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年羹堯這個賀表字跡潦草不說,竟然還把‘朝乾夕惕’這四個字寫成了‘夕陽朝乾’,皇上憤怒的將折子摔在桌上。
“許是年將軍一時疏忽也未可知。”不知道安什麽心的甄嬛替年羹堯說話。
本就疑心的皇上直接將折子退迴去了。
華妃依舊日日跪在養心殿門前,希望皇上能迴轉心意,她哥哥不是那樣的人。
最終皇上將年羹堯杭州將軍的職位一貶再貶,最後被貶到城門口看守城門去了。
可年羹堯依舊我行我素,穿著皇上禦賜的黃馬褂去招搖過市。
一張破舊桌椅,一個茶壺,便是年羹堯的臨時歇息處了。年羹堯坐在椅子上,摘下帽子隨手扔在桌上,沉默著不知在想什麽。
人群中議論紛紛,有人說:“這個不就是以前的年大將軍?守城門都穿著皇上禦賜的黃馬褂,分明就是想告訴天下之人皇上對他忘恩負義。”
還有人說:“他說他風光之時,橫行霸道,狂妄自大,看看,現在真是作孽。”一聲聲一句句都傳進年羹堯耳朵裏。
“年大將軍,別來無恙啊?”
“怎麽?想奚落我?”
“我才沒空,也沒興趣這樣做,這些全都是你最愛吃的菜,聽說你妹妹在宮裏給你求情跪得膝蓋都淤了,要不是她你恐怕連坐在這裏的機會都沒有,你有這個妹妹是你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啊。”
此人不像是年羹堯的政敵,也不像年羹堯的黨羽,是誰還未知。
聽到這人說起華妃,年羹堯一下就從憤恨變得悲傷,是他對不起妹妹。
“吃東西吧!慢用。”說完人就走了。
隔天又到了請安的時候,華妃直接沒去。
針對年羹堯被貶一事免不了有一番討論,嬪妃之間最感興趣的就是八卦,年家遭此重創,華妃還被降位,都抱著看好戲的姿勢來看華妃,哪曾想人家直接沒來。
“本宮知道你們素來不喜歡華妃的性子,但大家到底是同處一宮的姐妹,這個時候要多多安慰她才是。”拿到一點宮權後皇後腰杆子也是立起來了,敢這樣說。
皇後這幸災樂禍的樣子,估計華妃垮台最得意的就是她了。
可沒想到的是皇後剛假意安慰華妃一番後,有
又義正言辭地批判起年羹堯來,“年羹堯咎由自取,平日囂張跋扈慣了,在皇上麵前也不知收斂,若早些知道錯的話,也不會被群臣參奏。”皇後這話倒像是馬後炮。
而坐在下首的曹琴默敏銳的意識到這是脫離華妃的最佳時機,隻見她突然起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裝作楚楚可憐的模樣。
“娘娘恕罪,嬪妾有罪。”
皇後默默坐直了身體,這是有情況啊,“好端端的,你怎麽了?”
“嬪妾深知一事,卻隱瞞至今,如今不敢不說了。”
“什麽事?你說吧。”皇後自然看熱鬧不嫌事大,欣然接下這個從天而降的驚喜。
“新人嬪妃入宮的那年,華妃娘娘不滿惠貴人受寵與她分權,指使周寧海推她入水,意圖造成惠貴人失足落水而亡;又在數月前在圓明園時,陷害惠貴人假孕,哪知惠貴人真的懷有身孕;後來華妃娘娘又指使人在溫宜公主的馬蹄羹裏下了木薯粉來毒害公主,並意圖嫁禍給莞嬪……”
曹琴默也將早已決心謀劃好的說辭說出來,從華妃推沈眉莊落水,到陷害沈眉莊假孕,又用木薯粉毒害溫宜公主,繼而誣陷甄嬛一事全都給抖了出來,怕眾人不信又裝起無辜嬪妃。
宜修看了曹琴默一眼沒有說話,和敬妃幾人對視後看後續發展。
“既然你早知道,為什麽要瞞到現在才說出來?”
接著又聽見她說:“嬪妾本不知情的,嬪妾遭受到了華妃的蒙蔽,便一直以為是莞嬪所為,直到有一日嬪妾親眼看見華妃指使宮女頂罪,這才知曉。”
“可是嬪妾不小心被華妃發現了,她便威脅嬪妾說,若敢將此事宣揚出去,便要把公主奪去撫養。”
甄嬛接過曹琴默的話說道:“可憐小小的溫宜,這個年紀就要遭到如此的罪過。”
“若真如此,華妃當真是歹毒,她雖不是溫宜的生母,但又怎能對小小的嬰兒下此毒手。”
“娘娘恕罪,嬪妾還有還有一事不敢說。”
皇後聽著這些罪證不斷被曹琴默說出來,內心驚喜極了,她就不信這下還不能治華妃死罪。
“工部通政使趙之桓,是走的華妃的路子,由年羹堯推薦給皇上保官,隻為一句“四十萬兩雪花銀,三十萬兩進年府,十萬兩進翊坤宮”,當時嬪妾無意間撞見,華妃便威脅嬪妾說要是將此事說出去,她便要將嬪妾和公主都殺了,嬪妾實在是害怕極了。”
“所以嬪妾實在是不敢說。”曹琴默是懂說話藝術的,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
皇上還沒將華妃怎麽樣呢,曹琴默就迫不及待是跳出來指證華妃的罪行,將自己做過的壞事推脫得一幹二淨,還將髒水往華妃身上潑,畢竟先前那個宮女已經被杖斃了,現在死無對證。
這事滋大皇後也做不了主,隻好差人請華妃過來當麵對峙,又差人去請了皇上。
此時的華妃正在來景仁宮的路上,聽到皇後要見她,更加惱火了。
“本宮也正想見皇後,走!”
華妃過來時剛好聽到曹琴默的言語,頓時火冒三丈,上去就是一腳將曹琴默踹翻在地。
“賤人!”
“華妃景仁宮豈容你放肆!”皇後立馬製止華妃。
“不容本宮放肆也放肆多迴了,還差這一迴嗎?”
接著又拳腳相向曹琴默,“賤人,你竟敢出賣本宮!忘了是誰提攜你到這個地位嗎?又是誰千方百計的討好本宮,枉費本宮如此信任你。”
“許是年將軍一時疏忽也未可知。”不知道安什麽心的甄嬛替年羹堯說話。
本就疑心的皇上直接將折子退迴去了。
華妃依舊日日跪在養心殿門前,希望皇上能迴轉心意,她哥哥不是那樣的人。
最終皇上將年羹堯杭州將軍的職位一貶再貶,最後被貶到城門口看守城門去了。
可年羹堯依舊我行我素,穿著皇上禦賜的黃馬褂去招搖過市。
一張破舊桌椅,一個茶壺,便是年羹堯的臨時歇息處了。年羹堯坐在椅子上,摘下帽子隨手扔在桌上,沉默著不知在想什麽。
人群中議論紛紛,有人說:“這個不就是以前的年大將軍?守城門都穿著皇上禦賜的黃馬褂,分明就是想告訴天下之人皇上對他忘恩負義。”
還有人說:“他說他風光之時,橫行霸道,狂妄自大,看看,現在真是作孽。”一聲聲一句句都傳進年羹堯耳朵裏。
“年大將軍,別來無恙啊?”
“怎麽?想奚落我?”
“我才沒空,也沒興趣這樣做,這些全都是你最愛吃的菜,聽說你妹妹在宮裏給你求情跪得膝蓋都淤了,要不是她你恐怕連坐在這裏的機會都沒有,你有這個妹妹是你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啊。”
此人不像是年羹堯的政敵,也不像年羹堯的黨羽,是誰還未知。
聽到這人說起華妃,年羹堯一下就從憤恨變得悲傷,是他對不起妹妹。
“吃東西吧!慢用。”說完人就走了。
隔天又到了請安的時候,華妃直接沒去。
針對年羹堯被貶一事免不了有一番討論,嬪妃之間最感興趣的就是八卦,年家遭此重創,華妃還被降位,都抱著看好戲的姿勢來看華妃,哪曾想人家直接沒來。
“本宮知道你們素來不喜歡華妃的性子,但大家到底是同處一宮的姐妹,這個時候要多多安慰她才是。”拿到一點宮權後皇後腰杆子也是立起來了,敢這樣說。
皇後這幸災樂禍的樣子,估計華妃垮台最得意的就是她了。
可沒想到的是皇後剛假意安慰華妃一番後,有
又義正言辭地批判起年羹堯來,“年羹堯咎由自取,平日囂張跋扈慣了,在皇上麵前也不知收斂,若早些知道錯的話,也不會被群臣參奏。”皇後這話倒像是馬後炮。
而坐在下首的曹琴默敏銳的意識到這是脫離華妃的最佳時機,隻見她突然起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裝作楚楚可憐的模樣。
“娘娘恕罪,嬪妾有罪。”
皇後默默坐直了身體,這是有情況啊,“好端端的,你怎麽了?”
“嬪妾深知一事,卻隱瞞至今,如今不敢不說了。”
“什麽事?你說吧。”皇後自然看熱鬧不嫌事大,欣然接下這個從天而降的驚喜。
“新人嬪妃入宮的那年,華妃娘娘不滿惠貴人受寵與她分權,指使周寧海推她入水,意圖造成惠貴人失足落水而亡;又在數月前在圓明園時,陷害惠貴人假孕,哪知惠貴人真的懷有身孕;後來華妃娘娘又指使人在溫宜公主的馬蹄羹裏下了木薯粉來毒害公主,並意圖嫁禍給莞嬪……”
曹琴默也將早已決心謀劃好的說辭說出來,從華妃推沈眉莊落水,到陷害沈眉莊假孕,又用木薯粉毒害溫宜公主,繼而誣陷甄嬛一事全都給抖了出來,怕眾人不信又裝起無辜嬪妃。
宜修看了曹琴默一眼沒有說話,和敬妃幾人對視後看後續發展。
“既然你早知道,為什麽要瞞到現在才說出來?”
接著又聽見她說:“嬪妾本不知情的,嬪妾遭受到了華妃的蒙蔽,便一直以為是莞嬪所為,直到有一日嬪妾親眼看見華妃指使宮女頂罪,這才知曉。”
“可是嬪妾不小心被華妃發現了,她便威脅嬪妾說,若敢將此事宣揚出去,便要把公主奪去撫養。”
甄嬛接過曹琴默的話說道:“可憐小小的溫宜,這個年紀就要遭到如此的罪過。”
“若真如此,華妃當真是歹毒,她雖不是溫宜的生母,但又怎能對小小的嬰兒下此毒手。”
“娘娘恕罪,嬪妾還有還有一事不敢說。”
皇後聽著這些罪證不斷被曹琴默說出來,內心驚喜極了,她就不信這下還不能治華妃死罪。
“工部通政使趙之桓,是走的華妃的路子,由年羹堯推薦給皇上保官,隻為一句“四十萬兩雪花銀,三十萬兩進年府,十萬兩進翊坤宮”,當時嬪妾無意間撞見,華妃便威脅嬪妾說要是將此事說出去,她便要將嬪妾和公主都殺了,嬪妾實在是害怕極了。”
“所以嬪妾實在是不敢說。”曹琴默是懂說話藝術的,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
皇上還沒將華妃怎麽樣呢,曹琴默就迫不及待是跳出來指證華妃的罪行,將自己做過的壞事推脫得一幹二淨,還將髒水往華妃身上潑,畢竟先前那個宮女已經被杖斃了,現在死無對證。
這事滋大皇後也做不了主,隻好差人請華妃過來當麵對峙,又差人去請了皇上。
此時的華妃正在來景仁宮的路上,聽到皇後要見她,更加惱火了。
“本宮也正想見皇後,走!”
華妃過來時剛好聽到曹琴默的言語,頓時火冒三丈,上去就是一腳將曹琴默踹翻在地。
“賤人!”
“華妃景仁宮豈容你放肆!”皇後立馬製止華妃。
“不容本宮放肆也放肆多迴了,還差這一迴嗎?”
接著又拳腳相向曹琴默,“賤人,你竟敢出賣本宮!忘了是誰提攜你到這個地位嗎?又是誰千方百計的討好本宮,枉費本宮如此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