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合作
第五人格:記者小姐重生後 作者:汐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裏德?”
愛麗絲聽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她努力迴憶著,隱約記起這人經常在傑克家附近徘徊,被柯根稱讚為蘇格蘭場的一塊頑石。
“請問是埃德蒙.裏德警長嗎?”
愛麗絲確認道,
“這起殺人案交給他來辦了?”
“是的。”
一個沉穩的聲音從門外響起,風塵仆仆的裏德警長推開門,看向兩人,
“聽說新聞社裏麵又收到了新的信件?這可真糟糕,請拿來給我看看吧。”
主編也聽過裏德警長的名聲,稍微收斂了下對蘇格蘭場辦事效率的不滿情緒。
裏德警長簡單閱讀完信件,苦笑:“瞧瞧,多麽漂亮端正的字體,怎麽用來幹這事了?”
“中午我出門前交代你們先去找郵遞員,把信件的郵遞和派送情況全部挖出來,如何?有消息了嗎?”
胖警察結結巴巴道:“呃,已經發函給了郵局,正在等待他們的迴複。”
裏德警長往裏走的腳步一頓,兩條濃眉一擰,“等?”
“等要等到什麽時候?這件事很難嗎?你不能直接去郵局逮著今早負責在那片區域送信的郵遞員問嗎?”
胖警察陪著笑站起來,提了提褲子,“哎呀,警長您也沒說這麽詳細,我就先按流程走了。”
“現在就去,現在就去。”
很難想象,麵對命案,還有警察能如此的悠閑放鬆。
裏德警長深感丟臉,陰沉著罵了句:“總有一天,占著位置不幹事的家夥都得給我滾蛋!”
胖警察已經跑出去了,裏德警長這句罵注定沒啥效果。
他略帶疲憊地轉過身,衝主編客氣笑笑,目光落在了愛麗絲身上。
“啊,我認識您,光譜新聞社的記者對吧。”
裏德警長說,
“上次的報道寫的很不錯,我是指尼古拉斯夫人案。”
主編沒想到裏德警長對愛麗絲的報道有印象,眼神一閃,不知道打起了什麽主意。
裏德警長迴警局原本是想歇歇,係統性的整理一下手上所有線索。
但第2封讀者來信打亂了他的所有節奏,讓裏德警長不得不開始考慮可能的受害者,提前加以保護。
至於保護的效果如何……這位直覺很準的警長有種不祥預感。
“最壞的打算,我們可以提前準備收第3封信了。”
裏德警長無奈道,
“我想派點警察在新聞社附近守著,所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主編完全沒意見,表示會無條件配合警方的一切行動。當然,他也趁機提了一個條件:
“這起案件從開始就跟我們新聞社有關,那……直擊現場的第一手資料,一些較為真實的細節,也不必對我們藏著掖著嘛。”
主編極力推薦著,
“裏德警長,您瞧瞧,這位手持著相機的愛麗絲小姐,是我們新聞社最優秀的調查記者。”
“我想安排她跟著這起案件,獲得一些小小的允許。放心,愛麗絲不是那種聒噪而自大的人,她很謙虛,也很聰明,在您能允許的正式報道出來前,有關的細節是一個字都不會往外說。”
愛麗絲默默聽著,在心裏暗道:也不知道中午那個吵著要加急搶頭條的人是誰。
當然,主編會改變態度,自然是因為一起殺人案的搶先報道和連環殺人案的最詳細係列報道,孰輕孰重,主編心裏相當有數。
主編將姿態放這麽低,則是因為裏德警長不喜歡別人插手警局裏的事,這位警長經辦的案件總是謝絕外人打聽。
出乎主編意料,裏德警長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麵對兩人的驚訝,裏德警長麵露苦澀:“其實我剛才也在醞釀,想著要怎麽邀請這位記者小姐參與調查。”
“蘇格蘭場的警察在私底下找偵探,這應該已經是全倫敦……說不定是全世界都心知肚明的事了。”
裏德警長一身鬱鬱之氣,傷神道,
“上麵給的壓力很大,要求在聖誕節之前必須結案,免得影響女王的聖誕演講。”
“我今天早上辦起案來都有些心不在焉,不得不求助了一位同僚,讓他幫我聯係幾位著名偵探。”
“但各位知道的,大偵探可不是街邊兜售的雜牌啤酒,隨用隨買。目前隻有一位偵探給了明確迴複,還不是自己來,而是推薦了一位對此感興趣的同好。”
裏德警長道,
“所以我沒有拒絕的理由,我甚至該說一句——幫大忙了!”
“偵探什麽的,越多越好。”
愛麗絲有些抱歉:“但我並不是偵探,裏德警長,破案還是要專人來處理的。我擔心不正確的定位,會讓您對我感到失望。”
“沒關係。”
裏德警長說,
“我相信我不會看走眼。”
“時間不等人,先出門,路上詳談。”
裏德警長邀請的是愛麗絲,出了警察局後,主編給愛麗絲比了個加油的手勢,自覺調頭迴新聞社了。
愛麗絲登上警車,看向裏德警長,主動發問:“您這麽快就有保護人選了?”
裏德警長隨手關上車門,坐在愛麗絲對麵,雙手撐著膝蓋,頭疼道:
“不過是根據第一個死者來縮小可選擇範圍罷了。”
裏德警長並沒有糊弄愛麗絲,他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既然答應讓愛麗絲參加,他便從頭,先詳細介紹了第一位死者的背景——
“急於破案的壓力,不僅是這個特殊的時間,還有一部分來自死者——喬魯.傑克遜的身份。”
“傑克遜是一位來自美國的投資商人,今年四十多歲。他來倫敦既是為了度假散心,也是尋找新的商機。”
“死者在商圈裏有著一定名氣,因為他的發家史,堪稱一部情節精彩的小說,而他很愛宣揚這一點。”
“事實上,我們之前一直往仇殺的方麵考慮。傑克遜的經曆非常複雜精彩,無論是在商業上的競爭,還是在感情上的混亂不堪,都意味著他注定不缺少仇家。”
裏德警長聳聳肩,
“但第2封信的出現,讓我有些不自信了。我現在要假設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對某個特定人群的隨機殺戮。”
“傑克遜是美國來的大商人,針對他的預告和現場的字條是‘最初的開始’。”
“讓我想想,第2張字條是……‘使人無家可歸者,必遭其報應’。”
“我暫時沒有看出這之間的關聯,隻能先推測,對方可能仇視有錢或者有權的外國人。”
愛麗絲頷首:“所以今晚的保護目標是外國貴賓?那範圍有些太廣了,倫敦還是有不少旅居在此的外國人。”
“盡量吧,先行保護幾位比較有名的。”
裏德警長靠在車廂牆壁上,無精打采道,
“傑克遜很高調,如果把他在倫敦的名氣比作十,那高於十級的知名外國貴族或者商人,藝術家,都在這個範圍。”
“今晚,我會安排警員全員出動,盡量護住足夠多的人,而我負責最重要的一位,您跟我一起。”
“哪位?”
裏德警長迴答:“瓦爾登家的獨子,那位淘氣離家的小少爺。”
愛麗絲聽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她努力迴憶著,隱約記起這人經常在傑克家附近徘徊,被柯根稱讚為蘇格蘭場的一塊頑石。
“請問是埃德蒙.裏德警長嗎?”
愛麗絲確認道,
“這起殺人案交給他來辦了?”
“是的。”
一個沉穩的聲音從門外響起,風塵仆仆的裏德警長推開門,看向兩人,
“聽說新聞社裏麵又收到了新的信件?這可真糟糕,請拿來給我看看吧。”
主編也聽過裏德警長的名聲,稍微收斂了下對蘇格蘭場辦事效率的不滿情緒。
裏德警長簡單閱讀完信件,苦笑:“瞧瞧,多麽漂亮端正的字體,怎麽用來幹這事了?”
“中午我出門前交代你們先去找郵遞員,把信件的郵遞和派送情況全部挖出來,如何?有消息了嗎?”
胖警察結結巴巴道:“呃,已經發函給了郵局,正在等待他們的迴複。”
裏德警長往裏走的腳步一頓,兩條濃眉一擰,“等?”
“等要等到什麽時候?這件事很難嗎?你不能直接去郵局逮著今早負責在那片區域送信的郵遞員問嗎?”
胖警察陪著笑站起來,提了提褲子,“哎呀,警長您也沒說這麽詳細,我就先按流程走了。”
“現在就去,現在就去。”
很難想象,麵對命案,還有警察能如此的悠閑放鬆。
裏德警長深感丟臉,陰沉著罵了句:“總有一天,占著位置不幹事的家夥都得給我滾蛋!”
胖警察已經跑出去了,裏德警長這句罵注定沒啥效果。
他略帶疲憊地轉過身,衝主編客氣笑笑,目光落在了愛麗絲身上。
“啊,我認識您,光譜新聞社的記者對吧。”
裏德警長說,
“上次的報道寫的很不錯,我是指尼古拉斯夫人案。”
主編沒想到裏德警長對愛麗絲的報道有印象,眼神一閃,不知道打起了什麽主意。
裏德警長迴警局原本是想歇歇,係統性的整理一下手上所有線索。
但第2封讀者來信打亂了他的所有節奏,讓裏德警長不得不開始考慮可能的受害者,提前加以保護。
至於保護的效果如何……這位直覺很準的警長有種不祥預感。
“最壞的打算,我們可以提前準備收第3封信了。”
裏德警長無奈道,
“我想派點警察在新聞社附近守著,所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主編完全沒意見,表示會無條件配合警方的一切行動。當然,他也趁機提了一個條件:
“這起案件從開始就跟我們新聞社有關,那……直擊現場的第一手資料,一些較為真實的細節,也不必對我們藏著掖著嘛。”
主編極力推薦著,
“裏德警長,您瞧瞧,這位手持著相機的愛麗絲小姐,是我們新聞社最優秀的調查記者。”
“我想安排她跟著這起案件,獲得一些小小的允許。放心,愛麗絲不是那種聒噪而自大的人,她很謙虛,也很聰明,在您能允許的正式報道出來前,有關的細節是一個字都不會往外說。”
愛麗絲默默聽著,在心裏暗道:也不知道中午那個吵著要加急搶頭條的人是誰。
當然,主編會改變態度,自然是因為一起殺人案的搶先報道和連環殺人案的最詳細係列報道,孰輕孰重,主編心裏相當有數。
主編將姿態放這麽低,則是因為裏德警長不喜歡別人插手警局裏的事,這位警長經辦的案件總是謝絕外人打聽。
出乎主編意料,裏德警長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麵對兩人的驚訝,裏德警長麵露苦澀:“其實我剛才也在醞釀,想著要怎麽邀請這位記者小姐參與調查。”
“蘇格蘭場的警察在私底下找偵探,這應該已經是全倫敦……說不定是全世界都心知肚明的事了。”
裏德警長一身鬱鬱之氣,傷神道,
“上麵給的壓力很大,要求在聖誕節之前必須結案,免得影響女王的聖誕演講。”
“我今天早上辦起案來都有些心不在焉,不得不求助了一位同僚,讓他幫我聯係幾位著名偵探。”
“但各位知道的,大偵探可不是街邊兜售的雜牌啤酒,隨用隨買。目前隻有一位偵探給了明確迴複,還不是自己來,而是推薦了一位對此感興趣的同好。”
裏德警長道,
“所以我沒有拒絕的理由,我甚至該說一句——幫大忙了!”
“偵探什麽的,越多越好。”
愛麗絲有些抱歉:“但我並不是偵探,裏德警長,破案還是要專人來處理的。我擔心不正確的定位,會讓您對我感到失望。”
“沒關係。”
裏德警長說,
“我相信我不會看走眼。”
“時間不等人,先出門,路上詳談。”
裏德警長邀請的是愛麗絲,出了警察局後,主編給愛麗絲比了個加油的手勢,自覺調頭迴新聞社了。
愛麗絲登上警車,看向裏德警長,主動發問:“您這麽快就有保護人選了?”
裏德警長隨手關上車門,坐在愛麗絲對麵,雙手撐著膝蓋,頭疼道:
“不過是根據第一個死者來縮小可選擇範圍罷了。”
裏德警長並沒有糊弄愛麗絲,他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既然答應讓愛麗絲參加,他便從頭,先詳細介紹了第一位死者的背景——
“急於破案的壓力,不僅是這個特殊的時間,還有一部分來自死者——喬魯.傑克遜的身份。”
“傑克遜是一位來自美國的投資商人,今年四十多歲。他來倫敦既是為了度假散心,也是尋找新的商機。”
“死者在商圈裏有著一定名氣,因為他的發家史,堪稱一部情節精彩的小說,而他很愛宣揚這一點。”
“事實上,我們之前一直往仇殺的方麵考慮。傑克遜的經曆非常複雜精彩,無論是在商業上的競爭,還是在感情上的混亂不堪,都意味著他注定不缺少仇家。”
裏德警長聳聳肩,
“但第2封信的出現,讓我有些不自信了。我現在要假設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對某個特定人群的隨機殺戮。”
“傑克遜是美國來的大商人,針對他的預告和現場的字條是‘最初的開始’。”
“讓我想想,第2張字條是……‘使人無家可歸者,必遭其報應’。”
“我暫時沒有看出這之間的關聯,隻能先推測,對方可能仇視有錢或者有權的外國人。”
愛麗絲頷首:“所以今晚的保護目標是外國貴賓?那範圍有些太廣了,倫敦還是有不少旅居在此的外國人。”
“盡量吧,先行保護幾位比較有名的。”
裏德警長靠在車廂牆壁上,無精打采道,
“傑克遜很高調,如果把他在倫敦的名氣比作十,那高於十級的知名外國貴族或者商人,藝術家,都在這個範圍。”
“今晚,我會安排警員全員出動,盡量護住足夠多的人,而我負責最重要的一位,您跟我一起。”
“哪位?”
裏德警長迴答:“瓦爾登家的獨子,那位淘氣離家的小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