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謀士安民展良圖
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 作者:隱居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3章 謀士安民展良圖
夜已深,議事廳內燈火通明。
王厚的話語擲地有聲,在賈詡和徐庶心中激起陣陣漣漪。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與堅定。
“主公所言極是,安民方能定國。”賈詡捋了捋胡須,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黑夜,“如今荊州初定,民心不穩,若不能盡快安撫,恐成大患。”
徐庶亦點頭讚同,他憂慮地說道:“曹操雖退,但其威脅仍在。若百姓離心離德,即便有堅城利兵,也難以抵擋敵軍鐵蹄。”
氣氛一時變得有些壓抑,三人皆明白,穩定民心絕非易事。
百姓經曆戰亂,對當權者早已失去信任,想要重新贏得他們的支持,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事不宜遲,我們必須盡快行動。”王厚打破沉默,他站起身,眼神銳利,“兩位先生可有良策?”
賈詡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如今之計,莫過於安民告示。將主公的仁義之舉廣而告之,讓百姓知道,王厚將軍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徐庶補充道:“不僅要安撫,更要讓他們看到希望。我們可以組織百姓參與戰備工作,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從而增強對荊州的歸屬感。”
王厚聞言,他深知,要讓百姓真正信服,光靠嘴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拿出實際行動。
“好,就依兩位先生所言。”王厚當即拍板,“明日一早,便由兩位先生親自帶人,張貼安民告示,務必讓每個人都知曉!”
次日清晨,陽光灑滿荊州城。
賈詡和徐庶帶領一隊士兵,走上街頭。
他們手持告示,神情肅穆。
“鄉親們,都來看看啊!王厚將軍體恤百姓,張貼安民告示啦!”士兵們高聲唿喊,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賈詡和徐庶走到人群中央,展開手中的告示。
白紙黑字,寫滿了王厚對百姓的承諾:減免賦稅、恢複生產、保境安民。
然而,百姓們卻顯得有些麻木,臉上充滿了懷疑。
他們經曆了太多的戰亂和欺騙,早已不敢輕易相信任何人。
“哼,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冷哼一聲,轉身欲走。
“就是,以前的官老爺也是這麽說的,結果呢?還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另一個人附和道。
麵對百姓的質疑,賈詡和徐庶並沒有動怒。
他們知道,要贏得百姓的信任,需要時間和耐心。
“各位鄉親,我知道你們心中有疑慮。”徐庶緩緩說道,他的聲音溫和而真誠,“但請你們相信,王厚將軍與那些貪官汙吏不一樣。他是真心想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賈詡也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地說道:“如今曹操虎視眈眈,荊州危在旦夕。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共同抵禦外敵。隻有大家團結一心,才能保住我們的家園!”
百姓們麵麵相覷,他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些當官的話,也不知道該不該為荊州而戰。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漢子站了出來。
他看著賈詡和徐庶,眼中閃爍著一絲希望的光芒。
“兩位大人,我們該怎麽做?”
賈詡捋須一笑,目光深邃:“各位父老鄉親,欲保家衛國,還需……”賈詡捋須,一雙狡黠的眼睛在百姓中來迴掃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支持者。
他走到年輕漢子身旁,拍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而溫暖:“各位父老鄉親,欲保家衛國,還需集全城之力。我們將組織年輕力壯的漢子們協助守城,你們,便是荊州的中流砥柱。”
此話一出,引得眾人議論紛紛,原本猶豫不決的百姓,有些人開始動搖,他們交頭接耳,眼中多了幾分堅毅。
街道上的光影隨著午後的陽光流轉,田地間的草動,仿佛也在默契中迴應著這一唿喚。
徐庶上前,聲音高亢而激揚:“你們的力量不僅能保護家園,也能為後代樹立榜樣。誰願意與我等共赴這場榮辱,便在此刻響應內心的召喚!”
片刻的沉寂後,一個個健壯的漢子走了出來,他們衣服上沾著泥土,卻掩蓋不住眼中的鬥誌。
漢子們紛紛響應,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使命感,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陽光照在他們期待卻又堅定的臉龐上,汗水在他們的額頭上瑩瑩閃光。
賈詡環視四周,似乎讀懂了這些人的心思,他揚聲說道:“所有願意參與守城的漢子,請到這邊集合,我們將分配任務和物資。搬運糧草、協助巡邏,這一切都離不開你們!”
湧出的人流中,年輕漢子自告奮勇地舉起了手,率先領頭走向集合點。
其他人受到他的鼓舞,也一個接一個地加入隊伍。
空氣中彌漫著土腥味,卻也夾雜了某種鏗鏘有力的氣息。
他們被這種氣息感染,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力量在互相激蕩。
賈詡和徐庶對視一眼,心中感到一分欣慰。
這個時刻,他們成功點燃了這座城的希望之火。
此時,賈詡忽然轉身對徐庶輕聲道:“接下來,婦女和兒童……”
他的聲音未落,然而語意卻領人心潮澎湃,因為每個人都明白,接下來的目標已近在眼前,輝煌成就即將展開。
賈詡凝望著那群自發聚集的百姓,心中積壓的重擔似乎輕了幾分。
此時,他轉身朝著人群中尚未行動的婦女與兒童走去,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在微風中傳開:“各位鄉親,男人們已開始動身守城,而你們也有自己的重要任務。”
人群中的婦女們雖麵帶幾分不安,但沒有逃避的意思。
她們中有人緊緊抱著懷中的幼兒,低語著安慰的話語;也有人目光堅毅,仿佛已做好了心理準備。
賈詡走近一個年長的婦女,與她平視:“請將家中可以製作食物的材料帶來,我們需要儲備充足的糧食。還需一部分婦女照顧我們的傷員,提供他們所需的照料。”
婦女們相視點頭,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有人輕聲說道:“我們會做好自己的,不能讓男人們分心。”
在她們的眼中,閃爍著為家園做出貢獻的堅定。
賈詡微微俯身,語聲中帶上一絲柔情:“有你們,我們便有更多的安全感。”
與此同時,那些已經開始忙碌的年輕男子們,個個麵色如鐵,他們挽起袖子,雙手粗糙的觸感與箱子土瓷的冷硬摩擦在一起,但沒有一個人畏懼退縮。
他們在太陽的照耀下有條不紊地搬運著物資,步履穩健,汗水悄然滑過緊繃的臉頰,卻無人叫苦。
一聲聲號子口令響徹,為他們的行動增添一抹壯烈之感。
賈詡佇立在此,眉梢緊鎖,卻從這井然有序的忙碌中感受到了一股堅不可摧的奮發之力。
他轉頭望向身邊的徐庶,兩人無言的默契在眼神交匯間傳遞。
此刻,陽光正好,風輕撫過衣袂,似乎在為這座城承載的希望而祝福。
正準備發布下一步指令,賈詡壓低聲音對徐庶說道:“盡力協助還是當務之急,讓我們時刻保持如這般緊密。”
徐庶點了點頭,他們的心中都明白,這股力量將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好萬全準備。
賈詡的言語未盡,但已在空氣中靜靜醞釀,為後續的行動留下一方含蓄卻綿長的伏筆。
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荊州城的城牆上,將將士們的身影拉得老長。
協助巡邏的男子們,身著粗布衣衫,手持長矛或木棍,眼神卻銳利如鷹隼,警惕地掃視著城牆下的每一寸土地。
“那邊!注意城牆根的陰影!”一個年長的漢子,經驗老道地提醒著身邊的年輕後生。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久經沙場的沉穩。
年輕後生不敢怠慢,立刻握緊手中的長矛,屏住唿吸,仔細觀察著陰影中的動靜。
一陣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他才長舒一口氣,發現隻是虛驚一場。
“記住,任何細微的異常都不能放過。曹操的奸細無孔不入,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老漢語重心長地教導著,他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皺紋都仿佛訴說著曾經的戰火紛飛。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每一個巡邏的男子都繃緊了神經,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整個荊州城的安危。
腳步聲在城牆上迴蕩,如同戰鼓般敲擊著眾人的心房,提醒著他們時刻保持警惕。
與此同時,城內的氣氛卻截然不同。
婦女們在廚房裏忙碌著,灶台上熱氣騰騰,各種食材的香氣混合在一起,令人食指大動。
孩子們則圍在桌旁,幫著擇菜、洗米,稚嫩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娘,這些肉包子是給守城的叔叔們吃的嗎?”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好奇地問道。
“是啊,他們為了保護我們,辛辛苦苦地守在城牆上,我們也要讓他們吃飽喝足,才有力氣打敗壞人。”孩子的母親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
婦女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準備著食物。
有人負責揉麵,有人負責切菜,還有人負責燒火。
她們的動作嫻熟而流暢,仿佛經過了無數次的練習。
“慢點,別燙著。”一個年長的婦女,關切地提醒著身邊的年輕媳婦。
“嬸子,您放心,我小心著呢。”年輕媳婦笑著迴應,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芒。
廚房裏充滿了歡聲笑語,溫馨的氣氛驅散了戰爭帶來的陰霾。
孩子們一邊幫忙,一邊唱著歌謠,稚嫩的歌聲在屋子裏迴蕩,為這個特殊的時刻增添了一絲溫暖。
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氣,那是希望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荊州城百姓共同守護的味道。
夜幕降臨,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飯菜被送到了城牆上。
巡邏的男子們接過飯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真香!還是家裏的飯菜好吃!”一個年輕的士兵,滿足地歎了口氣。
“是啊,有了家人的支持,我們才能更有力氣守住荊州城!”另一個士兵也笑著說道。
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即使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時候,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哎,李嫂家的兒子上次受了傷,也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一個士兵忽然歎了口氣,打破了短暫的寧靜。
他的話音未落,便被身邊的同伴打斷了:“放心吧,聽說城裏的婦女們正在細心照料傷員,一定會沒事的。”
城中的一座簡陋的房屋被臨時改造成了醫護所,屋內燈火搖曳,幾名婦女正忙碌其中。
她們一邊幫傷員擦拭身體,一邊低聲說著安慰的話語。
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草藥味,幾名傷員痛苦的呻吟聲夾雜著婦女們輕柔的勸慰,在這個小小的房間裏交織而成一種別樣的寧靜。
一位年長的婦女慢慢將藥草熬製而成的藥湯送到傷員嘴邊,輕聲道:“別急,慢慢喝下去,過會兒就會好多了。”她的手沉穩而溫暖,那份力量仿佛能將她的安穩心緒傳遞到對方心裏。
“娘,你也歇一歇吧。”一個小女孩拉了拉婦女的衣角,稚嫩的聲音中透著心疼。
“沒事,小青,娘不累。”婦女笑著撫摸女孩的頭,“娘現在可要做你的榜樣呢。”
小女孩點點頭,幫著母親一起為傷員遞水遞藥,盡管動作還略顯笨拙,卻充滿了認真與善意。
她們的身影在燭光中來迴晃動,仿佛凝結了無數的溫暖與希望。
與此同時,城內的氣氛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賈詡和徐庶沿街巡視,看到的不再是之前的麻木,而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
街道兩旁,人們爭相加入各種物資的搬運工作,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定和期盼。
年輕的漢子們正有條不紊地按照分配好的計劃執行任務,他們將一筐筐糧食、一車車木材搬運至指定地點。
汗水透過他們的衣衫,順著脊梁緩緩流下,但目光中流露的鬥誌激勵著每一個人。
偶有孩童在母親的帶領下跑來,望著這些忙碌的人們,眼中閃爍著欽佩與渴望。
這樣的場景,在荊州城內隨處可見,每一個人都仿佛被賦予了一種特別的力量,齊心協力為保衛家園而努力。
賈詡佇立在街上,感受著城中彌漫的緊迫感,他們心中那份危機的弦被緊繃得愈發震顫,卻不得不在這份忙碌中尋一絲踏實之感。
徐庶則目光如炬,在人群中移動,偶爾停下來與百姓低語交談,仿佛在給他們加油打氣。
直到月掛梢頭,整個荊州終於在緊張的忙碌中緩緩安定下來。
夜雖深,心卻不沉。
賈詡和徐庶對視間,皆從對方眼中看到這份同仇敵愾的凝重,這正是荊州百姓團結一心的最好證據。
“看來,我們的力量,足以讓那些虎視眈眈者放慢腳步。”賈詡的聲音低沉,但渾厚如鍾。
徐庶微微頷首,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微笑:“風已起,願這焰火,將在黑夜中燃燒。”
他們躍動的神情,在月光的映襯下如雕刻般鮮明,若隱若現的風聲仿佛在傳遞著遠方的動靜。
賈詡轉身,目光投向城牆之外,那深不可測的夜色似在召喚,一切尚未落下帷幕。
夜已深,議事廳內燈火通明。
王厚的話語擲地有聲,在賈詡和徐庶心中激起陣陣漣漪。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與堅定。
“主公所言極是,安民方能定國。”賈詡捋了捋胡須,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黑夜,“如今荊州初定,民心不穩,若不能盡快安撫,恐成大患。”
徐庶亦點頭讚同,他憂慮地說道:“曹操雖退,但其威脅仍在。若百姓離心離德,即便有堅城利兵,也難以抵擋敵軍鐵蹄。”
氣氛一時變得有些壓抑,三人皆明白,穩定民心絕非易事。
百姓經曆戰亂,對當權者早已失去信任,想要重新贏得他們的支持,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事不宜遲,我們必須盡快行動。”王厚打破沉默,他站起身,眼神銳利,“兩位先生可有良策?”
賈詡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如今之計,莫過於安民告示。將主公的仁義之舉廣而告之,讓百姓知道,王厚將軍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徐庶補充道:“不僅要安撫,更要讓他們看到希望。我們可以組織百姓參與戰備工作,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從而增強對荊州的歸屬感。”
王厚聞言,他深知,要讓百姓真正信服,光靠嘴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拿出實際行動。
“好,就依兩位先生所言。”王厚當即拍板,“明日一早,便由兩位先生親自帶人,張貼安民告示,務必讓每個人都知曉!”
次日清晨,陽光灑滿荊州城。
賈詡和徐庶帶領一隊士兵,走上街頭。
他們手持告示,神情肅穆。
“鄉親們,都來看看啊!王厚將軍體恤百姓,張貼安民告示啦!”士兵們高聲唿喊,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賈詡和徐庶走到人群中央,展開手中的告示。
白紙黑字,寫滿了王厚對百姓的承諾:減免賦稅、恢複生產、保境安民。
然而,百姓們卻顯得有些麻木,臉上充滿了懷疑。
他們經曆了太多的戰亂和欺騙,早已不敢輕易相信任何人。
“哼,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冷哼一聲,轉身欲走。
“就是,以前的官老爺也是這麽說的,結果呢?還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另一個人附和道。
麵對百姓的質疑,賈詡和徐庶並沒有動怒。
他們知道,要贏得百姓的信任,需要時間和耐心。
“各位鄉親,我知道你們心中有疑慮。”徐庶緩緩說道,他的聲音溫和而真誠,“但請你們相信,王厚將軍與那些貪官汙吏不一樣。他是真心想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賈詡也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地說道:“如今曹操虎視眈眈,荊州危在旦夕。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共同抵禦外敵。隻有大家團結一心,才能保住我們的家園!”
百姓們麵麵相覷,他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些當官的話,也不知道該不該為荊州而戰。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漢子站了出來。
他看著賈詡和徐庶,眼中閃爍著一絲希望的光芒。
“兩位大人,我們該怎麽做?”
賈詡捋須一笑,目光深邃:“各位父老鄉親,欲保家衛國,還需……”賈詡捋須,一雙狡黠的眼睛在百姓中來迴掃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支持者。
他走到年輕漢子身旁,拍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而溫暖:“各位父老鄉親,欲保家衛國,還需集全城之力。我們將組織年輕力壯的漢子們協助守城,你們,便是荊州的中流砥柱。”
此話一出,引得眾人議論紛紛,原本猶豫不決的百姓,有些人開始動搖,他們交頭接耳,眼中多了幾分堅毅。
街道上的光影隨著午後的陽光流轉,田地間的草動,仿佛也在默契中迴應著這一唿喚。
徐庶上前,聲音高亢而激揚:“你們的力量不僅能保護家園,也能為後代樹立榜樣。誰願意與我等共赴這場榮辱,便在此刻響應內心的召喚!”
片刻的沉寂後,一個個健壯的漢子走了出來,他們衣服上沾著泥土,卻掩蓋不住眼中的鬥誌。
漢子們紛紛響應,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使命感,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陽光照在他們期待卻又堅定的臉龐上,汗水在他們的額頭上瑩瑩閃光。
賈詡環視四周,似乎讀懂了這些人的心思,他揚聲說道:“所有願意參與守城的漢子,請到這邊集合,我們將分配任務和物資。搬運糧草、協助巡邏,這一切都離不開你們!”
湧出的人流中,年輕漢子自告奮勇地舉起了手,率先領頭走向集合點。
其他人受到他的鼓舞,也一個接一個地加入隊伍。
空氣中彌漫著土腥味,卻也夾雜了某種鏗鏘有力的氣息。
他們被這種氣息感染,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力量在互相激蕩。
賈詡和徐庶對視一眼,心中感到一分欣慰。
這個時刻,他們成功點燃了這座城的希望之火。
此時,賈詡忽然轉身對徐庶輕聲道:“接下來,婦女和兒童……”
他的聲音未落,然而語意卻領人心潮澎湃,因為每個人都明白,接下來的目標已近在眼前,輝煌成就即將展開。
賈詡凝望著那群自發聚集的百姓,心中積壓的重擔似乎輕了幾分。
此時,他轉身朝著人群中尚未行動的婦女與兒童走去,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在微風中傳開:“各位鄉親,男人們已開始動身守城,而你們也有自己的重要任務。”
人群中的婦女們雖麵帶幾分不安,但沒有逃避的意思。
她們中有人緊緊抱著懷中的幼兒,低語著安慰的話語;也有人目光堅毅,仿佛已做好了心理準備。
賈詡走近一個年長的婦女,與她平視:“請將家中可以製作食物的材料帶來,我們需要儲備充足的糧食。還需一部分婦女照顧我們的傷員,提供他們所需的照料。”
婦女們相視點頭,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有人輕聲說道:“我們會做好自己的,不能讓男人們分心。”
在她們的眼中,閃爍著為家園做出貢獻的堅定。
賈詡微微俯身,語聲中帶上一絲柔情:“有你們,我們便有更多的安全感。”
與此同時,那些已經開始忙碌的年輕男子們,個個麵色如鐵,他們挽起袖子,雙手粗糙的觸感與箱子土瓷的冷硬摩擦在一起,但沒有一個人畏懼退縮。
他們在太陽的照耀下有條不紊地搬運著物資,步履穩健,汗水悄然滑過緊繃的臉頰,卻無人叫苦。
一聲聲號子口令響徹,為他們的行動增添一抹壯烈之感。
賈詡佇立在此,眉梢緊鎖,卻從這井然有序的忙碌中感受到了一股堅不可摧的奮發之力。
他轉頭望向身邊的徐庶,兩人無言的默契在眼神交匯間傳遞。
此刻,陽光正好,風輕撫過衣袂,似乎在為這座城承載的希望而祝福。
正準備發布下一步指令,賈詡壓低聲音對徐庶說道:“盡力協助還是當務之急,讓我們時刻保持如這般緊密。”
徐庶點了點頭,他們的心中都明白,這股力量將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好萬全準備。
賈詡的言語未盡,但已在空氣中靜靜醞釀,為後續的行動留下一方含蓄卻綿長的伏筆。
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荊州城的城牆上,將將士們的身影拉得老長。
協助巡邏的男子們,身著粗布衣衫,手持長矛或木棍,眼神卻銳利如鷹隼,警惕地掃視著城牆下的每一寸土地。
“那邊!注意城牆根的陰影!”一個年長的漢子,經驗老道地提醒著身邊的年輕後生。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久經沙場的沉穩。
年輕後生不敢怠慢,立刻握緊手中的長矛,屏住唿吸,仔細觀察著陰影中的動靜。
一陣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他才長舒一口氣,發現隻是虛驚一場。
“記住,任何細微的異常都不能放過。曹操的奸細無孔不入,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老漢語重心長地教導著,他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皺紋都仿佛訴說著曾經的戰火紛飛。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每一個巡邏的男子都繃緊了神經,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整個荊州城的安危。
腳步聲在城牆上迴蕩,如同戰鼓般敲擊著眾人的心房,提醒著他們時刻保持警惕。
與此同時,城內的氣氛卻截然不同。
婦女們在廚房裏忙碌著,灶台上熱氣騰騰,各種食材的香氣混合在一起,令人食指大動。
孩子們則圍在桌旁,幫著擇菜、洗米,稚嫩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娘,這些肉包子是給守城的叔叔們吃的嗎?”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好奇地問道。
“是啊,他們為了保護我們,辛辛苦苦地守在城牆上,我們也要讓他們吃飽喝足,才有力氣打敗壞人。”孩子的母親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
婦女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準備著食物。
有人負責揉麵,有人負責切菜,還有人負責燒火。
她們的動作嫻熟而流暢,仿佛經過了無數次的練習。
“慢點,別燙著。”一個年長的婦女,關切地提醒著身邊的年輕媳婦。
“嬸子,您放心,我小心著呢。”年輕媳婦笑著迴應,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芒。
廚房裏充滿了歡聲笑語,溫馨的氣氛驅散了戰爭帶來的陰霾。
孩子們一邊幫忙,一邊唱著歌謠,稚嫩的歌聲在屋子裏迴蕩,為這個特殊的時刻增添了一絲溫暖。
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氣,那是希望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荊州城百姓共同守護的味道。
夜幕降臨,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飯菜被送到了城牆上。
巡邏的男子們接過飯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真香!還是家裏的飯菜好吃!”一個年輕的士兵,滿足地歎了口氣。
“是啊,有了家人的支持,我們才能更有力氣守住荊州城!”另一個士兵也笑著說道。
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即使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時候,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哎,李嫂家的兒子上次受了傷,也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一個士兵忽然歎了口氣,打破了短暫的寧靜。
他的話音未落,便被身邊的同伴打斷了:“放心吧,聽說城裏的婦女們正在細心照料傷員,一定會沒事的。”
城中的一座簡陋的房屋被臨時改造成了醫護所,屋內燈火搖曳,幾名婦女正忙碌其中。
她們一邊幫傷員擦拭身體,一邊低聲說著安慰的話語。
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草藥味,幾名傷員痛苦的呻吟聲夾雜著婦女們輕柔的勸慰,在這個小小的房間裏交織而成一種別樣的寧靜。
一位年長的婦女慢慢將藥草熬製而成的藥湯送到傷員嘴邊,輕聲道:“別急,慢慢喝下去,過會兒就會好多了。”她的手沉穩而溫暖,那份力量仿佛能將她的安穩心緒傳遞到對方心裏。
“娘,你也歇一歇吧。”一個小女孩拉了拉婦女的衣角,稚嫩的聲音中透著心疼。
“沒事,小青,娘不累。”婦女笑著撫摸女孩的頭,“娘現在可要做你的榜樣呢。”
小女孩點點頭,幫著母親一起為傷員遞水遞藥,盡管動作還略顯笨拙,卻充滿了認真與善意。
她們的身影在燭光中來迴晃動,仿佛凝結了無數的溫暖與希望。
與此同時,城內的氣氛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賈詡和徐庶沿街巡視,看到的不再是之前的麻木,而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
街道兩旁,人們爭相加入各種物資的搬運工作,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定和期盼。
年輕的漢子們正有條不紊地按照分配好的計劃執行任務,他們將一筐筐糧食、一車車木材搬運至指定地點。
汗水透過他們的衣衫,順著脊梁緩緩流下,但目光中流露的鬥誌激勵著每一個人。
偶有孩童在母親的帶領下跑來,望著這些忙碌的人們,眼中閃爍著欽佩與渴望。
這樣的場景,在荊州城內隨處可見,每一個人都仿佛被賦予了一種特別的力量,齊心協力為保衛家園而努力。
賈詡佇立在街上,感受著城中彌漫的緊迫感,他們心中那份危機的弦被緊繃得愈發震顫,卻不得不在這份忙碌中尋一絲踏實之感。
徐庶則目光如炬,在人群中移動,偶爾停下來與百姓低語交談,仿佛在給他們加油打氣。
直到月掛梢頭,整個荊州終於在緊張的忙碌中緩緩安定下來。
夜雖深,心卻不沉。
賈詡和徐庶對視間,皆從對方眼中看到這份同仇敵愾的凝重,這正是荊州百姓團結一心的最好證據。
“看來,我們的力量,足以讓那些虎視眈眈者放慢腳步。”賈詡的聲音低沉,但渾厚如鍾。
徐庶微微頷首,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微笑:“風已起,願這焰火,將在黑夜中燃燒。”
他們躍動的神情,在月光的映襯下如雕刻般鮮明,若隱若現的風聲仿佛在傳遞著遠方的動靜。
賈詡轉身,目光投向城牆之外,那深不可測的夜色似在召喚,一切尚未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