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馮嫽出使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神爵元年,五月中旬。
信使迴到長安,漢宣帝在得知烏就屠自立,並有投靠匈奴之意後。
當即就派出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一萬五千人至郭煌。
命令是五月中旬下達的,辛武賢是六月初到達的,兵馬前兩個月中,早就調過去了,這次過去的僅僅隻是辛武賢而已。
看似這次大漢是要去討伐烏孫的烏就屠,可實際這些軍隊防衛的重點,卻是在匈奴。
辛武賢到達敦煌之後,隻幹了兩件事,一是派出斥候進入西域,繪測地圖,二是在敦煌,酒泉,居延三地屯糧。
六月底,西域都護府收到了漢宣帝的加急詔書。
詔書的內容很簡單,讓鄭吉派個人去警告一下烏就屠。
原本這是常惠的活,但此時的常惠在烏孫,這事情就落到了鄭吉頭上。
鄭吉反複看了幾遍聖旨,說實話,他有點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這聖旨的意思到底是警告烏就屠,還是幹掉烏就屠,或者死在那。
嗯,最後一條可以暫時排除,烏就屠幹的事情,已經不需要漢使去送死了,大漢都能直接發兵了。
隻是前麵兩條讓人有點糾結。
“都護,馮夫人前來還節。”
就在鄭吉糾結之際。
屬下一個校尉前來匯報道。
“馮夫人?馮嫽,她迴來的及時啊!快,快請。”
聽到馮嫽到來,鄭吉眼前一亮,連忙開口道。
“下官馮嫽見過將軍。”
不多時,馮嫽在校尉帶領下走了進來。
此時的馮嫽一身禮服,手持大漢節杖。
數年出使,讓她身上多出來了一種上位者的氣質。
再無當年那個哭泣小丫頭形象了。
當年解憂公主做局的時候,曾在常惠那邊,為馮嫽請使。
讓她以大漢公主使臣的身份,出使西域諸國。
現在數年過去,西域三十六國,馮嫽已盡數出使,這次迴來是為了歸還節杖。
“夫人免禮,夫人還請入座。
夫人這次迴來的可真是時候。
.......”
鄭吉起身請馮嫽坐下。
而後取出聖旨,將要出使烏就屠那邊的事情和馮嫽說了一番。
鄭吉這邊是真沒有恰好的人能用,要是派個軍中的手下出去。
萬一把聖旨的內容領會錯了,那是真會坑死人的,季都的下場就擺在那。
可馮嫽的出現,就完美的解決的這個事情。
馮嫽一個女子出使,天子總不能還要求人家把烏就屠殺了吧,警告一下就行了。
“烏就屠自立一事,我先前便知曉一二。
我家夫君與烏就屠有舊,昔年在烏孫時,我對他也頗有恩情,這次出使定不負將軍所托。”
聽完鄭吉的話後,馮嫽沒有多說什麽廢話,直接就接下了這任務。
......
神爵元年,七月初。
馮嫽持節入烏孫北。
烏就屠得知馮嫽前來,親率百人護衛出城數裏相迎。
“姨娘,您怎麽來了,侄兒見過姨娘。”
剛一見到馮嫽車駕,烏就屠便迎了上去,到了車駕前,更是下馬相迎。
“你長能耐了,誅狂王自立,是老身要給昆莫行禮請安才對。
你貴為昆莫,對我這老太婆如此低聲下氣,豈不是墮了你的威風?”
馮嫽掀開一絲車簾,瞥了一眼烏就屠道。
“姨娘言重了,侄兒母親亡故之後,若非公主和姨娘撫養,早已身死。
如今,這.......這也是迫不得已呐。”
烏就屠歎息一聲道。
“行了,這不是說話的地方,入城再說吧。”
馮嫽搖了搖頭,說了一句便合上了車簾。
不多時,使團在烏就屠的帶領下入了城。
“烏就屠,你知道你惹了多大禍事嗎?
脫離大漢,投靠匈奴,你想拉著你手下的這幾萬戶人一起死嗎?
大漢數萬大軍,已屯軍敦煌,都護府更是征調了北道十一國,兵馬十餘萬人,欲要出兵烏孫。
你這點人,是怎麽敢放言叛漢的?莫非你以為漢軍刀箭不利?”
入城之後,馮嫽對烏就屠質問道。
“唉,侄兒怎不知漢軍兵鋒?可匈奴兵鋒也不弱啊!
漢軍尚遠,但匈奴就在侄兒邊上。
侄兒若是不放言叛漢,匈奴便要出兵攻打侄兒。
另外我自立之後,聽說元貴靡也當了昆莫,一國不容二主。
匈奴若是攻打我的話,元貴靡說不定還會和匈奴夾擊我,我沒辦法。”
烏就屠歎息一聲解釋道。
“哼,元貴靡要是先打你,早就打了。
不然,你以為你憑著殺狂王的名頭,真能比得過公主在烏孫的名聲,能讓百姓紛紛來投?
元貴靡雖然是公主所生,但你也是公主所養,公主實在不想你們兄弟相殘。
故而有意將烏孫兩分,讓你為烏孫小昆莫,元貴靡為大昆莫,你以為如何?”
馮嫽看了烏就屠一眼說道。
“姨娘此話當真?可大漢那邊......”
聽到馮嫽這話,烏就屠眼前一亮,但很快又暗淡了下來。
“此次我為大漢使臣,你隻要斷去與匈奴的聯係,剩下的你就別管了。”
馮嫽開口道。
“多謝姨娘,侄兒這便去殺了匈奴使者。”
烏就屠說著就朝外而去。
..........
“這是我見過最懂禮的異族國君了,見到漢使下馬相迎的,這還是第一個。”
“自己養大的,不下馬估計是真會挨打。”
“看的真爽,這才是最大的囂張吧,出使他國,結果他國國君都是自己養大的。”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叫出使,對於馮嫽來說,這叫串門。”
“匈奴使者:哈?又是宰我?”
.........
直播間中,當烏就屠出門後,畫麵就再次轉到了草原之上。
在馮嫽出使烏孫之際,匈奴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大漢求親。
匈奴使者後方,匈奴單於和唿盧訾王各領一萬精銳騎兵,以狩獵為名,跟在了使團之後。
信使迴到長安,漢宣帝在得知烏就屠自立,並有投靠匈奴之意後。
當即就派出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一萬五千人至郭煌。
命令是五月中旬下達的,辛武賢是六月初到達的,兵馬前兩個月中,早就調過去了,這次過去的僅僅隻是辛武賢而已。
看似這次大漢是要去討伐烏孫的烏就屠,可實際這些軍隊防衛的重點,卻是在匈奴。
辛武賢到達敦煌之後,隻幹了兩件事,一是派出斥候進入西域,繪測地圖,二是在敦煌,酒泉,居延三地屯糧。
六月底,西域都護府收到了漢宣帝的加急詔書。
詔書的內容很簡單,讓鄭吉派個人去警告一下烏就屠。
原本這是常惠的活,但此時的常惠在烏孫,這事情就落到了鄭吉頭上。
鄭吉反複看了幾遍聖旨,說實話,他有點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這聖旨的意思到底是警告烏就屠,還是幹掉烏就屠,或者死在那。
嗯,最後一條可以暫時排除,烏就屠幹的事情,已經不需要漢使去送死了,大漢都能直接發兵了。
隻是前麵兩條讓人有點糾結。
“都護,馮夫人前來還節。”
就在鄭吉糾結之際。
屬下一個校尉前來匯報道。
“馮夫人?馮嫽,她迴來的及時啊!快,快請。”
聽到馮嫽到來,鄭吉眼前一亮,連忙開口道。
“下官馮嫽見過將軍。”
不多時,馮嫽在校尉帶領下走了進來。
此時的馮嫽一身禮服,手持大漢節杖。
數年出使,讓她身上多出來了一種上位者的氣質。
再無當年那個哭泣小丫頭形象了。
當年解憂公主做局的時候,曾在常惠那邊,為馮嫽請使。
讓她以大漢公主使臣的身份,出使西域諸國。
現在數年過去,西域三十六國,馮嫽已盡數出使,這次迴來是為了歸還節杖。
“夫人免禮,夫人還請入座。
夫人這次迴來的可真是時候。
.......”
鄭吉起身請馮嫽坐下。
而後取出聖旨,將要出使烏就屠那邊的事情和馮嫽說了一番。
鄭吉這邊是真沒有恰好的人能用,要是派個軍中的手下出去。
萬一把聖旨的內容領會錯了,那是真會坑死人的,季都的下場就擺在那。
可馮嫽的出現,就完美的解決的這個事情。
馮嫽一個女子出使,天子總不能還要求人家把烏就屠殺了吧,警告一下就行了。
“烏就屠自立一事,我先前便知曉一二。
我家夫君與烏就屠有舊,昔年在烏孫時,我對他也頗有恩情,這次出使定不負將軍所托。”
聽完鄭吉的話後,馮嫽沒有多說什麽廢話,直接就接下了這任務。
......
神爵元年,七月初。
馮嫽持節入烏孫北。
烏就屠得知馮嫽前來,親率百人護衛出城數裏相迎。
“姨娘,您怎麽來了,侄兒見過姨娘。”
剛一見到馮嫽車駕,烏就屠便迎了上去,到了車駕前,更是下馬相迎。
“你長能耐了,誅狂王自立,是老身要給昆莫行禮請安才對。
你貴為昆莫,對我這老太婆如此低聲下氣,豈不是墮了你的威風?”
馮嫽掀開一絲車簾,瞥了一眼烏就屠道。
“姨娘言重了,侄兒母親亡故之後,若非公主和姨娘撫養,早已身死。
如今,這.......這也是迫不得已呐。”
烏就屠歎息一聲道。
“行了,這不是說話的地方,入城再說吧。”
馮嫽搖了搖頭,說了一句便合上了車簾。
不多時,使團在烏就屠的帶領下入了城。
“烏就屠,你知道你惹了多大禍事嗎?
脫離大漢,投靠匈奴,你想拉著你手下的這幾萬戶人一起死嗎?
大漢數萬大軍,已屯軍敦煌,都護府更是征調了北道十一國,兵馬十餘萬人,欲要出兵烏孫。
你這點人,是怎麽敢放言叛漢的?莫非你以為漢軍刀箭不利?”
入城之後,馮嫽對烏就屠質問道。
“唉,侄兒怎不知漢軍兵鋒?可匈奴兵鋒也不弱啊!
漢軍尚遠,但匈奴就在侄兒邊上。
侄兒若是不放言叛漢,匈奴便要出兵攻打侄兒。
另外我自立之後,聽說元貴靡也當了昆莫,一國不容二主。
匈奴若是攻打我的話,元貴靡說不定還會和匈奴夾擊我,我沒辦法。”
烏就屠歎息一聲解釋道。
“哼,元貴靡要是先打你,早就打了。
不然,你以為你憑著殺狂王的名頭,真能比得過公主在烏孫的名聲,能讓百姓紛紛來投?
元貴靡雖然是公主所生,但你也是公主所養,公主實在不想你們兄弟相殘。
故而有意將烏孫兩分,讓你為烏孫小昆莫,元貴靡為大昆莫,你以為如何?”
馮嫽看了烏就屠一眼說道。
“姨娘此話當真?可大漢那邊......”
聽到馮嫽這話,烏就屠眼前一亮,但很快又暗淡了下來。
“此次我為大漢使臣,你隻要斷去與匈奴的聯係,剩下的你就別管了。”
馮嫽開口道。
“多謝姨娘,侄兒這便去殺了匈奴使者。”
烏就屠說著就朝外而去。
..........
“這是我見過最懂禮的異族國君了,見到漢使下馬相迎的,這還是第一個。”
“自己養大的,不下馬估計是真會挨打。”
“看的真爽,這才是最大的囂張吧,出使他國,結果他國國君都是自己養大的。”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叫出使,對於馮嫽來說,這叫串門。”
“匈奴使者:哈?又是宰我?”
.........
直播間中,當烏就屠出門後,畫麵就再次轉到了草原之上。
在馮嫽出使烏孫之際,匈奴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大漢求親。
匈奴使者後方,匈奴單於和唿盧訾王各領一萬精銳騎兵,以狩獵為名,跟在了使團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