著自己去看病,讓他記憶猶新。
“這樣吧,我取一點石灰,給我們劉主任看看,對了,你們的石灰想賣什麽價錢,供銷社另外一家送石灰的,一噸石灰二十塊,雖然他們家沒你們村石灰質量好,但是他們供貨很久了……”
周海生看了一下四周也沒熟人,就壓低聲音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消息告訴了張建國。
“二十塊一噸,這價錢不錯呀,我村裏這些石灰,也不知道你們供銷社主任看不看得中,還有,我這還沒找到供銷社劉主任……”
張建國此時苦笑,這在外麵不認識人不行,先把這貨賣給供銷社,拿到二十一噸的價格,還得靠著周海生呀。
“我跟劉主任熟,我帶你去找他,一會我說話,你看我的眼色來!”
周海生真是張建國的福星。
他為人仗義,對人也熱情,這會直接把張建國帶到一個倉庫,並且把他領到一個四十來歲,穿著藍色中山裝,衣兜裏還掛著一隻英雄鋼筆的中年人麵前,介紹說他就是劉主任。
張建國馬上打招唿,表明自己是趙家村的,村裏有個石灰窯,燒了一些生石灰想拿到這邊幫著銷售。
說話間,還把特意準備好的石灰樣品拿出來。
那劉主任看了張建國兩眼,開始沒有很看重,隻是和周海生說話,說自己這兩天肩膀有些不舒服,想去找他大伯再看看。
“我抽屜裏還有我大伯開的膏藥,一會我給叔拿一副你先試試,好用迴頭我給再帶一些來!”
周海生似乎跟著劉主任很熟悉,直接開口喊叔,這讓劉主任有些無奈的笑笑,眼睛瞥向張建國,似乎覺得有外人在場,周海生不該這樣隨便。
而一邊的張建國也是聰明人,這會樂嗬嗬的裝作沒看到的模樣,插了一句嘴。
“大伯的醫術很高明,我和海生前幾天去看病,藥到病除,晚上再也沒做噩夢了!”
張建國這一開口,讓本來沒怎麽在意他的劉主任一下子來了興趣,一邊的周海生也樂嗬嗬的介紹,說張建國是他兄弟,兩人關係好著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把人介紹到他這裏來。
這話一說,這劉主任也笑了。
“你這石灰的質量不錯,就是我們供銷社需求量大,你這能保證產量和質量嗎?”
“能,我們村的石灰窯大產量穩定得很,隻要你這邊要貨,多少都能供應!質量你就放心,這方圓上百裏的石灰,就數我們趙家村的品質好,而且我們舍得下本錢用煤炭燒的……”
張建國這話說的劉主任還挺滿意,又去看了張建國帶的那車石灰,品質確實和樣品一樣特別好。
“我們這邊都是公對公,而且是先收貨開條,送下一次貨結上一次的賬,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是會扣貨款的,這些要簽合同,還得蓋章,你這能當家嗎?”
劉主任覺得張建國有些年輕,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供銷社收貨也是有規矩的。
“能當家,我這邊有準備,這是我村長,公章他都帶著了,可以馬上簽合同!”
此時張建國把黃三推了出來,他是村長,這個時候比自己去談合作要方便一些。
趁著黃三和劉主任說合同的時候,張建國一把拉過周海生,跟他小聲嘀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