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未至,陽光依舊燦然。大雨過後的停泊港內又匯聚了不少胡商,還有從西域來的駱駝商人,小山般的貨物堆積在舢板上,更有各國遠道而來的使臣們,為了十日後在唐城內舉辦的祈天彌撒大典帶來了不少珍寶。
據傳此次大典,乃是聖人闊別二十餘年迴到長安後舉辦的第一次大典,為此下令重建了晉昌坊內大雁塔,合塔之日長安城內千家佛寺共舉祈天燈,瞻仰玄奘法師舍利,聖人率領太子為萬國萬民祈福,此舉更被意欲為神器重歸李唐之舉,一時長安城內商賈權貴雲集。
甲十三碼頭裏,叫嚷聲此起彼伏,為了趕在宵禁前完工,碼頭的市舶司的小吏又從牙郎那裏雇傭了不少青壯。
日頭到了正午,小吏叫來停泊港裏販賣胡餅的店家,店主是個迴鶻人,他招唿小廝用竹條編織的籮筐抬著整筐的胡餅過來,然後對碼頭上的勞力們招招手,嗓子洪亮的喊了聲吃午食嘍。
舢板上一個個穿著用麻、毛織成的粗褐窄袖袍的少壯們唿啦的擁簇過來,小吏連忙敲起了手中銅鑼,唿和著讓眾人排好隊。
其中不少勞力是留在長安的新羅人跟康國的栗特人,這些人肚大,能出個把子力氣,除了每日結算的工錢外,碼頭上還會提供吃食,一人一次兩大張胡餅,另有一大海碗的“土貢梅煎”湯。
這“土貢梅煎”湯是用玫瑰果、烏梅、山楂、冰糖、桂花同時放入水中浸泡一刻鍾,然後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燒半個時辰熬製而成,極其費工夫。
第一煎的湯自然是輪不到他們,送給了貨棧裏的管事們以及停泊港市舶司的官吏們,等第一煎剩下的原料,再加十斤清水,按照第一煎的方法,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燒兩刻鍾,便做成了第二煎的湯水,提供給這些勞力喝。
眼下秋老虎已去,陽光毒熱未散,碼頭上的人長時間曝曬流汗是家常便飯,喝了這飲子,酸宜可口,唇齒生津,確能消熱解渴去乏。
隻是餅子分到最後,小吏卻傻了眼,數了數還在排隊的人,心裏納悶,今日的餅子怎麽突然不夠分了,幹活的多出了不少人,隻能讓胡餅店的迴鶻老頭趕緊再去做一筐出來。
那頭貨棧裏管事們的吃喝自然不同於這些人,早有食坊的小廝準備好了,用的是水晶飯、龍睛粉、龍腦末(冰片)、牛酪漿調製好的黃米飯,再將肉絲、雞蛋等雜味湯汁澆到這黃米飯上,成了鮮美的“禦黃王母飯”。
負責停泊港貨棧登記的掌固毛六,端著個海碗剛從胡床上坐下,抬眼便瞧見了從每一曼那船舶一道而來的外邦商人。
隨船的雇傭說這商人名叫沁羽,來長安販賣樟腦,家資頗豐,但沒想到是個女人,此次來長安不但帶了二十大箱的樟腦,還帶了足有一船的奴仆。
樟腦此物是每一曼那特產,為長安權貴所愛,一枚便要五十法庫,一法庫合唐幣一千銅錢,不可謂不貴,而且隻有東市能買到。
長安東市號稱納有“四方珍奇”,什麽魏晉的石獅子、漢朝的硯台、生長在深山裏起死迴生的草藥、千年老靈芝等,在東市裏都可以找到。此外,東市也是長安販賣奢侈品的聚集地,跟普通人家用的東西自然不同,來東市買東西的人可以說是非富即貴,而樟腦恰恰在東市是頂俏熱銷的商品之一。
每次隨舶而來的樟腦商人都是個絡腮黑胡的虯髯大漢,偏偏此次換成了個曼妙女子。毛六定神去瞧,那女子頭上戴了冪籬,防止路人窺視,依稀能瞧出模樣。冪籬紗後是一張頗為驚豔的臉蛋,厚施紅粉的麵上,雙眉畫得濃而黑,朱唇兩畔各點一粒黑色麵靨,額間花鈿與臉畔斜紅變得誇張豔麗。
毛六細心打量著女子身上的打扮,上身著綠襪、麒麟織成的錦繡紅衫,下身著鸚鵡刺繡裙腰石榴紅裙,肩搭鬱金色帔子,正是唐城女子時下最興盛的打扮,素有“迎風帔子鬱金香,照日裙裾石榴色。織成錦袖麒麟兒,刺繡裙腰鸚鵡子”的風韻。
毛六越看越不對勁,這女子怎麽瞧都像是唐國人,隨船的雇傭偏說她是每一曼那人。毛六歲數不大,但在碼頭貨棧出入幾年,見識慣了天南海北各色人物,早就練了一雙比鶻鷹還厲害的眼睛。
跟在女人身邊的那些奴仆,各個穿著廉價的粗褐杉跟填充了綿麻的窄袖袍,但都是孔武有力的大漢,裝卸貨時眼睛四處悄悄打量,眉宇間能看出十分謹慎的模樣來。
他心下不安,起身便要去找市舶使匯報此事,身子才轉過貨棧狹口,便被衛生僚的年輕司醫攔下了去路。
毛六心中不快,剛要出言喝問,便瞧那司醫不經意間露出了塊漆黑的腰牌。
腰牌上鐫刻隻兇狠的墨麒麟,好生威武。
毛六麵色遽變,被那司醫摟過膀子,低聲細語了幾句,駭得額上大汗淋漓,將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司醫臉上露出幾分陰笑,不等毛六反應,手裏一根金針已經刺入他頭頂的百會等穴。毛六神色驚恐,須臾間便不省事,身子歪倒在地,徹底暈死過去。
僚裏的司醫衝著不遠處幾名藥生招了招手,喊了句“毛掌固熱暈過去了,趕快把人抬進僚內,服一碗去熱消暑的藥湯!”
幾名藥生將人順勢抬進了碼頭上的衛生僚裏。
不遠處,其餘幾名掌固納悶的抬頭瞧了瞧天上的太陽,秋老虎早都過去,隻有午頭依舊毒辣了些,毛六又不是舢板上出力的雜工,不搬重物,怎麽還能熱暈了去?莫不是平日裏去了太多次平康坊,將身子打熬壞了?
司醫衝著幾人笑笑,這些掌固點頭迴應,沒作多想,隻是看這年輕司醫頗為眼生,想是平日僚內私下揩油水的老司醫因貪墨事發,被醫官調走,這才來了個新人。
距離甲十三碼頭不遠處的幾間夯土垣牆的院落中,正中堂屋的木架上覆蓋著茅草,堂下滿是肅殺之氣,不少狩虎衛腰懸橫刀藏於夯土垣牆下,蓄勢待發。
沒過半刻鍾,便有藥生自衛生僚裏傳來打梆子的聲音,喊出避疫避暑的話來,每次喊的內容都不同,堂屋裏早有青袍書吏,手持毛筆將喊話內容記錄在案,交由封診監司醫識別其內通傳的密語消息。
堂屋內懸掛鋪展開了一大幅由石板雕刻而成的長安城坊圖。
坊圖之上的一百八坊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以及五渠二十八水路全都纖毫畢現其上,其內用紅色朱漆點綴標識的每一坊內都設有衛生僚,有專門的司醫跟女醫負責坊間的巡療,這些人用約定的暗號傳遞情報,任何一坊衛生僚發現情況,都能通過銅匭線人傳到巡療司麒麟台,同樣巡療司麒麟台也可以第一時間發出命令,這樣一來,整個長安城都盡在司所掌握之中。
再說這由三十六塊木雕石板拚接而成的坊圖,是由三十六名丹青國手各自繪製一塊,再由麒麟台工匠雕刻完成,府吏用隼牟拚接成完整的防圖,確保三十六位作畫圖者與雕刻者的任何一人,都無法完整窺探到完整的長安城坊圖,以此施行保密機製。
身著一襲淺綠窄袖長袍的裴煊就盤腿坐在在坊圖前,他身旁爬著條雄壯的猞猁猻,裴煊纖細的手掌不時地從大貓背部柔軟的毛發上撫過。
披著甲胄的狩虎都尉宴安大大咧咧地站在一側,手裏捏著個精致的玉食盤,裏麵是司所女醫製作的雜糕。
這種雜糕是女醫效仿藥王孫思邈建議的製法做出來的,將豬肚、豬腸內填澱粉、肉末,配製花椒、茴香、肉桂等調味藥品而成,當年曾有店家將藥王所贈藥葫蘆懸掛店門口,販賣此糕,成為長安不多得的美食,雜糕也有了個俗名,叫“葫蘆頭”。
宴安粗鄙,是個純粹武夫,直接抓起葫蘆頭就往嘴裏送,吃得頜下絡腮胡淋漓了不少糟碎肉沫,吃得倒是十分得爽快,甕聲甕氣地說道:“要俺說司令根本沒必要撒下如此一張大網,直接讓俺帶著人闖進那碼頭,將所有人都一股腦抓起來就是,不服從的直接打殺了事!”
“莽夫行為!”案前正襟危坐的吳嗣白了他一眼,“碼頭中有不少外邦人,若衝撞起了衝突,反倒於十日後的大典不美。”
“怎滴,他們還敢反抗不成!”宴安一雙牛眼瞪著吳嗣,“誰若是敢不從,便直接滅了其國!”
吳嗣懶得與他分說,如同對牛彈琴,接過小吏遞過來的桃花飯,拿起食箸,細細品嚐。
這桃花飯曾於《雲仙雜記》中記載,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楊花粥,在南方諸道十分流行,取南方盛開得正豔的桃樹開的花,將米飯用這桃花染過,煮出來的飯有淡粉紅的顏色,既好看又好吃。
長安雖將至冬至,但石甕穀後的那片桃花林依舊不敗,采摘下用來做這桃花飯正合時宜。
沒過片刻,堂屋外記下衛生僚傳遞密語的書吏快步走了進來,手持案牘,站在裴煊身後,朗聲說道:“稟司令,賊醫已入甲十三碼頭!”
裴煊這才睜開眼睛。長安城內遍布衛生僚,都是他的眼他的手,在查明東明寺壇屍來自停泊港之後,他便調來了城門監的入城登記簿,又讓停泊港內衛生僚的司醫嚴加盤查,果然發現了一夥來停泊港內購買驢馬以備溲種之用的莊園佃戶。
唐人在十月節立冬開始,的確有“收諸穀種、大小豆種”的說法,但現在冬至未至,溲種起碼要等到十一月長安落雪以後,才能儲藏雪水,以備溲種之用。
這溲種,便是將買來的老驢老馬處理掉,肉或賣或吃,用斫碎的馬骨驢骨加水共煮,漉出骨渣,再把附子五枚放入浸漬,三四天後取出附子,再用蠶糞和羊糞攪拌,使之成為糊狀,播種前二十天,就把種子放在裏麵攪拌,使稠汁附在種子上,隨即曬幹,妥善貯藏,以備來年開春之用。
“眼下冬至未到,距離儲雪水還有近一個多月,這夥人便來停泊港內購買老馬老驢,實屬是反常的做法,而且根據我們僚內的諜子匯報,這些人或打扮成佃戶,或打扮成行商,但虎口多有老繭,是常年握刀的武人,舉止多有反常!眼下這些人都進入了甲十三碼頭每一曼那租賃的一間貨棧裏!”吳嗣咽下口桃花飯,細細說來。
裴煊目光落在了坊圖上城東九裏停泊港的位置。
“此處興成堰取水入漕渠,是全國漕糧、貢品進京的運輸幹線!水路交匯頗為複雜!”裴煊緩緩起身,“讓狩虎監裏的三十名好手,喬裝打扮撒進停泊港甲十三碼頭的各處,宴安親自佯裝成長安富戶的管事,去碼頭購買樟腦,探一探那賣樟腦女人的虛實!再征調三百武侯將整座停泊港給我密密圍獵成三圈,務必不能放跑一人!”
堂屋裏所有人都在這一聲令下開始動了起來,手持巡療司麒麟台腰牌的司醫,迅速跨出了院落,到了集合在武侯鋪裏的武侯前麵。那武侯接過腰牌,隨即傳下了命令,三百武侯頃刻間傾巢而出,無數人頭湧動,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城東九裏停泊港團團圍住,禁止任何人進出。
有大理寺司直上前質問,武侯客氣的出示了麒麟台黑色腰牌,那司直訥訥不語,轉身便走。
宴安將吃光的玉食盤往懷裏一塞,私自覓下,大手順勢在頜下絡腮胡上一抹,叫上了全部換好偽裝的狩虎衛,轉身朝著甲十三碼頭奔去。
這些人雖然都披著窄袖袍,偽裝成了碼頭裏的勞力跟過往胡商,但袖袍裏卻是套著兵甲,在各自的行擔中藏匿著橫刀寸弩。
據傳此次大典,乃是聖人闊別二十餘年迴到長安後舉辦的第一次大典,為此下令重建了晉昌坊內大雁塔,合塔之日長安城內千家佛寺共舉祈天燈,瞻仰玄奘法師舍利,聖人率領太子為萬國萬民祈福,此舉更被意欲為神器重歸李唐之舉,一時長安城內商賈權貴雲集。
甲十三碼頭裏,叫嚷聲此起彼伏,為了趕在宵禁前完工,碼頭的市舶司的小吏又從牙郎那裏雇傭了不少青壯。
日頭到了正午,小吏叫來停泊港裏販賣胡餅的店家,店主是個迴鶻人,他招唿小廝用竹條編織的籮筐抬著整筐的胡餅過來,然後對碼頭上的勞力們招招手,嗓子洪亮的喊了聲吃午食嘍。
舢板上一個個穿著用麻、毛織成的粗褐窄袖袍的少壯們唿啦的擁簇過來,小吏連忙敲起了手中銅鑼,唿和著讓眾人排好隊。
其中不少勞力是留在長安的新羅人跟康國的栗特人,這些人肚大,能出個把子力氣,除了每日結算的工錢外,碼頭上還會提供吃食,一人一次兩大張胡餅,另有一大海碗的“土貢梅煎”湯。
這“土貢梅煎”湯是用玫瑰果、烏梅、山楂、冰糖、桂花同時放入水中浸泡一刻鍾,然後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燒半個時辰熬製而成,極其費工夫。
第一煎的湯自然是輪不到他們,送給了貨棧裏的管事們以及停泊港市舶司的官吏們,等第一煎剩下的原料,再加十斤清水,按照第一煎的方法,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燒兩刻鍾,便做成了第二煎的湯水,提供給這些勞力喝。
眼下秋老虎已去,陽光毒熱未散,碼頭上的人長時間曝曬流汗是家常便飯,喝了這飲子,酸宜可口,唇齒生津,確能消熱解渴去乏。
隻是餅子分到最後,小吏卻傻了眼,數了數還在排隊的人,心裏納悶,今日的餅子怎麽突然不夠分了,幹活的多出了不少人,隻能讓胡餅店的迴鶻老頭趕緊再去做一筐出來。
那頭貨棧裏管事們的吃喝自然不同於這些人,早有食坊的小廝準備好了,用的是水晶飯、龍睛粉、龍腦末(冰片)、牛酪漿調製好的黃米飯,再將肉絲、雞蛋等雜味湯汁澆到這黃米飯上,成了鮮美的“禦黃王母飯”。
負責停泊港貨棧登記的掌固毛六,端著個海碗剛從胡床上坐下,抬眼便瞧見了從每一曼那船舶一道而來的外邦商人。
隨船的雇傭說這商人名叫沁羽,來長安販賣樟腦,家資頗豐,但沒想到是個女人,此次來長安不但帶了二十大箱的樟腦,還帶了足有一船的奴仆。
樟腦此物是每一曼那特產,為長安權貴所愛,一枚便要五十法庫,一法庫合唐幣一千銅錢,不可謂不貴,而且隻有東市能買到。
長安東市號稱納有“四方珍奇”,什麽魏晉的石獅子、漢朝的硯台、生長在深山裏起死迴生的草藥、千年老靈芝等,在東市裏都可以找到。此外,東市也是長安販賣奢侈品的聚集地,跟普通人家用的東西自然不同,來東市買東西的人可以說是非富即貴,而樟腦恰恰在東市是頂俏熱銷的商品之一。
每次隨舶而來的樟腦商人都是個絡腮黑胡的虯髯大漢,偏偏此次換成了個曼妙女子。毛六定神去瞧,那女子頭上戴了冪籬,防止路人窺視,依稀能瞧出模樣。冪籬紗後是一張頗為驚豔的臉蛋,厚施紅粉的麵上,雙眉畫得濃而黑,朱唇兩畔各點一粒黑色麵靨,額間花鈿與臉畔斜紅變得誇張豔麗。
毛六細心打量著女子身上的打扮,上身著綠襪、麒麟織成的錦繡紅衫,下身著鸚鵡刺繡裙腰石榴紅裙,肩搭鬱金色帔子,正是唐城女子時下最興盛的打扮,素有“迎風帔子鬱金香,照日裙裾石榴色。織成錦袖麒麟兒,刺繡裙腰鸚鵡子”的風韻。
毛六越看越不對勁,這女子怎麽瞧都像是唐國人,隨船的雇傭偏說她是每一曼那人。毛六歲數不大,但在碼頭貨棧出入幾年,見識慣了天南海北各色人物,早就練了一雙比鶻鷹還厲害的眼睛。
跟在女人身邊的那些奴仆,各個穿著廉價的粗褐杉跟填充了綿麻的窄袖袍,但都是孔武有力的大漢,裝卸貨時眼睛四處悄悄打量,眉宇間能看出十分謹慎的模樣來。
他心下不安,起身便要去找市舶使匯報此事,身子才轉過貨棧狹口,便被衛生僚的年輕司醫攔下了去路。
毛六心中不快,剛要出言喝問,便瞧那司醫不經意間露出了塊漆黑的腰牌。
腰牌上鐫刻隻兇狠的墨麒麟,好生威武。
毛六麵色遽變,被那司醫摟過膀子,低聲細語了幾句,駭得額上大汗淋漓,將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司醫臉上露出幾分陰笑,不等毛六反應,手裏一根金針已經刺入他頭頂的百會等穴。毛六神色驚恐,須臾間便不省事,身子歪倒在地,徹底暈死過去。
僚裏的司醫衝著不遠處幾名藥生招了招手,喊了句“毛掌固熱暈過去了,趕快把人抬進僚內,服一碗去熱消暑的藥湯!”
幾名藥生將人順勢抬進了碼頭上的衛生僚裏。
不遠處,其餘幾名掌固納悶的抬頭瞧了瞧天上的太陽,秋老虎早都過去,隻有午頭依舊毒辣了些,毛六又不是舢板上出力的雜工,不搬重物,怎麽還能熱暈了去?莫不是平日裏去了太多次平康坊,將身子打熬壞了?
司醫衝著幾人笑笑,這些掌固點頭迴應,沒作多想,隻是看這年輕司醫頗為眼生,想是平日僚內私下揩油水的老司醫因貪墨事發,被醫官調走,這才來了個新人。
距離甲十三碼頭不遠處的幾間夯土垣牆的院落中,正中堂屋的木架上覆蓋著茅草,堂下滿是肅殺之氣,不少狩虎衛腰懸橫刀藏於夯土垣牆下,蓄勢待發。
沒過半刻鍾,便有藥生自衛生僚裏傳來打梆子的聲音,喊出避疫避暑的話來,每次喊的內容都不同,堂屋裏早有青袍書吏,手持毛筆將喊話內容記錄在案,交由封診監司醫識別其內通傳的密語消息。
堂屋內懸掛鋪展開了一大幅由石板雕刻而成的長安城坊圖。
坊圖之上的一百八坊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以及五渠二十八水路全都纖毫畢現其上,其內用紅色朱漆點綴標識的每一坊內都設有衛生僚,有專門的司醫跟女醫負責坊間的巡療,這些人用約定的暗號傳遞情報,任何一坊衛生僚發現情況,都能通過銅匭線人傳到巡療司麒麟台,同樣巡療司麒麟台也可以第一時間發出命令,這樣一來,整個長安城都盡在司所掌握之中。
再說這由三十六塊木雕石板拚接而成的坊圖,是由三十六名丹青國手各自繪製一塊,再由麒麟台工匠雕刻完成,府吏用隼牟拚接成完整的防圖,確保三十六位作畫圖者與雕刻者的任何一人,都無法完整窺探到完整的長安城坊圖,以此施行保密機製。
身著一襲淺綠窄袖長袍的裴煊就盤腿坐在在坊圖前,他身旁爬著條雄壯的猞猁猻,裴煊纖細的手掌不時地從大貓背部柔軟的毛發上撫過。
披著甲胄的狩虎都尉宴安大大咧咧地站在一側,手裏捏著個精致的玉食盤,裏麵是司所女醫製作的雜糕。
這種雜糕是女醫效仿藥王孫思邈建議的製法做出來的,將豬肚、豬腸內填澱粉、肉末,配製花椒、茴香、肉桂等調味藥品而成,當年曾有店家將藥王所贈藥葫蘆懸掛店門口,販賣此糕,成為長安不多得的美食,雜糕也有了個俗名,叫“葫蘆頭”。
宴安粗鄙,是個純粹武夫,直接抓起葫蘆頭就往嘴裏送,吃得頜下絡腮胡淋漓了不少糟碎肉沫,吃得倒是十分得爽快,甕聲甕氣地說道:“要俺說司令根本沒必要撒下如此一張大網,直接讓俺帶著人闖進那碼頭,將所有人都一股腦抓起來就是,不服從的直接打殺了事!”
“莽夫行為!”案前正襟危坐的吳嗣白了他一眼,“碼頭中有不少外邦人,若衝撞起了衝突,反倒於十日後的大典不美。”
“怎滴,他們還敢反抗不成!”宴安一雙牛眼瞪著吳嗣,“誰若是敢不從,便直接滅了其國!”
吳嗣懶得與他分說,如同對牛彈琴,接過小吏遞過來的桃花飯,拿起食箸,細細品嚐。
這桃花飯曾於《雲仙雜記》中記載,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楊花粥,在南方諸道十分流行,取南方盛開得正豔的桃樹開的花,將米飯用這桃花染過,煮出來的飯有淡粉紅的顏色,既好看又好吃。
長安雖將至冬至,但石甕穀後的那片桃花林依舊不敗,采摘下用來做這桃花飯正合時宜。
沒過片刻,堂屋外記下衛生僚傳遞密語的書吏快步走了進來,手持案牘,站在裴煊身後,朗聲說道:“稟司令,賊醫已入甲十三碼頭!”
裴煊這才睜開眼睛。長安城內遍布衛生僚,都是他的眼他的手,在查明東明寺壇屍來自停泊港之後,他便調來了城門監的入城登記簿,又讓停泊港內衛生僚的司醫嚴加盤查,果然發現了一夥來停泊港內購買驢馬以備溲種之用的莊園佃戶。
唐人在十月節立冬開始,的確有“收諸穀種、大小豆種”的說法,但現在冬至未至,溲種起碼要等到十一月長安落雪以後,才能儲藏雪水,以備溲種之用。
這溲種,便是將買來的老驢老馬處理掉,肉或賣或吃,用斫碎的馬骨驢骨加水共煮,漉出骨渣,再把附子五枚放入浸漬,三四天後取出附子,再用蠶糞和羊糞攪拌,使之成為糊狀,播種前二十天,就把種子放在裏麵攪拌,使稠汁附在種子上,隨即曬幹,妥善貯藏,以備來年開春之用。
“眼下冬至未到,距離儲雪水還有近一個多月,這夥人便來停泊港內購買老馬老驢,實屬是反常的做法,而且根據我們僚內的諜子匯報,這些人或打扮成佃戶,或打扮成行商,但虎口多有老繭,是常年握刀的武人,舉止多有反常!眼下這些人都進入了甲十三碼頭每一曼那租賃的一間貨棧裏!”吳嗣咽下口桃花飯,細細說來。
裴煊目光落在了坊圖上城東九裏停泊港的位置。
“此處興成堰取水入漕渠,是全國漕糧、貢品進京的運輸幹線!水路交匯頗為複雜!”裴煊緩緩起身,“讓狩虎監裏的三十名好手,喬裝打扮撒進停泊港甲十三碼頭的各處,宴安親自佯裝成長安富戶的管事,去碼頭購買樟腦,探一探那賣樟腦女人的虛實!再征調三百武侯將整座停泊港給我密密圍獵成三圈,務必不能放跑一人!”
堂屋裏所有人都在這一聲令下開始動了起來,手持巡療司麒麟台腰牌的司醫,迅速跨出了院落,到了集合在武侯鋪裏的武侯前麵。那武侯接過腰牌,隨即傳下了命令,三百武侯頃刻間傾巢而出,無數人頭湧動,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城東九裏停泊港團團圍住,禁止任何人進出。
有大理寺司直上前質問,武侯客氣的出示了麒麟台黑色腰牌,那司直訥訥不語,轉身便走。
宴安將吃光的玉食盤往懷裏一塞,私自覓下,大手順勢在頜下絡腮胡上一抹,叫上了全部換好偽裝的狩虎衛,轉身朝著甲十三碼頭奔去。
這些人雖然都披著窄袖袍,偽裝成了碼頭裏的勞力跟過往胡商,但袖袍裏卻是套著兵甲,在各自的行擔中藏匿著橫刀寸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