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也先的毒計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7章 也先的毒計
經過十三日和十四日的兩次大敗之後。
也先部隊從五萬人,銳減到了三萬五千人,這其中還有傷兵沒算。
而明軍那邊,二十二萬軍人,十餘萬民夫,也傷亡了近兩萬人。
其中大部分傷亡,是十三日夜,西直門防守戰中造成的。
畢竟那一戰,西直門雖然也有明軍一部主力,但瓦剌軍實在太多,箭雨拋射難免波及。
不過這兩萬來人,多數是受傷,畢竟是在城中,一有城牆相阻,二來是守城之人足夠多。
大家都想要攢功勳,所以那晚的西直門,隻要你受了一點傷,隻要見了血,大概率就會被抬下去,因為你所在的攻擊點,很多人都想要。
如此一來就導致上報的傷兵極多。
十五日,因為前兩日的大敗,瓦剌軍隊士氣已經降到了一個冰點。
軍心已經開始動搖。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軍隊,損失達到三成,一般的部隊都已經崩潰了。
瓦剌軍此時還沒崩潰,都已經算是也先治兵有方了。
可也先也知道,大軍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若是繼續攻城,那估計大軍就要散了。
所以也先在休整了半天之後,於十五日下午便帶著大軍開始撤退。
“跑?跑的了嗎?
三千營一部,隨朕追擊。”
城牆之上,看著遠去瓦剌軍,陸遠當即下令道。
這兩日來,陸遠一直坐鎮在城牆之上,看了兩天了,早就手癢難耐了。
也不知道是浴血那個技能作怪,還是自己基因中有狂戰基因。
反正隻要看到打仗的場麵,陸遠就想摻和一下。
“陛下不可,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不可親涉險地。
臣請旨追敵,臣願立軍令狀,不誅也先,提頭來見。”
陸遠剛一下令,於謙便連忙阻攔道。
“望陛下收迴旨意。”
在於謙開口之後,其餘跟在一側的將領官員也紛紛開口勸說道。
“唉,你們這是因噎廢食。
算了,石亨,孫鏜,範廣,陶瑾,朱瑛,顧興祖,李端,劉得新,湯蘆。
你們各統一部騎兵襲擾瓦剌大軍。
於謙與朕共領中軍壓陣。
記住,爾等以襲擾驅趕為主。
瓦剌糧草已斷,不出數日,便會自行瓦解。
朕這次要生擒了也先。”
陸遠歎息一聲,朱祁鎮害人不淺呐。
“臣等領旨。”
九人躬身一禮,而後紛紛下了城頭,前去挑選兵馬。
........
“義父被封印了,已截圖,不爽jpg。”
“前麵兩場大戰的時候,就看出了義父躍躍欲試,結果於謙是真的勇啊!
幾次都拉住了義父。”
“義父:兵部尚書,你看朕這斷馬刀是不是差點什麽裝飾?
於謙:不差,刀真漂亮。”
“也就是義父被封印了,若是這次讓義父下場的話,那瓦剌軍早就散了。”
“義父:兵部尚書,給朕一個時辰,就一個時辰,瓦剌軍若是不散,朕提頭來見!”
“好好好,好一個倒反天罡!”
.......
“太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明軍幾番襲擾,軍中這兩日流言太多,昨日又有三百人脫隊投降了。”
十七日夜,瓦剌副帥阿剌知院找到了也先開口道。
兩天半的時間下來,瓦剌大軍僅僅走了五十裏不到。
九支部隊的不斷襲擾,讓瓦剌軍隊的撤退變的舉步維艱。
瓦剌也想過讓一部分人斷後,可效果並不好,或者說,根本沒有屁用。
這明軍比遊牧還遊牧,輕騎輕甲,遠距離放一輪箭,開幾槍就走。
若是瓦剌不予理會,繼續行軍,那明軍走出一段距離,就又返迴來再打一輪。
若是瓦剌大軍派出部隊阻攔或追擊,要是人多,那明軍就撤,要是人少,那基本就迴不來了。
而且就算趕走一部明軍,很快就會有下一波明軍接替襲擾。
兩天半的時間,三萬五千瓦剌軍,傷亡了足足四千多人,可明軍的一根毛他們都沒撈到。
“哼,你以為我不想改變嗎?
那你說現在怎麽辦?駐軍在此,和大明打一仗?
如今我軍糧草已斷,所餘軍糧不足五日所需。
明軍根本就不會與我們大戰,他們隻會等著耗死我們。
若是明軍想與我們大戰的話,大軍早就來了。
如今除了行軍,我有什麽辦法?”
也先無奈的搖了搖頭,他此時很後悔當時入關了。
若是當時就撤了,那現在也不至於是這般局麵。
“太師,我們可將陛下送出。
漢人有言,一國不容二主,如今大明新帝已立,若是我們將這陛下送迴。
你說那大明新帝還有心與我等交戰嗎?”
阿剌知院眼睛一轉,想出了一個主意。
“那大明新帝不是易與之輩,這陛下若是迴去,估計還在路上,就得死於意外。
其實這陛下已經死了,你沒聽到大明那邊的將士,喊的口號就是要給先帝複仇嘛。
現在他在我們手上,尚且還能有條活路,日後或許還點作用。
若是送出去,那隻怕就是多個死人而已了。”
也先擺了擺手。
提起這朱祁鎮,他就有氣,先前的時候,他也是想著這大明皇帝有點用處。
即便不能助他攻破大明京師,那也應該是張護身符。
現在看來,這玩意並沒有什麽用。
“太師,漢人還有一句話,功高莫過於救主。
我們可將這陛下,送給追擊我們的將軍,而不是直接送迴京師。
如此一來,那得到朱祁鎮的將軍,定然會生其他心思。
到時候就算新帝想要殺朱祁鎮,也不是易事。
隻要這朱祁鎮迴了京師,那他自會有些作用。
如今我等已無他路,若是繼續耗下去,大軍遲早會被明軍拖死,何不一試?”
阿剌知院再次勸說道。
“嗯,這主意不錯,我聽聞殺我胞弟的石亨也領了一軍,前來追擊我們。
就將朱祁鎮給他吧,我再送他一份功勞。”
聽到阿剌知院這建議後,也先點了點頭,而後目光之中閃過一絲陰狠。
他對當時駐守德勝門的石亨和於謙很是記恨。
現在於謙他是接觸不到,但石亨他能接觸到。
同時,他也不認為這朱祁鎮迴到京師之後,能夠鬥過新帝。
但確實有機會讓京師亂那麽一下,到時候他就有機會衝出去了。
最重要的是,隻要石亨將朱祁鎮帶迴去,那新帝在處理朱祁鎮後,必定會對石亨動手。
如此一來,他也算是間接的報仇了。
“我這便去辦。”
在也行定下計劃之後,阿剌知院應了一聲,退出了也先大帳。
........
經過十三日和十四日的兩次大敗之後。
也先部隊從五萬人,銳減到了三萬五千人,這其中還有傷兵沒算。
而明軍那邊,二十二萬軍人,十餘萬民夫,也傷亡了近兩萬人。
其中大部分傷亡,是十三日夜,西直門防守戰中造成的。
畢竟那一戰,西直門雖然也有明軍一部主力,但瓦剌軍實在太多,箭雨拋射難免波及。
不過這兩萬來人,多數是受傷,畢竟是在城中,一有城牆相阻,二來是守城之人足夠多。
大家都想要攢功勳,所以那晚的西直門,隻要你受了一點傷,隻要見了血,大概率就會被抬下去,因為你所在的攻擊點,很多人都想要。
如此一來就導致上報的傷兵極多。
十五日,因為前兩日的大敗,瓦剌軍隊士氣已經降到了一個冰點。
軍心已經開始動搖。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軍隊,損失達到三成,一般的部隊都已經崩潰了。
瓦剌軍此時還沒崩潰,都已經算是也先治兵有方了。
可也先也知道,大軍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若是繼續攻城,那估計大軍就要散了。
所以也先在休整了半天之後,於十五日下午便帶著大軍開始撤退。
“跑?跑的了嗎?
三千營一部,隨朕追擊。”
城牆之上,看著遠去瓦剌軍,陸遠當即下令道。
這兩日來,陸遠一直坐鎮在城牆之上,看了兩天了,早就手癢難耐了。
也不知道是浴血那個技能作怪,還是自己基因中有狂戰基因。
反正隻要看到打仗的場麵,陸遠就想摻和一下。
“陛下不可,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不可親涉險地。
臣請旨追敵,臣願立軍令狀,不誅也先,提頭來見。”
陸遠剛一下令,於謙便連忙阻攔道。
“望陛下收迴旨意。”
在於謙開口之後,其餘跟在一側的將領官員也紛紛開口勸說道。
“唉,你們這是因噎廢食。
算了,石亨,孫鏜,範廣,陶瑾,朱瑛,顧興祖,李端,劉得新,湯蘆。
你們各統一部騎兵襲擾瓦剌大軍。
於謙與朕共領中軍壓陣。
記住,爾等以襲擾驅趕為主。
瓦剌糧草已斷,不出數日,便會自行瓦解。
朕這次要生擒了也先。”
陸遠歎息一聲,朱祁鎮害人不淺呐。
“臣等領旨。”
九人躬身一禮,而後紛紛下了城頭,前去挑選兵馬。
........
“義父被封印了,已截圖,不爽jpg。”
“前麵兩場大戰的時候,就看出了義父躍躍欲試,結果於謙是真的勇啊!
幾次都拉住了義父。”
“義父:兵部尚書,你看朕這斷馬刀是不是差點什麽裝飾?
於謙:不差,刀真漂亮。”
“也就是義父被封印了,若是這次讓義父下場的話,那瓦剌軍早就散了。”
“義父:兵部尚書,給朕一個時辰,就一個時辰,瓦剌軍若是不散,朕提頭來見!”
“好好好,好一個倒反天罡!”
.......
“太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明軍幾番襲擾,軍中這兩日流言太多,昨日又有三百人脫隊投降了。”
十七日夜,瓦剌副帥阿剌知院找到了也先開口道。
兩天半的時間下來,瓦剌大軍僅僅走了五十裏不到。
九支部隊的不斷襲擾,讓瓦剌軍隊的撤退變的舉步維艱。
瓦剌也想過讓一部分人斷後,可效果並不好,或者說,根本沒有屁用。
這明軍比遊牧還遊牧,輕騎輕甲,遠距離放一輪箭,開幾槍就走。
若是瓦剌不予理會,繼續行軍,那明軍走出一段距離,就又返迴來再打一輪。
若是瓦剌大軍派出部隊阻攔或追擊,要是人多,那明軍就撤,要是人少,那基本就迴不來了。
而且就算趕走一部明軍,很快就會有下一波明軍接替襲擾。
兩天半的時間,三萬五千瓦剌軍,傷亡了足足四千多人,可明軍的一根毛他們都沒撈到。
“哼,你以為我不想改變嗎?
那你說現在怎麽辦?駐軍在此,和大明打一仗?
如今我軍糧草已斷,所餘軍糧不足五日所需。
明軍根本就不會與我們大戰,他們隻會等著耗死我們。
若是明軍想與我們大戰的話,大軍早就來了。
如今除了行軍,我有什麽辦法?”
也先無奈的搖了搖頭,他此時很後悔當時入關了。
若是當時就撤了,那現在也不至於是這般局麵。
“太師,我們可將陛下送出。
漢人有言,一國不容二主,如今大明新帝已立,若是我們將這陛下送迴。
你說那大明新帝還有心與我等交戰嗎?”
阿剌知院眼睛一轉,想出了一個主意。
“那大明新帝不是易與之輩,這陛下若是迴去,估計還在路上,就得死於意外。
其實這陛下已經死了,你沒聽到大明那邊的將士,喊的口號就是要給先帝複仇嘛。
現在他在我們手上,尚且還能有條活路,日後或許還點作用。
若是送出去,那隻怕就是多個死人而已了。”
也先擺了擺手。
提起這朱祁鎮,他就有氣,先前的時候,他也是想著這大明皇帝有點用處。
即便不能助他攻破大明京師,那也應該是張護身符。
現在看來,這玩意並沒有什麽用。
“太師,漢人還有一句話,功高莫過於救主。
我們可將這陛下,送給追擊我們的將軍,而不是直接送迴京師。
如此一來,那得到朱祁鎮的將軍,定然會生其他心思。
到時候就算新帝想要殺朱祁鎮,也不是易事。
隻要這朱祁鎮迴了京師,那他自會有些作用。
如今我等已無他路,若是繼續耗下去,大軍遲早會被明軍拖死,何不一試?”
阿剌知院再次勸說道。
“嗯,這主意不錯,我聽聞殺我胞弟的石亨也領了一軍,前來追擊我們。
就將朱祁鎮給他吧,我再送他一份功勞。”
聽到阿剌知院這建議後,也先點了點頭,而後目光之中閃過一絲陰狠。
他對當時駐守德勝門的石亨和於謙很是記恨。
現在於謙他是接觸不到,但石亨他能接觸到。
同時,他也不認為這朱祁鎮迴到京師之後,能夠鬥過新帝。
但確實有機會讓京師亂那麽一下,到時候他就有機會衝出去了。
最重要的是,隻要石亨將朱祁鎮帶迴去,那新帝在處理朱祁鎮後,必定會對石亨動手。
如此一來,他也算是間接的報仇了。
“我這便去辦。”
在也行定下計劃之後,阿剌知院應了一聲,退出了也先大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