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塵離開書房後,並沒有直接去找劉安,而是徑直來到了城郊的一處僻靜宅院。此處是他暗中安排的據點,隻有極少數心腹知道。他走進書房,屏退左右,隻留下心腹侍衛阿大守在門外。
“公子,您要的東西已經準備好了。”阿大恭敬地說道。
林塵點點頭,從袖中掏出一張紙條,遞給阿大:“你去一趟錢主簿府上,將這個交給錢夫人,記住,務必親手交到她手中。”
阿大接過紙條,領命而去。林塵獨自一人站在書房中,焦慮不安地在房間裏踱步,腦海裏不斷迴想著與謝婉的對話。他知道,這一次的行動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但他更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隻能背負著所有人的期望,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過了一會兒,阿大去而複返,手裏還拿著一個精致的木盒。
“公子,這是錢夫人讓我交給您的。”
林塵接過木盒,打開一看,裏麵竟是幾封書信。他拿起其中一封,借著燭光仔細閱讀起來。信上的內容讓他心驚不已,這些書信竟然是錢主簿與舊科舉勢力勾結的證據!
原來,謝婉口中的“仙術”指的是她能感知到事物所蘊含的特殊能量,而這些書信上就殘留著與錢主簿家中如出一轍的能量波動。順著這股能量,謝婉找到了錢夫人藏匿書信的地方,並讓阿大取了迴來。
林塵緊緊握著手中的書信,眼中閃爍著精光。他知道,這些書信是扳倒錢主簿等人的關鍵,也是新科舉製度得以順利推行的希望所在。
他深吸一口氣,將書信仔細收好,對阿大沉聲道:“傳令下去,明日早朝,我要……”
黎明時分,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預示著新的一天即將到來。
城中一處古樸的宅院內,孫大儒和吳學政正在促膝長談。他們麵前的桌上,擺放著幾本新科舉製度的宣傳冊,上麵清晰地闡述著新製度的優勢和改革的必要性。
“子修兄,你說我們這樣做,真的能得到那些老頑固的支持嗎?”吳學政麵露擔憂之色,他知道那些浸淫舊科舉多年的老學究們,思想根深蒂固,想要改變他們的觀念並非易事。
“事在人為,盡力而為吧。”孫大儒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目光堅定,“新科舉製度關乎天下學子的命運,我們身為讀書人,更應該以身作則,為天下學子開辟一條光明大道!”
他們二人連日來走訪了城中多位德高望重的學界前輩,向他們詳細講解新科舉製度的理念,並耐心解答他們的疑惑。雖然一些老學究仍然固執己見,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新製度的優勢,紛紛表示支持。
與此同時,皇宮內,早朝即將開始。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氣氛莊嚴肅穆。
林塵身著官服,手持笏板,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大殿。他的目光堅定而銳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林塵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
“準奏。”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平靜地注視著林塵。
“臣要彈劾戶部侍郎錢主簿,結黨營私,徇私舞弊,阻撓新政,其罪當誅!”林塵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眾人皆知,錢主簿是舊科舉製度的堅定擁護者,在新政推行過程中屢次阻撓,但沒想到林塵竟然敢當著皇帝的麵,直接彈劾他。
“林大人,你可有證據?”錢主簿臉色鐵青,強作鎮定地反駁道。
林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從袖中掏出幾封書信,高舉過頭頂,“這些便是錢大人勾結舊科舉勢力,意圖顛覆新政的證據!”
錢主簿臉色驟變,伸手想要去搶奪那些書信,卻被林塵身邊的侍衛攔住。皇帝接過信件,仔細閱讀起來,臉色也越來越陰沉。信中詳細記錄了錢主簿與多名舊科舉勢力的官員來往,密謀如何阻撓新政推行,甚至還涉及貪汙受賄等罪行。
“大膽錢主簿,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皇帝怒喝一聲,將手中的信件狠狠地摔在錢主簿的臉上,“來人啊,將錢主簿等人押入大牢,嚴加審問!”
侍衛們立刻上前,將錢主簿等人押解下去。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林塵的雷霆手段所震懾,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觸怒皇帝。
“諸位愛卿,對於新科舉製度,你們還有什麽意見嗎?”皇帝環視群臣,沉聲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黴頭。錢主簿等人的下場,已經足以讓他們明白,皇帝對新政的決心不可動搖。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朕就宣布……”皇帝正要宣布最終決定,卻被林塵打斷。
“陛下,臣還有一事啟奏。”林塵再次站了出來,目光堅定,“新科舉製度,不僅要革除舊製度的弊端,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選拔機製,為國家選拔真正的人才。”
林塵從容不迫地提出了他精心準備的方案,包括考試內容的改革、考試程序的規範、人才選拔的標準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皇帝認真聆聽著林塵的陳述,不時點頭表示讚賞。他知道,林塵的這些方案,正是他一直以來所期盼的改革方向。
“好!林愛卿所言甚是,朕心甚慰!”皇帝龍顏大悅,當即拍板決定,“就按照林愛卿的方案,著手實施新科舉製度!”
得到皇帝的首肯,林塵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轉身麵向群臣,目光堅定而自信:
“新政伊始,百廢待興,還望諸位大人能夠鼎力相助!”
錢主簿一黨的落馬,如同巨石落入平靜的湖麵,在朝堂內外掀起驚濤駭浪。林塵沒有浪費這來之不易的時機,他連夜起草新的科舉方案,事無巨細,力求將所有可能出現的漏洞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謝婉一直陪伴在他身旁,紅袖添香,為他磨墨潤筆。燭火搖曳,映照著她秀麗的麵龐,也映照著林塵堅毅的側臉。“塵郎,你真的認為單憑一套新的科舉製度,就能徹底改變現狀嗎?”謝婉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擔憂。
林塵放下筆,握住她的手,目光深邃:“婉兒,我知道這很難,但這是我們必須邁出的一步。科舉製度是選拔人才的根本,隻有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製度,才能真正為國家招攬賢才,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第二日,林塵便將新的科舉方案呈遞給皇帝,並親自向皇帝和朝臣們詳細闡述了新方案的優勢和可行性。皇帝對林塵的方案十分滿意,當即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新的科舉製度。
為了確保新政順利推行,林塵特地邀請了德高望重的孫大儒和經驗豐富的吳學政加入到新科舉的籌備工作中。孫大儒是當世大儒,桃李滿天下,在學界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吳學政則在戶部任職多年,對國家財政和教育情況了如指掌。
“林大人,老夫雖然支持新政,但這科舉之事,並非兒戲,還需謹慎對待啊。”孫大儒捋著花白的胡須,語重心長地說道。
林塵點點頭,表示理解:“孫老先生所言極是,下官也正為此憂心。此次科舉改革,不僅涉及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變,更關係到國家未來的走向。因此,下官懇請孫老先生能夠出山,擔任此次科舉考試的總考官,為國家選拔真正的棟梁之才!”
孫大儒沉吟片刻,最終點頭答應。有了孫大儒的支持,新科舉的推行阻力頓時減輕了不少。林塵又與吳學政商討了考試的具體細節,包括考場的設置、試卷的印刷、考官的選拔等等,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一切準備就緒,新科舉製度的考試日期也最終確定下來。這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京城貢院外,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們,懷揣著夢想和希望,即將迎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考試……
“公子,您要的東西已經準備好了。”阿大恭敬地說道。
林塵點點頭,從袖中掏出一張紙條,遞給阿大:“你去一趟錢主簿府上,將這個交給錢夫人,記住,務必親手交到她手中。”
阿大接過紙條,領命而去。林塵獨自一人站在書房中,焦慮不安地在房間裏踱步,腦海裏不斷迴想著與謝婉的對話。他知道,這一次的行動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但他更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隻能背負著所有人的期望,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過了一會兒,阿大去而複返,手裏還拿著一個精致的木盒。
“公子,這是錢夫人讓我交給您的。”
林塵接過木盒,打開一看,裏麵竟是幾封書信。他拿起其中一封,借著燭光仔細閱讀起來。信上的內容讓他心驚不已,這些書信竟然是錢主簿與舊科舉勢力勾結的證據!
原來,謝婉口中的“仙術”指的是她能感知到事物所蘊含的特殊能量,而這些書信上就殘留著與錢主簿家中如出一轍的能量波動。順著這股能量,謝婉找到了錢夫人藏匿書信的地方,並讓阿大取了迴來。
林塵緊緊握著手中的書信,眼中閃爍著精光。他知道,這些書信是扳倒錢主簿等人的關鍵,也是新科舉製度得以順利推行的希望所在。
他深吸一口氣,將書信仔細收好,對阿大沉聲道:“傳令下去,明日早朝,我要……”
黎明時分,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預示著新的一天即將到來。
城中一處古樸的宅院內,孫大儒和吳學政正在促膝長談。他們麵前的桌上,擺放著幾本新科舉製度的宣傳冊,上麵清晰地闡述著新製度的優勢和改革的必要性。
“子修兄,你說我們這樣做,真的能得到那些老頑固的支持嗎?”吳學政麵露擔憂之色,他知道那些浸淫舊科舉多年的老學究們,思想根深蒂固,想要改變他們的觀念並非易事。
“事在人為,盡力而為吧。”孫大儒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目光堅定,“新科舉製度關乎天下學子的命運,我們身為讀書人,更應該以身作則,為天下學子開辟一條光明大道!”
他們二人連日來走訪了城中多位德高望重的學界前輩,向他們詳細講解新科舉製度的理念,並耐心解答他們的疑惑。雖然一些老學究仍然固執己見,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新製度的優勢,紛紛表示支持。
與此同時,皇宮內,早朝即將開始。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氣氛莊嚴肅穆。
林塵身著官服,手持笏板,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大殿。他的目光堅定而銳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林塵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
“準奏。”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平靜地注視著林塵。
“臣要彈劾戶部侍郎錢主簿,結黨營私,徇私舞弊,阻撓新政,其罪當誅!”林塵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眾人皆知,錢主簿是舊科舉製度的堅定擁護者,在新政推行過程中屢次阻撓,但沒想到林塵竟然敢當著皇帝的麵,直接彈劾他。
“林大人,你可有證據?”錢主簿臉色鐵青,強作鎮定地反駁道。
林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從袖中掏出幾封書信,高舉過頭頂,“這些便是錢大人勾結舊科舉勢力,意圖顛覆新政的證據!”
錢主簿臉色驟變,伸手想要去搶奪那些書信,卻被林塵身邊的侍衛攔住。皇帝接過信件,仔細閱讀起來,臉色也越來越陰沉。信中詳細記錄了錢主簿與多名舊科舉勢力的官員來往,密謀如何阻撓新政推行,甚至還涉及貪汙受賄等罪行。
“大膽錢主簿,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皇帝怒喝一聲,將手中的信件狠狠地摔在錢主簿的臉上,“來人啊,將錢主簿等人押入大牢,嚴加審問!”
侍衛們立刻上前,將錢主簿等人押解下去。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林塵的雷霆手段所震懾,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觸怒皇帝。
“諸位愛卿,對於新科舉製度,你們還有什麽意見嗎?”皇帝環視群臣,沉聲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黴頭。錢主簿等人的下場,已經足以讓他們明白,皇帝對新政的決心不可動搖。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朕就宣布……”皇帝正要宣布最終決定,卻被林塵打斷。
“陛下,臣還有一事啟奏。”林塵再次站了出來,目光堅定,“新科舉製度,不僅要革除舊製度的弊端,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選拔機製,為國家選拔真正的人才。”
林塵從容不迫地提出了他精心準備的方案,包括考試內容的改革、考試程序的規範、人才選拔的標準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皇帝認真聆聽著林塵的陳述,不時點頭表示讚賞。他知道,林塵的這些方案,正是他一直以來所期盼的改革方向。
“好!林愛卿所言甚是,朕心甚慰!”皇帝龍顏大悅,當即拍板決定,“就按照林愛卿的方案,著手實施新科舉製度!”
得到皇帝的首肯,林塵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轉身麵向群臣,目光堅定而自信:
“新政伊始,百廢待興,還望諸位大人能夠鼎力相助!”
錢主簿一黨的落馬,如同巨石落入平靜的湖麵,在朝堂內外掀起驚濤駭浪。林塵沒有浪費這來之不易的時機,他連夜起草新的科舉方案,事無巨細,力求將所有可能出現的漏洞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謝婉一直陪伴在他身旁,紅袖添香,為他磨墨潤筆。燭火搖曳,映照著她秀麗的麵龐,也映照著林塵堅毅的側臉。“塵郎,你真的認為單憑一套新的科舉製度,就能徹底改變現狀嗎?”謝婉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擔憂。
林塵放下筆,握住她的手,目光深邃:“婉兒,我知道這很難,但這是我們必須邁出的一步。科舉製度是選拔人才的根本,隻有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製度,才能真正為國家招攬賢才,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第二日,林塵便將新的科舉方案呈遞給皇帝,並親自向皇帝和朝臣們詳細闡述了新方案的優勢和可行性。皇帝對林塵的方案十分滿意,當即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新的科舉製度。
為了確保新政順利推行,林塵特地邀請了德高望重的孫大儒和經驗豐富的吳學政加入到新科舉的籌備工作中。孫大儒是當世大儒,桃李滿天下,在學界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吳學政則在戶部任職多年,對國家財政和教育情況了如指掌。
“林大人,老夫雖然支持新政,但這科舉之事,並非兒戲,還需謹慎對待啊。”孫大儒捋著花白的胡須,語重心長地說道。
林塵點點頭,表示理解:“孫老先生所言極是,下官也正為此憂心。此次科舉改革,不僅涉及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變,更關係到國家未來的走向。因此,下官懇請孫老先生能夠出山,擔任此次科舉考試的總考官,為國家選拔真正的棟梁之才!”
孫大儒沉吟片刻,最終點頭答應。有了孫大儒的支持,新科舉的推行阻力頓時減輕了不少。林塵又與吳學政商討了考試的具體細節,包括考場的設置、試卷的印刷、考官的選拔等等,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一切準備就緒,新科舉製度的考試日期也最終確定下來。這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京城貢院外,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們,懷揣著夢想和希望,即將迎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