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可以擺在明麵上說的嗎?
沒等曹琴默打斷甄嬛,就聽到甄嬛又說:“姐姐不為自己著想難道也不為公主著想?”
“其實姐姐受些委屈倒不要緊,要緊的可是公主,若從小失了父皇寵愛將來可要怎麽打算呢?”
身在皇家不得父皇寵愛的公主以後的路有多艱難,曹琴默不是不知道,所以她才如此憤恨。
“曹姐姐在華妃身邊多年,卻連一個沒有子女的麗嬪也不介意,可真叫人惋惜啊~”
緊接著又聽見甄嬛紮心的話,“生母位份的高低 與子女的前程也有很大的影響。
況且公主沒有別的兄弟可以扶持,古往今來去和親撫蒙的公主還少嗎,姐姐也不願與公主分離吧?還望姐姐為公主早日做打算啊。”
曹琴默已經說不出話了,這簡直就是是在拿溫宜剜她的心啊,要溫宜去和親豈不是要她的命,她怎會舍得溫宜去和親。
不過曹琴默沒有迴答甄嬛的話,隻是沉默,看向甄嬛的眼神滿是冰冷,如鋒利的刀刃,帶著刺骨的寒意直直地射向甄嬛,仿佛下一秒就要甄嬛千刀萬剮,那冰冷的目光中還燃燒著熊熊怒火。
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恐怕現在甄嬛已經死得連渣都不剩了。
甄嬛可不會被曹琴默嚇到,甚至還微笑的看著對方。
“姐姐慢慢逛,妹妹就先走了。”甄嬛也沒想一次就能讓曹琴默站在她這邊,隻是涉及到溫宜的事情,她就不信能曹琴默不上鉤。
這事急不得,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策反哪能指望一次就成功,而溫宜就是突破口。
甄嬛走後,曹琴默抱著溫宜陷入了沉思。
甄嬛的話保不保真不得而知,但事涉溫宜,萬一皇上下旨讓溫宜去和親,她位卑言輕又有誰能幫到溫宜,看著懷中天真可愛的女兒,她也不得不早替溫宜做打算。
由此可見,甄嬛的話給曹琴默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不多時日,準噶爾求娶公主之事從前朝傳到後宮,誕下公主的嬪妃們都焦急不已,其中曹琴默尤為最甚。
第二日請安時皇上也到場了,正是為了準噶爾求娶之事。
“今日早朝準噶爾派人入朝求親,為他們的英格可汗求娶大清公主做王妃,以安邊民之心,他們此次求娶的是嫡親公主。”
曹貴人麵色惶恐道:“皇上,溫宜雖然是您親生的,可她還那麽小,怎麽能和親呢,求皇上開恩。”
也是曹琴默最為擔心,害怕皇上讓溫宜和親,連準噶爾求親的條件都沒聽到,著急的都要哭了。
原本皇上也不準備讓溫宜和親,況且溫宜還那麽小,還不到兩歲,前頭比溫宜年長有公主的嬪妃都沒插進來開口,這讓皇上心情更不爽了。
皇上不爽那便要你一同不爽,再開口時直接在曹琴默心口上紮了一刀,“溫宜若是足歲,朕也不必為此煩心了。”
這一刻曹琴默隻覺眼前一片黑暗,再說不出話,呆愣的坐在位置上,完全喪失了思考的能力,皇上的意思就是若是溫宜足歲那去和親的那便是溫宜。
可曹琴默的這一舉動不但沒令皇上疼惜,反而更令皇上厭煩。
“皇上所言甚是,一切以朝政為上。”
“安內必得先攘外,為今之計和親是唯一的辦法,隻是溫宜太過年幼,一時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皇上是一點沒考慮嘎魯玳,完全跳過她。
不說皇上沒考慮讓嘎魯玳去和親,溫宜更不在他的考慮範圍,皇上就沒考慮讓自己女兒去和親,更何況溫宜還不到兩歲,又能做什麽?
如今朝中剛剛平定了西北,如若再同準噶爾鬧的不愉快,難免再起戰爭,況且不說準噶爾向來厲害,單是朝中將士接連征戰,也是會吃不消的。
公主和親不僅可以減少戰亂,在一定程度上又能緩解雙方的矛盾衝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潛在的戰爭威脅,為清朝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又能加強清朝的中央集權,還能促進往來拉近關係。
如此說來,舍了一位公主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又不會勞民傷財,在利益麵前,沒有一個皇帝會不願做這樁生意。
在場有女兒的嬪妃無一不共情。
皇後適時出言:“準噶爾隻說求娶嫡親公主,可有言明是哪位公主,未必就是皇上親生的。”
嫡親公主現成的不就有一個嗎,宜修的大公主嘎魯玳也足歲,讓她去是最合適的,可皇後不敢說,隻敢采用迂迴說法提醒皇上,嘎魯玳也是嫡公主。
聽了皇後的話皇上瞪了她一眼沒說話,別以為他不知道皇後在想什麽,要是讓嘎魯玳和親隻怕是宜修要傷透了心。
其實皇上心裏也清楚,嘎魯玳是最合適的,可是他舍不得嘎魯玳遠嫁,那是他頭生的女兒,也是大清第一對龍鳳胎,向來是最疼愛的,連弘旭都比不過,所以皇上根本沒考慮嘎魯玳。
隨後皇上看又向宜修,見宜修垂著頭看不見神情,隻以為宜修傷心了,想去安慰又忍了下來。
“嫡公主?那雍靖公主不就是……”齊妃話還沒說完就看見眾人視線全看向她,這時她也反應過來她好像說錯話了。
“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皇上怒不可遏。
齊妃本想解釋一番,嘴巴張張合合就是說不出話,對著皇上淩厲的視線,隻得悻悻閉了嘴。
誰人不覺得齊妃是勇士啊!
“你是說?”難得皇後聰明一迴,皇上轉頭問道。
“先帝膝下最小的女兒朝瑰公主,正當妙齡,尚未定下人家,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有了齊妃的莽撞開口,皇後也不敢提讓嘎魯玳和親的事,好在先帝子嗣眾多,皇後也已經知道皇上的心思,想到一個合適的人選,畢竟她們的親事左右不過是皇上一句話的意思。
沒等曹琴默打斷甄嬛,就聽到甄嬛又說:“姐姐不為自己著想難道也不為公主著想?”
“其實姐姐受些委屈倒不要緊,要緊的可是公主,若從小失了父皇寵愛將來可要怎麽打算呢?”
身在皇家不得父皇寵愛的公主以後的路有多艱難,曹琴默不是不知道,所以她才如此憤恨。
“曹姐姐在華妃身邊多年,卻連一個沒有子女的麗嬪也不介意,可真叫人惋惜啊~”
緊接著又聽見甄嬛紮心的話,“生母位份的高低 與子女的前程也有很大的影響。
況且公主沒有別的兄弟可以扶持,古往今來去和親撫蒙的公主還少嗎,姐姐也不願與公主分離吧?還望姐姐為公主早日做打算啊。”
曹琴默已經說不出話了,這簡直就是是在拿溫宜剜她的心啊,要溫宜去和親豈不是要她的命,她怎會舍得溫宜去和親。
不過曹琴默沒有迴答甄嬛的話,隻是沉默,看向甄嬛的眼神滿是冰冷,如鋒利的刀刃,帶著刺骨的寒意直直地射向甄嬛,仿佛下一秒就要甄嬛千刀萬剮,那冰冷的目光中還燃燒著熊熊怒火。
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恐怕現在甄嬛已經死得連渣都不剩了。
甄嬛可不會被曹琴默嚇到,甚至還微笑的看著對方。
“姐姐慢慢逛,妹妹就先走了。”甄嬛也沒想一次就能讓曹琴默站在她這邊,隻是涉及到溫宜的事情,她就不信能曹琴默不上鉤。
這事急不得,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策反哪能指望一次就成功,而溫宜就是突破口。
甄嬛走後,曹琴默抱著溫宜陷入了沉思。
甄嬛的話保不保真不得而知,但事涉溫宜,萬一皇上下旨讓溫宜去和親,她位卑言輕又有誰能幫到溫宜,看著懷中天真可愛的女兒,她也不得不早替溫宜做打算。
由此可見,甄嬛的話給曹琴默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不多時日,準噶爾求娶公主之事從前朝傳到後宮,誕下公主的嬪妃們都焦急不已,其中曹琴默尤為最甚。
第二日請安時皇上也到場了,正是為了準噶爾求娶之事。
“今日早朝準噶爾派人入朝求親,為他們的英格可汗求娶大清公主做王妃,以安邊民之心,他們此次求娶的是嫡親公主。”
曹貴人麵色惶恐道:“皇上,溫宜雖然是您親生的,可她還那麽小,怎麽能和親呢,求皇上開恩。”
也是曹琴默最為擔心,害怕皇上讓溫宜和親,連準噶爾求親的條件都沒聽到,著急的都要哭了。
原本皇上也不準備讓溫宜和親,況且溫宜還那麽小,還不到兩歲,前頭比溫宜年長有公主的嬪妃都沒插進來開口,這讓皇上心情更不爽了。
皇上不爽那便要你一同不爽,再開口時直接在曹琴默心口上紮了一刀,“溫宜若是足歲,朕也不必為此煩心了。”
這一刻曹琴默隻覺眼前一片黑暗,再說不出話,呆愣的坐在位置上,完全喪失了思考的能力,皇上的意思就是若是溫宜足歲那去和親的那便是溫宜。
可曹琴默的這一舉動不但沒令皇上疼惜,反而更令皇上厭煩。
“皇上所言甚是,一切以朝政為上。”
“安內必得先攘外,為今之計和親是唯一的辦法,隻是溫宜太過年幼,一時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皇上是一點沒考慮嘎魯玳,完全跳過她。
不說皇上沒考慮讓嘎魯玳去和親,溫宜更不在他的考慮範圍,皇上就沒考慮讓自己女兒去和親,更何況溫宜還不到兩歲,又能做什麽?
如今朝中剛剛平定了西北,如若再同準噶爾鬧的不愉快,難免再起戰爭,況且不說準噶爾向來厲害,單是朝中將士接連征戰,也是會吃不消的。
公主和親不僅可以減少戰亂,在一定程度上又能緩解雙方的矛盾衝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潛在的戰爭威脅,為清朝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又能加強清朝的中央集權,還能促進往來拉近關係。
如此說來,舍了一位公主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又不會勞民傷財,在利益麵前,沒有一個皇帝會不願做這樁生意。
在場有女兒的嬪妃無一不共情。
皇後適時出言:“準噶爾隻說求娶嫡親公主,可有言明是哪位公主,未必就是皇上親生的。”
嫡親公主現成的不就有一個嗎,宜修的大公主嘎魯玳也足歲,讓她去是最合適的,可皇後不敢說,隻敢采用迂迴說法提醒皇上,嘎魯玳也是嫡公主。
聽了皇後的話皇上瞪了她一眼沒說話,別以為他不知道皇後在想什麽,要是讓嘎魯玳和親隻怕是宜修要傷透了心。
其實皇上心裏也清楚,嘎魯玳是最合適的,可是他舍不得嘎魯玳遠嫁,那是他頭生的女兒,也是大清第一對龍鳳胎,向來是最疼愛的,連弘旭都比不過,所以皇上根本沒考慮嘎魯玳。
隨後皇上看又向宜修,見宜修垂著頭看不見神情,隻以為宜修傷心了,想去安慰又忍了下來。
“嫡公主?那雍靖公主不就是……”齊妃話還沒說完就看見眾人視線全看向她,這時她也反應過來她好像說錯話了。
“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皇上怒不可遏。
齊妃本想解釋一番,嘴巴張張合合就是說不出話,對著皇上淩厲的視線,隻得悻悻閉了嘴。
誰人不覺得齊妃是勇士啊!
“你是說?”難得皇後聰明一迴,皇上轉頭問道。
“先帝膝下最小的女兒朝瑰公主,正當妙齡,尚未定下人家,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有了齊妃的莽撞開口,皇後也不敢提讓嘎魯玳和親的事,好在先帝子嗣眾多,皇後也已經知道皇上的心思,想到一個合適的人選,畢竟她們的親事左右不過是皇上一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