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全軍白發,勝吐蕃易,勝歲月難
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和尚是真不錯,兩年多的時間,不是在做法事的路上,就是在做法事。”
“人家也是軍伍出身,甚至還是出使使團中的一員,思想是沒問題的。”
“他能過去,能迴長安嗎?河西走廊可是被吐蕃占據了的,還有西州等幾座城也都是吐蕃的地盤。”
“和尚這身份還是好使的。”
...........
貞元六年,二月。
安西曆,建中十年,公元790年。
悟空和尚迴到了長安。
他給大唐帶去了關於安西守軍最後的消息。
唐德宗李適跟群臣,在時隔七年之後,再次收到了安西守軍的消息,不由一陣悲從心來。
但是,也僅此而已了,大唐此時沒有能力再去救援了。
...........
與此同時。
在790年春末之際。
迴紇對西域駐軍出售的物資,突然增價,原因是789年冬季大雪,草原的日子也不好過。
對此,陸遠沒有什麽好說的,因為天山附近的國家,在去年冬季的時候,也遭受了雪災,都不好過。
可吐蕃,卻抓住了這一機會。
在消停了幾年之後,吐蕃再次出兵。
這次吐蕃出兵十五萬加上後勤,號稱三十萬大軍,大有一舉滅殺大唐西域駐軍的打算。
這次吐蕃十五萬大軍分兵三路,一路往絲綢南路,朝於闐,疏勒而去。
一路朝陸遠所在的龜茲,焉耆而來。
最後一路,則是前去了北庭。
麵對吐蕃的這種攻勢,陸遠也是有了些無力。
最終隻能放棄救援北庭,護住了安西四鎮。
北庭在吐蕃的攻勢下失守,楊襲古向迴紇求援,迴紇援軍也被吐蕃擊敗。
最終,楊襲古在迴紇被殺,北庭一千三百守將,盡數戰死。
安西四鎮與迴紇,沙陀兩國的聯係徹底被斷。
............
“將軍,我們還能迴去嗎?”
戰事結束之後。
焉耆守將找到了陸遠,不由開口詢問了一句。
“當然能迴去了,我大唐何其強盛?區區一吐蕃,與大唐相比,那不過是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區區吐蕃蠻夷,何足畏懼?
放心,我一定會將弟兄們帶迴去的。
我們還有多少弟兄?”
陸遠看著楊日佑,最後開口道。
“我信將軍。
當下焉耆城中還有九百弟兄,疏勒魯陽那邊有六百弟兄,鄭據於闐那邊有一千一百弟兄。”
楊日佑迴複道。
“嗯,莫要多想,我會帶大家迴去的。”
陸遠點了點頭,再一次保證道。
...........
“6213,6214........6221,6222
九千七百四十三人,六千二百二十二枚甲片,還有三千五百二十一人。
迴家,怎麽迴家啊!”
楊日佑離開之後,陸遠取出兩個袋子,將兩個袋子倒出,裏麵是以一枚枚甲片。
有的血跡斑斑,有的甚至早已變形,但也有亮銀如新的。
其中有在瓜州戰死的,有在沙州,有在伊州,有在西州,還有這次北庭,安西四鎮戰死的將士。
有些是從將士們屍體上取迴的。
有的是將士們離開龜茲時,交給陸遠的。
.............
“不好,這次義父好像真迴不去了!這要守到什麽時候?”
“6222枚甲片,義父是真記得大家啊!”
“現在整個西域,就剩下安西四鎮了,唉.......”
“義父這邊都到建中十年了,可建中那個年號,隻用了四年啊!”
“或許這次義父要失言了。”
“不希望義父的扮演失敗,這關係到神州的安危,但又希望這些將士們能迴去,畢竟他們也是在為了神州,我現在好矛盾啊!”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安西將士們的頭發,好多人的頭發,已經發白了,剛剛那個楊日佑,幾乎都全白了。”
“義父是765年來的安西,但這些士兵,很多都是安史之亂前,也就是755年來的。
到790年,他們都已經戍邊35年,就算來的時候,隻是十六七歲的少年郎,這會也是五十往上了,一些老兵甚至都六十了,在這種環境下,將士們頭發發白太正常不過了。”
.............
又過了三年,由於吐蕃占據北庭,對迴紇和沙陀起到了一定的威脅。
迴紇便在793年,也就是安西曆,建中十三年。
聯合了陸遠,以及沙陀部,對吐蕃駐守的北庭發動了一次進攻。
吐蕃被擊潰之後,對於北庭的歸屬,陸遠最終選擇了放棄。
這地方雖然險要,也是一個遏製迴紇,沙陀兩國的要地。
但大唐沒有援軍前來,安西四郡人手有限,根本無力駐軍。
最後,迴紇給了陸遠和沙陀一些馬匹糧草後,北庭之地,就落入了迴紇之手。
地方雖然丟了,可在短期內,這對安西軍來說,是一個不錯選擇。
因為安西和迴紇再次搭上了線,戰馬又能供應上了。
............
安西曆,建中二十年,公元800年。
陸遠帶著一千七百餘老兵,站在了一片墳塋前。
此時,駐守安西四鎮的老兵,人均白發。
距離陸遠到安西,已經三十五年了。
而對於戍邊的將士來說,則是四十五年了。
此時,軍中年齡最小者,也已經是六十老者了。
而年長者甚至七十餘歲了,至於更年長者,則已經躺在了這一片墳塋之中。
他們戰勝了吐蕃,但卻沒能戰勝歲月。
由於大唐幾十年來沒有音訊傳入西域,加上安西軍士皆成白發老翁。
陸遠對於西域的掌控,在這幾年中也有了一些降低。
現如今,於闐,疏勒兩鎮已然無力駐軍。
當下,安西四郡,也隻剩下了龜茲, 焉耆兩郡了。
(完事了,可算迴來了,這幾天流量都掉沒了,大家幫忙點點書評。
繼續恢複三更,還有求書名)
“人家也是軍伍出身,甚至還是出使使團中的一員,思想是沒問題的。”
“他能過去,能迴長安嗎?河西走廊可是被吐蕃占據了的,還有西州等幾座城也都是吐蕃的地盤。”
“和尚這身份還是好使的。”
...........
貞元六年,二月。
安西曆,建中十年,公元790年。
悟空和尚迴到了長安。
他給大唐帶去了關於安西守軍最後的消息。
唐德宗李適跟群臣,在時隔七年之後,再次收到了安西守軍的消息,不由一陣悲從心來。
但是,也僅此而已了,大唐此時沒有能力再去救援了。
...........
與此同時。
在790年春末之際。
迴紇對西域駐軍出售的物資,突然增價,原因是789年冬季大雪,草原的日子也不好過。
對此,陸遠沒有什麽好說的,因為天山附近的國家,在去年冬季的時候,也遭受了雪災,都不好過。
可吐蕃,卻抓住了這一機會。
在消停了幾年之後,吐蕃再次出兵。
這次吐蕃出兵十五萬加上後勤,號稱三十萬大軍,大有一舉滅殺大唐西域駐軍的打算。
這次吐蕃十五萬大軍分兵三路,一路往絲綢南路,朝於闐,疏勒而去。
一路朝陸遠所在的龜茲,焉耆而來。
最後一路,則是前去了北庭。
麵對吐蕃的這種攻勢,陸遠也是有了些無力。
最終隻能放棄救援北庭,護住了安西四鎮。
北庭在吐蕃的攻勢下失守,楊襲古向迴紇求援,迴紇援軍也被吐蕃擊敗。
最終,楊襲古在迴紇被殺,北庭一千三百守將,盡數戰死。
安西四鎮與迴紇,沙陀兩國的聯係徹底被斷。
............
“將軍,我們還能迴去嗎?”
戰事結束之後。
焉耆守將找到了陸遠,不由開口詢問了一句。
“當然能迴去了,我大唐何其強盛?區區一吐蕃,與大唐相比,那不過是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區區吐蕃蠻夷,何足畏懼?
放心,我一定會將弟兄們帶迴去的。
我們還有多少弟兄?”
陸遠看著楊日佑,最後開口道。
“我信將軍。
當下焉耆城中還有九百弟兄,疏勒魯陽那邊有六百弟兄,鄭據於闐那邊有一千一百弟兄。”
楊日佑迴複道。
“嗯,莫要多想,我會帶大家迴去的。”
陸遠點了點頭,再一次保證道。
...........
“6213,6214........6221,6222
九千七百四十三人,六千二百二十二枚甲片,還有三千五百二十一人。
迴家,怎麽迴家啊!”
楊日佑離開之後,陸遠取出兩個袋子,將兩個袋子倒出,裏麵是以一枚枚甲片。
有的血跡斑斑,有的甚至早已變形,但也有亮銀如新的。
其中有在瓜州戰死的,有在沙州,有在伊州,有在西州,還有這次北庭,安西四鎮戰死的將士。
有些是從將士們屍體上取迴的。
有的是將士們離開龜茲時,交給陸遠的。
.............
“不好,這次義父好像真迴不去了!這要守到什麽時候?”
“6222枚甲片,義父是真記得大家啊!”
“現在整個西域,就剩下安西四鎮了,唉.......”
“義父這邊都到建中十年了,可建中那個年號,隻用了四年啊!”
“或許這次義父要失言了。”
“不希望義父的扮演失敗,這關係到神州的安危,但又希望這些將士們能迴去,畢竟他們也是在為了神州,我現在好矛盾啊!”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安西將士們的頭發,好多人的頭發,已經發白了,剛剛那個楊日佑,幾乎都全白了。”
“義父是765年來的安西,但這些士兵,很多都是安史之亂前,也就是755年來的。
到790年,他們都已經戍邊35年,就算來的時候,隻是十六七歲的少年郎,這會也是五十往上了,一些老兵甚至都六十了,在這種環境下,將士們頭發發白太正常不過了。”
.............
又過了三年,由於吐蕃占據北庭,對迴紇和沙陀起到了一定的威脅。
迴紇便在793年,也就是安西曆,建中十三年。
聯合了陸遠,以及沙陀部,對吐蕃駐守的北庭發動了一次進攻。
吐蕃被擊潰之後,對於北庭的歸屬,陸遠最終選擇了放棄。
這地方雖然險要,也是一個遏製迴紇,沙陀兩國的要地。
但大唐沒有援軍前來,安西四郡人手有限,根本無力駐軍。
最後,迴紇給了陸遠和沙陀一些馬匹糧草後,北庭之地,就落入了迴紇之手。
地方雖然丟了,可在短期內,這對安西軍來說,是一個不錯選擇。
因為安西和迴紇再次搭上了線,戰馬又能供應上了。
............
安西曆,建中二十年,公元800年。
陸遠帶著一千七百餘老兵,站在了一片墳塋前。
此時,駐守安西四鎮的老兵,人均白發。
距離陸遠到安西,已經三十五年了。
而對於戍邊的將士來說,則是四十五年了。
此時,軍中年齡最小者,也已經是六十老者了。
而年長者甚至七十餘歲了,至於更年長者,則已經躺在了這一片墳塋之中。
他們戰勝了吐蕃,但卻沒能戰勝歲月。
由於大唐幾十年來沒有音訊傳入西域,加上安西軍士皆成白發老翁。
陸遠對於西域的掌控,在這幾年中也有了一些降低。
現如今,於闐,疏勒兩鎮已然無力駐軍。
當下,安西四郡,也隻剩下了龜茲, 焉耆兩郡了。
(完事了,可算迴來了,這幾天流量都掉沒了,大家幫忙點點書評。
繼續恢複三更,還有求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