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快了,你我快名載史冊了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國,您說會不會是漢使在暗中動了手腳?”
呂明這時開口道。
“從大漢的聖旨來看,大漢並不想現在動兵。
即便是想挑起咱們南越的內亂,大漢有太多的選擇。
他可以下旨直接廢除掉我們的權力,何至於用這等不入流的手段?”
呂嘉搖了搖頭。
“那會不會是太後,她想來個賊喊捉賊?”
陳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應當不會,這事情的反噬很大,太後不敢這樣幹的。
或許是我們想錯了方向。”
呂嘉敲了敲桌麵,閉目沉思了起來。
“太後與漢使通.........王上獻祖業........
若是太後與呂家相爭............
橙氏,術陽侯!!!
是他們?”
思量了一番之後,呂嘉似乎是抓住了什麽。
瞬間,兩個人就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南越的先王,並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樛氏,雖然是南越先王趙嬰齊在大漢當人質時期的女人。
算是共患難了。
當時在趙嬰齊被放迴南越登上王位之後,就對這樛氏有些不愛搭理了。
後麵又找了一個南越的女子橙氏。
還生了一個兒子,術陽侯趙建德。
橙家在南越也是有些勢力的,原本是有能力去搶一搶王位。
可惜趙嬰齊死的太快了。
趙嬰齊死的時候,長子趙興也才十來歲,次子張建德,那不過就是一個五六歲的稚子。
加上樛氏不是南越之人,在南越沒有根基。
如此一來,也不要怕太後一直掌權。
若是讓五六歲的趙建德登基的話,這南越到時候,還指不定會到誰家去呢。
畢竟大漢呂氏之禍,距離此時也沒多少年。
趙嬰齊可不敢賭。
因此,趙嬰齊死的時候,就是讓趙興當了南越王。
對於這事情,橙氏要說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隻是一直沒有機會罷了。
而此次南越歸漢,對於橙氏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太後與漢使通,王上將祖業獻給大漢,這兩個流言,攻擊的對象,就是太後母子二人。
若是真能引起民憤,或者讓太後跟呂家出現爭端。
一旦樛氏和趙興倒下,那這橙氏和趙建德的機會可不就來了嘛。
“好了,都迴去吧,這事情不要管了。”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呂嘉對幾人揮了揮手道。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怎麽跟太後把事情解釋清楚了。
.................
“終大夫,我這有書信一封,需有人送往長安,麵呈陛下,你去一趟吧。”
從王宮出來的次日。
陸遠取出書信,對終軍說道。
“安國兄之意,弟心領了,隻是我為副使,這等送信之事,怎能親往呢?這不是打草驚蛇嗎?”
終軍接過書信,而後搖了搖頭道。
“你......唉,那便遣一親信之人,將此書信送迴去吧。
跟弟兄們說,翠風樓我給包下來了,這兩日都好好放鬆一番吧。”
陸遠看了看終軍,最後歎息一聲道。
“是快了?”
終軍點了點頭,可出門之際,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快了,快了,你我快名載史冊了........”
聽到終軍的問話,陸遠不由的呢喃了一句。
..................
兩天後,陸遠這邊帶著使團的人在翠風樓好吃好喝的玩了兩天。
但是這南越王城之中的流言蜚語卻是愈發的多了起來。
一開始,是陸遠讓人推出的流言,主要說的是太後和漢使私通之事。
雖然也有說太後和南越王,將南越之地獻給了大漢一說。
可那不過就是附加的而已。
但這幾天的風向漸漸變了,私通之事還在流傳,可更多的,卻是太後要帶南越王入大漢朝拜一事。
與這條消息同時出現的,還有南越相國呂嘉,拚死阻攔太後帶南越王前去大漢朝拜的消息。
那事情說的是有鼻子有眼,儼然,在南越國人心中,太後樛氏成了南越最大的奸後。
而呂嘉則是成了南越最大的英雄。
可實際上,這幾天下來,呂嘉一直都在呂府之中,根本就沒出過門。
拚死阻攔太後一說,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又兩天後。
七月初十。
陸遠收到了太後樛氏的請帖。
當天入夜,魏臣帶著使團的其他人披甲執銳,在太後親信的引導之下,秘密的進到了王宮之中。
次日,七月十一。
太後宮中設宴,請南越國相呂嘉,漢使陸遠以及諫大夫終軍。
“兄長,不能去,如今滿城風雨,此時太後召你入宮,這其中定然有詐啊!”
呂嘉收到請柬後,再次召集的呂意,呂明,陳忠幾人相商。
呂意直接開口表示不能去。
“呂將軍此言有理。
相國,您現在雖有大漢冊封的官職在身,可終究隻是南越之臣。
當下城中傳言,相國阻攔太後朝拜。
此事你我均知是假,可百姓不知,大漢天子不知。
若是宴席有詐,屆時,便是大漢追究下來,太後也可推脫啊!”
陳忠也勸說道。
“正是此理,相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當下局勢波雲詭譎,相國萬不可輕易犯險呐。”
呂明也點了點頭道。
“其中事由,我自是知曉,可太後還請了漢使,我若是不去,漢使便會認為,這一切真是我做的,到那時,想要解釋,也解釋不了了。
二弟,你掉五百親衛於宮外接應。
另外呂遠為禁軍校尉,近來宮中也無變化,安危之事應當無憂。”
呂嘉搖了搖頭說道。
“兄長,既然你意已決,那我也不勸了。
不過你要讓我領五十精銳隨侍,萬一宮中有變,我也能護你周全。”
呂意開口道。
“領兵入宮,這.....好吧,就如此吧。”
領兵入宮,這顯然是不合規矩的。
但是他呂嘉都權傾朝野了,偶爾不守一次規矩好像也說得過去。
...............
呂明這時開口道。
“從大漢的聖旨來看,大漢並不想現在動兵。
即便是想挑起咱們南越的內亂,大漢有太多的選擇。
他可以下旨直接廢除掉我們的權力,何至於用這等不入流的手段?”
呂嘉搖了搖頭。
“那會不會是太後,她想來個賊喊捉賊?”
陳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應當不會,這事情的反噬很大,太後不敢這樣幹的。
或許是我們想錯了方向。”
呂嘉敲了敲桌麵,閉目沉思了起來。
“太後與漢使通.........王上獻祖業........
若是太後與呂家相爭............
橙氏,術陽侯!!!
是他們?”
思量了一番之後,呂嘉似乎是抓住了什麽。
瞬間,兩個人就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南越的先王,並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樛氏,雖然是南越先王趙嬰齊在大漢當人質時期的女人。
算是共患難了。
當時在趙嬰齊被放迴南越登上王位之後,就對這樛氏有些不愛搭理了。
後麵又找了一個南越的女子橙氏。
還生了一個兒子,術陽侯趙建德。
橙家在南越也是有些勢力的,原本是有能力去搶一搶王位。
可惜趙嬰齊死的太快了。
趙嬰齊死的時候,長子趙興也才十來歲,次子張建德,那不過就是一個五六歲的稚子。
加上樛氏不是南越之人,在南越沒有根基。
如此一來,也不要怕太後一直掌權。
若是讓五六歲的趙建德登基的話,這南越到時候,還指不定會到誰家去呢。
畢竟大漢呂氏之禍,距離此時也沒多少年。
趙嬰齊可不敢賭。
因此,趙嬰齊死的時候,就是讓趙興當了南越王。
對於這事情,橙氏要說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隻是一直沒有機會罷了。
而此次南越歸漢,對於橙氏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太後與漢使通,王上將祖業獻給大漢,這兩個流言,攻擊的對象,就是太後母子二人。
若是真能引起民憤,或者讓太後跟呂家出現爭端。
一旦樛氏和趙興倒下,那這橙氏和趙建德的機會可不就來了嘛。
“好了,都迴去吧,這事情不要管了。”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呂嘉對幾人揮了揮手道。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怎麽跟太後把事情解釋清楚了。
.................
“終大夫,我這有書信一封,需有人送往長安,麵呈陛下,你去一趟吧。”
從王宮出來的次日。
陸遠取出書信,對終軍說道。
“安國兄之意,弟心領了,隻是我為副使,這等送信之事,怎能親往呢?這不是打草驚蛇嗎?”
終軍接過書信,而後搖了搖頭道。
“你......唉,那便遣一親信之人,將此書信送迴去吧。
跟弟兄們說,翠風樓我給包下來了,這兩日都好好放鬆一番吧。”
陸遠看了看終軍,最後歎息一聲道。
“是快了?”
終軍點了點頭,可出門之際,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快了,快了,你我快名載史冊了........”
聽到終軍的問話,陸遠不由的呢喃了一句。
..................
兩天後,陸遠這邊帶著使團的人在翠風樓好吃好喝的玩了兩天。
但是這南越王城之中的流言蜚語卻是愈發的多了起來。
一開始,是陸遠讓人推出的流言,主要說的是太後和漢使私通之事。
雖然也有說太後和南越王,將南越之地獻給了大漢一說。
可那不過就是附加的而已。
但這幾天的風向漸漸變了,私通之事還在流傳,可更多的,卻是太後要帶南越王入大漢朝拜一事。
與這條消息同時出現的,還有南越相國呂嘉,拚死阻攔太後帶南越王前去大漢朝拜的消息。
那事情說的是有鼻子有眼,儼然,在南越國人心中,太後樛氏成了南越最大的奸後。
而呂嘉則是成了南越最大的英雄。
可實際上,這幾天下來,呂嘉一直都在呂府之中,根本就沒出過門。
拚死阻攔太後一說,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又兩天後。
七月初十。
陸遠收到了太後樛氏的請帖。
當天入夜,魏臣帶著使團的其他人披甲執銳,在太後親信的引導之下,秘密的進到了王宮之中。
次日,七月十一。
太後宮中設宴,請南越國相呂嘉,漢使陸遠以及諫大夫終軍。
“兄長,不能去,如今滿城風雨,此時太後召你入宮,這其中定然有詐啊!”
呂嘉收到請柬後,再次召集的呂意,呂明,陳忠幾人相商。
呂意直接開口表示不能去。
“呂將軍此言有理。
相國,您現在雖有大漢冊封的官職在身,可終究隻是南越之臣。
當下城中傳言,相國阻攔太後朝拜。
此事你我均知是假,可百姓不知,大漢天子不知。
若是宴席有詐,屆時,便是大漢追究下來,太後也可推脫啊!”
陳忠也勸說道。
“正是此理,相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當下局勢波雲詭譎,相國萬不可輕易犯險呐。”
呂明也點了點頭道。
“其中事由,我自是知曉,可太後還請了漢使,我若是不去,漢使便會認為,這一切真是我做的,到那時,想要解釋,也解釋不了了。
二弟,你掉五百親衛於宮外接應。
另外呂遠為禁軍校尉,近來宮中也無變化,安危之事應當無憂。”
呂嘉搖了搖頭說道。
“兄長,既然你意已決,那我也不勸了。
不過你要讓我領五十精銳隨侍,萬一宮中有變,我也能護你周全。”
呂意開口道。
“領兵入宮,這.....好吧,就如此吧。”
領兵入宮,這顯然是不合規矩的。
但是他呂嘉都權傾朝野了,偶爾不守一次規矩好像也說得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