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畏罪自殺?
*
警車的紅藍燈光在下午的陽光下並不刺眼,但依然在青榆路17號的寂靜中顯得格外突兀。
舒良策停下車,推開車門,
天氣陰沉沉,隱約還能聞到獨屬於低氣壓天氣的氣味。
雲層中似有暗雷湧動。
李書緊隨其後,手裏拿著平板,邊走邊匯報:
“舒隊,現場已經封鎖了,先到的同事在二樓發現了周固和林曼的屍體。初步判斷,死亡時間不超過48小時。”
舒良策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屋前空地上堆著幾袋破開的水泥,白色的粉末被風吹得四處飄散。
一台鏽跡斑斑的攪拌機停在角落,輪子深陷在泥土裏,攪拌桶內還殘留著幹硬的水泥塊。
這座房子,正是周固林曼名下第二處房產。
兩年前,他們買下這塊地,打算建一棟自建房,作為周末度假或是將來退休後的居所。
房子剛開始動工沒多久,就因周小棠的失蹤戛然而止。
周固和林曼無心繼續,施工隊也被叫停,所有工程材料就這麽原封不動地留在了原地。
於白在殺意空間裏找出來的新信息,就指向了這裏。
警方第一時間就派人全副武裝來到這裏查看,沒有發現高塔的蹤跡,卻在這裏發現了周固和林曼的屍體。
傳迴報告後,舒良策到了現場,而識心研究院也派出殺意粒子采集人員緊隨其後。
“房子裏什麽情況?”舒良策問,腳步未停。
李書掃了一眼光屏,快速匯報:“周固和林曼的屍體在二樓的主臥室被發現。現場沒有打鬥痕跡,但周固手裏握著一把刀,刀尖上有幹涸的血跡。林曼的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傷口,血跡已經凝固。初步判斷,周固先用刀殺害了林曼,隨後自殺。法醫正在進一步確認死因。”
舒良策皺了皺眉,目光掃過屋內的環境。
地板上積了厚厚的灰,腳印雜亂無章,牆角的蜘蛛網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又一條消息彈出,李書掃了一眼,隨後又補充匯報道:“舒隊,識心研究院那邊比對結果顯示,在周固身上提取的殺意粒子,和在韋斯特身上提取的殺意粒子一致,也就是說,今天於白進入的殺意空間,是周固的潛意識。”
舒良策沉思一下,隨後又開口:“現場有沒有發現其他人的”
“現場有沒有發現其他人的痕跡?”
聽到這話,李書放下手裏的平板,對上舒良策的視線:“呃……舒隊,您還是親自去看一眼吧。”
舒良策盯著李書欲言又止的神情,移開視線,徑直走向二樓。
樓梯的木板上布滿了灰塵,顯然已經被很多人踩過。
走廊盡頭的房間裏,幾名警員正圍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麽。
機械蜘蛛們忙上忙下,收集著各個角落裏可能存在的細微線索。
他走進房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混合著灰塵和黴味。
周固和林曼的屍體躺在地上,身體已經僵硬,但因為死亡時間不長,皮膚還沒有完全失去血色,屍斑也才剛剛形成。
周固仰麵躺著,手裏握著一把刀,刀尖上有幹涸的血跡,血跡沿著刀刃一直延伸到他的胸口。
嘴唇微微發紫,皮膚蒼白。
他的眼睛半睜著,眼神空洞,臉上沒有痛苦的表情,反而透出一種詭異的平靜。
林曼側臥在周固身旁,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傷口,血跡已經凝固,染紅了她身下的地板。
她的雙手微微蜷縮,像是想要抓住什麽,但最終什麽也沒抓住。
她雙眼緊閉,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和釋然,仿佛終於從某種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
房間裏沒有打鬥的痕跡,地板上除了血跡,隻有幾道淺淺的拖痕,像是周固和林曼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挪動過位置。
兩人屍體旁,地板上躺著一張照片。
照片的邊緣已經卷起,表麵布滿了細小的滑痕,像是被反複摩挲過無數次。
照片上,周小棠站在中間,穿著一件淺藍色的外套,手裏拿著一把小鏟子,臉上掛著興奮的笑容。
她的腳下是一片剛被翻開的泥土,身後是一台攪拌機和幾袋水泥。
周固和林曼分別站在她的兩側,周固的手搭在女兒的肩膀上,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林曼則彎著腰,低頭看著周小棠,眼神裏滿是溫柔。
照片的背景是一堵剛砌了一半的牆,紅磚裸露在外,牆角堆著幾根鋼筋。
那是兩年前,房子剛開始動工時的場景。
背麵寫著一行字:“新家動工。”
照片的一角有一道深深的折痕,像是被人用力捏過。
另一角沾著幹涸的水漬,像是經年累月的淚水。
照片的中央,周小棠的臉被磨得有些模糊,像是被人用拇指反複撫摸過。
舒良策把視線從照片上收迴。
終於落在牆上的高塔塔羅牌。
房間裏安靜下來,隻有機械蜘蛛們工作的聲音,沙沙作響。
警員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看向舒良策,等待他的反應。
李書站在一旁,手中的平板垂下,目光在舒良策和塔羅牌之間來迴移動。
舒良策盯著塔羅牌,沒有說話,臉上沒有表情,但眼神冷了下來。
房間裏彌漫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壓抑,像無形的石頭壓在每個人的胸口。
李書知道,現場的沉默不僅僅是因為周固和林曼的死,更是因為這件事的複雜性已經超出了警方的預料。
雖然還沒出定論,但周固和林曼大概率就是殺死韋斯特的兇手,他們將韋斯特的屍體通過高空清潔機器示眾,這件事在公眾中引發了巨大的恐慌和憤怒。
上麵要求48小時內破案,壓力如山。
現在,周固和林曼畏罪自殺,案子看似終結,但李書心裏清楚,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
公眾會怎麽想?
他們會認為兇手以死逃脫法律的製裁,這樣的結局難以平憤,質疑警方是否抓住了真正的兇手?
是否迫於時間壓力,找來兩具屍體充當兇手草草結案?
更糟糕的是,周固和林曼的死,意味著線索斷了。
好不容易又有一起和高塔有關的案件,警方還抱著緊急破案說不定還能摘出高塔的期待,現在好了,又被高塔牽著鼻子走。
牆上這張塔羅牌,說不定就是高塔對警方的嘲笑!
而且……周固和林曼的家庭情況,也讓這起案件的社會影響更加惡劣。
周固和林曼是走失兒童家屬,他們的遭遇本就讓公眾同情。
現在,他們成了殺人兇手,又畏罪自殺,公眾的情緒會變得更加複雜。
有人可能會同情他們的絕望,有人會譴責他們暴力,更多人會質疑警方:
為什麽周固和林曼會走到這一步?為什麽警方當時沒能及時找到周小棠?為什麽韋斯特這樣的詐騙犯能屢屢得手?
*
警車的紅藍燈光在下午的陽光下並不刺眼,但依然在青榆路17號的寂靜中顯得格外突兀。
舒良策停下車,推開車門,
天氣陰沉沉,隱約還能聞到獨屬於低氣壓天氣的氣味。
雲層中似有暗雷湧動。
李書緊隨其後,手裏拿著平板,邊走邊匯報:
“舒隊,現場已經封鎖了,先到的同事在二樓發現了周固和林曼的屍體。初步判斷,死亡時間不超過48小時。”
舒良策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屋前空地上堆著幾袋破開的水泥,白色的粉末被風吹得四處飄散。
一台鏽跡斑斑的攪拌機停在角落,輪子深陷在泥土裏,攪拌桶內還殘留著幹硬的水泥塊。
這座房子,正是周固林曼名下第二處房產。
兩年前,他們買下這塊地,打算建一棟自建房,作為周末度假或是將來退休後的居所。
房子剛開始動工沒多久,就因周小棠的失蹤戛然而止。
周固和林曼無心繼續,施工隊也被叫停,所有工程材料就這麽原封不動地留在了原地。
於白在殺意空間裏找出來的新信息,就指向了這裏。
警方第一時間就派人全副武裝來到這裏查看,沒有發現高塔的蹤跡,卻在這裏發現了周固和林曼的屍體。
傳迴報告後,舒良策到了現場,而識心研究院也派出殺意粒子采集人員緊隨其後。
“房子裏什麽情況?”舒良策問,腳步未停。
李書掃了一眼光屏,快速匯報:“周固和林曼的屍體在二樓的主臥室被發現。現場沒有打鬥痕跡,但周固手裏握著一把刀,刀尖上有幹涸的血跡。林曼的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傷口,血跡已經凝固。初步判斷,周固先用刀殺害了林曼,隨後自殺。法醫正在進一步確認死因。”
舒良策皺了皺眉,目光掃過屋內的環境。
地板上積了厚厚的灰,腳印雜亂無章,牆角的蜘蛛網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又一條消息彈出,李書掃了一眼,隨後又補充匯報道:“舒隊,識心研究院那邊比對結果顯示,在周固身上提取的殺意粒子,和在韋斯特身上提取的殺意粒子一致,也就是說,今天於白進入的殺意空間,是周固的潛意識。”
舒良策沉思一下,隨後又開口:“現場有沒有發現其他人的”
“現場有沒有發現其他人的痕跡?”
聽到這話,李書放下手裏的平板,對上舒良策的視線:“呃……舒隊,您還是親自去看一眼吧。”
舒良策盯著李書欲言又止的神情,移開視線,徑直走向二樓。
樓梯的木板上布滿了灰塵,顯然已經被很多人踩過。
走廊盡頭的房間裏,幾名警員正圍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麽。
機械蜘蛛們忙上忙下,收集著各個角落裏可能存在的細微線索。
他走進房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混合著灰塵和黴味。
周固和林曼的屍體躺在地上,身體已經僵硬,但因為死亡時間不長,皮膚還沒有完全失去血色,屍斑也才剛剛形成。
周固仰麵躺著,手裏握著一把刀,刀尖上有幹涸的血跡,血跡沿著刀刃一直延伸到他的胸口。
嘴唇微微發紫,皮膚蒼白。
他的眼睛半睜著,眼神空洞,臉上沒有痛苦的表情,反而透出一種詭異的平靜。
林曼側臥在周固身旁,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傷口,血跡已經凝固,染紅了她身下的地板。
她的雙手微微蜷縮,像是想要抓住什麽,但最終什麽也沒抓住。
她雙眼緊閉,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和釋然,仿佛終於從某種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
房間裏沒有打鬥的痕跡,地板上除了血跡,隻有幾道淺淺的拖痕,像是周固和林曼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挪動過位置。
兩人屍體旁,地板上躺著一張照片。
照片的邊緣已經卷起,表麵布滿了細小的滑痕,像是被反複摩挲過無數次。
照片上,周小棠站在中間,穿著一件淺藍色的外套,手裏拿著一把小鏟子,臉上掛著興奮的笑容。
她的腳下是一片剛被翻開的泥土,身後是一台攪拌機和幾袋水泥。
周固和林曼分別站在她的兩側,周固的手搭在女兒的肩膀上,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林曼則彎著腰,低頭看著周小棠,眼神裏滿是溫柔。
照片的背景是一堵剛砌了一半的牆,紅磚裸露在外,牆角堆著幾根鋼筋。
那是兩年前,房子剛開始動工時的場景。
背麵寫著一行字:“新家動工。”
照片的一角有一道深深的折痕,像是被人用力捏過。
另一角沾著幹涸的水漬,像是經年累月的淚水。
照片的中央,周小棠的臉被磨得有些模糊,像是被人用拇指反複撫摸過。
舒良策把視線從照片上收迴。
終於落在牆上的高塔塔羅牌。
房間裏安靜下來,隻有機械蜘蛛們工作的聲音,沙沙作響。
警員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看向舒良策,等待他的反應。
李書站在一旁,手中的平板垂下,目光在舒良策和塔羅牌之間來迴移動。
舒良策盯著塔羅牌,沒有說話,臉上沒有表情,但眼神冷了下來。
房間裏彌漫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壓抑,像無形的石頭壓在每個人的胸口。
李書知道,現場的沉默不僅僅是因為周固和林曼的死,更是因為這件事的複雜性已經超出了警方的預料。
雖然還沒出定論,但周固和林曼大概率就是殺死韋斯特的兇手,他們將韋斯特的屍體通過高空清潔機器示眾,這件事在公眾中引發了巨大的恐慌和憤怒。
上麵要求48小時內破案,壓力如山。
現在,周固和林曼畏罪自殺,案子看似終結,但李書心裏清楚,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
公眾會怎麽想?
他們會認為兇手以死逃脫法律的製裁,這樣的結局難以平憤,質疑警方是否抓住了真正的兇手?
是否迫於時間壓力,找來兩具屍體充當兇手草草結案?
更糟糕的是,周固和林曼的死,意味著線索斷了。
好不容易又有一起和高塔有關的案件,警方還抱著緊急破案說不定還能摘出高塔的期待,現在好了,又被高塔牽著鼻子走。
牆上這張塔羅牌,說不定就是高塔對警方的嘲笑!
而且……周固和林曼的家庭情況,也讓這起案件的社會影響更加惡劣。
周固和林曼是走失兒童家屬,他們的遭遇本就讓公眾同情。
現在,他們成了殺人兇手,又畏罪自殺,公眾的情緒會變得更加複雜。
有人可能會同情他們的絕望,有人會譴責他們暴力,更多人會質疑警方:
為什麽周固和林曼會走到這一步?為什麽警方當時沒能及時找到周小棠?為什麽韋斯特這樣的詐騙犯能屢屢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