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頃刻間年世蘭去了的消息就傳遍紫禁城,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年世蘭就這樣去了,還是以觸壁這般悲壯的死法,那個曾經囂張到各宮嬪妃都要避其鋒芒的人就這樣去了。
蘇培盛急忙進來,“皇上,年答應去了!”
“怎麽迴事?”
“頌芝說莞嬪娘娘去看過年答應,還待了半個時辰,期間屏退了侍女,頌芝不敢走得太遠,隻聽到隱約說著安胎藥,端妃,歡宜香,當時她聽見響聲,可是年答應沒叫人她便沒有進去,莞嬪走後頌芝再立馬就進去了,但年答應已經氣絕而亡。”
宮殿內,彌漫著一股肅殺的氣息,蘇培盛跪在地上被嚇得直冒冷汗。
不過片刻皇上便想清了緣由,“蘇培盛,傳旨莞嬪甄氏違反宮規,擅闖禁宮,著褫奪封號降為貴人!”
“既然端妃不想活了,那就……”
皇上早就沒了那點愧疚之心,還有什麽是比親手殺了自己孩子還難受的嗎,這會皇上正是對年世蘭愧疚的時候,端妃還出來找事,不就是在找死嗎。
“是,皇上!”蘇培盛接過旨意就去傳旨了。
繪春匆匆進來,神色緊張:“娘娘,年答應薨了,皇上下令要以貴妃之禮安葬年答應,據說年答應死之前,莞嬪曾與她見過麵。”
繪春緩了一口氣又道:“還有一事,莞嬪違反宮規,擅闖禁宮,已經被褫奪封號降為貴人了。”
“嗯,知道了。”
“咱們這位皇上還真是涼薄,人死了又來裝深情,虛偽。”
沒人敢應答宜修的話,宜修擺了擺手,“都下去吧。”
要說最高興便是皇後了,被年世蘭壓了這麽多年,現在她終於死了,正要放聲大笑,突然想到還有個宜修還在,突然又沒那麽高興了。
曾經不可一世的華妃已然倒台,死於皇上和太後的種種忌憚,甄嬛告知的真相就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降位那一刻甄嬛便知道皇上對她擅自進翊坤宮生氣了,可她現在也無法顧忌那麽多,兔死狐悲,年世蘭的死也讓她敲醒警鍾,皇上終究是帝王。
“娘娘,您醒了……”吉祥欲言又止。
“發生什麽事了?”
“年答應歿了,皇上下旨以貴妃的禮儀下葬,諡號‘敦肅’。”
端妃聽著皇上給年世蘭的諡號發笑,心中好像有股氣鬆了,溫厚為敦,她何時溫厚過?不過諷刺也好讚譽也罷,活著的時候是個答應,如今不過是死後哀榮。
“皇上這麽做不過是不想讓人非議他的刻薄,給年世蘭顏麵,也給自己一點顏麵罷了。”端妃很清醒,這些都是虛的,不過是皇上為成全自己的名聲的手段,隻有眼前的利益才是真的。
隻是年世蘭死了她應該高興才對,怎麽她好像沒有想象般的那麽高興,即便蓋著厚被子,可仍感覺到有一股涼意直擊心底。
半輩子的仇人了,年世蘭是什麽性子自己最是清楚不過,即便被貶為答應禁足,即便年羹堯被賜死,她也不會就這樣去了的,可她選擇了那般慘烈的死法。
年世蘭臨終前,是我告訴莞嬪,又是莞嬪去翊坤宮送的她最後一程,跟她講了事情的真相,也撕破了皇上的最後一層麵具,她肯定不能接受她愛了那麽多年的男人,會一直防備著她,而她所以為的愛情從頭到尾都隻是一場騙局。
也許皇上是愛年世蘭的,隻是那點愛不及江山社稷。
皇上愛過太多女子,譬如曾經一舞傾城的柔則,皇上對她一見鍾情,為她傾倒,甚至為了柔則虛設後院,也不顧當時一心一意對他的還懷著身孕的宜修。
又譬如端莊的我,單純的齊妃……皇上的愛太短暫了,當我們都還沉浸在其中的時候,他便已經生了厭煩。
可是後來柔則犯錯被皇上知道了,曾經的寵愛如大廈般傾倒,大阿哥死後宜修的心好像就被帶走了,而皇上反倒愛上了宜修,對宜修的態度與我們截然不同。
我曾見過宜修看皇上的眼裏沒有半分愛意,那是因為宜修已經不愛皇上了,可皇上依舊願哄著她,直到現在依舊如此。
世間男子皆是如此,愛他的他棄若撇履,不愛他的他卻視若珍寶,曾經幾時我是羨慕宜修的,可我做不到不愛皇上,可有時也未免覺得他太薄情,萬裏江山總是比一個女子重要的。
其實剛入府時皇上對我也是極好的,那時隻有我和懋嬪兩人,他說他喜歡我的性子,聰明識大體,我也曾芳心暗許細數日子,期待著他來我房裏,這一期待就是這麽多年。
可隨著新人一個個入府,他便再也想不起我了,我也在無數個夜裏蒙著默默流過淚,年少時期的女子總是那般想不通,直到後來漸漸麻木,直到後來再無期待,才明白愛上帝王有多傻。
這後宮的女子,就如春花一般,總是開了謝,謝了開,一茬又一茬,又有幾人能花紅百日呢,我們對於皇上來說不過是閑暇時可供消遣的玩物罷了,運氣好的就能被他捧在手心哄幾日,甚至更久,運氣不好的恩寵過後便隻能等著孤身一人老死在宮中。
我並不後悔利用甄嬛,借她的口去告訴年世蘭真相,這對她是一種解脫,對我亦是,這輩子皇上利用一碗安胎藥葬送了兩個女子成為母親的機會,願來世投身普通富貴人家,再也不要再遇見皇上了。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來就不是說說而已。
或是年世蘭多年的折磨,又或是她臨死前的那頓鞭打,又或是皇上的安排,這一夜過後端妃再也沒有醒來過。
“端妃娘娘歿了!”
皇上知道後也隻是沉默了片刻,端妃的死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影響,片刻後又接著忙政務了。
端妃死後的葬禮也沒有特殊,一切交給內務府按規製辦。
蘇培盛急忙進來,“皇上,年答應去了!”
“怎麽迴事?”
“頌芝說莞嬪娘娘去看過年答應,還待了半個時辰,期間屏退了侍女,頌芝不敢走得太遠,隻聽到隱約說著安胎藥,端妃,歡宜香,當時她聽見響聲,可是年答應沒叫人她便沒有進去,莞嬪走後頌芝再立馬就進去了,但年答應已經氣絕而亡。”
宮殿內,彌漫著一股肅殺的氣息,蘇培盛跪在地上被嚇得直冒冷汗。
不過片刻皇上便想清了緣由,“蘇培盛,傳旨莞嬪甄氏違反宮規,擅闖禁宮,著褫奪封號降為貴人!”
“既然端妃不想活了,那就……”
皇上早就沒了那點愧疚之心,還有什麽是比親手殺了自己孩子還難受的嗎,這會皇上正是對年世蘭愧疚的時候,端妃還出來找事,不就是在找死嗎。
“是,皇上!”蘇培盛接過旨意就去傳旨了。
繪春匆匆進來,神色緊張:“娘娘,年答應薨了,皇上下令要以貴妃之禮安葬年答應,據說年答應死之前,莞嬪曾與她見過麵。”
繪春緩了一口氣又道:“還有一事,莞嬪違反宮規,擅闖禁宮,已經被褫奪封號降為貴人了。”
“嗯,知道了。”
“咱們這位皇上還真是涼薄,人死了又來裝深情,虛偽。”
沒人敢應答宜修的話,宜修擺了擺手,“都下去吧。”
要說最高興便是皇後了,被年世蘭壓了這麽多年,現在她終於死了,正要放聲大笑,突然想到還有個宜修還在,突然又沒那麽高興了。
曾經不可一世的華妃已然倒台,死於皇上和太後的種種忌憚,甄嬛告知的真相就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降位那一刻甄嬛便知道皇上對她擅自進翊坤宮生氣了,可她現在也無法顧忌那麽多,兔死狐悲,年世蘭的死也讓她敲醒警鍾,皇上終究是帝王。
“娘娘,您醒了……”吉祥欲言又止。
“發生什麽事了?”
“年答應歿了,皇上下旨以貴妃的禮儀下葬,諡號‘敦肅’。”
端妃聽著皇上給年世蘭的諡號發笑,心中好像有股氣鬆了,溫厚為敦,她何時溫厚過?不過諷刺也好讚譽也罷,活著的時候是個答應,如今不過是死後哀榮。
“皇上這麽做不過是不想讓人非議他的刻薄,給年世蘭顏麵,也給自己一點顏麵罷了。”端妃很清醒,這些都是虛的,不過是皇上為成全自己的名聲的手段,隻有眼前的利益才是真的。
隻是年世蘭死了她應該高興才對,怎麽她好像沒有想象般的那麽高興,即便蓋著厚被子,可仍感覺到有一股涼意直擊心底。
半輩子的仇人了,年世蘭是什麽性子自己最是清楚不過,即便被貶為答應禁足,即便年羹堯被賜死,她也不會就這樣去了的,可她選擇了那般慘烈的死法。
年世蘭臨終前,是我告訴莞嬪,又是莞嬪去翊坤宮送的她最後一程,跟她講了事情的真相,也撕破了皇上的最後一層麵具,她肯定不能接受她愛了那麽多年的男人,會一直防備著她,而她所以為的愛情從頭到尾都隻是一場騙局。
也許皇上是愛年世蘭的,隻是那點愛不及江山社稷。
皇上愛過太多女子,譬如曾經一舞傾城的柔則,皇上對她一見鍾情,為她傾倒,甚至為了柔則虛設後院,也不顧當時一心一意對他的還懷著身孕的宜修。
又譬如端莊的我,單純的齊妃……皇上的愛太短暫了,當我們都還沉浸在其中的時候,他便已經生了厭煩。
可是後來柔則犯錯被皇上知道了,曾經的寵愛如大廈般傾倒,大阿哥死後宜修的心好像就被帶走了,而皇上反倒愛上了宜修,對宜修的態度與我們截然不同。
我曾見過宜修看皇上的眼裏沒有半分愛意,那是因為宜修已經不愛皇上了,可皇上依舊願哄著她,直到現在依舊如此。
世間男子皆是如此,愛他的他棄若撇履,不愛他的他卻視若珍寶,曾經幾時我是羨慕宜修的,可我做不到不愛皇上,可有時也未免覺得他太薄情,萬裏江山總是比一個女子重要的。
其實剛入府時皇上對我也是極好的,那時隻有我和懋嬪兩人,他說他喜歡我的性子,聰明識大體,我也曾芳心暗許細數日子,期待著他來我房裏,這一期待就是這麽多年。
可隨著新人一個個入府,他便再也想不起我了,我也在無數個夜裏蒙著默默流過淚,年少時期的女子總是那般想不通,直到後來漸漸麻木,直到後來再無期待,才明白愛上帝王有多傻。
這後宮的女子,就如春花一般,總是開了謝,謝了開,一茬又一茬,又有幾人能花紅百日呢,我們對於皇上來說不過是閑暇時可供消遣的玩物罷了,運氣好的就能被他捧在手心哄幾日,甚至更久,運氣不好的恩寵過後便隻能等著孤身一人老死在宮中。
我並不後悔利用甄嬛,借她的口去告訴年世蘭真相,這對她是一種解脫,對我亦是,這輩子皇上利用一碗安胎藥葬送了兩個女子成為母親的機會,願來世投身普通富貴人家,再也不要再遇見皇上了。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來就不是說說而已。
或是年世蘭多年的折磨,又或是她臨死前的那頓鞭打,又或是皇上的安排,這一夜過後端妃再也沒有醒來過。
“端妃娘娘歿了!”
皇上知道後也隻是沉默了片刻,端妃的死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影響,片刻後又接著忙政務了。
端妃死後的葬禮也沒有特殊,一切交給內務府按規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