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天塌了!周延儒心裏有個草泥馬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作者:六麵埋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延儒痛苦無比,這一刻,他幾乎覺得天都要塌了。
這些藩王,哪一個是省油的燈,斷他們的俸祿,那就是把自己推向死亡的邊緣。
周延儒感覺自己的五髒六腑都已經翻天了,整個人都麻木了。
這一招實施下去,雖然那些藩王會恨崇禎皇帝,但是矛頭卻都會對準自己,到了最後自己還是會死無葬身之地。
希望,能保住他的九族吧。
周延儒想著這些,心裏不是滋味,嘴角不停地顫抖著,臉色鐵青,嚇得麵無血色。
“周愛卿,你放手去做,朕是你最大的後盾,還有滿朝的文武,你們也要幫著周愛卿一起,完成這個任務,這是今天早朝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崇禎臉色嚴肅,把手中的木板放下,一臉認真地看著眾大臣。
嘩——
這次,不僅僅是周延儒一人了,整個朝堂都沸騰了。
很多大臣開始小聲地議論,雖然他們不敢公開反抗,但是議論聲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們並不願意,這可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活。
但他們用眼角的餘光看去,崇禎的眼角閃現出的殺意,就像是雄鷹看見獵物一般,執著而冷靜,沉穩而堅定。
他們明白了,崇禎已經做好了準備,盡管很難,但他還是決定走出這一步。
“陛下,這可是違背祖製的,太祖說過,所有的皇親不準出來當官,隻需要世襲罔替...”
範景文急忙站了出來,搬出了太祖遺訓。
這可是大明的皇帝執行200多年的策略,怎麽能說改就改?
“少拿太祖來壓朕?如今的局麵,建奴大兵壓境,對大明造成這麽大的困擾,太祖遺訓了怎麽沒有說怎麽解決?”
“事情是一直發展的,200多年前的太祖遺訓,根本不就不適應當前的形勢。”
“大明幾乎崩盤,如果大明亡在朕的手中,朕就成了大明的亡國之君,你們也成為了亡國之臣。”
崇禎語氣冰冷,決心堅定,直接一口否定。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輕破...”倪元璐也急忙站出來湊熱鬧。
隻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崇禎直接打斷。
“朕剛才說了,太祖製定的國策當然是正確的,隻是那是200多年前的國策,怎麽能適應如今的大明?”
“即便是太祖複生,也會理解朕、支持朕的。”
“不要再議了,朕隻是通知你們,並沒有商議的意思,如果不削減他們的俸祿也行,你們給朕出個主意,誰能拿出幾百萬兩白銀,供他們吃喝?”
崇禎說著,緩緩走了下來,指著這些大臣的鼻子,手指都在不停地顫抖。
其實,崇禎知道,這些大臣所說的都是一家之言。
他們無非是懼怕這些藩王,他們都是有權有勢的人,誰敢去動他們的利益。
誰斷了這些藩王的財路,那就是與天下的藩王為敵,到時,這些藩王群起而攻之,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陛下所言甚是,這些藩王這麽多年已經枝繁葉茂,確實是勢力龐大,但是如果任由他們發展,大明豈不是很快就被吃空了?”
“如今大明的軍餉都開不起了,沒有將士為大明賣命,一旦大明有個好歹,這些藩王的好日子也會到頭。”
突然,一道沉著而堅毅的聲音傳來。
大臣們一看,隻見此人正是吏科都給事中王家彥。
王家彥把腰板挺得筆直,微微抬頭,向崇禎皇帝拱手諫言。
眾人都是大吃一驚,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竟然有人敢站出來公然與他們唱反調。
很多大臣,此時的心思還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可不想招惹這些活閻王,天下這麽多的藩王,一旦引出事端,那可不是動動嘴皮子這麽簡單。
而且,到了那時之後,陛下一定會甩鍋,最終背鍋的還是他們這些大臣。
崇禎點了點頭,來到王家彥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動容地說道:
“王愛卿,你果然是最懂朕的人,朕心甚慰。”
崇禎此時心中舒暢了許多。
終於有人知道自己,理解自己了。
從史料來看,王家彥是大明帝國的忠臣。
“謝陛下,作為人臣,這是微臣應該做的,雖然藩王勢大,但微臣還是要據理力爭,直言勸說。”王家彥表情自然,抬頭看著崇禎。
“看看,這就是覺悟!”
崇禎點了點頭,肯定了王家彥,然後繼續看著眾人,朗聲說道:
“變革一直都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
“朕依稀記得,曆史上改革最成功的是商鞅變法,正是商鞅變法,讓大秦帝國強盛起來,最終統一了天下。”
“朕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朕要你們做改革的急先鋒,朕會親自為你們呐喊。”
“而且,朕先拿自己的親人開刀,那些藩王很多都是朕的叔叔們,朕的心也很痛,可是朕有的選擇嗎?”
“即便是如此,大明未來的路還是很難,但是不改,大明距離滅亡指日可待。”
崇禎一邊說著,一邊在皇極殿內來迴地走著。
嚇得很多大臣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吱聲。
“請陛下放心,微臣豁出去了。”周延儒急忙表態,態度堅決了起來,終於下定了決心。
“不愧是朕的內閣首輔,有氣魄,朕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崇禎轉身迴頭看著周延儒,眼神中滿是讚許。
“多謝陛下謬讚,微臣作為內閣首輔,理應替陛下分憂。”周延儒臉一紅,急忙拱手迴應。
“你們還有什麽意見都提出來,朕和你們的目的是一樣的,振興大明,多賺錢,把日子過好。”
“你們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等賺到錢了,朕多給你們娶幾房小妾,哈哈....”
崇禎笑嗬嗬地看著眾人,突然語氣詼諧了起來,哈哈大笑。
“哈哈...”
眾人也都紛紛笑了起來。
皇極殿內的氛圍變得融洽了起來。
但是,周延儒怎麽都笑不起來,一想到他要領頭去麵對那些藩王,他腦瓜子疼。
說話容易,辦起事來,可實在是太難了。
“陛下,如果那些藩王不同意,出來鬧事該怎麽辦?”周延儒思考再三,還是說了出來。
這些藩王,哪一個是省油的燈,斷他們的俸祿,那就是把自己推向死亡的邊緣。
周延儒感覺自己的五髒六腑都已經翻天了,整個人都麻木了。
這一招實施下去,雖然那些藩王會恨崇禎皇帝,但是矛頭卻都會對準自己,到了最後自己還是會死無葬身之地。
希望,能保住他的九族吧。
周延儒想著這些,心裏不是滋味,嘴角不停地顫抖著,臉色鐵青,嚇得麵無血色。
“周愛卿,你放手去做,朕是你最大的後盾,還有滿朝的文武,你們也要幫著周愛卿一起,完成這個任務,這是今天早朝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崇禎臉色嚴肅,把手中的木板放下,一臉認真地看著眾大臣。
嘩——
這次,不僅僅是周延儒一人了,整個朝堂都沸騰了。
很多大臣開始小聲地議論,雖然他們不敢公開反抗,但是議論聲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們並不願意,這可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活。
但他們用眼角的餘光看去,崇禎的眼角閃現出的殺意,就像是雄鷹看見獵物一般,執著而冷靜,沉穩而堅定。
他們明白了,崇禎已經做好了準備,盡管很難,但他還是決定走出這一步。
“陛下,這可是違背祖製的,太祖說過,所有的皇親不準出來當官,隻需要世襲罔替...”
範景文急忙站了出來,搬出了太祖遺訓。
這可是大明的皇帝執行200多年的策略,怎麽能說改就改?
“少拿太祖來壓朕?如今的局麵,建奴大兵壓境,對大明造成這麽大的困擾,太祖遺訓了怎麽沒有說怎麽解決?”
“事情是一直發展的,200多年前的太祖遺訓,根本不就不適應當前的形勢。”
“大明幾乎崩盤,如果大明亡在朕的手中,朕就成了大明的亡國之君,你們也成為了亡國之臣。”
崇禎語氣冰冷,決心堅定,直接一口否定。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輕破...”倪元璐也急忙站出來湊熱鬧。
隻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崇禎直接打斷。
“朕剛才說了,太祖製定的國策當然是正確的,隻是那是200多年前的國策,怎麽能適應如今的大明?”
“即便是太祖複生,也會理解朕、支持朕的。”
“不要再議了,朕隻是通知你們,並沒有商議的意思,如果不削減他們的俸祿也行,你們給朕出個主意,誰能拿出幾百萬兩白銀,供他們吃喝?”
崇禎說著,緩緩走了下來,指著這些大臣的鼻子,手指都在不停地顫抖。
其實,崇禎知道,這些大臣所說的都是一家之言。
他們無非是懼怕這些藩王,他們都是有權有勢的人,誰敢去動他們的利益。
誰斷了這些藩王的財路,那就是與天下的藩王為敵,到時,這些藩王群起而攻之,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陛下所言甚是,這些藩王這麽多年已經枝繁葉茂,確實是勢力龐大,但是如果任由他們發展,大明豈不是很快就被吃空了?”
“如今大明的軍餉都開不起了,沒有將士為大明賣命,一旦大明有個好歹,這些藩王的好日子也會到頭。”
突然,一道沉著而堅毅的聲音傳來。
大臣們一看,隻見此人正是吏科都給事中王家彥。
王家彥把腰板挺得筆直,微微抬頭,向崇禎皇帝拱手諫言。
眾人都是大吃一驚,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竟然有人敢站出來公然與他們唱反調。
很多大臣,此時的心思還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可不想招惹這些活閻王,天下這麽多的藩王,一旦引出事端,那可不是動動嘴皮子這麽簡單。
而且,到了那時之後,陛下一定會甩鍋,最終背鍋的還是他們這些大臣。
崇禎點了點頭,來到王家彥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動容地說道:
“王愛卿,你果然是最懂朕的人,朕心甚慰。”
崇禎此時心中舒暢了許多。
終於有人知道自己,理解自己了。
從史料來看,王家彥是大明帝國的忠臣。
“謝陛下,作為人臣,這是微臣應該做的,雖然藩王勢大,但微臣還是要據理力爭,直言勸說。”王家彥表情自然,抬頭看著崇禎。
“看看,這就是覺悟!”
崇禎點了點頭,肯定了王家彥,然後繼續看著眾人,朗聲說道:
“變革一直都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
“朕依稀記得,曆史上改革最成功的是商鞅變法,正是商鞅變法,讓大秦帝國強盛起來,最終統一了天下。”
“朕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朕要你們做改革的急先鋒,朕會親自為你們呐喊。”
“而且,朕先拿自己的親人開刀,那些藩王很多都是朕的叔叔們,朕的心也很痛,可是朕有的選擇嗎?”
“即便是如此,大明未來的路還是很難,但是不改,大明距離滅亡指日可待。”
崇禎一邊說著,一邊在皇極殿內來迴地走著。
嚇得很多大臣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吱聲。
“請陛下放心,微臣豁出去了。”周延儒急忙表態,態度堅決了起來,終於下定了決心。
“不愧是朕的內閣首輔,有氣魄,朕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崇禎轉身迴頭看著周延儒,眼神中滿是讚許。
“多謝陛下謬讚,微臣作為內閣首輔,理應替陛下分憂。”周延儒臉一紅,急忙拱手迴應。
“你們還有什麽意見都提出來,朕和你們的目的是一樣的,振興大明,多賺錢,把日子過好。”
“你們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等賺到錢了,朕多給你們娶幾房小妾,哈哈....”
崇禎笑嗬嗬地看著眾人,突然語氣詼諧了起來,哈哈大笑。
“哈哈...”
眾人也都紛紛笑了起來。
皇極殿內的氛圍變得融洽了起來。
但是,周延儒怎麽都笑不起來,一想到他要領頭去麵對那些藩王,他腦瓜子疼。
說話容易,辦起事來,可實在是太難了。
“陛下,如果那些藩王不同意,出來鬧事該怎麽辦?”周延儒思考再三,還是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