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朝堂議政論江東
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 作者:隱居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6章 朝堂議政論江東
“主公,探子來報,江東方麵…”侍衛欲言又止,神色凝重。
王厚迴過身,“說。”
“孫權在柴桑大殿召開了朝堂會議……”侍衛將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稟告。
王厚眉頭微挑,手指輕輕敲打著城牆垛口,發出沉悶的“篤篤”聲,仿佛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江東的動靜,他不能不關注。
幾日後,柴桑大殿。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得令人窒息。
雕梁畫棟也掩蓋不住這肅殺的氣氛,陽光透過鏤空的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卻驅不散這大殿內的陰霾。
孫權端坐在主位之上,麵沉似水,一襲紫袍更襯得他威嚴逼人。
他環視四周,目光如炬,似乎要穿透每個人的心思。
文臣武將分列兩側,一個個正襟危坐,大氣都不敢出。
“諸位,”孫權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所為何事,想必各位心中有數。”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了張昭身上,“子布,你先說說。”
張昭起身,躬身一禮,花白的胡須微微顫動,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主公,臣以為,江東連年征戰,百姓疲敝,田地荒蕪,倉庫空虛,實乃民生凋敝之象。當務之急,應休養生息,輕徭薄賦,與民更始,方能固本培元,重振江東。”
張昭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每一個字都敲打在眾人的心頭。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百姓的關切,對江東未來的擔憂。
張紘緊隨其後,拱手道:“主公,子布所言極是。江東水軍雖強,但連番大戰,損耗嚴重。軍械不足,糧草告急,若再啟戰端,恐難以為繼。不如暫緩兵戈,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圖大業。”
虞翻、顧雍等人也紛紛出列,附議張昭、張紘的觀點。
他們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從各個方麵論證了休養生息的重要性。
“赤壁一戰,我軍雖勝,但曹軍主力尚存。荊州新定,人心未附。此時用兵,實乃不智之舉。”虞翻捋著胡須,緩緩說道,他抬眼看向孫權,目光中帶著一絲擔憂。
“主公,三思啊!”顧雍的聲音略顯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江東的百姓,已經承受不起更多的戰亂了。”
大殿內的氣氛愈發沉重,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文臣們的話語,如同巨石般壓在孫權的心頭,讓他感到一陣陣的煩悶。
孫權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座椅的扶手,那冰涼的觸感,讓他稍微冷靜了一些。
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子布...";孫權突然開口。
孫權目光灼灼,落在張昭身上,“子布,你的意思是,曹操雖經赤壁之敗,但仍不足以輕視?”
張昭感受到那份如芒在背的注視,不敢有絲毫怠慢,再次躬身,沉聲道:“主公明鑒。曹操雄踞北方多年,麾下精兵強將無數,縱然在赤壁折戟,也傷不了他的根本。我軍倉促進攻,勝算渺茫不說,一旦失利,恐引火燒身,江東危矣。”
他頓了頓,聲音愈發沉穩,“為今之計,當務之急是穩固江防,加固城池,以應對曹操可能的反撲。同時,吸納荊州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桑,建立完善的糧草補給體係,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他的話語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如同一張無形的網,將江東的現狀分析得淋漓盡致。
其他文臣聽罷,紛紛點頭稱是,大殿內的氣氛也略微緩和了一些。
孫權眉頭微蹙,似乎對張昭的觀點有所認同,但內心深處,卻又隱隱感到一絲不甘。
他渴望建功立業,開疆拓土,而不是龜縮在江東一隅,休養生息。
然而,還未等他開口,一聲洪亮的聲音便打破了這短暫的平靜。
“主公!臣不同意!”周瑜大步出列,盔甲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他麵色剛毅,目光如炬,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曹操雖強,但經赤壁一戰,已是強弩之末!我軍士氣正盛,糧草充足,此時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
程普緊隨其後,甕聲甕氣地說道:“公瑾所言極是!曹操在荊州損兵折將,士氣低迷,正是我們一舉攻滅他的絕佳時機!若是給他喘息之機,日後必成大患!”
甘寧更是按捺不住,跨步而出,抱拳道:“主公!末將願為先鋒,率領水軍直搗許昌,取曹操首級,獻於主公!”他聲如洪鍾,震得大殿嗡嗡作響,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武將們的請戰聲,如同滾滾驚雷,在大殿內迴蕩不絕,與文臣們的休養生息論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時間,大殿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仿佛一根緊繃的弓弦,隨時都有可能斷裂。
孫權臉色陰晴不定,目光在文臣武將之間來迴掃視,內心陷入了劇烈的掙紮。
他既想聽從文臣的建議,穩紮穩打,保住江東的基業,又渴望采納武將的提議,乘勝追擊,擴大江東的版圖。
究竟該如何抉擇?
就在孫權猶豫不決之際,周瑜突然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主公,切莫忘了那王厚……”
武將們的情緒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熾熱而洶湧。
程普粗獷的嗓音在大殿內迴蕩:“主公,曹操在荊州吃了大虧,如今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機!末將願率軍殺入荊州,奪取襄陽!”他用力揮舞著手臂,仿佛已經握住了敵人的咽喉。
魏延更是豪邁地大笑起來:“哈哈哈,曹操老兒也有今天!主公,末將願做先鋒,踏平許昌,生擒曹操!”他身上的盔甲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為他的豪言壯語伴奏。
周瑜眼中閃爍著精光,他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臣以為,此時正是江東一戰定中原的良機!曹操在荊州損兵折將,士氣低迷,而我軍士氣正盛,兵精糧足。與此同時,那王厚忙於平定荊州叛亂,無暇顧及我江東,蜀漢江夏兵力空虛,防守疲態盡顯,正是我們出兵的最佳時機!”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周瑜環視四周,目光如炬,繼續說道:“主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錯過此良機,一旦曹操緩過氣來,卷土重來,我江東將麵臨更大的危險!”他眉頭緊鎖,語氣凝重,“到那時,我們再想抵擋曹操的進攻,可就難上加難了!”
周瑜的話語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武將們紛紛點頭稱是,而文臣們則一個個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孫權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他的內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平靜。
他渴望建功立業,一統天下,而周瑜的話語,無疑點燃了他心中的雄心壯誌。
“公瑾……”孫權的聲音有些顫抖,他緊緊地盯著周瑜,仿佛要從他的眼中找到答案,“你真的有把握擊敗曹操嗎?”
周瑜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臣有十成把握!”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眾人,“隻要主公一聲令下,臣願率領江東兒郎,踏平中原,成就霸業!”
大殿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文臣武將們屏住唿吸,等待著孫權的最終決斷。
“報——”
一個侍衛慌慌張張地跑進大殿,跪倒在地,高聲喊道:“主公,甘將軍求見!”
殿外一陣喧嘩,未等孫權應允,甘寧已大步流星地踏入大殿,盔甲鏗鏘作響,如同戰鼓擂動。
他抱拳行禮,語氣卻帶著一絲急切:“主公!末將有要事稟報!”
孫權微微皺眉,目光落在甘寧身上,沉聲道:“興霸,有何事?”
甘寧抬頭,目光炯炯,語氣堅定:“主公,末將聽聞荊州王厚已返迴,正積極備戰,意圖獨攬抗曹大任!”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我江東男兒,豈能落於人後?”
張昭眉頭緊鎖,上前一步,沉聲道:“興霸將軍,休得胡言!荊州之事,自有荊州處置,我江東隻需穩固自身,便可高枕無憂。”
“穩固自身?”甘寧冷笑一聲,目光如炬,直視張昭,“子布先生,莫非忘了曹操兵臨城下的滋味?若非赤壁之戰,我江東早已淪陷!如今曹操雖敗,但實力猶存,若讓他緩過氣來,卷土重來,我江東危矣!”
他頓了頓,聲音愈發洪亮:“我江東男兒,皆是百戰精兵,豈能貪圖安逸,坐以待斃?王厚能做的,我江東也能做!我江東水軍,天下無敵,為何不能北上中原,與曹操決一死戰?”
甘寧慷慨激昂的言辭,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武將們紛紛點頭稱是,眼中燃起了熊熊戰火。
而文臣們則一個個臉色鐵青,心中充滿了擔憂。
“興霸將軍此言差矣!”虞翻站了出來,反駁道,“我江東如今百廢待興,民生凋敝,豈能輕啟戰端?若是再起戰火,百姓將苦不堪言!”
“百姓?哼!”甘寧不屑地冷哼一聲,“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才是真正的害民之舉!唯有奮勇向前,開疆拓土,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大殿內的氣氛劍拔弩張,文臣武將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孫權坐在主位上,臉色陰晴不定,內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平靜。
他深知,江東的未來,就在他的一念之間。
究竟是選擇休養生息,還是選擇北伐中原?
孫權的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眾人,最終落在了周瑜身上。
“公瑾……”
還未等孫權說完,殿外再次傳來侍衛的聲音:“報!荊州急報!”
侍衛的聲音,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名侍衛身上。
“主公,探子來報,江東方麵…”侍衛欲言又止,神色凝重。
王厚迴過身,“說。”
“孫權在柴桑大殿召開了朝堂會議……”侍衛將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稟告。
王厚眉頭微挑,手指輕輕敲打著城牆垛口,發出沉悶的“篤篤”聲,仿佛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江東的動靜,他不能不關注。
幾日後,柴桑大殿。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得令人窒息。
雕梁畫棟也掩蓋不住這肅殺的氣氛,陽光透過鏤空的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卻驅不散這大殿內的陰霾。
孫權端坐在主位之上,麵沉似水,一襲紫袍更襯得他威嚴逼人。
他環視四周,目光如炬,似乎要穿透每個人的心思。
文臣武將分列兩側,一個個正襟危坐,大氣都不敢出。
“諸位,”孫權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所為何事,想必各位心中有數。”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了張昭身上,“子布,你先說說。”
張昭起身,躬身一禮,花白的胡須微微顫動,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主公,臣以為,江東連年征戰,百姓疲敝,田地荒蕪,倉庫空虛,實乃民生凋敝之象。當務之急,應休養生息,輕徭薄賦,與民更始,方能固本培元,重振江東。”
張昭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每一個字都敲打在眾人的心頭。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百姓的關切,對江東未來的擔憂。
張紘緊隨其後,拱手道:“主公,子布所言極是。江東水軍雖強,但連番大戰,損耗嚴重。軍械不足,糧草告急,若再啟戰端,恐難以為繼。不如暫緩兵戈,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圖大業。”
虞翻、顧雍等人也紛紛出列,附議張昭、張紘的觀點。
他們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從各個方麵論證了休養生息的重要性。
“赤壁一戰,我軍雖勝,但曹軍主力尚存。荊州新定,人心未附。此時用兵,實乃不智之舉。”虞翻捋著胡須,緩緩說道,他抬眼看向孫權,目光中帶著一絲擔憂。
“主公,三思啊!”顧雍的聲音略顯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江東的百姓,已經承受不起更多的戰亂了。”
大殿內的氣氛愈發沉重,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文臣們的話語,如同巨石般壓在孫權的心頭,讓他感到一陣陣的煩悶。
孫權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座椅的扶手,那冰涼的觸感,讓他稍微冷靜了一些。
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子布...";孫權突然開口。
孫權目光灼灼,落在張昭身上,“子布,你的意思是,曹操雖經赤壁之敗,但仍不足以輕視?”
張昭感受到那份如芒在背的注視,不敢有絲毫怠慢,再次躬身,沉聲道:“主公明鑒。曹操雄踞北方多年,麾下精兵強將無數,縱然在赤壁折戟,也傷不了他的根本。我軍倉促進攻,勝算渺茫不說,一旦失利,恐引火燒身,江東危矣。”
他頓了頓,聲音愈發沉穩,“為今之計,當務之急是穩固江防,加固城池,以應對曹操可能的反撲。同時,吸納荊州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桑,建立完善的糧草補給體係,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他的話語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如同一張無形的網,將江東的現狀分析得淋漓盡致。
其他文臣聽罷,紛紛點頭稱是,大殿內的氣氛也略微緩和了一些。
孫權眉頭微蹙,似乎對張昭的觀點有所認同,但內心深處,卻又隱隱感到一絲不甘。
他渴望建功立業,開疆拓土,而不是龜縮在江東一隅,休養生息。
然而,還未等他開口,一聲洪亮的聲音便打破了這短暫的平靜。
“主公!臣不同意!”周瑜大步出列,盔甲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他麵色剛毅,目光如炬,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曹操雖強,但經赤壁一戰,已是強弩之末!我軍士氣正盛,糧草充足,此時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
程普緊隨其後,甕聲甕氣地說道:“公瑾所言極是!曹操在荊州損兵折將,士氣低迷,正是我們一舉攻滅他的絕佳時機!若是給他喘息之機,日後必成大患!”
甘寧更是按捺不住,跨步而出,抱拳道:“主公!末將願為先鋒,率領水軍直搗許昌,取曹操首級,獻於主公!”他聲如洪鍾,震得大殿嗡嗡作響,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武將們的請戰聲,如同滾滾驚雷,在大殿內迴蕩不絕,與文臣們的休養生息論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時間,大殿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仿佛一根緊繃的弓弦,隨時都有可能斷裂。
孫權臉色陰晴不定,目光在文臣武將之間來迴掃視,內心陷入了劇烈的掙紮。
他既想聽從文臣的建議,穩紮穩打,保住江東的基業,又渴望采納武將的提議,乘勝追擊,擴大江東的版圖。
究竟該如何抉擇?
就在孫權猶豫不決之際,周瑜突然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主公,切莫忘了那王厚……”
武將們的情緒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熾熱而洶湧。
程普粗獷的嗓音在大殿內迴蕩:“主公,曹操在荊州吃了大虧,如今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機!末將願率軍殺入荊州,奪取襄陽!”他用力揮舞著手臂,仿佛已經握住了敵人的咽喉。
魏延更是豪邁地大笑起來:“哈哈哈,曹操老兒也有今天!主公,末將願做先鋒,踏平許昌,生擒曹操!”他身上的盔甲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為他的豪言壯語伴奏。
周瑜眼中閃爍著精光,他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臣以為,此時正是江東一戰定中原的良機!曹操在荊州損兵折將,士氣低迷,而我軍士氣正盛,兵精糧足。與此同時,那王厚忙於平定荊州叛亂,無暇顧及我江東,蜀漢江夏兵力空虛,防守疲態盡顯,正是我們出兵的最佳時機!”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周瑜環視四周,目光如炬,繼續說道:“主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錯過此良機,一旦曹操緩過氣來,卷土重來,我江東將麵臨更大的危險!”他眉頭緊鎖,語氣凝重,“到那時,我們再想抵擋曹操的進攻,可就難上加難了!”
周瑜的話語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武將們紛紛點頭稱是,而文臣們則一個個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孫權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他的內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平靜。
他渴望建功立業,一統天下,而周瑜的話語,無疑點燃了他心中的雄心壯誌。
“公瑾……”孫權的聲音有些顫抖,他緊緊地盯著周瑜,仿佛要從他的眼中找到答案,“你真的有把握擊敗曹操嗎?”
周瑜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臣有十成把握!”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眾人,“隻要主公一聲令下,臣願率領江東兒郎,踏平中原,成就霸業!”
大殿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文臣武將們屏住唿吸,等待著孫權的最終決斷。
“報——”
一個侍衛慌慌張張地跑進大殿,跪倒在地,高聲喊道:“主公,甘將軍求見!”
殿外一陣喧嘩,未等孫權應允,甘寧已大步流星地踏入大殿,盔甲鏗鏘作響,如同戰鼓擂動。
他抱拳行禮,語氣卻帶著一絲急切:“主公!末將有要事稟報!”
孫權微微皺眉,目光落在甘寧身上,沉聲道:“興霸,有何事?”
甘寧抬頭,目光炯炯,語氣堅定:“主公,末將聽聞荊州王厚已返迴,正積極備戰,意圖獨攬抗曹大任!”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我江東男兒,豈能落於人後?”
張昭眉頭緊鎖,上前一步,沉聲道:“興霸將軍,休得胡言!荊州之事,自有荊州處置,我江東隻需穩固自身,便可高枕無憂。”
“穩固自身?”甘寧冷笑一聲,目光如炬,直視張昭,“子布先生,莫非忘了曹操兵臨城下的滋味?若非赤壁之戰,我江東早已淪陷!如今曹操雖敗,但實力猶存,若讓他緩過氣來,卷土重來,我江東危矣!”
他頓了頓,聲音愈發洪亮:“我江東男兒,皆是百戰精兵,豈能貪圖安逸,坐以待斃?王厚能做的,我江東也能做!我江東水軍,天下無敵,為何不能北上中原,與曹操決一死戰?”
甘寧慷慨激昂的言辭,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武將們紛紛點頭稱是,眼中燃起了熊熊戰火。
而文臣們則一個個臉色鐵青,心中充滿了擔憂。
“興霸將軍此言差矣!”虞翻站了出來,反駁道,“我江東如今百廢待興,民生凋敝,豈能輕啟戰端?若是再起戰火,百姓將苦不堪言!”
“百姓?哼!”甘寧不屑地冷哼一聲,“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才是真正的害民之舉!唯有奮勇向前,開疆拓土,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大殿內的氣氛劍拔弩張,文臣武將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孫權坐在主位上,臉色陰晴不定,內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平靜。
他深知,江東的未來,就在他的一念之間。
究竟是選擇休養生息,還是選擇北伐中原?
孫權的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眾人,最終落在了周瑜身上。
“公瑾……”
還未等孫權說完,殿外再次傳來侍衛的聲音:“報!荊州急報!”
侍衛的聲音,如同一道驚雷,在大殿內炸響,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名侍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