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輕拂過,帶起一層薄薄的沙霧,在空中緩緩飄散,像是某種無形的屏障,阻擋了腳印們的延伸,也阻擋了於白的前進。
頭顱的輪廓在空曠的沙地上顯得格外巨大,像是從沙層中拔地而起的一座山峰,帶著一種無聲的壓迫感。
剛剛見它,於白還在沙漠邊緣。
此時再見,於白距離它更近了。
頭顱仰躺在沙層中,後腦勺顯然有一大部分陷入沙層之下。
它的皮膚呈現出灰白色,表麵幹燥龜裂,裂紋縱橫交錯,像是被風沙侵蝕的古老石像。
裂紋的深度和寬度不一,有的細密如蛛網,有的則像是被某種力量撕裂的溝壑,裸露出的內部結構呈現出灰褐色的質地,與表麵的灰白色形成鮮明對比。
眼窩空洞,沒有眼球,沙流從眼窩中無聲地傾斜而下,兩條沙河,沿著頭顱表麵蜿蜒而下。
鼻孔寬大而高挺,鼻翼兩側的皮膚布滿了細密的裂痕,沙流從鼻孔中緩緩流出,與眼窩中的沙流匯合,形成一條更寬的沙河。
嘴巴微微張開,沙流則從它的嘴角緩緩流出,仿佛頭顱的體內隱藏著某種無盡沙源,源源不斷地將沙粒輸送出來。
站在距離它不遠處,空氣中彌漫著細沙的味道,帶著一種幹燥而陳舊的氣息。
於白看著這沉默的頭顱,細細感受著那份巨物帶來的壓迫感。
他和這頭顱之間最後的距離,就是這片沒有任何腳印的沙地。
在剛剛的測試中得知,震動會吸引蠕蟲攻擊。
踩在厚實的腳印上,能避免製造震動傳到沙層下。
現在這段最後距離上,沒有腳印,也就意味著於白一旦踩上這片沙地,就一定會觸發蠕蟲攻擊。
況且——
這段沙地的距離並不短,不是於白一鼓作氣衝過去就能突破的。
而於白眼下的精神耐受值隻有堪憂的8點。
難,難,難。
這就陷入了新的矛盾。
眼下突破點就在眼前,但問題是怎麽突破?
別說是於白,就連場外觀察室都沉默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陸陸續續又有其他殺意側寫師被迴收出來。
屏幕牆上,一個個亮著的畫麵熄滅,宣告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眾人的心情隨著畫麵的熄滅而逐漸沉重。
“又失敗了……這是第幾個了?”
“已經超過一半的側寫師被迴收了,剩下的也沒幾個了。”
“目前還留在場上的側寫師,進度最大的就是於白,但他那8點精神耐受值……”
“風險太大了,萬一於白失敗了,精神耐受值清零,我們豈不是既損失了於白,又沒得到破案的線索?”
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聚焦在於白的畫麵上,心裏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們對於白抱有期待,但又不敢期待。
期待,是因為於白無論是心理素質還是行動思路,都明顯遠超其他經受過專業訓練的側寫師。他的每一步都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不敢期待,是因為現在他的精神耐受值實在太低,再來一點新的危險,隻怕到時候就算沒找到任何線索,席子向也必須將他立刻迴收。
“如果於白失敗了,我們該怎麽辦?”
有人輕聲問,卻沒人迴答。
再熬一會,天都要亮了。
束手無策的等待,讓殺意空間內外的人都飽受折磨。
“是那些蠕蟲。”
一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聲音兀自出現,打斷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眾人尋找著聲音的來源,看向了舒良策:“什、什麽?”
而他還是保持著原來的動作沒變,甚至麵對眾人疑惑地詢問,他也沒和任何一個人對上視線。
他隻是,直直地盯著於白的殺意空間畫麵,看著於白的身影。
像是福至心靈,又像是察覺到什麽,於白動了——
隻見他彎下腰,開始抓起沙子,再次填充塑料瓶,這一次,他選擇將塑料瓶填滿。
裝填完畢後,他拉開繩子,朝著自己麵前的方向,直直將塑料瓶拋去。
塑料瓶帶著繩子重重砸在於白麵前不遠處的沙地上,發出一聲沉悶的“咚”響。
沙層微微一震,仿佛水麵被投下一顆石子,激起無形的波紋。
於白的目光死死盯著沙層,等待著蠕蟲的反應。
沒過多久,沙層下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塑料瓶所落位置,細沙緩緩流動,朝著塑料瓶的方向匯聚而來。
緊接著,一隻蠕蟲破沙而出,迅速纏上塑料瓶,要將它往下拽。
於白沒有停下,他再次拉動繩子,將塑料瓶高高甩起,隨即又一次用力拋出。
咚——
塑料瓶重重砸在同一個位置,沙層再次震動。
這一次,反應更快了。
沙層下的震動加劇,兩股細沙同時流動,朝著塑料瓶的方向匯聚而來。
又有幾隻蠕蟲鑽出,再次重複剛剛的行為:纏上塑料瓶,試圖將其拖進沙下。
於白還是沒有罷休,他再一次甩起塑料瓶。
咚——
咚——
咚——
一次又一次,塑料瓶重重砸在同一個位置,沙層的震動越來越強烈。
一股、兩股、三股、四股……
沙層上,再次出現了令人心驚的“凸起”,隻是這次大家對這些凸起不再陌生,知道這些沙層上的凸起,底下其實是一隻隻抱起團來的蠕蟲在前進。
越來越多的蠕蟲被吸引過來,沙層下的震動幾乎連成一片。
原本隻是於白在上麵製造震動,而現在因為大量蠕蟲聚集過來,又間接引發了次生震動,再一次將震動的範圍擴大,吸引了更加多的蠕蟲前來!
隨著蠕蟲群在底下飛速運動,上層沙粒開始流動,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推動,竟然形成了一道正在運動的沙流!
於白剛剛在獲取塑料瓶的過程中,近距離觀察到蠕蟲身上有一種鱗片。
這些鱗片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結構,邊緣微微翹起,表麵布滿了細密的紋路,像是無數把小型的鏟子。
當蠕蟲在沙層下移動時,這些鱗片會隨著身體的扭動而微微震顫,像是無數把小鏟子在沙粒中劃動。
這種結構無意中起到了類似“傳送帶”的作用,蠕蟲在沙層下移動時,鱗片的震顫會帶動周圍的沙粒,將沙粒朝著蠕蟲運動的方向推動。
隨著越來越多蠕蟲聚集在一起,這種推動力會逐漸增強,最終形成上層沙粒的流動。
這也是於白敢孤注一擲的依據!
頭顱的輪廓在空曠的沙地上顯得格外巨大,像是從沙層中拔地而起的一座山峰,帶著一種無聲的壓迫感。
剛剛見它,於白還在沙漠邊緣。
此時再見,於白距離它更近了。
頭顱仰躺在沙層中,後腦勺顯然有一大部分陷入沙層之下。
它的皮膚呈現出灰白色,表麵幹燥龜裂,裂紋縱橫交錯,像是被風沙侵蝕的古老石像。
裂紋的深度和寬度不一,有的細密如蛛網,有的則像是被某種力量撕裂的溝壑,裸露出的內部結構呈現出灰褐色的質地,與表麵的灰白色形成鮮明對比。
眼窩空洞,沒有眼球,沙流從眼窩中無聲地傾斜而下,兩條沙河,沿著頭顱表麵蜿蜒而下。
鼻孔寬大而高挺,鼻翼兩側的皮膚布滿了細密的裂痕,沙流從鼻孔中緩緩流出,與眼窩中的沙流匯合,形成一條更寬的沙河。
嘴巴微微張開,沙流則從它的嘴角緩緩流出,仿佛頭顱的體內隱藏著某種無盡沙源,源源不斷地將沙粒輸送出來。
站在距離它不遠處,空氣中彌漫著細沙的味道,帶著一種幹燥而陳舊的氣息。
於白看著這沉默的頭顱,細細感受著那份巨物帶來的壓迫感。
他和這頭顱之間最後的距離,就是這片沒有任何腳印的沙地。
在剛剛的測試中得知,震動會吸引蠕蟲攻擊。
踩在厚實的腳印上,能避免製造震動傳到沙層下。
現在這段最後距離上,沒有腳印,也就意味著於白一旦踩上這片沙地,就一定會觸發蠕蟲攻擊。
況且——
這段沙地的距離並不短,不是於白一鼓作氣衝過去就能突破的。
而於白眼下的精神耐受值隻有堪憂的8點。
難,難,難。
這就陷入了新的矛盾。
眼下突破點就在眼前,但問題是怎麽突破?
別說是於白,就連場外觀察室都沉默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陸陸續續又有其他殺意側寫師被迴收出來。
屏幕牆上,一個個亮著的畫麵熄滅,宣告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眾人的心情隨著畫麵的熄滅而逐漸沉重。
“又失敗了……這是第幾個了?”
“已經超過一半的側寫師被迴收了,剩下的也沒幾個了。”
“目前還留在場上的側寫師,進度最大的就是於白,但他那8點精神耐受值……”
“風險太大了,萬一於白失敗了,精神耐受值清零,我們豈不是既損失了於白,又沒得到破案的線索?”
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聚焦在於白的畫麵上,心裏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們對於白抱有期待,但又不敢期待。
期待,是因為於白無論是心理素質還是行動思路,都明顯遠超其他經受過專業訓練的側寫師。他的每一步都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不敢期待,是因為現在他的精神耐受值實在太低,再來一點新的危險,隻怕到時候就算沒找到任何線索,席子向也必須將他立刻迴收。
“如果於白失敗了,我們該怎麽辦?”
有人輕聲問,卻沒人迴答。
再熬一會,天都要亮了。
束手無策的等待,讓殺意空間內外的人都飽受折磨。
“是那些蠕蟲。”
一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聲音兀自出現,打斷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眾人尋找著聲音的來源,看向了舒良策:“什、什麽?”
而他還是保持著原來的動作沒變,甚至麵對眾人疑惑地詢問,他也沒和任何一個人對上視線。
他隻是,直直地盯著於白的殺意空間畫麵,看著於白的身影。
像是福至心靈,又像是察覺到什麽,於白動了——
隻見他彎下腰,開始抓起沙子,再次填充塑料瓶,這一次,他選擇將塑料瓶填滿。
裝填完畢後,他拉開繩子,朝著自己麵前的方向,直直將塑料瓶拋去。
塑料瓶帶著繩子重重砸在於白麵前不遠處的沙地上,發出一聲沉悶的“咚”響。
沙層微微一震,仿佛水麵被投下一顆石子,激起無形的波紋。
於白的目光死死盯著沙層,等待著蠕蟲的反應。
沒過多久,沙層下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塑料瓶所落位置,細沙緩緩流動,朝著塑料瓶的方向匯聚而來。
緊接著,一隻蠕蟲破沙而出,迅速纏上塑料瓶,要將它往下拽。
於白沒有停下,他再次拉動繩子,將塑料瓶高高甩起,隨即又一次用力拋出。
咚——
塑料瓶重重砸在同一個位置,沙層再次震動。
這一次,反應更快了。
沙層下的震動加劇,兩股細沙同時流動,朝著塑料瓶的方向匯聚而來。
又有幾隻蠕蟲鑽出,再次重複剛剛的行為:纏上塑料瓶,試圖將其拖進沙下。
於白還是沒有罷休,他再一次甩起塑料瓶。
咚——
咚——
咚——
一次又一次,塑料瓶重重砸在同一個位置,沙層的震動越來越強烈。
一股、兩股、三股、四股……
沙層上,再次出現了令人心驚的“凸起”,隻是這次大家對這些凸起不再陌生,知道這些沙層上的凸起,底下其實是一隻隻抱起團來的蠕蟲在前進。
越來越多的蠕蟲被吸引過來,沙層下的震動幾乎連成一片。
原本隻是於白在上麵製造震動,而現在因為大量蠕蟲聚集過來,又間接引發了次生震動,再一次將震動的範圍擴大,吸引了更加多的蠕蟲前來!
隨著蠕蟲群在底下飛速運動,上層沙粒開始流動,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推動,竟然形成了一道正在運動的沙流!
於白剛剛在獲取塑料瓶的過程中,近距離觀察到蠕蟲身上有一種鱗片。
這些鱗片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結構,邊緣微微翹起,表麵布滿了細密的紋路,像是無數把小型的鏟子。
當蠕蟲在沙層下移動時,這些鱗片會隨著身體的扭動而微微震顫,像是無數把小鏟子在沙粒中劃動。
這種結構無意中起到了類似“傳送帶”的作用,蠕蟲在沙層下移動時,鱗片的震顫會帶動周圍的沙粒,將沙粒朝著蠕蟲運動的方向推動。
隨著越來越多蠕蟲聚集在一起,這種推動力會逐漸增強,最終形成上層沙粒的流動。
這也是於白敢孤注一擲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