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衛青直搗龍城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21章 衛青直搗龍城
“6哦,這還能跑出來。”
“這運氣沒誰了,若是李廣隻遇到了一部匈奴,估計是能封侯了。
可這有點離譜。”
“嗬嗬,就他那治軍紀律,這次都算是運氣好了,哪有放鬆讓探馬崗哨也放鬆的。”
“好了,這次大漢出兵,那就隻看衛青那邊能不能有收獲了,不過看來也挺懸,還在追,這都追老家去了。”
..........
另一麵。
衛青還在追擊那兩千匈奴騎兵,嗯,此時隻剩下一千多了。
這一部匈奴人,被衛青的部隊粘的死死的,匈奴想要通過擊殺漢軍探馬,讓漢軍失去目標。
但衛青又怎會輕易放棄,所以幾天下來,雙方大量的探馬相互廝殺,導致匈奴銳減了數百之多。
“千長,前方再走一日就是龍城了,城中肯定有我軍主力,這一萬漢軍追了這麽久,也該讓他們付出代價了。”
“哼,也不知道那漢將是什麽愣頭青,來草原追擊我們匈奴人,真以為有一萬人就天下無敵了?”
“千長,傳信的人已經過去了,我們是否要減緩一些速度,拖一拖漢軍?”
一個匈奴百長對千長開口詢問道。
“不必了,此時漢軍已經深入腹地,這麽遠他們都跟不丟,現在也不會跟丟。
若是現在減緩馬速,反而會讓漢軍生疑,直接前往龍城。”
匈奴千長下令道。
匈奴龍城是匈奴祭天所在,但並不屬於是匈奴王庭,平時都是左賢王統軍坐鎮。
即便是有戰事,王庭之中也是常駐兵馬的,所以這群匈奴人,在得知右穀蠡王出兵之後,就直接朝這龍城來了。
為的就是想要借龍城駐軍之手,來對付衛青一部。
翌日。
“報,報,千長......左賢王...左賢王統軍前去伏擊漢軍主力了,龍城駐軍......駐軍全被帶走了.......城中僅有不到一千軍隊。”
在距離龍城不到五十裏的地方,匈奴千長派出探馬迴來傳信道。
“什麽?”
匈奴千長聽到這消息後,整個人都呆住了。
龍城沒人,漢軍又在身後,這一波,他算是給漢軍帶路了。
“快,快轉變方向,把漢軍引走。”
呆愣片刻之後,匈奴千長直接下令道。
..........
“報,將軍,探馬來報,前部匈奴部隊朝右側轉向了。”
在匈奴人改變行進方向不久後,衛青的副將,帶來了前方探馬傳來的訊息。
“轉向?往哪邊去了?”
衛青攤開簡易輿圖,看向副將詢問道。
輿圖上並沒有關於匈奴的記載,有的隻有衛青這一路走來,自己測繪出來的地形山脈。
“這邊。”
副將在輿圖上指了一下。
“不對,按照匈奴人的行徑路線,他們應該繼續直行次才是,即便是要去這裏,那也應該早就轉向了,而不是到這裏,再行折轉。
這是匈奴人想要誘導我軍,加派探馬,給我去看看那邊到底有什麽,另外這一部匈奴人的動向,也要給我穩住,不能讓他們跑了。”
看著匈奴人行徑的突然轉向。
衛青不由搖了搖頭,匈奴人這次的變動太大了。
大到遠超正常行軍軌跡,衛青當即下令道。
“是,將軍。”
副將應了一句,而後快速前去傳達了命令。
...........
“報,將軍,前方七十裏發現一個匈奴城池,城牆低矮,但規模極大。”
半天後,副將欣喜的前來匯報道。
“哈哈哈,這一隊匈奴人當真是我的福星呐,看來真被我逮住大魚了。
傳令三軍,著甲,幹糧充饑,前軍中軍,隨我突襲,後軍押解輜重隨後,務必在日落之前,攻入這匈奴城池之中。”
衛青在地圖上將匈奴的城池標注了出來,而後哈哈一笑道。
“是,將軍。”
副將應了一聲,快速前去傳令。
.........
“好家夥,真偷家了啊!”
“那一隊匈奴人可太離譜了,前麵差點帶漢軍把右穀蠡王的家偷了,這次又帶到龍城來了。”
“匈奴人:我也沒想到漢軍會追這麽遠啊!十來天了,幾千裏路啊!他們是真追啊!”
“衛青:我不管,反正我要滅了這一隊匈奴人。
嗯?前麵居然有座城?那這隊匈奴人也可以先放一放。”
“龍城的匈奴人:就是你們把漢軍引來的?”
........
天漸暮色。
衛青率領著七千輕裝騎兵攻入了匈奴龍城。
龍城雖然帶了城字,但其實也是就是匈奴的一個聚集地,並沒有什麽高聳的城牆,僅僅隻是在部落外用石塊壘砌了一番。
這城牆,隻能算是裝飾,根本就沒有什麽實用性質。
主要是匈奴也沒想過漢軍能攻到這裏來。
所以當衛青的部隊殺過來的時候,輕輕鬆鬆就入了龍城。
龍城的匈奴駐軍,和漢軍剛碰個麵,一千多駐軍就被斬首大半,剩下的撒腿就跑。
“將軍,這是匈奴祭祖祭天的城池。
原本是匈奴左賢王的駐地,但聽俘虜說,左賢王前去阻擊李將軍了,城中駐軍大部被帶走了。”
副將在城中轉了一圈,了解了一番情況後,對衛青匯報道。
“祭天祭祖?左賢王駐地?把城中牛羊牲畜全殺了,城中錢糧,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全燒了,此乃匈奴腹地,不宜久留,明日撤軍。”
衛青點了點頭,而後下令道。
“是,將軍。”
.........
一場大火,在匈奴腹地燒起,象征著匈奴聖地的龍城,在一夜大火之後,變成了遍地廢墟。
那城中祭祖的祭壇之上,更是堆滿汙穢之物。
一番殺戮之後,衛青一部帶著幾百處理了首級撤出了龍城。
至於那一部被追擊的匈奴部隊,衛青也沒有再去理會了。
幹了這麽大的事情,還不走,一會可就走不了了。
..........
“6哦,這還能跑出來。”
“這運氣沒誰了,若是李廣隻遇到了一部匈奴,估計是能封侯了。
可這有點離譜。”
“嗬嗬,就他那治軍紀律,這次都算是運氣好了,哪有放鬆讓探馬崗哨也放鬆的。”
“好了,這次大漢出兵,那就隻看衛青那邊能不能有收獲了,不過看來也挺懸,還在追,這都追老家去了。”
..........
另一麵。
衛青還在追擊那兩千匈奴騎兵,嗯,此時隻剩下一千多了。
這一部匈奴人,被衛青的部隊粘的死死的,匈奴想要通過擊殺漢軍探馬,讓漢軍失去目標。
但衛青又怎會輕易放棄,所以幾天下來,雙方大量的探馬相互廝殺,導致匈奴銳減了數百之多。
“千長,前方再走一日就是龍城了,城中肯定有我軍主力,這一萬漢軍追了這麽久,也該讓他們付出代價了。”
“哼,也不知道那漢將是什麽愣頭青,來草原追擊我們匈奴人,真以為有一萬人就天下無敵了?”
“千長,傳信的人已經過去了,我們是否要減緩一些速度,拖一拖漢軍?”
一個匈奴百長對千長開口詢問道。
“不必了,此時漢軍已經深入腹地,這麽遠他們都跟不丟,現在也不會跟丟。
若是現在減緩馬速,反而會讓漢軍生疑,直接前往龍城。”
匈奴千長下令道。
匈奴龍城是匈奴祭天所在,但並不屬於是匈奴王庭,平時都是左賢王統軍坐鎮。
即便是有戰事,王庭之中也是常駐兵馬的,所以這群匈奴人,在得知右穀蠡王出兵之後,就直接朝這龍城來了。
為的就是想要借龍城駐軍之手,來對付衛青一部。
翌日。
“報,報,千長......左賢王...左賢王統軍前去伏擊漢軍主力了,龍城駐軍......駐軍全被帶走了.......城中僅有不到一千軍隊。”
在距離龍城不到五十裏的地方,匈奴千長派出探馬迴來傳信道。
“什麽?”
匈奴千長聽到這消息後,整個人都呆住了。
龍城沒人,漢軍又在身後,這一波,他算是給漢軍帶路了。
“快,快轉變方向,把漢軍引走。”
呆愣片刻之後,匈奴千長直接下令道。
..........
“報,將軍,探馬來報,前部匈奴部隊朝右側轉向了。”
在匈奴人改變行進方向不久後,衛青的副將,帶來了前方探馬傳來的訊息。
“轉向?往哪邊去了?”
衛青攤開簡易輿圖,看向副將詢問道。
輿圖上並沒有關於匈奴的記載,有的隻有衛青這一路走來,自己測繪出來的地形山脈。
“這邊。”
副將在輿圖上指了一下。
“不對,按照匈奴人的行徑路線,他們應該繼續直行次才是,即便是要去這裏,那也應該早就轉向了,而不是到這裏,再行折轉。
這是匈奴人想要誘導我軍,加派探馬,給我去看看那邊到底有什麽,另外這一部匈奴人的動向,也要給我穩住,不能讓他們跑了。”
看著匈奴人行徑的突然轉向。
衛青不由搖了搖頭,匈奴人這次的變動太大了。
大到遠超正常行軍軌跡,衛青當即下令道。
“是,將軍。”
副將應了一句,而後快速前去傳達了命令。
...........
“報,將軍,前方七十裏發現一個匈奴城池,城牆低矮,但規模極大。”
半天後,副將欣喜的前來匯報道。
“哈哈哈,這一隊匈奴人當真是我的福星呐,看來真被我逮住大魚了。
傳令三軍,著甲,幹糧充饑,前軍中軍,隨我突襲,後軍押解輜重隨後,務必在日落之前,攻入這匈奴城池之中。”
衛青在地圖上將匈奴的城池標注了出來,而後哈哈一笑道。
“是,將軍。”
副將應了一聲,快速前去傳令。
.........
“好家夥,真偷家了啊!”
“那一隊匈奴人可太離譜了,前麵差點帶漢軍把右穀蠡王的家偷了,這次又帶到龍城來了。”
“匈奴人:我也沒想到漢軍會追這麽遠啊!十來天了,幾千裏路啊!他們是真追啊!”
“衛青:我不管,反正我要滅了這一隊匈奴人。
嗯?前麵居然有座城?那這隊匈奴人也可以先放一放。”
“龍城的匈奴人:就是你們把漢軍引來的?”
........
天漸暮色。
衛青率領著七千輕裝騎兵攻入了匈奴龍城。
龍城雖然帶了城字,但其實也是就是匈奴的一個聚集地,並沒有什麽高聳的城牆,僅僅隻是在部落外用石塊壘砌了一番。
這城牆,隻能算是裝飾,根本就沒有什麽實用性質。
主要是匈奴也沒想過漢軍能攻到這裏來。
所以當衛青的部隊殺過來的時候,輕輕鬆鬆就入了龍城。
龍城的匈奴駐軍,和漢軍剛碰個麵,一千多駐軍就被斬首大半,剩下的撒腿就跑。
“將軍,這是匈奴祭祖祭天的城池。
原本是匈奴左賢王的駐地,但聽俘虜說,左賢王前去阻擊李將軍了,城中駐軍大部被帶走了。”
副將在城中轉了一圈,了解了一番情況後,對衛青匯報道。
“祭天祭祖?左賢王駐地?把城中牛羊牲畜全殺了,城中錢糧,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全燒了,此乃匈奴腹地,不宜久留,明日撤軍。”
衛青點了點頭,而後下令道。
“是,將軍。”
.........
一場大火,在匈奴腹地燒起,象征著匈奴聖地的龍城,在一夜大火之後,變成了遍地廢墟。
那城中祭祖的祭壇之上,更是堆滿汙穢之物。
一番殺戮之後,衛青一部帶著幾百處理了首級撤出了龍城。
至於那一部被追擊的匈奴部隊,衛青也沒有再去理會了。
幹了這麽大的事情,還不走,一會可就走不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