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結秋在天界的名字,叫做清音。然而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神官都覺得袁結秋實力不凡,都想湊上來跟她打好關係。
袁結秋也是個性格豪爽的人,從不扭扭捏捏,於是開始一一迴複身旁人的疑問。
“雲璃殿下,為何您飛升會有那麽大的動靜啊!”
“我不是說過了嗎?我不知道啊......”
“那雲璃殿下,您是在死後飛升的,可您的肉體明明已經死亡了,但為何還能硬撐著一口氣繼續打啊?”
袁結秋:“身體的下意識反應,我在家裏經常這麽練。”
“還有還有呢......”
不知過了多久,袁結秋被眾人圍得水泄不通,等到後麵終於到了目的地,她馬上從人群中抽離出來,隨後笑著對眾人道:“各位,我的雲璃殿已經到了,就先讓我進去熟悉一下環境吧。”
眾人聞言,也不好再多說什麽。然而在臨走前還是有幾個采花女上前送了袁結秋兩朵雛菊。
袁結秋當然不會拒絕,用手接過之後便迴道:“謝謝啦。”
袁結秋的臉可謂是男女通吃。那幾個采花女聞言,臉都紅了,還是笑吟吟地迴道:“不客氣,雲璃殿下那我們就先走了!”
將這群人送走之後,袁結秋鬆了口氣。接著轉過頭看向身後的宮殿,大門的上方有一塊牌匾,刻著三個金色的大字:
雲璃殿。
袁結秋滿心歡喜地打量著眼前這座宏偉壯麗的宮殿,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它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四周靜謐安寧,沒有塵世的喧囂與嘈雜,唯有微風輕拂樹葉發出的沙沙聲,以及山間溪流潺潺流淌的悅耳聲響。
步入宮殿之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壁畫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這些藝術品無一不是袁結秋所鍾愛的風格,或細膩婉約,或豪放大氣,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了創作者的精湛技藝和獨特匠心。她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細細觀賞起來,眼中滿是驚歎之色,不禁暗自感慨:這天界當真是神通廣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啊!
竟能如此精準地洞悉自己內心深處對於藝術風格的喜好,並將其完美呈現於此。
再往裏走,袁結秋發現這宮殿之中還陳列著數量眾多的兵器。有神光閃爍的神劍,鋒利無比;有氣勢磅礴的長槍,威風凜凜;還有短小精悍的短劍和小巧玲瓏的匕首等等,各式各樣,令人目不暇接。作為一名武神出身的女子,看到這些熟悉而又親切的兵器,袁結秋的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仿佛迴到了曾經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的歲月。
宮殿之外,有一片寬闊而寧靜的場地,那便是專門為她設立的練武之地。這片區域被精心布置過,周圍環繞著蔥鬱的樹木和嬌豔的花朵,微風拂過時,送來陣陣清新宜人的香氣。
練武場地上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法器,它們或閃耀著神秘的光芒,或散發著古老的氣息。有的法器造型奇特,宛如傳說中的神器;有的則樸實無華,但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這些法器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來,每一件都與她的修煉之路息息相關。
剛剛結束對自己的雲璃殿的參觀之後,她心中滿懷著喜悅和期待。這座宮殿美輪美奐、氣勢恢宏,讓她感到無比興奮。
然而,此刻她更想要做的是將這宮殿好好整理一番,使其不僅外表華麗,內部也能處處彰顯出溫馨與舒適。於是,她開始動手收拾起那些散落在各處的物品,將其歸置得井井有條。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她轉過身準備離開的時候,翟蠶卻是出現在門口。
袁結秋見狀,便上前迎接,接著問道:“額......翟蠶真君,您找我何事?”
翟蠶道:“雲璃殿下,帝尊他有事想單獨找你,請跟我來。”
袁結秋雖心有疑惑,但還是跟著翟蠶離開了。
到了大殿,裏麵就隻有帝尊,翟蠶和樊越三人。
袁結秋再次站在中間,抬眼看向坐在上方的帝尊。
樊越開口道:“雲璃殿下,可還滿意我們為您準備的雲璃殿?”
袁結秋迴道:“當然滿意了,你們是如何知曉我的......興趣愛好的?”
翟蠶:“迴殿下,天界都會給每一位紫玉以上的神官提供符合他們審美的宮殿。”
袁結秋:“這樣啊。”
帝尊微微抬起眼眸,目光緩緩地落在了下方站立著的袁結秋身上。他那深邃而幽暗的黑色瞳孔宛如無盡的黑洞一般,深不可測,仿佛能夠吞噬一切光芒和靈魂。
眼神平靜如水,但其中卻蘊含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威嚴與力量。
再看他那高挺的鼻梁,如同精心雕琢而成的藝術品,線條筆直而流暢,完美地勾勒出臉部的輪廓。
他道:“雲璃。”
袁結秋半跪在地上,迴道:“在。”
“在你飛升之時,除了聽到神鍾的聲音外,可曾留意到是否還有其他特別的聲響?”
其實,當袁結秋聽到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巨大鍾聲時,她的耳朵還捕捉到了一絲若隱若現、似有若無的聲音。
那聲音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又好似近在咫尺,猶如一串清脆悅耳的風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所發出的聲響。然而,與神鍾那雄渾磅礴、震撼人心的聲音相比,這風鈴之聲實在是過於微弱渺小,幾乎被完全掩蓋住了。
袁結秋略作思索後,緩緩開口迴答道:“有的。”
“哦?是什麽樣的聲音?”帝尊問道。
袁結秋定了定神,接著說道:“那是一種類似於風鈴的聲音,極其輕柔細微,就像一片羽毛輕輕地拂過耳畔,稍縱即逝。但它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
聽完袁結秋的描述,一旁的樊越不禁與翟蠶對視了一眼。兩人的眼神交匯之間,都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驚訝和疑惑。顯然,他們對袁結秋所說的這種神秘聲音感到十分詫異和不解。
帝尊嘴角微微上揚,一抹淡淡的笑容緩緩綻放開來。然而,這笑容出現在這張冷峻的麵龐之上,卻仿佛瞬間為其增添了一種別樣的韻味。
隻見他輕聲說道:“不錯,沒想到你還能聽到神天鈴的聲音。如此看來,我之前所猜測之事並無差錯。你當真是一名天賦異稟、舉世罕見之人。”
接著又道:“神天鈴是懸掛在通天門的的柱子上,代表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若有飛升者在途中聽聞此聲,我便會賜予此人一把仙劍。”
說罷,帝尊緩緩地抬起一隻手,輕輕一揮。刹那間,一道耀眼奪目的光芒驟然閃現,袁結秋隻覺得眼前一花,待她定睛看去時,竟發現自己麵前憑空多出了一把長劍。
這把長劍通體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光,其劍身猶如鏡麵一般光滑平整,鋒利無比,仿佛能夠輕易斬斷世間萬物。劍身呈現出一種純淨的銀白色調,宛如冬日裏的皚皚白雪,散發著冰冷而神秘的氣息。
再看那劍柄,則是由深邃的天藍色材質打造而成,與劍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色彩搭配不僅讓人眼前一亮,更顯得整把劍高貴典雅、與眾不同。而且,劍柄的形狀設計精巧別致,握在手中恰到好處,給人一種舒適且穩定的感覺。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劍柄下方還垂掛著一條長長的青色劍穗。這條劍穗隨風飄動,如同靈動的青蛇一般搖曳生姿。仔細觀察,會發現劍穗之上竟然鑲嵌著一顆碩大的紫色寶石,那顆寶石晶瑩剔透,內部隱隱有流光轉動,散發出迷人的光彩,使得整把劍愈發華麗奪目,與袁結秋俊朗不凡的外貌相得益彰。
“這是由你的性格和外貌組成的一把長劍,將為你所用。”帝尊道。
袁結秋看著麵前的長劍,眼睛裏滿是驚歎與欣賞。按往常來看,這把劍肯定是她這麽多年來看到過的最好的一把仙劍,沒有之一。
她伸出右手,將這把仙劍握在手心。
在手碰到劍柄的那一刹那,劍的周身散發出一陣刺眼的白光,這就意味著劍已認主,一生追隨著主人,不離不棄。
隨後劍柄上緩緩出現了兩個金色的字:
薄姬。
這是這把劍的名字,也是專屬於袁結秋的名字。
袁結秋像是小孩得到糖果一般,笑著對帝尊道:“多謝帝尊!”
帝尊聞言,也隻是點了點頭,然而他卻是在隱約間看到了站在袁結秋身旁的另外一個模糊的身影。
同樣是笑著看他,卻並不是同一個人。哪怕帝尊心裏清楚那個人已經死了,可卻還是能夠在此時此刻想起那個人的樣子。
不過身為天界的帝尊,過往的事情即使他想追究,他自己也會克製住的。
因為他是君王,是整個天界最大的首領者,是為了百姓、權力和自己所存在的。
離開之後,袁結秋詢問了身旁的翟蠶一些關於那風鈴的問題。
“翟蠶真君,您知道帝尊他所說的那個神天鈴嗎?”
翟蠶迴道:“神天鈴有風調雨順之效,它是由一位花妖修煉之後而形成的一隻風鈴。”
“據傳聞,這花妖修煉成形已經有百年了,卻愛上了一名落魄書生。花妖陪伴書生直到他中舉,書生備受感動,願一生一世陪伴著她。”
“這本是一段佳話,然而卻因為一場天災將他們陰陽兩隔。書生死了,花妖一時之間受不了這個結局,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於是她用了三天三夜,將書生的屍體從石頭堆裏挖了出來,站在雨裏整整七天未曾合眼。”
“最後,花妖接受了這個事實。她看著人們的親人因天災而死去,一個個痛哭流涕,苦不堪言。她不忍心人們繼續因為天災而受苦,於是她先是告訴了天界的神仙自己的事情,然而沒有人會相信一隻花妖能有這般舍己為人的精神。”
“她並沒有就此放棄,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將自己修煉成一隻風鈴,用盡自己最後的力量,隨著風一路飛向天界,並且穩穩當當地掛在通天門的柱子之上。神仙們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這隻風鈴是從何處來的。慢慢的,凡間竟然少了很多因天災而死去的百姓。原本以為這是湊巧,不知是因何緣故,最後不知是哪一位神仙說出了這隻風鈴的用處,天界便開始有了風鈴有風調雨順之效的消息。”
“漸漸的,風鈴也被帝尊所認同,並賜名為神天鈴。”
袁結秋聽完這段故事之後,眼裏流露出驚歎之色。她緩緩點頭,迴道:“這真的是一段佳話,生前是,死後也是。”
“是的,天界同樣有著很多的美談,到時候雲璃殿下自會慢慢熟悉的。”翟蠶迴道。
袁結秋揮手,道:“我也很樂意聽。”又道:“哦對了,翟蠶真君,那為何我在聽到神鍾之後,還能隱約聽到神天鈴的聲音?”
翟蠶緩緩地停下手中的動作,她輕輕地抬起頭,微微側過身去,目光如同一束柔和的光,落在了袁結秋的身上。
隻見翟蠶朱唇輕啟,緩聲說道:“凡在飛升之際,有幸耳聞那神天鈴之聲者,皆是得到神天鈴認可之人。此神物之寓意深遠,象征著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而那些能聽聞這清脆悅耳的風鈴聲的神仙們,要麽深受百姓愛戴,要麽心懷濟世救人之誌。”
說完這番話後,翟蠶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緊接著,她繼續說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天界之中,已有長達百餘年之久未曾聽聞有人能聆聽到神天鈴的聲音了。”語罷,翟蠶輕輕合上手中的卷軸,發出一聲輕微的響動。
此時,她那雙猶如翡翠般青翠的眼眸,與袁結秋那宛如寶石般湛藍的瞳孔相對而視。在這一刻,她們仿佛透過彼此的眼睛,清晰地看見了倒映其中的自己的麵龐,以及那隱藏在麵容背後的種種思緒和情感。
翟蠶道:“雲璃殿下,您的出現或許會給天界帶來新的活力,我也相信您能夠做到。”
袁結秋的眼睛轉了一圈,最終又迴到翟蠶的臉。她微微一笑,迴道:“當然。”
“其實我還有一件事想問一下真君你。”袁結秋撓了撓頭發問道。
翟蠶:“殿下請講。”
“那個......我可以下凡嗎?我父王他們肯定擔心死我了,我也好下去給他們個交代。”袁結秋道。
翟蠶:“可以的。殿下在下凡兩天之後,您飛升的消息就會傳遍整個暮蓮國,還請做好準備。”
袁結秋點頭,道:“好的。”
再繼續聊了幾句後,袁結秋便離開了。
翟蠶看著袁結秋遠去的背影,不知為何,她總覺得袁結秋身上有什麽和別人不一樣,可就是不知道要怎麽形容。
她對袁結秋有好感的,除了那張臉外,還有她那自由又坦誠的性格。翟蠶在天界這麽多年,也很少遇到過像袁結秋這種別人看一眼就喜歡,還很想和她交朋友的人。
在天界之中,竟橫空出世了這樣一位驚才絕豔的少年將軍。此消息一經傳出,便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一般,在眾神之間掀起軒然大波,引起陣陣驚歎之聲。
少女之所以令人矚目,原因不單單隻有帝尊親自為她提名賜姓這般簡單。要知道,袁結秋卻已經可以在這般年齡中身披戰甲,手持利刃,毅然決然地踏上血腥殘酷的戰場,奮勇殺敵。如此英勇無畏之姿,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他們更好奇的,是袁結秋的肉體已然遭受致命重創,瀕臨死亡之時,她居然仍舊緊握著手中的長劍,繼續奮力揮舞,仿佛不知疲倦,也不懼生死。這般頑強的意誌與超乎常人的力量,實非一般人所能擁有。
麵對如此驚豔卓絕的袁結秋,眾神們自然也是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其中有一部分神隻發自內心地對她欽佩有加,認為她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但也有一些人心存不甘,不願輕易承認她的實力,甚至對此抱有懷疑態度;而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於袁結秋並未表現出應有的敬重之意。究其緣由,無非是覺得她不過區區一個十幾歲的黃毛丫頭罷了,可如今的地位和等級卻已然超越了他們這些曆經數百年修煉的老神仙,這怎能不讓他們心生嫉妒,自覺顏麵無光呢?
“要我說,這雲璃啊,飛升那會兒雖然動靜是大了些,但這年紀太小了,能當得了將軍嗎?”一名拿著扇子的神仙道。
馬上就有人附和了。
一名手裏拿著兩塊斧頭,臉上帶疤的壯漢迴道:“就是啊,分配個紫玉等級不就好了?還偏偏是高我們一頭的紅玉,難道說這雲璃還真有兩下子嗎?”
“不過看她那個身板,雖然長的高,模樣也挺俊,但這些都不是她直接升為紅玉的理由啊!”
能夠升為紅玉等級的神仙,他們的能力是被很多神仙所認可的。不過袁結秋剛飛升,她還沒做過什麽事情,這些人當然就不知道她的真實情況了,所以才會在背後談論關於雲璃的事情。
又有人道:“這雲璃果真還不簡單。我們就慢慢等,等到後麵如果她還是沒能到達我們心目中的那個位置,我們就不認可她。”
“你不認可,誰會在意你啊?帝尊認可的,也不關你什麽事吧?哈哈哈哈哈哈......”
談笑之間,突然有人緩緩伸出手來。接著一名紫衣女子走上前,眾人見狀,連忙道:“玉貞真君。”
玉貞真君,真名宋墨芊。
宋墨芊道:“諸位,我還是認可這位剛飛升的雲璃殿下的。雖然她才十五歲,但年少飛升,何不是一樁美談?更何況,這百年來,又有幾人能夠在年少時得以飛升,不是嗎?”
眾人聞言,相互對視一眼,隨後便迴道:“真君所言甚是,我們不過是很好奇這位雲璃殿下在後麵會做出什麽偉大事跡來,好讓我們幾個能夠對她大開眼界,不然也不會在這裏議論了。”
宋墨芊點頭,道:“也行,在凡間,她總歸來說也是一名少年將軍,如今為救國而舍棄自己的生命。一樁樁一件件,不都是在襯托出她的偉大嗎?”
“我們不能因為她的年齡小而懷疑她。每個飛升的人都有他們的優秀點,不然他們也不會飛升。作為天界的神仙,受凡人供奉的我們,更是要懂得我們的義務,是為百姓著想。”
成為神仙,就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要因為貪念和情情愛愛來辜負百姓們對自己的期望。這才是作為神仙最應該做的事情和職責所在。
天界有九大美談。
一,帝尊的救世之才:
當時的凡間大難來襲,天災連年不斷,百姓常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帝尊知曉此事,親自下凡處理。
據說當年帝尊下凡之後,整個天空都是金黃色的,無論是大街小巷,都被這層金光所籠罩,讓人感到無比的安心。
帝尊為百姓親自下凡,被納入九大美談之首。
二,壽生大仙的悲天憫人:
壽生大仙,乃是這世間繼帝尊之後唯一一位持有金色玉佩之人。在那悠悠歲月長河之中,關於他的傳說經久不衰。據傳,其年歲之悠久,竟是連帝尊都難以望其項背。
至於他何以自封為“壽生大仙”,其中緣由倒也不難理解。隻因他所掌管之事,正是凡人的陽壽長短。所謂“壽”者,不言而喻,便是生命之長久、歲月之綿延。而這位大仙,身負如此重要之職,自然備受世人尊崇與敬畏。
曾親眼目睹一個小孩抱著自己早已凍僵了的爺爺睡覺。
小孩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他隻知道自己的爺爺很冷,想要抱緊一點,好讓他能夠暖下來。
他並沒有流淚,因為他不懂。
可看著下麵的壽生大仙卻是流了一滴清淚,是因為他懂。
這一滴淚,流的是對百姓們生死離別的悲哀,還有對自然循環的無能為力。
三,公主自焚隻為城中百姓:
是天界的水神。飛升前因國家有難,為了給城中人有逃脫時間,在敵人來襲時用火把將路給圍住,這條路立馬燃起熊熊大火,將敵人和自己分開。
她看著身後逃竄的人群,隻是淡然一笑。
最後,自己則被吞入一片火海之中。火焰爬上她的身體,將她團團包圍住。
據說在飛升之前,這位公主的身體已經被燒的不成樣子了,但仍然殘留著意識,才得以飛升。
四,世子戲耍鬼界將軍:
要說天界誰的性格最奇怪,就當屬於這位世子殿下了。
兵荒馬亂,天翻地覆慨而慷,鬼界將軍帶領著剩餘的幾個鬼兵一同前往那座已經燒了三天三夜的古城。
雙方交戰,空中充斥的難聞的硝煙味,這位世子拚死抵抗,但最終敵不過眾,鬼界將軍拿著一把弓箭朝裏麵射來,世子躲閃不急,當場被刺傷右腿。鬼界將軍朝他走來,嘴上還掛著得體的笑容,隻見他道:
“如果你現在投降的話,說不定我還能讓你和你的親人像自由的大雁一樣飛翔。”
可世子臉上卻看不出一絲害怕,反而多了幾分戲謔。正疑惑之時,鬼界將軍的身後卻傳來了一陣陣淒慘的叫聲,他猛地迴頭,之前帶來的鬼兵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不等他反應過來,下一瞬便看到了城門上吊著一具枯骨。
那是鬼界將軍生前早已腐爛的屍體。
“你看看,空中飛著的那隻大雁,多自由啊。”
五,承太妃一舉驚鴻: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六,天界雙子星:
天界最深情的一對雙子星。
相傳,這兩位雙子星從很小的時候在一直陪在對方身邊。一人喜靜,一人喜動。然而喜靜的卻是一國之將,喜動的是一名郡主。
一個是國家英勇殺敵的將士,一個是國家第一才女及舞女。看似毫無關係的兩人,卻把對方看作世上最重要的人。
然而國難當頭,這名將士不得不上場殺敵。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敵人數量眾多,密密麻麻猶如潮水一般湧入,這名將士雖帶領己方士兵與其對抗,愣是打了好幾迴合還是隻給對方一點皮毛的傷害。不過將士並不放棄,卻在過程中還被刺瞎了右眼。
這名舞女從頭到尾都站在城牆上看著城下的情景,縱使下方人頭攢動,但她還是一眼就看到自己最擔心的人。
她把身上的披肩脫了下來,露出來的是一身紅色的月華裙。
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振作龍蛇動。玄舞勢隨風散複收,歌聲似磐韻還幽。翩如蘭苕翠,婉若遊龍舉。
於壁上作舞,你目睹的,豈止是姿態,更是情感的流露。
一箭刺心,一淚滴下,血濺當場,一舞跳盡。
城牆一躍而下,見愛人隕落,似早有預判,才一氣咽下。
那郡主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衣,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彩蝶般從高聳入雲的城牆上縱身一躍而下。就在她急速墜落的瞬間,不幸撞上了一塊堅硬無比的石頭。刹那間,劇痛襲來,她的左眼瞎了,頭也破了。
鮮血染紅了她的衣裳,紅色的華裙變得更加豔麗。
而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人群之中,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焦急地張望著。原來,那個人正是與郡主心心相印、彼此牽掛的人。兩人的目光穿越重重人海,交匯在了一起。那一刻,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流動,周圍的喧囂聲也漸漸遠去。
千言萬語在此刻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那飽含深情的雙眸對視,方能傳遞出兩人內心深處洶湧澎湃的情感。然而,再次相見時,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曾經的陪伴,如今都已化作過眼雲煙。
她們在同一時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或許是受上天垂憐,於是讓這兩位可憐之人得以飛升成仙。
她們兩個原本殘缺不堪的身體竟然緩緩融合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全新的存在。體內流淌著屬於兩個人的血液,兩具靈魂也開始共用同一個身體。
那些生前無法兌現的承諾,終於可以在死後得以實現。
從此以後,她們將不再分離,永遠相依相伴,共同續寫這段跨越生死的傳奇。
兩位,皆為女性。
七,三跨夢嵐之橋:
第一次,受到風寒;
第二次,七竅流血;
第三次,靈魂出竅。
差一點點她就死了,隻差了一點點。好在他在死前的最後一刻是用一塊布將自己的頭給包裹著,才沒讓它直接撞到地麵上。
八,龍卷雨落;
兩條蛟龍為了拯救一處因常年不曾下雨的地方,衝破天際,硬生生將位於天界的雨神給帶了下來,央求他能為這個地方下一次大雨。
可雨神一年隻能給凡間下八千八百八十八次雨,然而這次剛好是雨神給凡間下的第八千八百八十八次雨。
這麽小的一個村莊,從世界上消失也沒有人會在意。
正是因為這樣,這兩條蛟龍才會選擇幫忙。如果沒有它們的話,誰還會去關注這樣一個小小的村莊?誰還有閑暇功夫去管這些?
它們用了一個方法,不過代價就是貢獻出自己的元神。它們沒有絲毫猶豫,高高盤踞於天空之上,就好像是真的神仙降臨。
自那之後,兩隻蛟龍沒了元神,身體變成了一塊堅硬的石頭,重重倒在了南邊的一座大山上。
後來人們便稱這座山為雙龍山。兩隻蛟龍的形狀也被刻在了天庭大門的柱子上。
至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話。
九,滄海遺珠:
她雖然沒有飛升成神,卻勝似為仙。
一條鮫人為拯救整個鮫人族,向上天求了好多好多次,可以救一救她們嗎?
可她是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上祈求的,沒有人會聽到她的唿喊,也沒有人會注意到海麵上孤獨的身影。
沉浸在月光下的海麵染著波光粼粼的銀色,忽上忽下的海浪隨著風流緩緩漂浮著。鮫人沒有名字,唯有通過自己的聲音才能相互識別彼此。
平靜的海麵突然泛起一陣海浪,海水肆無忌憚地朝著鮫人們打去,而她們卻是安靜地等待她們所信仰的“神明”到來。
“神明”的歌喉嘶啞,喉嚨裏都是腥臭的血水,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在眾人的眼前遊了上來。
真正的神明未曾降臨,可她們心中的“神明”卻是出現了。
差一點點,她就飛升了。可她拒絕了飛升的機會,將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場暴風雨,真正融入這片親切的大海之中。
大海會嘶吼,會咆哮,會發出美麗奇異的鮫人,她們的歌喉動聽而魅惑,是海底深藍與月光的子女。
“神明”開始吟唱起來,歌聲並不是如傳聞中說的那麽悅耳動聽,而是充斥著來自遠古時代的自由與希望,熱烈而又奔放。
憤怒、孤獨、詭異、使命、不甘從你的寂寞的喉嚨裏流露,你到底想要守護什麽呢?
海水又開始高漲,可她卻高聲怒吼著,仿佛在向上天訴說自己的不甘與憤怒。
“如果我能再次呐喊,那麽我就會讓這片海洋再次澎湃起來。”
袁結秋也是個性格豪爽的人,從不扭扭捏捏,於是開始一一迴複身旁人的疑問。
“雲璃殿下,為何您飛升會有那麽大的動靜啊!”
“我不是說過了嗎?我不知道啊......”
“那雲璃殿下,您是在死後飛升的,可您的肉體明明已經死亡了,但為何還能硬撐著一口氣繼續打啊?”
袁結秋:“身體的下意識反應,我在家裏經常這麽練。”
“還有還有呢......”
不知過了多久,袁結秋被眾人圍得水泄不通,等到後麵終於到了目的地,她馬上從人群中抽離出來,隨後笑著對眾人道:“各位,我的雲璃殿已經到了,就先讓我進去熟悉一下環境吧。”
眾人聞言,也不好再多說什麽。然而在臨走前還是有幾個采花女上前送了袁結秋兩朵雛菊。
袁結秋當然不會拒絕,用手接過之後便迴道:“謝謝啦。”
袁結秋的臉可謂是男女通吃。那幾個采花女聞言,臉都紅了,還是笑吟吟地迴道:“不客氣,雲璃殿下那我們就先走了!”
將這群人送走之後,袁結秋鬆了口氣。接著轉過頭看向身後的宮殿,大門的上方有一塊牌匾,刻著三個金色的大字:
雲璃殿。
袁結秋滿心歡喜地打量著眼前這座宏偉壯麗的宮殿,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它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四周靜謐安寧,沒有塵世的喧囂與嘈雜,唯有微風輕拂樹葉發出的沙沙聲,以及山間溪流潺潺流淌的悅耳聲響。
步入宮殿之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壁畫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這些藝術品無一不是袁結秋所鍾愛的風格,或細膩婉約,或豪放大氣,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了創作者的精湛技藝和獨特匠心。她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細細觀賞起來,眼中滿是驚歎之色,不禁暗自感慨:這天界當真是神通廣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啊!
竟能如此精準地洞悉自己內心深處對於藝術風格的喜好,並將其完美呈現於此。
再往裏走,袁結秋發現這宮殿之中還陳列著數量眾多的兵器。有神光閃爍的神劍,鋒利無比;有氣勢磅礴的長槍,威風凜凜;還有短小精悍的短劍和小巧玲瓏的匕首等等,各式各樣,令人目不暇接。作為一名武神出身的女子,看到這些熟悉而又親切的兵器,袁結秋的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仿佛迴到了曾經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的歲月。
宮殿之外,有一片寬闊而寧靜的場地,那便是專門為她設立的練武之地。這片區域被精心布置過,周圍環繞著蔥鬱的樹木和嬌豔的花朵,微風拂過時,送來陣陣清新宜人的香氣。
練武場地上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法器,它們或閃耀著神秘的光芒,或散發著古老的氣息。有的法器造型奇特,宛如傳說中的神器;有的則樸實無華,但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這些法器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來,每一件都與她的修煉之路息息相關。
剛剛結束對自己的雲璃殿的參觀之後,她心中滿懷著喜悅和期待。這座宮殿美輪美奐、氣勢恢宏,讓她感到無比興奮。
然而,此刻她更想要做的是將這宮殿好好整理一番,使其不僅外表華麗,內部也能處處彰顯出溫馨與舒適。於是,她開始動手收拾起那些散落在各處的物品,將其歸置得井井有條。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她轉過身準備離開的時候,翟蠶卻是出現在門口。
袁結秋見狀,便上前迎接,接著問道:“額......翟蠶真君,您找我何事?”
翟蠶道:“雲璃殿下,帝尊他有事想單獨找你,請跟我來。”
袁結秋雖心有疑惑,但還是跟著翟蠶離開了。
到了大殿,裏麵就隻有帝尊,翟蠶和樊越三人。
袁結秋再次站在中間,抬眼看向坐在上方的帝尊。
樊越開口道:“雲璃殿下,可還滿意我們為您準備的雲璃殿?”
袁結秋迴道:“當然滿意了,你們是如何知曉我的......興趣愛好的?”
翟蠶:“迴殿下,天界都會給每一位紫玉以上的神官提供符合他們審美的宮殿。”
袁結秋:“這樣啊。”
帝尊微微抬起眼眸,目光緩緩地落在了下方站立著的袁結秋身上。他那深邃而幽暗的黑色瞳孔宛如無盡的黑洞一般,深不可測,仿佛能夠吞噬一切光芒和靈魂。
眼神平靜如水,但其中卻蘊含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威嚴與力量。
再看他那高挺的鼻梁,如同精心雕琢而成的藝術品,線條筆直而流暢,完美地勾勒出臉部的輪廓。
他道:“雲璃。”
袁結秋半跪在地上,迴道:“在。”
“在你飛升之時,除了聽到神鍾的聲音外,可曾留意到是否還有其他特別的聲響?”
其實,當袁結秋聽到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巨大鍾聲時,她的耳朵還捕捉到了一絲若隱若現、似有若無的聲音。
那聲音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又好似近在咫尺,猶如一串清脆悅耳的風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所發出的聲響。然而,與神鍾那雄渾磅礴、震撼人心的聲音相比,這風鈴之聲實在是過於微弱渺小,幾乎被完全掩蓋住了。
袁結秋略作思索後,緩緩開口迴答道:“有的。”
“哦?是什麽樣的聲音?”帝尊問道。
袁結秋定了定神,接著說道:“那是一種類似於風鈴的聲音,極其輕柔細微,就像一片羽毛輕輕地拂過耳畔,稍縱即逝。但它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
聽完袁結秋的描述,一旁的樊越不禁與翟蠶對視了一眼。兩人的眼神交匯之間,都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驚訝和疑惑。顯然,他們對袁結秋所說的這種神秘聲音感到十分詫異和不解。
帝尊嘴角微微上揚,一抹淡淡的笑容緩緩綻放開來。然而,這笑容出現在這張冷峻的麵龐之上,卻仿佛瞬間為其增添了一種別樣的韻味。
隻見他輕聲說道:“不錯,沒想到你還能聽到神天鈴的聲音。如此看來,我之前所猜測之事並無差錯。你當真是一名天賦異稟、舉世罕見之人。”
接著又道:“神天鈴是懸掛在通天門的的柱子上,代表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若有飛升者在途中聽聞此聲,我便會賜予此人一把仙劍。”
說罷,帝尊緩緩地抬起一隻手,輕輕一揮。刹那間,一道耀眼奪目的光芒驟然閃現,袁結秋隻覺得眼前一花,待她定睛看去時,竟發現自己麵前憑空多出了一把長劍。
這把長劍通體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光,其劍身猶如鏡麵一般光滑平整,鋒利無比,仿佛能夠輕易斬斷世間萬物。劍身呈現出一種純淨的銀白色調,宛如冬日裏的皚皚白雪,散發著冰冷而神秘的氣息。
再看那劍柄,則是由深邃的天藍色材質打造而成,與劍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色彩搭配不僅讓人眼前一亮,更顯得整把劍高貴典雅、與眾不同。而且,劍柄的形狀設計精巧別致,握在手中恰到好處,給人一種舒適且穩定的感覺。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劍柄下方還垂掛著一條長長的青色劍穗。這條劍穗隨風飄動,如同靈動的青蛇一般搖曳生姿。仔細觀察,會發現劍穗之上竟然鑲嵌著一顆碩大的紫色寶石,那顆寶石晶瑩剔透,內部隱隱有流光轉動,散發出迷人的光彩,使得整把劍愈發華麗奪目,與袁結秋俊朗不凡的外貌相得益彰。
“這是由你的性格和外貌組成的一把長劍,將為你所用。”帝尊道。
袁結秋看著麵前的長劍,眼睛裏滿是驚歎與欣賞。按往常來看,這把劍肯定是她這麽多年來看到過的最好的一把仙劍,沒有之一。
她伸出右手,將這把仙劍握在手心。
在手碰到劍柄的那一刹那,劍的周身散發出一陣刺眼的白光,這就意味著劍已認主,一生追隨著主人,不離不棄。
隨後劍柄上緩緩出現了兩個金色的字:
薄姬。
這是這把劍的名字,也是專屬於袁結秋的名字。
袁結秋像是小孩得到糖果一般,笑著對帝尊道:“多謝帝尊!”
帝尊聞言,也隻是點了點頭,然而他卻是在隱約間看到了站在袁結秋身旁的另外一個模糊的身影。
同樣是笑著看他,卻並不是同一個人。哪怕帝尊心裏清楚那個人已經死了,可卻還是能夠在此時此刻想起那個人的樣子。
不過身為天界的帝尊,過往的事情即使他想追究,他自己也會克製住的。
因為他是君王,是整個天界最大的首領者,是為了百姓、權力和自己所存在的。
離開之後,袁結秋詢問了身旁的翟蠶一些關於那風鈴的問題。
“翟蠶真君,您知道帝尊他所說的那個神天鈴嗎?”
翟蠶迴道:“神天鈴有風調雨順之效,它是由一位花妖修煉之後而形成的一隻風鈴。”
“據傳聞,這花妖修煉成形已經有百年了,卻愛上了一名落魄書生。花妖陪伴書生直到他中舉,書生備受感動,願一生一世陪伴著她。”
“這本是一段佳話,然而卻因為一場天災將他們陰陽兩隔。書生死了,花妖一時之間受不了這個結局,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於是她用了三天三夜,將書生的屍體從石頭堆裏挖了出來,站在雨裏整整七天未曾合眼。”
“最後,花妖接受了這個事實。她看著人們的親人因天災而死去,一個個痛哭流涕,苦不堪言。她不忍心人們繼續因為天災而受苦,於是她先是告訴了天界的神仙自己的事情,然而沒有人會相信一隻花妖能有這般舍己為人的精神。”
“她並沒有就此放棄,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將自己修煉成一隻風鈴,用盡自己最後的力量,隨著風一路飛向天界,並且穩穩當當地掛在通天門的柱子之上。神仙們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這隻風鈴是從何處來的。慢慢的,凡間竟然少了很多因天災而死去的百姓。原本以為這是湊巧,不知是因何緣故,最後不知是哪一位神仙說出了這隻風鈴的用處,天界便開始有了風鈴有風調雨順之效的消息。”
“漸漸的,風鈴也被帝尊所認同,並賜名為神天鈴。”
袁結秋聽完這段故事之後,眼裏流露出驚歎之色。她緩緩點頭,迴道:“這真的是一段佳話,生前是,死後也是。”
“是的,天界同樣有著很多的美談,到時候雲璃殿下自會慢慢熟悉的。”翟蠶迴道。
袁結秋揮手,道:“我也很樂意聽。”又道:“哦對了,翟蠶真君,那為何我在聽到神鍾之後,還能隱約聽到神天鈴的聲音?”
翟蠶緩緩地停下手中的動作,她輕輕地抬起頭,微微側過身去,目光如同一束柔和的光,落在了袁結秋的身上。
隻見翟蠶朱唇輕啟,緩聲說道:“凡在飛升之際,有幸耳聞那神天鈴之聲者,皆是得到神天鈴認可之人。此神物之寓意深遠,象征著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而那些能聽聞這清脆悅耳的風鈴聲的神仙們,要麽深受百姓愛戴,要麽心懷濟世救人之誌。”
說完這番話後,翟蠶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緊接著,她繼續說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天界之中,已有長達百餘年之久未曾聽聞有人能聆聽到神天鈴的聲音了。”語罷,翟蠶輕輕合上手中的卷軸,發出一聲輕微的響動。
此時,她那雙猶如翡翠般青翠的眼眸,與袁結秋那宛如寶石般湛藍的瞳孔相對而視。在這一刻,她們仿佛透過彼此的眼睛,清晰地看見了倒映其中的自己的麵龐,以及那隱藏在麵容背後的種種思緒和情感。
翟蠶道:“雲璃殿下,您的出現或許會給天界帶來新的活力,我也相信您能夠做到。”
袁結秋的眼睛轉了一圈,最終又迴到翟蠶的臉。她微微一笑,迴道:“當然。”
“其實我還有一件事想問一下真君你。”袁結秋撓了撓頭發問道。
翟蠶:“殿下請講。”
“那個......我可以下凡嗎?我父王他們肯定擔心死我了,我也好下去給他們個交代。”袁結秋道。
翟蠶:“可以的。殿下在下凡兩天之後,您飛升的消息就會傳遍整個暮蓮國,還請做好準備。”
袁結秋點頭,道:“好的。”
再繼續聊了幾句後,袁結秋便離開了。
翟蠶看著袁結秋遠去的背影,不知為何,她總覺得袁結秋身上有什麽和別人不一樣,可就是不知道要怎麽形容。
她對袁結秋有好感的,除了那張臉外,還有她那自由又坦誠的性格。翟蠶在天界這麽多年,也很少遇到過像袁結秋這種別人看一眼就喜歡,還很想和她交朋友的人。
在天界之中,竟橫空出世了這樣一位驚才絕豔的少年將軍。此消息一經傳出,便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一般,在眾神之間掀起軒然大波,引起陣陣驚歎之聲。
少女之所以令人矚目,原因不單單隻有帝尊親自為她提名賜姓這般簡單。要知道,袁結秋卻已經可以在這般年齡中身披戰甲,手持利刃,毅然決然地踏上血腥殘酷的戰場,奮勇殺敵。如此英勇無畏之姿,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他們更好奇的,是袁結秋的肉體已然遭受致命重創,瀕臨死亡之時,她居然仍舊緊握著手中的長劍,繼續奮力揮舞,仿佛不知疲倦,也不懼生死。這般頑強的意誌與超乎常人的力量,實非一般人所能擁有。
麵對如此驚豔卓絕的袁結秋,眾神們自然也是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其中有一部分神隻發自內心地對她欽佩有加,認為她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但也有一些人心存不甘,不願輕易承認她的實力,甚至對此抱有懷疑態度;而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於袁結秋並未表現出應有的敬重之意。究其緣由,無非是覺得她不過區區一個十幾歲的黃毛丫頭罷了,可如今的地位和等級卻已然超越了他們這些曆經數百年修煉的老神仙,這怎能不讓他們心生嫉妒,自覺顏麵無光呢?
“要我說,這雲璃啊,飛升那會兒雖然動靜是大了些,但這年紀太小了,能當得了將軍嗎?”一名拿著扇子的神仙道。
馬上就有人附和了。
一名手裏拿著兩塊斧頭,臉上帶疤的壯漢迴道:“就是啊,分配個紫玉等級不就好了?還偏偏是高我們一頭的紅玉,難道說這雲璃還真有兩下子嗎?”
“不過看她那個身板,雖然長的高,模樣也挺俊,但這些都不是她直接升為紅玉的理由啊!”
能夠升為紅玉等級的神仙,他們的能力是被很多神仙所認可的。不過袁結秋剛飛升,她還沒做過什麽事情,這些人當然就不知道她的真實情況了,所以才會在背後談論關於雲璃的事情。
又有人道:“這雲璃果真還不簡單。我們就慢慢等,等到後麵如果她還是沒能到達我們心目中的那個位置,我們就不認可她。”
“你不認可,誰會在意你啊?帝尊認可的,也不關你什麽事吧?哈哈哈哈哈哈......”
談笑之間,突然有人緩緩伸出手來。接著一名紫衣女子走上前,眾人見狀,連忙道:“玉貞真君。”
玉貞真君,真名宋墨芊。
宋墨芊道:“諸位,我還是認可這位剛飛升的雲璃殿下的。雖然她才十五歲,但年少飛升,何不是一樁美談?更何況,這百年來,又有幾人能夠在年少時得以飛升,不是嗎?”
眾人聞言,相互對視一眼,隨後便迴道:“真君所言甚是,我們不過是很好奇這位雲璃殿下在後麵會做出什麽偉大事跡來,好讓我們幾個能夠對她大開眼界,不然也不會在這裏議論了。”
宋墨芊點頭,道:“也行,在凡間,她總歸來說也是一名少年將軍,如今為救國而舍棄自己的生命。一樁樁一件件,不都是在襯托出她的偉大嗎?”
“我們不能因為她的年齡小而懷疑她。每個飛升的人都有他們的優秀點,不然他們也不會飛升。作為天界的神仙,受凡人供奉的我們,更是要懂得我們的義務,是為百姓著想。”
成為神仙,就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要因為貪念和情情愛愛來辜負百姓們對自己的期望。這才是作為神仙最應該做的事情和職責所在。
天界有九大美談。
一,帝尊的救世之才:
當時的凡間大難來襲,天災連年不斷,百姓常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帝尊知曉此事,親自下凡處理。
據說當年帝尊下凡之後,整個天空都是金黃色的,無論是大街小巷,都被這層金光所籠罩,讓人感到無比的安心。
帝尊為百姓親自下凡,被納入九大美談之首。
二,壽生大仙的悲天憫人:
壽生大仙,乃是這世間繼帝尊之後唯一一位持有金色玉佩之人。在那悠悠歲月長河之中,關於他的傳說經久不衰。據傳,其年歲之悠久,竟是連帝尊都難以望其項背。
至於他何以自封為“壽生大仙”,其中緣由倒也不難理解。隻因他所掌管之事,正是凡人的陽壽長短。所謂“壽”者,不言而喻,便是生命之長久、歲月之綿延。而這位大仙,身負如此重要之職,自然備受世人尊崇與敬畏。
曾親眼目睹一個小孩抱著自己早已凍僵了的爺爺睡覺。
小孩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他隻知道自己的爺爺很冷,想要抱緊一點,好讓他能夠暖下來。
他並沒有流淚,因為他不懂。
可看著下麵的壽生大仙卻是流了一滴清淚,是因為他懂。
這一滴淚,流的是對百姓們生死離別的悲哀,還有對自然循環的無能為力。
三,公主自焚隻為城中百姓:
是天界的水神。飛升前因國家有難,為了給城中人有逃脫時間,在敵人來襲時用火把將路給圍住,這條路立馬燃起熊熊大火,將敵人和自己分開。
她看著身後逃竄的人群,隻是淡然一笑。
最後,自己則被吞入一片火海之中。火焰爬上她的身體,將她團團包圍住。
據說在飛升之前,這位公主的身體已經被燒的不成樣子了,但仍然殘留著意識,才得以飛升。
四,世子戲耍鬼界將軍:
要說天界誰的性格最奇怪,就當屬於這位世子殿下了。
兵荒馬亂,天翻地覆慨而慷,鬼界將軍帶領著剩餘的幾個鬼兵一同前往那座已經燒了三天三夜的古城。
雙方交戰,空中充斥的難聞的硝煙味,這位世子拚死抵抗,但最終敵不過眾,鬼界將軍拿著一把弓箭朝裏麵射來,世子躲閃不急,當場被刺傷右腿。鬼界將軍朝他走來,嘴上還掛著得體的笑容,隻見他道:
“如果你現在投降的話,說不定我還能讓你和你的親人像自由的大雁一樣飛翔。”
可世子臉上卻看不出一絲害怕,反而多了幾分戲謔。正疑惑之時,鬼界將軍的身後卻傳來了一陣陣淒慘的叫聲,他猛地迴頭,之前帶來的鬼兵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不等他反應過來,下一瞬便看到了城門上吊著一具枯骨。
那是鬼界將軍生前早已腐爛的屍體。
“你看看,空中飛著的那隻大雁,多自由啊。”
五,承太妃一舉驚鴻: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六,天界雙子星:
天界最深情的一對雙子星。
相傳,這兩位雙子星從很小的時候在一直陪在對方身邊。一人喜靜,一人喜動。然而喜靜的卻是一國之將,喜動的是一名郡主。
一個是國家英勇殺敵的將士,一個是國家第一才女及舞女。看似毫無關係的兩人,卻把對方看作世上最重要的人。
然而國難當頭,這名將士不得不上場殺敵。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敵人數量眾多,密密麻麻猶如潮水一般湧入,這名將士雖帶領己方士兵與其對抗,愣是打了好幾迴合還是隻給對方一點皮毛的傷害。不過將士並不放棄,卻在過程中還被刺瞎了右眼。
這名舞女從頭到尾都站在城牆上看著城下的情景,縱使下方人頭攢動,但她還是一眼就看到自己最擔心的人。
她把身上的披肩脫了下來,露出來的是一身紅色的月華裙。
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振作龍蛇動。玄舞勢隨風散複收,歌聲似磐韻還幽。翩如蘭苕翠,婉若遊龍舉。
於壁上作舞,你目睹的,豈止是姿態,更是情感的流露。
一箭刺心,一淚滴下,血濺當場,一舞跳盡。
城牆一躍而下,見愛人隕落,似早有預判,才一氣咽下。
那郡主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衣,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彩蝶般從高聳入雲的城牆上縱身一躍而下。就在她急速墜落的瞬間,不幸撞上了一塊堅硬無比的石頭。刹那間,劇痛襲來,她的左眼瞎了,頭也破了。
鮮血染紅了她的衣裳,紅色的華裙變得更加豔麗。
而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人群之中,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焦急地張望著。原來,那個人正是與郡主心心相印、彼此牽掛的人。兩人的目光穿越重重人海,交匯在了一起。那一刻,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流動,周圍的喧囂聲也漸漸遠去。
千言萬語在此刻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那飽含深情的雙眸對視,方能傳遞出兩人內心深處洶湧澎湃的情感。然而,再次相見時,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曾經的陪伴,如今都已化作過眼雲煙。
她們在同一時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或許是受上天垂憐,於是讓這兩位可憐之人得以飛升成仙。
她們兩個原本殘缺不堪的身體竟然緩緩融合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全新的存在。體內流淌著屬於兩個人的血液,兩具靈魂也開始共用同一個身體。
那些生前無法兌現的承諾,終於可以在死後得以實現。
從此以後,她們將不再分離,永遠相依相伴,共同續寫這段跨越生死的傳奇。
兩位,皆為女性。
七,三跨夢嵐之橋:
第一次,受到風寒;
第二次,七竅流血;
第三次,靈魂出竅。
差一點點她就死了,隻差了一點點。好在他在死前的最後一刻是用一塊布將自己的頭給包裹著,才沒讓它直接撞到地麵上。
八,龍卷雨落;
兩條蛟龍為了拯救一處因常年不曾下雨的地方,衝破天際,硬生生將位於天界的雨神給帶了下來,央求他能為這個地方下一次大雨。
可雨神一年隻能給凡間下八千八百八十八次雨,然而這次剛好是雨神給凡間下的第八千八百八十八次雨。
這麽小的一個村莊,從世界上消失也沒有人會在意。
正是因為這樣,這兩條蛟龍才會選擇幫忙。如果沒有它們的話,誰還會去關注這樣一個小小的村莊?誰還有閑暇功夫去管這些?
它們用了一個方法,不過代價就是貢獻出自己的元神。它們沒有絲毫猶豫,高高盤踞於天空之上,就好像是真的神仙降臨。
自那之後,兩隻蛟龍沒了元神,身體變成了一塊堅硬的石頭,重重倒在了南邊的一座大山上。
後來人們便稱這座山為雙龍山。兩隻蛟龍的形狀也被刻在了天庭大門的柱子上。
至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話。
九,滄海遺珠:
她雖然沒有飛升成神,卻勝似為仙。
一條鮫人為拯救整個鮫人族,向上天求了好多好多次,可以救一救她們嗎?
可她是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上祈求的,沒有人會聽到她的唿喊,也沒有人會注意到海麵上孤獨的身影。
沉浸在月光下的海麵染著波光粼粼的銀色,忽上忽下的海浪隨著風流緩緩漂浮著。鮫人沒有名字,唯有通過自己的聲音才能相互識別彼此。
平靜的海麵突然泛起一陣海浪,海水肆無忌憚地朝著鮫人們打去,而她們卻是安靜地等待她們所信仰的“神明”到來。
“神明”的歌喉嘶啞,喉嚨裏都是腥臭的血水,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在眾人的眼前遊了上來。
真正的神明未曾降臨,可她們心中的“神明”卻是出現了。
差一點點,她就飛升了。可她拒絕了飛升的機會,將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場暴風雨,真正融入這片親切的大海之中。
大海會嘶吼,會咆哮,會發出美麗奇異的鮫人,她們的歌喉動聽而魅惑,是海底深藍與月光的子女。
“神明”開始吟唱起來,歌聲並不是如傳聞中說的那麽悅耳動聽,而是充斥著來自遠古時代的自由與希望,熱烈而又奔放。
憤怒、孤獨、詭異、使命、不甘從你的寂寞的喉嚨裏流露,你到底想要守護什麽呢?
海水又開始高漲,可她卻高聲怒吼著,仿佛在向上天訴說自己的不甘與憤怒。
“如果我能再次呐喊,那麽我就會讓這片海洋再次澎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