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衛青:一時迷路沒事,反正是持久戰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將軍,這是戰情如此,非是我為難老將軍。
若是這匈奴單於已經東逃,那不出奇兵也罷。
可匈奴單於尚未東逃,匈奴精銳主力盡在此處,若無奇兵製勝,我軍遠道而來,便已落了下風。
隻怕一時半會難以取勝,要不能盡快取勝,這千裏糧道,萬一有半點閃失,數萬大軍該何去何從?
當下,軍中有統帥這一路兵馬之能者,唯有將軍,還望將軍莫要推辭。”
見李廣推阻,衛青再次開口道。
“這.......也罷,末將尊大將軍令。”
李廣看了看衛青,最後歎息一聲道。
“多謝老將軍了,我這便開帳下令。”
衛青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升帳,召集了各部將軍下達了命令。
首先就是下令,讓李廣和趙食其的部隊從東麵進軍。
前將軍的位置,則是給了公孫敖。
隨後又下達了一係列的命令,特別是將跟在大軍後方武剛車,全部調撥到了前軍。
所謂的武剛車,其實跟板車有些類似,隻是前方有鋼盾和長矛。
這玩意一圍,那就是一座簡易城池。
在重新部署之後。
軍帳之中,其他人得知匈奴單於在自己前方之後,一個個都是摩拳擦掌,都想要爭一爭這頭功。
唯獨李廣一人,那是悶悶不樂。
特別是在看到,衛青直接把前將軍的位置給了公孫敖之後,他就更不高興了。
他感覺,衛青有點針對他了,自己好像是上當了。
不過,見到衛青這樣大大方方的把自己親信安排到那位置上,他又覺得自己可能是多慮了。
............
“好了,後麵的劇情我已經知道了,義父扮演安國少季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了。
李廣,趙食其失道,未能全殲匈奴嘛。”
“雖然已經是定論了,但我還是想瞅瞅這兩人到底是怎麽迷路的,這也不遠了啊!還有俘虜帶路,應該是沒有迷路的可能才對。”
“兩百裏不遠?張騫五十裏還迷路了呢?”
“感覺隻要和李廣搭上一點線,那都會迷路。
比如第一次四路大軍的公孫賀,他在草原轉悠了半個月,硬是沒有找到匈奴人,這個也可以算是迷路了吧。
後麵趙信和蘇建,趙信一部作為先鋒,幾天沒能和主力取得聯係,還是後麵蘇建過去,才算是取得了一點聯係,結果又遇到了匈奴主力。
再後麵就是張騫,以及這次李廣本人了。”
“你要這樣算的話,那誰的錯都能扔李廣頭上了,反正看到現在為止,我隻覺得李廣在人品上問題不小。
但軍事上,還是有能力的,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或許沒有,但帶幾千人,萬把人的小部隊,他還是有能力的。”
..........
翌日。
衛青大軍拔營。
大軍分成兩部,一部是由衛青統帥的四萬主力部隊往正北而去,另一部則是由李廣趙食其統帥的一萬騎兵,繞著東側往北而去。
四天後,衛青的大軍又行進了兩百餘裏,剛好跟匈奴單於的大軍撞上了。
當下的局勢,正如那趙信所料。
漢軍千裏奔襲,大軍疲憊。
而匈奴人,則是以逸待勞,此時正是士氣高漲之際。
見到這架勢後,衛青並沒有第一時間和匈奴硬剛。
而是率先用武剛車組成了一個圓陣。
大軍先是在圓陣之中休整了一番。
匈奴見到衛青布置的武剛車陣容 ,一時間也有點無從下手。
衝鋒肯定是衝鋒不了,隻能是跑出騎兵,在圓陣之外,用弓箭襲擾,試圖引誘漢軍出擊。
可衛青並沒有讓匈奴人如意,不論匈奴人如何襲擾,除了派出部分步卒和匈奴用弓箭對射之外,就沒有一點要決戰的勢頭。
“大將軍.......”
大軍休整兩日之後。
韓說有些匆忙的來到了衛青的軍帳之中。
“可是李將軍那邊有消息了?”
不等韓說開口,衛青急忙詢問道。
“探馬向東百餘裏,未能探查到李將軍一部。”
韓說喘息一會後說道。
“他李廣把人帶到哪去了!
匈奴那邊有什麽動向?”
衛青握了握拳,而後詢問道。
“匈奴往我們後方灑出了不少探馬,昨夜有一部輜重隊受到了襲擊,人員死傷了七十餘人,最後擊退了匈奴騎兵,輜重沒有受損。”
韓說迴複道。
“不能再等了,不管那一部了,將士們也休整差不多了。
傳令,讓公孫敖率五千人馬出戰。”
聽完韓說的匯報之後,衛青默默盤算了一番之後下令道。
雖然大軍僅僅隻是休整了兩天,嚴格來說,甚至隻有一天半不到。
但現在匈奴都已經開始破壞糧道了,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那漢軍就成了甕中之鱉。
至於李廣那邊,匈奴這也是幾萬人,還是單於的本部精銳。
所以在衛青看來,這一仗注定不是一兩天能分出勝負的。
當時他和李廣也沒有約定什麽時間,隻要這一仗還沒打完,李廣能帶部隊趕到,就算李廣完成了任務立了功,畢竟他給李廣那一路的命令,就是出奇兵嘛。
奇兵隻要到了,那不管是什麽時候進場的,都說得過去。
到時候讓李廣封列侯不敢說,可加上李廣以往的功績,關內侯總能混一個不是,也算是光榮退休了。
“是,大將軍。”
韓說應了一聲,隨後快步跑去下達了命令。
............
“自次王,我聽說大漢有一句話,叫做驕兵必敗,你看這漢軍像不像驕兵?
麵對我匈奴精銳主力,竟隻派出區區數千騎兵對陣,當真是狂妄至極!”
遠處,匈奴後方的一處山坡上。
伊稚斜看著漢軍出陣的部隊後,不由對邊上趙信開口道。
“單於不可掉以輕心。
此次敵軍主帥乃是衛青,衛青此人善用奇兵,每每用兵都會反複推算。
這數千人,或許隻是衛青之餌。”
趙信見伊稚斜有那麽一點飄的跡象,連忙開口說道。
";嗯?那這如何應對?";
見趙信這麽說,伊稚斜看向趙信詢問道。
“單於,先遣一萬精銳前去阻敵,看看衛青後續如何應對再說。
對付這種對手,我們很難料敵先機,隻能見招拆招。
如今我軍人馬現在士氣高漲,而漢軍則是人疲馬乏。
況且趙信城距此,也不過一日路程,我們有的是時間和衛青慢慢拆招。
但漢軍遠道而來,求勝心切,他們總會出破綻的。”
趙信很是得意的說道。
“好,就依你所言。”
伊稚斜單於點了點頭,是了,這次他們匈奴才是防守方,沒必要急著去和漢軍決戰。
既然漢軍隻出五千人,那匈奴也就出一支戰力相當的部隊去應對就行了。
............
若是這匈奴單於已經東逃,那不出奇兵也罷。
可匈奴單於尚未東逃,匈奴精銳主力盡在此處,若無奇兵製勝,我軍遠道而來,便已落了下風。
隻怕一時半會難以取勝,要不能盡快取勝,這千裏糧道,萬一有半點閃失,數萬大軍該何去何從?
當下,軍中有統帥這一路兵馬之能者,唯有將軍,還望將軍莫要推辭。”
見李廣推阻,衛青再次開口道。
“這.......也罷,末將尊大將軍令。”
李廣看了看衛青,最後歎息一聲道。
“多謝老將軍了,我這便開帳下令。”
衛青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升帳,召集了各部將軍下達了命令。
首先就是下令,讓李廣和趙食其的部隊從東麵進軍。
前將軍的位置,則是給了公孫敖。
隨後又下達了一係列的命令,特別是將跟在大軍後方武剛車,全部調撥到了前軍。
所謂的武剛車,其實跟板車有些類似,隻是前方有鋼盾和長矛。
這玩意一圍,那就是一座簡易城池。
在重新部署之後。
軍帳之中,其他人得知匈奴單於在自己前方之後,一個個都是摩拳擦掌,都想要爭一爭這頭功。
唯獨李廣一人,那是悶悶不樂。
特別是在看到,衛青直接把前將軍的位置給了公孫敖之後,他就更不高興了。
他感覺,衛青有點針對他了,自己好像是上當了。
不過,見到衛青這樣大大方方的把自己親信安排到那位置上,他又覺得自己可能是多慮了。
............
“好了,後麵的劇情我已經知道了,義父扮演安國少季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了。
李廣,趙食其失道,未能全殲匈奴嘛。”
“雖然已經是定論了,但我還是想瞅瞅這兩人到底是怎麽迷路的,這也不遠了啊!還有俘虜帶路,應該是沒有迷路的可能才對。”
“兩百裏不遠?張騫五十裏還迷路了呢?”
“感覺隻要和李廣搭上一點線,那都會迷路。
比如第一次四路大軍的公孫賀,他在草原轉悠了半個月,硬是沒有找到匈奴人,這個也可以算是迷路了吧。
後麵趙信和蘇建,趙信一部作為先鋒,幾天沒能和主力取得聯係,還是後麵蘇建過去,才算是取得了一點聯係,結果又遇到了匈奴主力。
再後麵就是張騫,以及這次李廣本人了。”
“你要這樣算的話,那誰的錯都能扔李廣頭上了,反正看到現在為止,我隻覺得李廣在人品上問題不小。
但軍事上,還是有能力的,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或許沒有,但帶幾千人,萬把人的小部隊,他還是有能力的。”
..........
翌日。
衛青大軍拔營。
大軍分成兩部,一部是由衛青統帥的四萬主力部隊往正北而去,另一部則是由李廣趙食其統帥的一萬騎兵,繞著東側往北而去。
四天後,衛青的大軍又行進了兩百餘裏,剛好跟匈奴單於的大軍撞上了。
當下的局勢,正如那趙信所料。
漢軍千裏奔襲,大軍疲憊。
而匈奴人,則是以逸待勞,此時正是士氣高漲之際。
見到這架勢後,衛青並沒有第一時間和匈奴硬剛。
而是率先用武剛車組成了一個圓陣。
大軍先是在圓陣之中休整了一番。
匈奴見到衛青布置的武剛車陣容 ,一時間也有點無從下手。
衝鋒肯定是衝鋒不了,隻能是跑出騎兵,在圓陣之外,用弓箭襲擾,試圖引誘漢軍出擊。
可衛青並沒有讓匈奴人如意,不論匈奴人如何襲擾,除了派出部分步卒和匈奴用弓箭對射之外,就沒有一點要決戰的勢頭。
“大將軍.......”
大軍休整兩日之後。
韓說有些匆忙的來到了衛青的軍帳之中。
“可是李將軍那邊有消息了?”
不等韓說開口,衛青急忙詢問道。
“探馬向東百餘裏,未能探查到李將軍一部。”
韓說喘息一會後說道。
“他李廣把人帶到哪去了!
匈奴那邊有什麽動向?”
衛青握了握拳,而後詢問道。
“匈奴往我們後方灑出了不少探馬,昨夜有一部輜重隊受到了襲擊,人員死傷了七十餘人,最後擊退了匈奴騎兵,輜重沒有受損。”
韓說迴複道。
“不能再等了,不管那一部了,將士們也休整差不多了。
傳令,讓公孫敖率五千人馬出戰。”
聽完韓說的匯報之後,衛青默默盤算了一番之後下令道。
雖然大軍僅僅隻是休整了兩天,嚴格來說,甚至隻有一天半不到。
但現在匈奴都已經開始破壞糧道了,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那漢軍就成了甕中之鱉。
至於李廣那邊,匈奴這也是幾萬人,還是單於的本部精銳。
所以在衛青看來,這一仗注定不是一兩天能分出勝負的。
當時他和李廣也沒有約定什麽時間,隻要這一仗還沒打完,李廣能帶部隊趕到,就算李廣完成了任務立了功,畢竟他給李廣那一路的命令,就是出奇兵嘛。
奇兵隻要到了,那不管是什麽時候進場的,都說得過去。
到時候讓李廣封列侯不敢說,可加上李廣以往的功績,關內侯總能混一個不是,也算是光榮退休了。
“是,大將軍。”
韓說應了一聲,隨後快步跑去下達了命令。
............
“自次王,我聽說大漢有一句話,叫做驕兵必敗,你看這漢軍像不像驕兵?
麵對我匈奴精銳主力,竟隻派出區區數千騎兵對陣,當真是狂妄至極!”
遠處,匈奴後方的一處山坡上。
伊稚斜看著漢軍出陣的部隊後,不由對邊上趙信開口道。
“單於不可掉以輕心。
此次敵軍主帥乃是衛青,衛青此人善用奇兵,每每用兵都會反複推算。
這數千人,或許隻是衛青之餌。”
趙信見伊稚斜有那麽一點飄的跡象,連忙開口說道。
";嗯?那這如何應對?";
見趙信這麽說,伊稚斜看向趙信詢問道。
“單於,先遣一萬精銳前去阻敵,看看衛青後續如何應對再說。
對付這種對手,我們很難料敵先機,隻能見招拆招。
如今我軍人馬現在士氣高漲,而漢軍則是人疲馬乏。
況且趙信城距此,也不過一日路程,我們有的是時間和衛青慢慢拆招。
但漢軍遠道而來,求勝心切,他們總會出破綻的。”
趙信很是得意的說道。
“好,就依你所言。”
伊稚斜單於點了點頭,是了,這次他們匈奴才是防守方,沒必要急著去和漢軍決戰。
既然漢軍隻出五千人,那匈奴也就出一支戰力相當的部隊去應對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