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請安就這麽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華妃迴到翊坤宮後,華妃就讓人把敬事房賬本拿了過來,這個月皇上一共來了後宮十次,除開皇貴妃那裏三次外,富察貴人和沈眉莊各兩次,都要趕上自己了,今日已經懲罰過沈眉莊,那接下來自然就該富察貴人了。
畢竟不能越過宜修,華妃也不好做得太過,就以讓富察貴人更加懂得如何服侍皇上的理由,讓富察貴人來翊坤宮學習研墨。
華妃坐在榻間,任由兩個小丫鬟給她捶腿捏肩,擺弄著手絹朝富察貴人訓話。
“這研墨可是門功夫,你得好好學。”
十一月的天愣是讓富察貴人研墨磨出汗來,偏還不能停,雖說是滿軍旗嬪妃,但在囂張的華妃麵前,富察貴人是被壓的大氣也不敢喘。
“是!”
接連幾日富察貴人被折磨得人都消瘦一圈,麵上還要感謝華妃娘娘教導,不敢露出一絲不敬來。
恰逢此時西北準格爾部發生叛亂,還需用到年羹堯去平叛,華妃這點小打小鬧沒牽起一絲波瀾,不過富察貴人倒是暫時逃脫了華妃的折磨,原因就是華妃擔心兄長。
而另一邊碎玉軒的甄嬛還在裝病,幾月下來一直不見起色,碎玉軒機幾乎成了冷宮一樣的存在,不僅內務府狗眼看人低,開始克扣她們的日常用品,有著沈眉莊的時常來看望,碎玉軒倒不至於被奴大欺主,但仍人心渙散,有了不一樣的心思,紛紛謀求其它出路,與其跟著一個病得不見起色的主子,還不如早做打算。
可這病了幾月卻沒見好就讓皇後有些懷疑,就吩咐憐春來試探甄嬛是不是真病。憐春來的時候甄嬛病的都起不來身,浣碧很是時候的把藥端上來,當著憐春的麵幹了一大碗藥。
緊接著憐春又說起後宮之事,先是忽略皇貴妃,然後又暗示華妃的狠毒,讓甄嬛明白以後好跟皇後統一戰線。看甄嬛沒什麽反應,憐春又開始挑撥離間,故意將沈眉莊得寵的事情告訴她,希望她們姐妹倆反目成仇。
可甄嬛一眼就看出憐春的心思,即使聽著沈眉莊得寵也沒什麽反應,隨便敷衍幾句後找個理由就把她打發了。
憐春迴到景仁宮後匯報了兩人之間的對話,這讓兩主仆一時都分不清甄嬛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在意。
與此同時,皇後派憐春去碎玉軒的事情也被不少人知道,紛紛猜測皇後是不是要幫甄嬛爭寵,後麵又沒見皇後有什麽動作這事也就過去了。
碎玉軒的太監總管康祿海覺得跟著甄嬛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便找好了下家,這天他們又在議論此事的時候,恰好被流朱無意間聽到,一項心直口快的她推門而入指責幾人,隨後又去找甄嬛告狀。
康祿海還暫時不想跟甄嬛撕破臉,以她這張臉萬一那日皇上想起來了,假惺惺的表示自己很想伺候甄嬛,可麗嬪那邊點名要他過去,他實在是推脫不了,好一個身不由己。
流朱為甄嬛打抱不平:“我竟不知這世上還有牛不喝水強按頭的道理,既然你一心想伺候小主,那麽這份忠心到辜負不得。”
“不如你去辭了麗嬪娘娘,告訴麗嬪娘娘,你是個一生不侍二主的忠仆,隻怕是有人口不應心罷了。”
甄嬛深知自己這病拖遝幾月不見好,底下人見沒撈頭自然要尋求別的出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亙古不變的道理。
甄嬛在感歎世態炎涼的同時,讓流朱把碎玉軒所有的宮女太監都叫來,正好趁這個機會把那些有二心的人都踢走 。
“我這一病快兩月了,病中怕吵,也實在無需這麽多人來伺候,所以今兒找你們來隻問一句話,若誰有意離開碎玉軒,去浣碧那領一錠銀子便可走人。”
聽到甄嬛這麽說,那幾個早有異心的宮女太監也懶得裝了,紛紛拿了銀子急忙開溜,一時間整個碎玉軒隻剩下除流朱和浣碧之外的一個宮女,佩兒,而太監也隻剩下小允子一人留下。
甄嬛起身親自扶起兩人,“你們跟著我這個久病無寵的小主,從沒享過一天福,卻還如此待我,我無以迴報,隻要有我在一日,我絕不讓你們受委屈。”從此他們主仆幾人在碎玉軒相依為命。
讓他們都下去後,甄嬛在想這病該好了,不然照再這樣下去冬天凍死在碎玉軒都沒人發現,隻是苦手現在宮裏沒有能用的人,打聽消息也不便。
雖然現在碎玉軒還是時常遭到內務府的欺負,但沈眉莊獨得盛寵,經常會來看望甄嬛,私底下也經常給甄嬛一些幫助,看在沈眉莊的麵子上,內務府也收斂了許多,這才讓甄嬛的日子好過些。
轉眼就到了大年三十,由於甄嬛一直稱病,所以皇後便準許她不用去參加合宮夜宴。與宮宴上的熱鬧相比,碎玉軒就冷清許多,幾人聚在一起剪窗花打發時間。
沒想到小允子手巧,剪出來個小像,甄嬛拿著小像愛不釋手。不知誰提出宮裏的傳統,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掛在樹枝上就可以許願祈福。甄嬛一聽立刻來了興致,接著又有些犯愁,院子裏全是枯樹枝,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可以祈福的好地方。
這時甄嬛突然想到冬天就是梅花盛開的季節,:“不如我們找個有梅花的地方,把小像掛上去。”
“好啊,倚梅園的梅花就可以,離咱們這還近。”
“嗯,不錯。雪花映著紅梅簇簇,暗香浮動,這才算是良辰美景吧!”
“我去看看。”也就是這個時候甄嬛顯露出女兒家的活潑來。
小允子卻跪地攔住甄嬛,說她身子尚未大好,不宜到處走動,況且皇後也吩咐過,讓她待在宮裏養病,如果到處亂跑被皇後知道了,恐招麻煩。
但甄嬛卻認為現在夜深人靜,大家都在參加宮宴,隻要自己穿上鬥篷就不會被人發現,接著甄嬛沒讓人跟著獨自跑出去了。
與此同時參加宴會的皇上,看著擺在桌上的梅花起了賞梅的興致,:“小宜,陪朕出去透透氣。”直接跳過皇後,根本不給皇後麵子。
華妃也聽見了,帶著醋勁兒說道:“皇上隻想著皇貴妃,可把後宮姐妹放在哪裏,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皇上:“促狹。”但是還是沒帶上華妃,牽著宜修就走了,也沒讓人跟著。
皇後雖然嫉妒,但合宮夜宴她還是分的清輕重,見皇上沒帶人,便請怡親王悄悄尾隨護駕。
等皇上和宜修來到倚梅園的時候,甄嬛也剛好在此處許願。
“宮中爭鬥不斷,要保全自身實屬不易,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話從前的柔則也說過。
“誰在那裏?”
聽到聲音,甄嬛嚇得立馬躲起來,並迅速吹滅了燈籠,這個時間正是她裝病的時間,如果一旦被人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眼看皇上越走越近,甄嬛隻得謊稱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此時正在換鞋襪。聽到對方這樣說皇上停下了腳步。
而這一幕也被真正倚梅園的宮女餘鶯兒看到,她本就事先在倚梅園剪梅花,又看見了剛剛發生的一切,因此也看出剛剛許願的是哪個宮的貴人。
宜修就在一旁看著,示意繪春上前查看,就在繪春上前的那一刻,時怡親王找了過來,“皇兄。”
甄嬛也趁這個空隙逃走了。
“你怎麽過來了?”
“皇後娘娘擔心您和小皇嫂,讓臣弟跟過來看看,這是?”允祥見皇上要往裏走問道。
“沒什麽,迴去吧。”
說完也沒了賞梅的興致,閑聊幾句後,便讓允祥迴宮宴跟皇後說一聲,自己送宜修迴了承乾宮後,又迴到養心殿,皇上坐在書案前,臉色晦澀不明,有種風雨欲來前的欲蓋彌彰。
甄嬛在雪中念的詩,柔則年輕時也說過,就連念字的讀音也一樣,這讓皇上不得不懷疑是哪家專門培養出來的,年輕時沉迷柔則,如今都這樣了竟還有人柔則翻版送進來。
“夏刈!”
皇上召出血滴子,“去查查今夜都有誰去了倚梅園!”
“是!”
等眾人都離開後,倚梅園深處緩緩走出來一人,果郡王允禮。
允禮觀看了全程,他走到一棵梅樹邊取下上邊掛著的小象,看著小象鬼使神差的放進隨身攜帶的荷包裏。
甄嬛迴到碎玉軒還是驚魂未定的模樣,當真是被嚇到了,“浣碧,你明日去找溫太醫來一趟。”
“是,小主。”
“蘇培盛!”
蘇培盛見皇上的表情嚴肅,“皇上?”
“你去找今夜倚梅園的能對出‘逆風如解意’下一句詩的女子。”
“是!”
隔天蘇培盛就帶著任務來了倚梅園,他剛說出上半句,昨夜偷聽到全程的餘鶯兒便站出來對上了下一句。
蘇培盛也不知道是不是餘鶯兒,但倚梅園宮女中就隻有她對上來,便帶著餘鶯兒迴了養心殿。
蘇培盛便讓她進去奉茶。屋內皇上正和允禮下棋,餘鶯兒也是會看眼色上完茶後就在一旁站著。
不多時候允禮放下棋,拱手道:“皇兄棋藝愈發精湛了,臣弟佩服。”
端起茶喝了一口:“你心有旁騖,敗局已定。”
“這茶是用梅花上的雪水泡的嗎?怎麽一股梅香呢?”
見狀餘鶯兒跪下請罪,“皇上恕罪,是奴婢身上不小心染上了梅花氣味,驚擾聖駕。”
允禮在一旁打趣道:“皇兄身邊的下人真是越來越別致了啊,迴頭啊我也讓府裏下人們各個都身染花香。”允禮說話這個度就把握得很好,也不會讓皇上覺得冒犯。
“朕瞧著你眼生。”
餘鶯兒趁機念出那首詩:“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隨後餘鶯兒又說出除夕夜發生的細節,就是想要告訴皇上自己就是他要找的人,也讓皇上堅信自己沒找錯人。
但皇上多精啊,詩沒錯,但人不對,此人必定不是倚梅園宮女。
隨後皇上起身離開,順便還說了一句,“封倚梅園宮女餘鶯兒為官女子,賜居鍾粹宮。”說完皇上就進了內殿。
就這樣餘鶯兒成功獲得了皇上的關注,兩眼放光。果郡王見狀也離開了養心殿。
沒過一會兒養心殿就傳來一陣陣唱昆曲的聲音,於是當夜就是餘鶯兒侍寢,皇上也時常召餘鶯兒去養心殿唱曲兒,恩寵直逼之前的沈眉莊。
事情很快就傳進後宮,今日沈眉莊又去碎玉軒探望甄嬛,她和甄嬛說起此事,“皇上不知怎麽看上了一個倚梅園宮女,先是封了官女子,前兒又進了答應。”
“是倚梅園?”這下甄嬛知道除夕夜遇到的是誰了,也是那個宮女冒充了自己。
“是啊。”
甄嬛愣了一下又說道:“宮女被皇上看上是常有的事兒。”
“如今皇上很寵她呢。”沈眉莊倒也沒有把餘鶯兒得寵放在心上。
說著這個話題就過去了。
等沈眉莊離開後,甄嬛坐在原地沉思,自己裝病避寵這件事到底做錯沒有。
話說餘鶯兒也是個蠢的,就像夏冬春一號,長得沒有夏冬春好看但囂張比之像了十成十。
沈眉莊從碎玉軒出來,就在長街上與餘鶯兒撞上了。
餘鶯兒仗著近日得寵,直接不把位份比她高的沈眉莊放在眼裏,不僅不下轎給沈眉莊請安,還十分囂張的表示自己剛從華妃宮裏出來要去皇後宮裏請安,讓沈眉莊給她讓路。
而沈眉莊作為大家閨秀並沒有和她計較這一時,隻是讓開到一邊,任由餘鶯兒趾高氣揚的離開。
采月氣不過,對著餘鶯兒離開的背影罵道:“才當上答應,她擺這樣的威風的樣子給誰看。”
“背後議論小主成什麽體統。”沈眉莊打斷采月,“她如今得寵,你越是議論她,自己的是非就越多,忍一時風平浪靜,好了,咱們走吧。”
沈眉莊清楚像餘鶯兒這樣不懂收斂的,今日能仗著一時的恩寵得罪她,那明日就能肆無忌憚的得罪其他人,時間一長自然會有人收拾她。
餘鶯兒巴結投靠華妃事情很快就傳到宜修那裏,宜修聽一耳就過去了,小嘍囉而已,不至於放在眼裏。
華妃迴到翊坤宮後,華妃就讓人把敬事房賬本拿了過來,這個月皇上一共來了後宮十次,除開皇貴妃那裏三次外,富察貴人和沈眉莊各兩次,都要趕上自己了,今日已經懲罰過沈眉莊,那接下來自然就該富察貴人了。
畢竟不能越過宜修,華妃也不好做得太過,就以讓富察貴人更加懂得如何服侍皇上的理由,讓富察貴人來翊坤宮學習研墨。
華妃坐在榻間,任由兩個小丫鬟給她捶腿捏肩,擺弄著手絹朝富察貴人訓話。
“這研墨可是門功夫,你得好好學。”
十一月的天愣是讓富察貴人研墨磨出汗來,偏還不能停,雖說是滿軍旗嬪妃,但在囂張的華妃麵前,富察貴人是被壓的大氣也不敢喘。
“是!”
接連幾日富察貴人被折磨得人都消瘦一圈,麵上還要感謝華妃娘娘教導,不敢露出一絲不敬來。
恰逢此時西北準格爾部發生叛亂,還需用到年羹堯去平叛,華妃這點小打小鬧沒牽起一絲波瀾,不過富察貴人倒是暫時逃脫了華妃的折磨,原因就是華妃擔心兄長。
而另一邊碎玉軒的甄嬛還在裝病,幾月下來一直不見起色,碎玉軒機幾乎成了冷宮一樣的存在,不僅內務府狗眼看人低,開始克扣她們的日常用品,有著沈眉莊的時常來看望,碎玉軒倒不至於被奴大欺主,但仍人心渙散,有了不一樣的心思,紛紛謀求其它出路,與其跟著一個病得不見起色的主子,還不如早做打算。
可這病了幾月卻沒見好就讓皇後有些懷疑,就吩咐憐春來試探甄嬛是不是真病。憐春來的時候甄嬛病的都起不來身,浣碧很是時候的把藥端上來,當著憐春的麵幹了一大碗藥。
緊接著憐春又說起後宮之事,先是忽略皇貴妃,然後又暗示華妃的狠毒,讓甄嬛明白以後好跟皇後統一戰線。看甄嬛沒什麽反應,憐春又開始挑撥離間,故意將沈眉莊得寵的事情告訴她,希望她們姐妹倆反目成仇。
可甄嬛一眼就看出憐春的心思,即使聽著沈眉莊得寵也沒什麽反應,隨便敷衍幾句後找個理由就把她打發了。
憐春迴到景仁宮後匯報了兩人之間的對話,這讓兩主仆一時都分不清甄嬛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在意。
與此同時,皇後派憐春去碎玉軒的事情也被不少人知道,紛紛猜測皇後是不是要幫甄嬛爭寵,後麵又沒見皇後有什麽動作這事也就過去了。
碎玉軒的太監總管康祿海覺得跟著甄嬛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便找好了下家,這天他們又在議論此事的時候,恰好被流朱無意間聽到,一項心直口快的她推門而入指責幾人,隨後又去找甄嬛告狀。
康祿海還暫時不想跟甄嬛撕破臉,以她這張臉萬一那日皇上想起來了,假惺惺的表示自己很想伺候甄嬛,可麗嬪那邊點名要他過去,他實在是推脫不了,好一個身不由己。
流朱為甄嬛打抱不平:“我竟不知這世上還有牛不喝水強按頭的道理,既然你一心想伺候小主,那麽這份忠心到辜負不得。”
“不如你去辭了麗嬪娘娘,告訴麗嬪娘娘,你是個一生不侍二主的忠仆,隻怕是有人口不應心罷了。”
甄嬛深知自己這病拖遝幾月不見好,底下人見沒撈頭自然要尋求別的出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亙古不變的道理。
甄嬛在感歎世態炎涼的同時,讓流朱把碎玉軒所有的宮女太監都叫來,正好趁這個機會把那些有二心的人都踢走 。
“我這一病快兩月了,病中怕吵,也實在無需這麽多人來伺候,所以今兒找你們來隻問一句話,若誰有意離開碎玉軒,去浣碧那領一錠銀子便可走人。”
聽到甄嬛這麽說,那幾個早有異心的宮女太監也懶得裝了,紛紛拿了銀子急忙開溜,一時間整個碎玉軒隻剩下除流朱和浣碧之外的一個宮女,佩兒,而太監也隻剩下小允子一人留下。
甄嬛起身親自扶起兩人,“你們跟著我這個久病無寵的小主,從沒享過一天福,卻還如此待我,我無以迴報,隻要有我在一日,我絕不讓你們受委屈。”從此他們主仆幾人在碎玉軒相依為命。
讓他們都下去後,甄嬛在想這病該好了,不然照再這樣下去冬天凍死在碎玉軒都沒人發現,隻是苦手現在宮裏沒有能用的人,打聽消息也不便。
雖然現在碎玉軒還是時常遭到內務府的欺負,但沈眉莊獨得盛寵,經常會來看望甄嬛,私底下也經常給甄嬛一些幫助,看在沈眉莊的麵子上,內務府也收斂了許多,這才讓甄嬛的日子好過些。
轉眼就到了大年三十,由於甄嬛一直稱病,所以皇後便準許她不用去參加合宮夜宴。與宮宴上的熱鬧相比,碎玉軒就冷清許多,幾人聚在一起剪窗花打發時間。
沒想到小允子手巧,剪出來個小像,甄嬛拿著小像愛不釋手。不知誰提出宮裏的傳統,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掛在樹枝上就可以許願祈福。甄嬛一聽立刻來了興致,接著又有些犯愁,院子裏全是枯樹枝,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可以祈福的好地方。
這時甄嬛突然想到冬天就是梅花盛開的季節,:“不如我們找個有梅花的地方,把小像掛上去。”
“好啊,倚梅園的梅花就可以,離咱們這還近。”
“嗯,不錯。雪花映著紅梅簇簇,暗香浮動,這才算是良辰美景吧!”
“我去看看。”也就是這個時候甄嬛顯露出女兒家的活潑來。
小允子卻跪地攔住甄嬛,說她身子尚未大好,不宜到處走動,況且皇後也吩咐過,讓她待在宮裏養病,如果到處亂跑被皇後知道了,恐招麻煩。
但甄嬛卻認為現在夜深人靜,大家都在參加宮宴,隻要自己穿上鬥篷就不會被人發現,接著甄嬛沒讓人跟著獨自跑出去了。
與此同時參加宴會的皇上,看著擺在桌上的梅花起了賞梅的興致,:“小宜,陪朕出去透透氣。”直接跳過皇後,根本不給皇後麵子。
華妃也聽見了,帶著醋勁兒說道:“皇上隻想著皇貴妃,可把後宮姐妹放在哪裏,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皇上:“促狹。”但是還是沒帶上華妃,牽著宜修就走了,也沒讓人跟著。
皇後雖然嫉妒,但合宮夜宴她還是分的清輕重,見皇上沒帶人,便請怡親王悄悄尾隨護駕。
等皇上和宜修來到倚梅園的時候,甄嬛也剛好在此處許願。
“宮中爭鬥不斷,要保全自身實屬不易,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話從前的柔則也說過。
“誰在那裏?”
聽到聲音,甄嬛嚇得立馬躲起來,並迅速吹滅了燈籠,這個時間正是她裝病的時間,如果一旦被人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眼看皇上越走越近,甄嬛隻得謊稱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此時正在換鞋襪。聽到對方這樣說皇上停下了腳步。
而這一幕也被真正倚梅園的宮女餘鶯兒看到,她本就事先在倚梅園剪梅花,又看見了剛剛發生的一切,因此也看出剛剛許願的是哪個宮的貴人。
宜修就在一旁看著,示意繪春上前查看,就在繪春上前的那一刻,時怡親王找了過來,“皇兄。”
甄嬛也趁這個空隙逃走了。
“你怎麽過來了?”
“皇後娘娘擔心您和小皇嫂,讓臣弟跟過來看看,這是?”允祥見皇上要往裏走問道。
“沒什麽,迴去吧。”
說完也沒了賞梅的興致,閑聊幾句後,便讓允祥迴宮宴跟皇後說一聲,自己送宜修迴了承乾宮後,又迴到養心殿,皇上坐在書案前,臉色晦澀不明,有種風雨欲來前的欲蓋彌彰。
甄嬛在雪中念的詩,柔則年輕時也說過,就連念字的讀音也一樣,這讓皇上不得不懷疑是哪家專門培養出來的,年輕時沉迷柔則,如今都這樣了竟還有人柔則翻版送進來。
“夏刈!”
皇上召出血滴子,“去查查今夜都有誰去了倚梅園!”
“是!”
等眾人都離開後,倚梅園深處緩緩走出來一人,果郡王允禮。
允禮觀看了全程,他走到一棵梅樹邊取下上邊掛著的小象,看著小象鬼使神差的放進隨身攜帶的荷包裏。
甄嬛迴到碎玉軒還是驚魂未定的模樣,當真是被嚇到了,“浣碧,你明日去找溫太醫來一趟。”
“是,小主。”
“蘇培盛!”
蘇培盛見皇上的表情嚴肅,“皇上?”
“你去找今夜倚梅園的能對出‘逆風如解意’下一句詩的女子。”
“是!”
隔天蘇培盛就帶著任務來了倚梅園,他剛說出上半句,昨夜偷聽到全程的餘鶯兒便站出來對上了下一句。
蘇培盛也不知道是不是餘鶯兒,但倚梅園宮女中就隻有她對上來,便帶著餘鶯兒迴了養心殿。
蘇培盛便讓她進去奉茶。屋內皇上正和允禮下棋,餘鶯兒也是會看眼色上完茶後就在一旁站著。
不多時候允禮放下棋,拱手道:“皇兄棋藝愈發精湛了,臣弟佩服。”
端起茶喝了一口:“你心有旁騖,敗局已定。”
“這茶是用梅花上的雪水泡的嗎?怎麽一股梅香呢?”
見狀餘鶯兒跪下請罪,“皇上恕罪,是奴婢身上不小心染上了梅花氣味,驚擾聖駕。”
允禮在一旁打趣道:“皇兄身邊的下人真是越來越別致了啊,迴頭啊我也讓府裏下人們各個都身染花香。”允禮說話這個度就把握得很好,也不會讓皇上覺得冒犯。
“朕瞧著你眼生。”
餘鶯兒趁機念出那首詩:“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隨後餘鶯兒又說出除夕夜發生的細節,就是想要告訴皇上自己就是他要找的人,也讓皇上堅信自己沒找錯人。
但皇上多精啊,詩沒錯,但人不對,此人必定不是倚梅園宮女。
隨後皇上起身離開,順便還說了一句,“封倚梅園宮女餘鶯兒為官女子,賜居鍾粹宮。”說完皇上就進了內殿。
就這樣餘鶯兒成功獲得了皇上的關注,兩眼放光。果郡王見狀也離開了養心殿。
沒過一會兒養心殿就傳來一陣陣唱昆曲的聲音,於是當夜就是餘鶯兒侍寢,皇上也時常召餘鶯兒去養心殿唱曲兒,恩寵直逼之前的沈眉莊。
事情很快就傳進後宮,今日沈眉莊又去碎玉軒探望甄嬛,她和甄嬛說起此事,“皇上不知怎麽看上了一個倚梅園宮女,先是封了官女子,前兒又進了答應。”
“是倚梅園?”這下甄嬛知道除夕夜遇到的是誰了,也是那個宮女冒充了自己。
“是啊。”
甄嬛愣了一下又說道:“宮女被皇上看上是常有的事兒。”
“如今皇上很寵她呢。”沈眉莊倒也沒有把餘鶯兒得寵放在心上。
說著這個話題就過去了。
等沈眉莊離開後,甄嬛坐在原地沉思,自己裝病避寵這件事到底做錯沒有。
話說餘鶯兒也是個蠢的,就像夏冬春一號,長得沒有夏冬春好看但囂張比之像了十成十。
沈眉莊從碎玉軒出來,就在長街上與餘鶯兒撞上了。
餘鶯兒仗著近日得寵,直接不把位份比她高的沈眉莊放在眼裏,不僅不下轎給沈眉莊請安,還十分囂張的表示自己剛從華妃宮裏出來要去皇後宮裏請安,讓沈眉莊給她讓路。
而沈眉莊作為大家閨秀並沒有和她計較這一時,隻是讓開到一邊,任由餘鶯兒趾高氣揚的離開。
采月氣不過,對著餘鶯兒離開的背影罵道:“才當上答應,她擺這樣的威風的樣子給誰看。”
“背後議論小主成什麽體統。”沈眉莊打斷采月,“她如今得寵,你越是議論她,自己的是非就越多,忍一時風平浪靜,好了,咱們走吧。”
沈眉莊清楚像餘鶯兒這樣不懂收斂的,今日能仗著一時的恩寵得罪她,那明日就能肆無忌憚的得罪其他人,時間一長自然會有人收拾她。
餘鶯兒巴結投靠華妃事情很快就傳到宜修那裏,宜修聽一耳就過去了,小嘍囉而已,不至於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