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意外!
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作者:石頭會長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怪了,這鰣魚不是長江邊的特產嗎?我們這邊怎麽會有鰣魚?我沒看錯吧……”
張建國盯著水缸裏,那條一兩斤的鰣魚,有些不敢置信。
魚,他認識,這是很少見的鰣魚,相傳是長江三鮮。
這種魚據說連魚鱗都富含脂肪味道鮮美,所以無論是清蒸或者紅燒都不用去鱗片,而鰣魚之鮮美從古流傳到今,趙家村以前就有老人說,鰣魚之鮮美世上少有。
鰣魚的魚刺都有“一根香骨四兩酒”之說,可見這鰣魚有多麽美味。
隻是這種魚為什麽會出現在暗河之中,這讓張建國是百思不得其解,畢竟前陣子這暗河裏,捕撈最多的還是那種鯰魚以及泥鰍,都沒見過其它的魚。
“你爸下網撈上來的,沒敢吭聲放在水缸裏,打算迴來讓你認認,看是不是鰣魚?”
何玉芳壓低著聲音,臉上喜氣掩飾不住。
這鰣魚味道鮮美好吃,記憶中也比鯰魚要貴得多,一斤鰣魚可以換兩三斤的豬肉,關鍵是豬肉好買,這鰣魚可不定能經常吃到。
“是鰣魚,沒錯,我琢磨著暗河這邊沒有汙染,溫度也好,也許正適應鰣魚的生存,不行,我一會下去看看,這地下溶洞太大了,總覺得很多地方被我們忽視了,或者,有其它出入口沒有被我們發現……”
張建國看著這鰣魚,已經急不可耐想下溶洞了。
卻被何玉芳拉扯住了。
“你先別急,你爸也在說這事,他去買了幾個手電筒和電池還有繩子,一會中午我們吃了飯,你們帶一些工具下去再找找……”
何玉芳攔著張建國,原來撈到這鰣魚後,張元順也慌了,夫妻兩人一商量後決定去買手電筒和電池,外帶去供銷社買繩子,主要是底下溶洞有些光線不好的地方,他們怕迷路。
帶繩子關鍵的時候用得上!
“那行,中午我們吃一頓鰣魚,想一想,我口水都出來了!”
張建國盯著水缸裏的鰣魚,此時也有些迫不及待。
他打算清蒸,這鰣魚也不用刮鱗片,隻用改刀後醃製一下上鍋蒸一下就好。
等到張元順帶著東西進門的時候,連連喊著好香。
當鰣魚端出鍋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魚香味,而雪白的魚肉真是入口即化,鮮美的讓張建國連舌頭都想吞進去。
一旁的何玉芳用筷子蘸了一點鰣魚汁水,放到笑笑的嘴巴裏,說是讓她也開開葷,嚐嚐這魚香味。
笑笑一直舔著筷子舍不得鬆口,一拿開就哇哇的哭,看到別人吃飯,也手忙腳亂的往桌子邊傾斜著身體,那模樣讓人哭笑不得。
這也是個小饞蟲。
何玉芳把煮好的濃稠的米湯,喂了笑笑幾口,沒想到笑笑吃的吧唧吧唧嘴,看的張建國都想笑,笑笑這是饞大人的米飯了。
“這也就我們家,寵著這孩子,別人家這麽大的孩子,都是米湯稀飯養活的……”
張元順看著笑笑忍不住抱怨一句,不過說歸說,他還是跑去給笑笑衝了一些奶粉。
這盤鰣魚連盤子裏的汁水都被倒進米飯裏,被吃的幹幹淨淨。
紅梅和紅月吃的舔盤子,何玉芳不住叮囑她們,可不能往外說,哥哥帶魚迴來了?
要是被別人知道了,下次可沒這麽好吃的魚了。
這兩個娃,一涉及到吃的,那就非常的聽話,此時不住的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吃完飯,何玉芳看家,免得有人過來找人,張建國則和張元順帶著工具一起下去地下溶洞。
地下溶洞其實很大,他們平時活動的隻是其中的一小塊地方,那塊地方有一些光線,更多的地方是黑不隆冬,平時因為不方便,他們去的很少,自然也沒拿著手電筒一點點照著看!
這一次,張建國決定和父親花時間好好再找找看。
兩人兩個手電筒,在黑暗中地洞就顯得很清楚,上一次他們是順著暗河往下走,沒找到出口。
這一次,他們順著暗河往上走,甚至因為怕走的太遠,還帶了不少吃的。
走了沒多久就被石頭擋住了方向,上次他們走到這裏就折返了迴來,沒有繼續向上麵走,這一次張建國沒有放棄,嚐試著在四周找路。
很快,他們發現有一個很狹窄的,藏在一個大石頭後麵的路,似乎可以向上走。
張建國沒猶豫,在石頭邊丟下一根繩子,直接就鑽了進去。
這一片石林層層疊疊的,還有許多石頭上在往下滴水,好在這裏距離暗河很近,張建國可以聽到水流的聲音,隻是有時候暗河被石頭擋住了看不清楚。
又走了好一會,張建國突然覺得前麵沒那麽黑,似乎又有光亮透出來。
“爸,前麵說不定還有亮光,走,我們去看看……”
張建國心底一喜,距離他家不遠的溶洞地下,其實也有一些地方透著光,可那透光的地方,並不是特別大,所以溶洞的光線好的地方不多。
這要是再找出一處光線好的地方,可以幹很多事。
潺潺的流水聲傳到張建國的耳邊,讓他腳步都輕快起來,很快,在張建國他們轉過一道石壁後,眼前豁然開朗。
這裏是暗河的上遊,在這裏居然有兩條河道,一條就是暗河河道,河水奔流不息。
而另外還有一條河道,水並不多,而那條河道則通往一個小湖泊,這湖泊周圍是一片森林,但地勢很低。
抬頭往上看,幾百米的懸崖峭壁,似乎這是一處峽穀的深處。
張元順此時也無比驚訝,他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從沒想到還有這樣地方?
“建國,你說,這,我到哪裏了?”
張元順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他看著這個山穀,這都冬天了,這裏居然沒有積雪,而且看那些樹木鬱鬱蔥蔥的,很多該落葉的樹木在這裏長得十分茂盛。
“這,爸,你看,那邊最高的一座山,是不是有點熟悉?這個峽穀,你說有沒有路通往上麵?”
張建國仰著頭往上看,這上麵可真高呀,這就像是一個天然大峽穀,很有可能和溶洞一樣,冬暖夏涼!
“建國,你看,你快看呀!那邊……”
突然張元順衝著兒子驚喜的喊出聲音來。
張建國盯著水缸裏,那條一兩斤的鰣魚,有些不敢置信。
魚,他認識,這是很少見的鰣魚,相傳是長江三鮮。
這種魚據說連魚鱗都富含脂肪味道鮮美,所以無論是清蒸或者紅燒都不用去鱗片,而鰣魚之鮮美從古流傳到今,趙家村以前就有老人說,鰣魚之鮮美世上少有。
鰣魚的魚刺都有“一根香骨四兩酒”之說,可見這鰣魚有多麽美味。
隻是這種魚為什麽會出現在暗河之中,這讓張建國是百思不得其解,畢竟前陣子這暗河裏,捕撈最多的還是那種鯰魚以及泥鰍,都沒見過其它的魚。
“你爸下網撈上來的,沒敢吭聲放在水缸裏,打算迴來讓你認認,看是不是鰣魚?”
何玉芳壓低著聲音,臉上喜氣掩飾不住。
這鰣魚味道鮮美好吃,記憶中也比鯰魚要貴得多,一斤鰣魚可以換兩三斤的豬肉,關鍵是豬肉好買,這鰣魚可不定能經常吃到。
“是鰣魚,沒錯,我琢磨著暗河這邊沒有汙染,溫度也好,也許正適應鰣魚的生存,不行,我一會下去看看,這地下溶洞太大了,總覺得很多地方被我們忽視了,或者,有其它出入口沒有被我們發現……”
張建國看著這鰣魚,已經急不可耐想下溶洞了。
卻被何玉芳拉扯住了。
“你先別急,你爸也在說這事,他去買了幾個手電筒和電池還有繩子,一會中午我們吃了飯,你們帶一些工具下去再找找……”
何玉芳攔著張建國,原來撈到這鰣魚後,張元順也慌了,夫妻兩人一商量後決定去買手電筒和電池,外帶去供銷社買繩子,主要是底下溶洞有些光線不好的地方,他們怕迷路。
帶繩子關鍵的時候用得上!
“那行,中午我們吃一頓鰣魚,想一想,我口水都出來了!”
張建國盯著水缸裏的鰣魚,此時也有些迫不及待。
他打算清蒸,這鰣魚也不用刮鱗片,隻用改刀後醃製一下上鍋蒸一下就好。
等到張元順帶著東西進門的時候,連連喊著好香。
當鰣魚端出鍋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魚香味,而雪白的魚肉真是入口即化,鮮美的讓張建國連舌頭都想吞進去。
一旁的何玉芳用筷子蘸了一點鰣魚汁水,放到笑笑的嘴巴裏,說是讓她也開開葷,嚐嚐這魚香味。
笑笑一直舔著筷子舍不得鬆口,一拿開就哇哇的哭,看到別人吃飯,也手忙腳亂的往桌子邊傾斜著身體,那模樣讓人哭笑不得。
這也是個小饞蟲。
何玉芳把煮好的濃稠的米湯,喂了笑笑幾口,沒想到笑笑吃的吧唧吧唧嘴,看的張建國都想笑,笑笑這是饞大人的米飯了。
“這也就我們家,寵著這孩子,別人家這麽大的孩子,都是米湯稀飯養活的……”
張元順看著笑笑忍不住抱怨一句,不過說歸說,他還是跑去給笑笑衝了一些奶粉。
這盤鰣魚連盤子裏的汁水都被倒進米飯裏,被吃的幹幹淨淨。
紅梅和紅月吃的舔盤子,何玉芳不住叮囑她們,可不能往外說,哥哥帶魚迴來了?
要是被別人知道了,下次可沒這麽好吃的魚了。
這兩個娃,一涉及到吃的,那就非常的聽話,此時不住的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吃完飯,何玉芳看家,免得有人過來找人,張建國則和張元順帶著工具一起下去地下溶洞。
地下溶洞其實很大,他們平時活動的隻是其中的一小塊地方,那塊地方有一些光線,更多的地方是黑不隆冬,平時因為不方便,他們去的很少,自然也沒拿著手電筒一點點照著看!
這一次,張建國決定和父親花時間好好再找找看。
兩人兩個手電筒,在黑暗中地洞就顯得很清楚,上一次他們是順著暗河往下走,沒找到出口。
這一次,他們順著暗河往上走,甚至因為怕走的太遠,還帶了不少吃的。
走了沒多久就被石頭擋住了方向,上次他們走到這裏就折返了迴來,沒有繼續向上麵走,這一次張建國沒有放棄,嚐試著在四周找路。
很快,他們發現有一個很狹窄的,藏在一個大石頭後麵的路,似乎可以向上走。
張建國沒猶豫,在石頭邊丟下一根繩子,直接就鑽了進去。
這一片石林層層疊疊的,還有許多石頭上在往下滴水,好在這裏距離暗河很近,張建國可以聽到水流的聲音,隻是有時候暗河被石頭擋住了看不清楚。
又走了好一會,張建國突然覺得前麵沒那麽黑,似乎又有光亮透出來。
“爸,前麵說不定還有亮光,走,我們去看看……”
張建國心底一喜,距離他家不遠的溶洞地下,其實也有一些地方透著光,可那透光的地方,並不是特別大,所以溶洞的光線好的地方不多。
這要是再找出一處光線好的地方,可以幹很多事。
潺潺的流水聲傳到張建國的耳邊,讓他腳步都輕快起來,很快,在張建國他們轉過一道石壁後,眼前豁然開朗。
這裏是暗河的上遊,在這裏居然有兩條河道,一條就是暗河河道,河水奔流不息。
而另外還有一條河道,水並不多,而那條河道則通往一個小湖泊,這湖泊周圍是一片森林,但地勢很低。
抬頭往上看,幾百米的懸崖峭壁,似乎這是一處峽穀的深處。
張元順此時也無比驚訝,他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從沒想到還有這樣地方?
“建國,你說,這,我到哪裏了?”
張元順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他看著這個山穀,這都冬天了,這裏居然沒有積雪,而且看那些樹木鬱鬱蔥蔥的,很多該落葉的樹木在這裏長得十分茂盛。
“這,爸,你看,那邊最高的一座山,是不是有點熟悉?這個峽穀,你說有沒有路通往上麵?”
張建國仰著頭往上看,這上麵可真高呀,這就像是一個天然大峽穀,很有可能和溶洞一樣,冬暖夏涼!
“建國,你看,你快看呀!那邊……”
突然張元順衝著兒子驚喜的喊出聲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