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紛紛被貶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後。
陸遠一行人來到了馬嵬坡。
“樂天,你先前不是問我有沒有不可割舍之人嘛。
我雖然修道之人,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誰心中都會有一個難以割舍之人,便是貴為天子,亦是如此。
隻是世事無常,即便是貴為天子,有些分離,也是不可免的。”
站在馬嵬坡,陸遠看向一側的白居易開口道。
“湘靈.........”
聽到陸遠的話後,白居易狠狠的灌了兩口酒,而後靠牆坐在地上,眼神有些迷茫。
幾口酒下肚,口中無意識般的喚著一個名字。
另一側的元稹,也歎息一聲,靠在一根石柱上,拿著一個酒葫,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酒。
顯然,這兩人那都是有故事的人。
元稹就不說了,他純渣男的,棄鶯鶯而娶了韋叢,為的是仕途。(崔鶯鶯原名叫崔雙文。)
但白居易棄湘靈,那可是因為家中的逼迫。
陸遠一句貴為天子,也難免分離,算是一把刀插在他心口了。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君王掩麵救不得,迴看血淚相和流......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以棍為筆,以地為紙,將長恨歌給寫了出來。
...........
“呃........沒事噠,沒事噠,我看不懂就沒事噠。”
“最後一句也看不懂?”
“看不懂,一點都看不懂。”
“相思的一定程度,真的會心口疼........”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這一句太狠了,去年年底同學聚會,我又見到了她。
她是那麽的美,皮膚依舊是那般白皙,容貌依舊如初。
連聲音都未曾有過改變,依舊那邊悅耳。
隻是她臉上的青澀消失了不少。
可我卻沒有在她身上,看到她的影子。”
“這一刀真扛不住了,我要去找她,哪怕隻是遠遠的看看她也好。”
“不是,主播一刀下來,斬出這麽多舔狗?”
“樓上的什麽意思?我對其他女的好,你說我舔狗我不反對,但對她,我這叫深情!”
“唉......白月光,隻有十八歲的她才是白月光。
現在的她,隻是路人而已。”
“我好像在這首詩裏麵看到了一個故事。”
“應該就是杜甫所處的那個時期了,話說杜甫的詩雖然留下來了。
可是他那段時期的事情,為什麽曆史中還是沒有太多記載呢?
這沒道理吧,不是說曆史記壞,不記好嘛,這一段曆史絕對不算什麽好曆史啊!
但整個大唐的曆史中,卻隻記載了李隆基出逃,然後異族劫掠長安,具體的又沒寫。”
“杜甫在主播這次扮演的之前,看當前的情況,大唐在經過了那一次大亂之後,好像又恢複了不少。
所以我覺得杜甫所在的那一場大亂,也許跟漢末的三國一樣,屬於是內亂。
以後主播應該會扮演那時候的曆史,大家等等吧。”
..........
“謹恭兄,你說我該如何?”
寫完《長恨歌》後,白居易將木枝扔到一旁,看向陸遠詢問道。
“你心中不是有答案嗎?走了。”
陸遠搖了搖頭。
他知道個屁啊!他又沒談過。
在進入扮演世界之前,他還是....呃......
不過他的身份很好用,道士嘛,方外之人,說一點模棱兩可的話,人家也隻會覺得他的話很高深。
聽陸遠這樣說,白居易點了點頭,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貞元二十一年。
一月底,德宗駕崩。
太子李誦登基,改號永貞。
革新派在王叔文的帶領下開始掌權。
四月,立廣陵郡王李淳為太子。
五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學士職位。
七月,太子監國。
八月,永貞革新宣布失敗。
九月,柳宗元,劉禹錫被貶。
“謹恭兄,留步吧。”
陸遠送柳宗元和劉禹錫兩人出長安二十裏後,劉禹錫看向陸遠開口道。
“長安已無事,聽聞退之轉任江陵,你我同路罷了,走吧。”
陸遠笑了笑道。
“退之到江陵了?
唉,早知今日,當初便應與退之一同參奏李實。”
劉禹錫雖然是一個很樂觀的人。
可這次永貞革新失敗,對他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
短短數月之內,他就從大權在握,到了如今被貶遠洲。
一切的雄心壯誌,此時都成了空談。
也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迴長安了。
“謹恭兄,夢得,一路保重。”
又走了十裏地,三人來到了一處岔路,柳宗元對兩人拱手行禮道。
“子厚,一路保重。”
陸遠和劉禹錫迴了一禮道。
三人分開之後,不到兩天,朝中宣旨的人又追了上來。
他們一開始是被貶為遠州刺史,而宣旨的人追上來後,給劉禹錫又來了一個狠的,從刺史變成了司馬。
不過對於這個,劉禹錫倒是不在乎了。
貶官,不管是刺史也好,還是司馬也好,其實都是沒有實權的。
司馬的話,就是領的工資少一點罷了。
..........
次年,四月,元稹因為上書西北之事,受到了天子的重視。
元稹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又受到天子重視,以為自己春天來了,想要大刀闊斧的實現一下自己的誌向。
可因為鋒芒畢露,得罪了權貴。
就在四月底,元稹被貶了。
身為元稹的好友白居易,也沒有躲過這一劫。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京中四人紛紛被貶。
詩作井噴的時代,即將到來。
陸遠一行人來到了馬嵬坡。
“樂天,你先前不是問我有沒有不可割舍之人嘛。
我雖然修道之人,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誰心中都會有一個難以割舍之人,便是貴為天子,亦是如此。
隻是世事無常,即便是貴為天子,有些分離,也是不可免的。”
站在馬嵬坡,陸遠看向一側的白居易開口道。
“湘靈.........”
聽到陸遠的話後,白居易狠狠的灌了兩口酒,而後靠牆坐在地上,眼神有些迷茫。
幾口酒下肚,口中無意識般的喚著一個名字。
另一側的元稹,也歎息一聲,靠在一根石柱上,拿著一個酒葫,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酒。
顯然,這兩人那都是有故事的人。
元稹就不說了,他純渣男的,棄鶯鶯而娶了韋叢,為的是仕途。(崔鶯鶯原名叫崔雙文。)
但白居易棄湘靈,那可是因為家中的逼迫。
陸遠一句貴為天子,也難免分離,算是一把刀插在他心口了。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君王掩麵救不得,迴看血淚相和流......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以棍為筆,以地為紙,將長恨歌給寫了出來。
...........
“呃........沒事噠,沒事噠,我看不懂就沒事噠。”
“最後一句也看不懂?”
“看不懂,一點都看不懂。”
“相思的一定程度,真的會心口疼........”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這一句太狠了,去年年底同學聚會,我又見到了她。
她是那麽的美,皮膚依舊是那般白皙,容貌依舊如初。
連聲音都未曾有過改變,依舊那邊悅耳。
隻是她臉上的青澀消失了不少。
可我卻沒有在她身上,看到她的影子。”
“這一刀真扛不住了,我要去找她,哪怕隻是遠遠的看看她也好。”
“不是,主播一刀下來,斬出這麽多舔狗?”
“樓上的什麽意思?我對其他女的好,你說我舔狗我不反對,但對她,我這叫深情!”
“唉......白月光,隻有十八歲的她才是白月光。
現在的她,隻是路人而已。”
“我好像在這首詩裏麵看到了一個故事。”
“應該就是杜甫所處的那個時期了,話說杜甫的詩雖然留下來了。
可是他那段時期的事情,為什麽曆史中還是沒有太多記載呢?
這沒道理吧,不是說曆史記壞,不記好嘛,這一段曆史絕對不算什麽好曆史啊!
但整個大唐的曆史中,卻隻記載了李隆基出逃,然後異族劫掠長安,具體的又沒寫。”
“杜甫在主播這次扮演的之前,看當前的情況,大唐在經過了那一次大亂之後,好像又恢複了不少。
所以我覺得杜甫所在的那一場大亂,也許跟漢末的三國一樣,屬於是內亂。
以後主播應該會扮演那時候的曆史,大家等等吧。”
..........
“謹恭兄,你說我該如何?”
寫完《長恨歌》後,白居易將木枝扔到一旁,看向陸遠詢問道。
“你心中不是有答案嗎?走了。”
陸遠搖了搖頭。
他知道個屁啊!他又沒談過。
在進入扮演世界之前,他還是....呃......
不過他的身份很好用,道士嘛,方外之人,說一點模棱兩可的話,人家也隻會覺得他的話很高深。
聽陸遠這樣說,白居易點了點頭,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貞元二十一年。
一月底,德宗駕崩。
太子李誦登基,改號永貞。
革新派在王叔文的帶領下開始掌權。
四月,立廣陵郡王李淳為太子。
五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學士職位。
七月,太子監國。
八月,永貞革新宣布失敗。
九月,柳宗元,劉禹錫被貶。
“謹恭兄,留步吧。”
陸遠送柳宗元和劉禹錫兩人出長安二十裏後,劉禹錫看向陸遠開口道。
“長安已無事,聽聞退之轉任江陵,你我同路罷了,走吧。”
陸遠笑了笑道。
“退之到江陵了?
唉,早知今日,當初便應與退之一同參奏李實。”
劉禹錫雖然是一個很樂觀的人。
可這次永貞革新失敗,對他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
短短數月之內,他就從大權在握,到了如今被貶遠洲。
一切的雄心壯誌,此時都成了空談。
也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迴長安了。
“謹恭兄,夢得,一路保重。”
又走了十裏地,三人來到了一處岔路,柳宗元對兩人拱手行禮道。
“子厚,一路保重。”
陸遠和劉禹錫迴了一禮道。
三人分開之後,不到兩天,朝中宣旨的人又追了上來。
他們一開始是被貶為遠州刺史,而宣旨的人追上來後,給劉禹錫又來了一個狠的,從刺史變成了司馬。
不過對於這個,劉禹錫倒是不在乎了。
貶官,不管是刺史也好,還是司馬也好,其實都是沒有實權的。
司馬的話,就是領的工資少一點罷了。
..........
次年,四月,元稹因為上書西北之事,受到了天子的重視。
元稹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又受到天子重視,以為自己春天來了,想要大刀闊斧的實現一下自己的誌向。
可因為鋒芒畢露,得罪了權貴。
就在四月底,元稹被貶了。
身為元稹的好友白居易,也沒有躲過這一劫。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京中四人紛紛被貶。
詩作井噴的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