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韋叢之死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鈷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
.......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
........
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
坐潭上,四麵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
算了算了,子厚,我是開導不了你了,你就先憂愁著,鬱結著吧。
再跟你待下去,道爺我都要憂鬱了,我找夢得去解解悶才行。
走了走了。”
元和二年五月。
一月遊玩,柳宗元作了三篇遊記。
迴到龍興寺後,陸遠直接辭行走人。
一來是柳宗元心中鬱結,能開導的其實已經開導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三篇遊記,雖然都有些喜頭悲尾,但最少開頭是喜的。
特別是在小石潭記之中,最後結尾的時候,寫的很清楚。
在知道附近的景色,能影響到自己心境後,柳宗元就匆匆離開了。
這說明柳宗元自己也在調節。
剩下的,也就隻能依靠自己。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趟的收益很高了。
能從柳宗元身上薅的羊毛也薅的差不多了。
雖然有過永州八記,但是永州八記這八篇不是同一時期寫的。
比如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四篇就是元和七年才寫的。
還差好幾年,沒必要在這幹等。
(永州八記,其實是兩次寫的,從始得西山宴遊記到小石潭記,這四篇一起的,在元和四年寫的,後麵四篇是元和七年,這裏快進了一下。)
“謹恭兄,一路保重。”
陸遠要走,柳宗元跟浩初和尚將陸遠送出十餘裏。
兩人對陸遠的離開都是很不舍。
特別是浩初和尚,那就差哭出來了。
雖然陸遠和他,分屬於佛道兩家。
但陸遠是真有錢啊!陸遠在的這半年時間,龍興寺比以往三五年掙的都多。
唯一的付出,就是浩初和尚跟著陸遠和柳宗元陪吃陪喝而已。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便來到了元和四年。
陸遠這兩年來,大多時間都在朗州跟劉禹錫混。
這家夥很浪,很樂觀,而且和陸遠的愛好很合得來。
比如遊山玩水,比如夜宿花樓,老劉可不是柳宗元。
不是說柳宗元不好,恰恰是因為柳宗元太好,純純好男人,酒色財三不沾。
妻子過世之後,他就一直寡居,直到許久之後才續了一房,導致他死的時候,小兒子柳周七還是劉禹錫幫著養大的。
隻是到元和四年夏,陸遠也告別了劉禹錫,朝長安而去。
原因無他,洛陽即將出現幾首傳世之作。
.........
長安,此時的元府上下盡掛白綾。
“微之,節哀。
先去吃些東西吧,你這一日滴水未進粒米未沾,身子撐不住的,這裏就交給謹恭兄就好。”
靈堂前,元稹呆坐地上,看著靈堂中的棺槨,雙目無神。
韓愈上前勸說道。
元稹是多情的,但他對每一個都是付出真心的。
後世之人,之所以知道他元稹是個大渣男,主要的原因是,元稹會給每個愛過的女子都寫詩或寫文。
在這些女子中,韋從絕對是他愛得最深的一個。
這次陸遠迴來,恰好遇到了韋從過世。
這事情吧,還真不能怪陸遠見死不救,主要是沒法救,韋從是難產死的。
陸遠隻是知道藥理,其他醫術都沒怎麽接觸過,也就這些年走南闖北的學了一些而已。
可接生這種醫術,在這古代,哪怕就是大唐再開放,他也學不了啊!
這年頭誰會教一個男子接生?
而且這事情也是大家都沒想到的,韋從跟了元稹之後,已經生了四個了,按理講不應該出現難產的,但還是出現了。
七年五胎,韋從的身子本就虛了。
前四個還都夭折了,她精神上的壓力也很大,加上難產,陸遠真沒招。
隻能最後給韋從做一番法事,送一送這位大唐的女才人了。
“我想再陪陪茂之。
我對不起她,昔年,我因言失官,她隨我身旁不離不棄。
如今苦盡甘來之際,卻拋我而去。
嗚唿悲哉.......”
元稹又一次撲到了韋叢棺槨之上嚎哭了起來。
“微之,斯人已逝,幽思長存。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節哀吧。
不過,亦有傳聞,稱人死之後,耳尚能聽三日之事。
茂之生前喜好詩文,你們又以詩詞結緣。
這般哭嚎非是茂之所喜,不如做些詩詞相送吧。
另外,你也去吃些東西,莫要讓茂之擔心你。”
陸遠歎息一聲上前道。
“謹恭兄,此話當真?我這便去,這便去......”
元稹一把抓住陸遠的手,而後快步朝書房而去。
“謹恭兄,還是你有辦法。”
看著元稹離去,韓愈不由感慨了一句道。
“呃........這個是真的,人死分兩種,一種是身死,一種是腦死。
一般情況下腦子會比身體死的慢,就是人死之後,腦子並未死去,隻是無法再操縱身體而已,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就片刻時間,有的人能過三五日。
當然,也有腦子比身子先死的,但那種情況不多。
還有一種更離奇的,那就是身體死了,但腦子沒死,最後腦子又能重新控製身體,這種也叫假死。
這也是為什麽人死之後,最少要停屍三日的緣由。”
陸遠解釋了一句道。
“這???”
聽到陸遠,韓愈隻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道統想要流傳下來,不可能沒點真東西的,我這個能在外瞎闖的道士,也是有真能耐的。”
陸遠看著一臉驚訝的韓愈,略作高深的說道。
.........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
.......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
........
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
坐潭上,四麵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
算了算了,子厚,我是開導不了你了,你就先憂愁著,鬱結著吧。
再跟你待下去,道爺我都要憂鬱了,我找夢得去解解悶才行。
走了走了。”
元和二年五月。
一月遊玩,柳宗元作了三篇遊記。
迴到龍興寺後,陸遠直接辭行走人。
一來是柳宗元心中鬱結,能開導的其實已經開導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三篇遊記,雖然都有些喜頭悲尾,但最少開頭是喜的。
特別是在小石潭記之中,最後結尾的時候,寫的很清楚。
在知道附近的景色,能影響到自己心境後,柳宗元就匆匆離開了。
這說明柳宗元自己也在調節。
剩下的,也就隻能依靠自己。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趟的收益很高了。
能從柳宗元身上薅的羊毛也薅的差不多了。
雖然有過永州八記,但是永州八記這八篇不是同一時期寫的。
比如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四篇就是元和七年才寫的。
還差好幾年,沒必要在這幹等。
(永州八記,其實是兩次寫的,從始得西山宴遊記到小石潭記,這四篇一起的,在元和四年寫的,後麵四篇是元和七年,這裏快進了一下。)
“謹恭兄,一路保重。”
陸遠要走,柳宗元跟浩初和尚將陸遠送出十餘裏。
兩人對陸遠的離開都是很不舍。
特別是浩初和尚,那就差哭出來了。
雖然陸遠和他,分屬於佛道兩家。
但陸遠是真有錢啊!陸遠在的這半年時間,龍興寺比以往三五年掙的都多。
唯一的付出,就是浩初和尚跟著陸遠和柳宗元陪吃陪喝而已。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便來到了元和四年。
陸遠這兩年來,大多時間都在朗州跟劉禹錫混。
這家夥很浪,很樂觀,而且和陸遠的愛好很合得來。
比如遊山玩水,比如夜宿花樓,老劉可不是柳宗元。
不是說柳宗元不好,恰恰是因為柳宗元太好,純純好男人,酒色財三不沾。
妻子過世之後,他就一直寡居,直到許久之後才續了一房,導致他死的時候,小兒子柳周七還是劉禹錫幫著養大的。
隻是到元和四年夏,陸遠也告別了劉禹錫,朝長安而去。
原因無他,洛陽即將出現幾首傳世之作。
.........
長安,此時的元府上下盡掛白綾。
“微之,節哀。
先去吃些東西吧,你這一日滴水未進粒米未沾,身子撐不住的,這裏就交給謹恭兄就好。”
靈堂前,元稹呆坐地上,看著靈堂中的棺槨,雙目無神。
韓愈上前勸說道。
元稹是多情的,但他對每一個都是付出真心的。
後世之人,之所以知道他元稹是個大渣男,主要的原因是,元稹會給每個愛過的女子都寫詩或寫文。
在這些女子中,韋從絕對是他愛得最深的一個。
這次陸遠迴來,恰好遇到了韋從過世。
這事情吧,還真不能怪陸遠見死不救,主要是沒法救,韋從是難產死的。
陸遠隻是知道藥理,其他醫術都沒怎麽接觸過,也就這些年走南闖北的學了一些而已。
可接生這種醫術,在這古代,哪怕就是大唐再開放,他也學不了啊!
這年頭誰會教一個男子接生?
而且這事情也是大家都沒想到的,韋從跟了元稹之後,已經生了四個了,按理講不應該出現難產的,但還是出現了。
七年五胎,韋從的身子本就虛了。
前四個還都夭折了,她精神上的壓力也很大,加上難產,陸遠真沒招。
隻能最後給韋從做一番法事,送一送這位大唐的女才人了。
“我想再陪陪茂之。
我對不起她,昔年,我因言失官,她隨我身旁不離不棄。
如今苦盡甘來之際,卻拋我而去。
嗚唿悲哉.......”
元稹又一次撲到了韋叢棺槨之上嚎哭了起來。
“微之,斯人已逝,幽思長存。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節哀吧。
不過,亦有傳聞,稱人死之後,耳尚能聽三日之事。
茂之生前喜好詩文,你們又以詩詞結緣。
這般哭嚎非是茂之所喜,不如做些詩詞相送吧。
另外,你也去吃些東西,莫要讓茂之擔心你。”
陸遠歎息一聲上前道。
“謹恭兄,此話當真?我這便去,這便去......”
元稹一把抓住陸遠的手,而後快步朝書房而去。
“謹恭兄,還是你有辦法。”
看著元稹離去,韓愈不由感慨了一句道。
“呃........這個是真的,人死分兩種,一種是身死,一種是腦死。
一般情況下腦子會比身體死的慢,就是人死之後,腦子並未死去,隻是無法再操縱身體而已,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就片刻時間,有的人能過三五日。
當然,也有腦子比身子先死的,但那種情況不多。
還有一種更離奇的,那就是身體死了,但腦子沒死,最後腦子又能重新控製身體,這種也叫假死。
這也是為什麽人死之後,最少要停屍三日的緣由。”
陸遠解釋了一句道。
“這???”
聽到陸遠,韓愈隻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道統想要流傳下來,不可能沒點真東西的,我這個能在外瞎闖的道士,也是有真能耐的。”
陸遠看著一臉驚訝的韓愈,略作高深的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