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宇宙飛船“魯班號”廣濟輪從月球飛抵火星後,火星神州基地負責人祝融和他的女朋友杜鵑舉行的熱烈又簡約的歡迎儀式,通過一個卡通動畫片,讓客人們對火星有個初步的了解。
再次來到火星,魯傑仿佛重生再世。上次來到火星,而對浩翰的火星洋麵,望洋興歎。這次來到火星,他發誓要借助皮耶的深潛技術,好好到水手號穀探險一番。
火星神州基地占地約10萬平方公裏,是火星最大的人類活動基地。經過神州華族三千年的持續建設,這裏已經成為仙界般的世外桃源,是地球高端人士的旅遊康養科研目的地。這裏的城市寸土寸金,房屋都是高塔式地聳立雲霄,空中軌道與橋梁四通八達,雲霧繚繞,若隱若現。交通工具以空中飛行器為主,其中以穿戴式飛行器最為常見。人們能夠像神話故事中的神仙一樣,在空中自由飛行、懸停。
祝融與杜鵑都是矽基機器人,他們由第一代火星車“祝融號”與“杜鵑號”進化而來,每隔幾年,他們都會自我更新軟件,然後改造硬件,實現迭代升級。他們身上承載著人類探索火星的所有資料以及關於火星的所有神話傳說故事。
麵對火星,魯傑又陷入深思之中。
人類從一開始探索外太空,就與神話故事聯係在一起。祝融就遠古神話中火神的名字,而杜鵑正是火神祝融的妻子。雖然火星與火關係不大,隻是表麵上呈紅色而已,但顧名思義,就把火神與火星聯係起來,就把祝融作為人類探索火星的標誌賦予其科學意義。
人類探索宇宙的終極意義是什麽?人類想知道自己的起源是什麽?為什麽一具靈長類的生物體,具有意識、思考,或者具有靈魂。人類想象的東西,或夢幻中出現的東西,為什麽科學永遠無法企及?人類一點一滴地,把自己頭腦夢想的東西,一步一步變成現實。但是過了一萬年,科學看樣子已經很發達了,依然與夢想的東西有巨大的差距。
人類的科學認知與夢想,猶如地球與宇宙。地球仿佛很偉大了,可以容納200億人類居住,人類發明的宇宙飛船可瞬間抵達太陽係內的任何可以停留的星球。但是,要離開太陽係,甚至銀河係,何其艱難!縱使離開了,也可能一去不複返。地球就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科學認知就是人類夢想中的滄海一粟。
人類的肉體凡胎,限製了能力,不能耐高溫、低溫,不能受高壓、低壓,壽命有限,不能從事超長待機的工作,速度有限,不能從事超長距離的工作。脆弱的人類,逃脫不了作繭自縛的命運。
杜鵑帶領皮耶、女娃、胡西、瑪麗、傑森、艾麗斯、海靈等人去參觀火星博物館。而祝融則與魯傑坐在基地辦公室裏聊天。
“祝融,你有沒有做夢?會夢到你的祖先火神嗎?”魯傑相信祝融擁有人類的智慧,肯定會做夢。
“你覺得我會做夢嗎?做夢是你們人類的習慣吧?”祝融反問魯傑。
“會的。因為你現在已經進化成人類了!”魯傑笑笑,端起一杯綠茶慢慢地品嚐。
“謝謝!我也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人類了!人類的世界真是奇妙!”祝融也端起茶杯,細細品茗。他的體內結構已經改造成越來越接近人體生理結構了。
“你指的人類世界是夢中的世界吧?”魯傑覺得,祝融長期生活在火星,實際上沒有真正接觸過地球上的人類生活。
“你說的對。當我閉上眼睛,進入睡覺狀態,腦電波便會引導我進入一個無比寬廣的世界,不受時間限製,不受空間限製,我可神遊於古今中外、浩翰宇宙之中,甚至進入微觀世界,而微觀世界比宏觀世界,一點也不見小,也是非常宏大,無窮無盡。”祝融津津有味地說起自己的夢境。
“這就是人類的夢境。在夢中,人類把自己化為虛無,一個無窮小的個體,那麽,他就可穿透一切,無拘無束,任何小的空間對他而言,都是無限大。3000年前,人類已經在地下700米處捕捉到中微子。這個中微子就是人類夢中的自我。中微子的生命,與宇宙同在,它是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基本粒子。”魯傑對人灰的夢境進行科學解析。
“魯傑先生,那麽宇宙是從哪裏來的?宇宙原本是一個無窮小的個體嗎?或者說,宇宙就是一個夢,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祝融提出了宇宙的終極問題。
“我表示同意。宇宙就是一個虛空,與人類的夢境一樣,感覺起來巨大無比、無所不包,實際上是什麽都沒有,一無所有。”魯傑支持祝融的觀點。
“為什麽在現實世界中,感覺起來有很多物質的東西,看得見、摸得著?”祝融提出了疑惑不解的問題。
“宇宙中存在許多無窮小的基本粒子,粒子的波動形成能量,能量的凝聚形成磁場,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無數個無形的粒子聚集成可見的物質。這些物質,在中微子看來,仍然是虛空的。但從人類的視覺看,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物體。因為人類本身也是一個能量體的凝固。”魯傑對物質形成進行科學解析。
“人類本身也是一個能量體的凝固!這句話,我疑惑,是什麽力量,讓這些不同的物質凝聚在人體身上,而且產生了思維?”祝融把問題又繞迴來了。
“人類基因,基因是儲存在人類受精卵中的遺傳密碼。這些遺傳密碼決定著細胞的生長方向。基因包含著人類世世代代相傳的文化、文明。這些文化、文明最終停留在大腦中,經過後天的努力,重新喚醒,成為人類的智慧結晶。”魯傑相信,是基因這種能量場把需要的物質組織起來形成有智慧的人類個體。
“為什麽有些文化、文明,我們卻稱之為神話?”祝融不解,神話畢竟離現實生活太過遙遠。
“神話,就是史前文明的殘缺記憶,是尚未喚醒的人類智慧結晶,隻能在夢中或小說、影視劇中體驗。”魯傑確信,神話應該是人類通向更高文明的鑰匙。
再次來到火星,魯傑仿佛重生再世。上次來到火星,而對浩翰的火星洋麵,望洋興歎。這次來到火星,他發誓要借助皮耶的深潛技術,好好到水手號穀探險一番。
火星神州基地占地約10萬平方公裏,是火星最大的人類活動基地。經過神州華族三千年的持續建設,這裏已經成為仙界般的世外桃源,是地球高端人士的旅遊康養科研目的地。這裏的城市寸土寸金,房屋都是高塔式地聳立雲霄,空中軌道與橋梁四通八達,雲霧繚繞,若隱若現。交通工具以空中飛行器為主,其中以穿戴式飛行器最為常見。人們能夠像神話故事中的神仙一樣,在空中自由飛行、懸停。
祝融與杜鵑都是矽基機器人,他們由第一代火星車“祝融號”與“杜鵑號”進化而來,每隔幾年,他們都會自我更新軟件,然後改造硬件,實現迭代升級。他們身上承載著人類探索火星的所有資料以及關於火星的所有神話傳說故事。
麵對火星,魯傑又陷入深思之中。
人類從一開始探索外太空,就與神話故事聯係在一起。祝融就遠古神話中火神的名字,而杜鵑正是火神祝融的妻子。雖然火星與火關係不大,隻是表麵上呈紅色而已,但顧名思義,就把火神與火星聯係起來,就把祝融作為人類探索火星的標誌賦予其科學意義。
人類探索宇宙的終極意義是什麽?人類想知道自己的起源是什麽?為什麽一具靈長類的生物體,具有意識、思考,或者具有靈魂。人類想象的東西,或夢幻中出現的東西,為什麽科學永遠無法企及?人類一點一滴地,把自己頭腦夢想的東西,一步一步變成現實。但是過了一萬年,科學看樣子已經很發達了,依然與夢想的東西有巨大的差距。
人類的科學認知與夢想,猶如地球與宇宙。地球仿佛很偉大了,可以容納200億人類居住,人類發明的宇宙飛船可瞬間抵達太陽係內的任何可以停留的星球。但是,要離開太陽係,甚至銀河係,何其艱難!縱使離開了,也可能一去不複返。地球就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科學認知就是人類夢想中的滄海一粟。
人類的肉體凡胎,限製了能力,不能耐高溫、低溫,不能受高壓、低壓,壽命有限,不能從事超長待機的工作,速度有限,不能從事超長距離的工作。脆弱的人類,逃脫不了作繭自縛的命運。
杜鵑帶領皮耶、女娃、胡西、瑪麗、傑森、艾麗斯、海靈等人去參觀火星博物館。而祝融則與魯傑坐在基地辦公室裏聊天。
“祝融,你有沒有做夢?會夢到你的祖先火神嗎?”魯傑相信祝融擁有人類的智慧,肯定會做夢。
“你覺得我會做夢嗎?做夢是你們人類的習慣吧?”祝融反問魯傑。
“會的。因為你現在已經進化成人類了!”魯傑笑笑,端起一杯綠茶慢慢地品嚐。
“謝謝!我也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人類了!人類的世界真是奇妙!”祝融也端起茶杯,細細品茗。他的體內結構已經改造成越來越接近人體生理結構了。
“你指的人類世界是夢中的世界吧?”魯傑覺得,祝融長期生活在火星,實際上沒有真正接觸過地球上的人類生活。
“你說的對。當我閉上眼睛,進入睡覺狀態,腦電波便會引導我進入一個無比寬廣的世界,不受時間限製,不受空間限製,我可神遊於古今中外、浩翰宇宙之中,甚至進入微觀世界,而微觀世界比宏觀世界,一點也不見小,也是非常宏大,無窮無盡。”祝融津津有味地說起自己的夢境。
“這就是人類的夢境。在夢中,人類把自己化為虛無,一個無窮小的個體,那麽,他就可穿透一切,無拘無束,任何小的空間對他而言,都是無限大。3000年前,人類已經在地下700米處捕捉到中微子。這個中微子就是人類夢中的自我。中微子的生命,與宇宙同在,它是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基本粒子。”魯傑對人灰的夢境進行科學解析。
“魯傑先生,那麽宇宙是從哪裏來的?宇宙原本是一個無窮小的個體嗎?或者說,宇宙就是一個夢,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祝融提出了宇宙的終極問題。
“我表示同意。宇宙就是一個虛空,與人類的夢境一樣,感覺起來巨大無比、無所不包,實際上是什麽都沒有,一無所有。”魯傑支持祝融的觀點。
“為什麽在現實世界中,感覺起來有很多物質的東西,看得見、摸得著?”祝融提出了疑惑不解的問題。
“宇宙中存在許多無窮小的基本粒子,粒子的波動形成能量,能量的凝聚形成磁場,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無數個無形的粒子聚集成可見的物質。這些物質,在中微子看來,仍然是虛空的。但從人類的視覺看,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物體。因為人類本身也是一個能量體的凝固。”魯傑對物質形成進行科學解析。
“人類本身也是一個能量體的凝固!這句話,我疑惑,是什麽力量,讓這些不同的物質凝聚在人體身上,而且產生了思維?”祝融把問題又繞迴來了。
“人類基因,基因是儲存在人類受精卵中的遺傳密碼。這些遺傳密碼決定著細胞的生長方向。基因包含著人類世世代代相傳的文化、文明。這些文化、文明最終停留在大腦中,經過後天的努力,重新喚醒,成為人類的智慧結晶。”魯傑相信,是基因這種能量場把需要的物質組織起來形成有智慧的人類個體。
“為什麽有些文化、文明,我們卻稱之為神話?”祝融不解,神話畢竟離現實生活太過遙遠。
“神話,就是史前文明的殘缺記憶,是尚未喚醒的人類智慧結晶,隻能在夢中或小說、影視劇中體驗。”魯傑確信,神話應該是人類通向更高文明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