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江東撤軍北軍追,各方蓄力待時歸
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 作者:隱居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低垂,江風唿嘯,拍打著江東軍營的旌旗,發出獵獵的聲響。
孫權站在主帳之中,麵色凝重,手中的酒杯微微顫抖,猩紅的酒液仿佛也染上了他此刻的焦慮。
連日來,北伐的戰事並不順利,曹操的頑強抵抗遠遠超出他的預料。
軍中糧草漸少,士氣低迷,繼續僵持下去,隻會讓江東軍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他猛地將酒杯擲於地上,發出一聲脆響。“傳令下去,撤軍!”
帳外值守的侍衛聞言一驚,連忙應聲而去。
中軍大帳內,周瑜看著孫權的軍令,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北伐的時機並不成熟,但孫權的雄心壯誌讓他不得不領兵北上。
如今,撤軍的命令下達,他心中雖有不甘,卻也明白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他深吸一口氣,將軍令遞給傳令兵,沉聲道:“傳令全軍,即刻拔營,撤迴江東!”
江東軍營地裏,原本沉寂的士兵們開始忙碌起來,拆卸營帳,整理輜重,井然有序地準備撤離。
江麵上,戰船的桅杆上點起了火把,照亮了漆黑的江麵,也照亮了江東軍撤退的道路。
然而,曹操早已預料到江東軍的動向。
就在江東軍開始撤退的時候,曹軍如同幽靈般出現在他們的後方,喊殺聲震天動地。
“殺!一個不留!”曹軍將領揮舞著手中的戰刀,率領著士兵如潮水般湧向江東軍。
猝不及防的江東軍頓時陷入混亂之中,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穩住!穩住!”周瑜高聲唿喊著,試圖穩定軍心。
他拔出佩劍,身先士卒,衝入敵陣,左劈右砍,勇猛無比。
太史慈也毫不示弱,他手持長槍,如同猛虎下山,在曹軍陣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
他身邊的士兵也受到他的鼓舞,紛紛振作精神,奮力抵抗。
江麵上,火光衝天,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戰馬嘶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悲壯的戰爭交響曲。
“將軍,江東軍的抵抗太頑強了,我們損失慘重!”一個渾身是血的曹軍士兵跑到曹軍將領麵前,大聲稟報道。
曹軍將領看著遠處仍在奮力抵抗的太史慈,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傳令下去,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攔住他們!隻要拖到天亮,江東軍就插翅難逃!”
江麵上,血與江水混雜,染紅了大片江麵。
太史慈如同一尊戰神,渾身浴血,卻越戰越勇。
他手中的長槍如同一條蛟龍,翻騰飛舞,將靠近的曹軍士兵一一挑落江中。
“殺!為江東!為吳侯!”太史慈的怒吼聲響徹江麵,鼓舞著周圍的江東士兵。
他們組成一道鋼鐵防線,頑強地抵抗著曹軍的進攻。
周瑜指揮若定,調兵遣將,將曹軍的攻勢一次次化解。
他深知,此戰的關鍵在於速度,隻要能夠堅持到天亮,江東軍就能安全撤迴。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天色漸漸亮了起來。
東方的天空泛起魚肚白,給血紅色的江麵增添了一絲詭異的色彩。
曹軍將領看著逐漸亮起的天空,心中焦急萬分。
他知道,江東軍就要逃脫了。
“撤!”他無奈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江東戰船乘風破浪,迅速駛離曹軍的追擊範圍。
站在船頭的孫權,看著逐漸遠去的曹軍,心中五味雜陳。
此次北伐,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也讓他深刻地認識到曹操的實力。
他緊握雙拳,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積蓄力量,卷土重來。
許昌城中,曹操麵色陰沉地坐在大殿之上。
荊州之戰的失利,讓他耿耿於懷。
他想起王厚,那個年輕的荊州之主,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擔憂。
“王厚……”曹操喃喃自語,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殿外,望著遠方的天空,沉聲道:“來人!”
許昌城,雄渾的號角聲穿透雲霄,震得人心神激蕩。
曹操站在點將台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排列整齊的士兵,一股肅殺之氣油然而生。
荊州之敗,是他心中無法抹去的恥辱,他要將這恥辱化為動力,徹底蕩平荊州,將王厚那小子碎屍萬段!
“傳令下去,加緊操練,務必在三個月內,讓所有士兵都達到最佳狀態!”曹操聲音洪亮,迴蕩在整個校場之上。
隨後,曹操又下令大興土木,修繕城牆,加固防禦,同時,征集糧草,儲備物資,為接下來的大戰做足準備。
書房內,曹操召集了麾下最重要的幾位謀士。
郭嘉手持羽扇,神情悠哉,荀彧則是一如既往的嚴肅認真,程昱捋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
“諸位,荊州王厚,不可小覷。”曹操沉聲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此人年紀輕輕,卻能將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實乃勁敵。諸位可有破敵之策?”
郭嘉輕搖羽扇,笑著說道:“主公,王厚雖有小聰明,但終究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隻需用計離間其內部,再以大軍壓境,必可一舉拿下荊州。”
荀彧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公,王厚深得民心,貿然用兵,恐會激起民變。不如先以懷柔之策,安撫百姓,再徐徐圖之。”
程昱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主公,王厚手下謀士眾多,如賈詡、徐庶、龐統之流,皆是智謀之士。需小心提防,免得中了他們的奸計。”
曹操聽取了眾人的建議,心中漸漸有了計較。
他深知,對付王厚,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與此同時,皇宮內,漢獻帝劉協正偷偷地與幾位心腹大臣密謀。
“曹賊日益囂張,目無王法,朕實在忍無可忍!”劉協麵色蒼白,聲音顫抖,卻掩飾不住眼中的怒火。
“陛下息怒,曹賊權傾朝野,我等勢單力薄,切不可輕舉妄動啊!”一位老臣跪在地上,苦苦勸諫。
劉協咬牙切齒,心中充滿了不甘。
他知道,想要對抗曹操,絕非易事,但他絕不會放棄,他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重振漢室,恢複往日的榮光。
而遠在荊州的王厚,也在積極地籌劃著未來的發展。
他一麵推行仁政,減輕百姓負擔,贏得了民心,一麵大力發展軍事,訓練士兵,增強實力。
同時,他還積極處理與荊州世家大族的關係,爭取他們的支持。
“主公,如今荊州百廢待興,正是發展的大好時機。”賈詡站在王厚身旁,輕聲說道,“隻需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必可在亂世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王厚點了點頭,他深知,亂世之中,唯有實力才是王道。
他要將荊州打造成一個強大的堡壘,一個足以與曹操抗衡的勢力。
夜深了,王厚獨自一人站在府邸的後花園中,望著天空中閃爍的星辰,心中思緒萬千。
“主公,深夜風涼,還是早些迴去歇息吧。”
身後傳來馬良的聲音,王厚迴頭看著他,問道:“季常,你說,這天下,最終會走向何方?”
狂風卷過荊襄大地,帶起漫天塵土,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各方勢力的觸角,如同無形的蛛網,在黑暗中悄然蔓延,交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局勢圖。
許昌城內,曹操的密探如同鬼魅般穿梭於街頭巷尾,打探著每一絲風吹草動。
酒肆茶樓間,真假難辨的消息四處流傳,有人說王厚暗中勾結江東,意圖夾擊曹操;有人說曹操已經集結百萬大軍,不日便要南下踏平荊州。
這些謠言,如同一顆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攪動著人心的不安。
江東,孫權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荊州,意圖與王厚結盟。
與此同時,他也派出使者前往許昌,試探曹操的虛實。
而遠在西涼的馬騰,也接到了來自各方的書信。
他手握西涼鐵騎,是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
馬騰看著手中的書信,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荊州城內,表麵上依舊平靜如常,但暗地裏早已是暗流湧動。
王厚深居簡出,除了處理政務,便是與賈詡、徐庶等人商議對策。
他知道,暴風雨前的寧靜往往是最危險的,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幾日後,王厚一身戎裝,在黃忠、魏延等將領的陪同下,巡視荊州軍營。
戰馬嘶鳴,旌旗獵獵,軍營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
王厚策馬緩行,仔細觀察著士兵們的操練。
他發現,荊州軍雖然人數眾多,但軍紀渙散,裝備陳舊,戰鬥力堪憂。
校場之上,士兵們正在進行著格鬥訓練。
刀槍碰撞,喊殺震天,場麵看似激烈,但在王厚眼中,卻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他眉頭緊鎖,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
“停!”王厚突然高聲喝道,聲音如雷,震懾全場。
士兵們紛紛停下動作,疑惑地看向王厚。
王厚翻身下馬,大步走到校場中央,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每一位士兵。
“看看你們,一個個無精打采,毫無鬥誌!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夠抵禦曹操的虎狼之師?”王厚的聲音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士兵們低下了頭,不敢與王厚對視。
“傳令下去,召集所有將領,到議事廳議事!”王厚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決心和堅定。
他決心要徹底改革荊州軍,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
王厚端坐在主位之上,麵色嚴肅。
黃忠、魏延、文聘等將領分列兩側,一個個神情肅穆。
“諸位,荊州軍的現狀,想必你們都看到了。”王厚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長此以往,荊州危矣!我意已決,從今日起,整頓軍紀,改革軍製,練精兵,強武備!”
眾將領聞言,皆是一驚。他們知道,王厚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王厚看著眾人,繼續說道:“練兵之道,在於精,而不在於多。我要你們……”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目光炯炯,話語卻戛然而止。
孫權站在主帳之中,麵色凝重,手中的酒杯微微顫抖,猩紅的酒液仿佛也染上了他此刻的焦慮。
連日來,北伐的戰事並不順利,曹操的頑強抵抗遠遠超出他的預料。
軍中糧草漸少,士氣低迷,繼續僵持下去,隻會讓江東軍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他猛地將酒杯擲於地上,發出一聲脆響。“傳令下去,撤軍!”
帳外值守的侍衛聞言一驚,連忙應聲而去。
中軍大帳內,周瑜看著孫權的軍令,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北伐的時機並不成熟,但孫權的雄心壯誌讓他不得不領兵北上。
如今,撤軍的命令下達,他心中雖有不甘,卻也明白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他深吸一口氣,將軍令遞給傳令兵,沉聲道:“傳令全軍,即刻拔營,撤迴江東!”
江東軍營地裏,原本沉寂的士兵們開始忙碌起來,拆卸營帳,整理輜重,井然有序地準備撤離。
江麵上,戰船的桅杆上點起了火把,照亮了漆黑的江麵,也照亮了江東軍撤退的道路。
然而,曹操早已預料到江東軍的動向。
就在江東軍開始撤退的時候,曹軍如同幽靈般出現在他們的後方,喊殺聲震天動地。
“殺!一個不留!”曹軍將領揮舞著手中的戰刀,率領著士兵如潮水般湧向江東軍。
猝不及防的江東軍頓時陷入混亂之中,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穩住!穩住!”周瑜高聲唿喊著,試圖穩定軍心。
他拔出佩劍,身先士卒,衝入敵陣,左劈右砍,勇猛無比。
太史慈也毫不示弱,他手持長槍,如同猛虎下山,在曹軍陣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
他身邊的士兵也受到他的鼓舞,紛紛振作精神,奮力抵抗。
江麵上,火光衝天,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戰馬嘶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悲壯的戰爭交響曲。
“將軍,江東軍的抵抗太頑強了,我們損失慘重!”一個渾身是血的曹軍士兵跑到曹軍將領麵前,大聲稟報道。
曹軍將領看著遠處仍在奮力抵抗的太史慈,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傳令下去,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攔住他們!隻要拖到天亮,江東軍就插翅難逃!”
江麵上,血與江水混雜,染紅了大片江麵。
太史慈如同一尊戰神,渾身浴血,卻越戰越勇。
他手中的長槍如同一條蛟龍,翻騰飛舞,將靠近的曹軍士兵一一挑落江中。
“殺!為江東!為吳侯!”太史慈的怒吼聲響徹江麵,鼓舞著周圍的江東士兵。
他們組成一道鋼鐵防線,頑強地抵抗著曹軍的進攻。
周瑜指揮若定,調兵遣將,將曹軍的攻勢一次次化解。
他深知,此戰的關鍵在於速度,隻要能夠堅持到天亮,江東軍就能安全撤迴。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天色漸漸亮了起來。
東方的天空泛起魚肚白,給血紅色的江麵增添了一絲詭異的色彩。
曹軍將領看著逐漸亮起的天空,心中焦急萬分。
他知道,江東軍就要逃脫了。
“撤!”他無奈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江東戰船乘風破浪,迅速駛離曹軍的追擊範圍。
站在船頭的孫權,看著逐漸遠去的曹軍,心中五味雜陳。
此次北伐,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也讓他深刻地認識到曹操的實力。
他緊握雙拳,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積蓄力量,卷土重來。
許昌城中,曹操麵色陰沉地坐在大殿之上。
荊州之戰的失利,讓他耿耿於懷。
他想起王厚,那個年輕的荊州之主,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擔憂。
“王厚……”曹操喃喃自語,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殿外,望著遠方的天空,沉聲道:“來人!”
許昌城,雄渾的號角聲穿透雲霄,震得人心神激蕩。
曹操站在點將台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排列整齊的士兵,一股肅殺之氣油然而生。
荊州之敗,是他心中無法抹去的恥辱,他要將這恥辱化為動力,徹底蕩平荊州,將王厚那小子碎屍萬段!
“傳令下去,加緊操練,務必在三個月內,讓所有士兵都達到最佳狀態!”曹操聲音洪亮,迴蕩在整個校場之上。
隨後,曹操又下令大興土木,修繕城牆,加固防禦,同時,征集糧草,儲備物資,為接下來的大戰做足準備。
書房內,曹操召集了麾下最重要的幾位謀士。
郭嘉手持羽扇,神情悠哉,荀彧則是一如既往的嚴肅認真,程昱捋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
“諸位,荊州王厚,不可小覷。”曹操沉聲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此人年紀輕輕,卻能將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實乃勁敵。諸位可有破敵之策?”
郭嘉輕搖羽扇,笑著說道:“主公,王厚雖有小聰明,但終究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隻需用計離間其內部,再以大軍壓境,必可一舉拿下荊州。”
荀彧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公,王厚深得民心,貿然用兵,恐會激起民變。不如先以懷柔之策,安撫百姓,再徐徐圖之。”
程昱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主公,王厚手下謀士眾多,如賈詡、徐庶、龐統之流,皆是智謀之士。需小心提防,免得中了他們的奸計。”
曹操聽取了眾人的建議,心中漸漸有了計較。
他深知,對付王厚,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與此同時,皇宮內,漢獻帝劉協正偷偷地與幾位心腹大臣密謀。
“曹賊日益囂張,目無王法,朕實在忍無可忍!”劉協麵色蒼白,聲音顫抖,卻掩飾不住眼中的怒火。
“陛下息怒,曹賊權傾朝野,我等勢單力薄,切不可輕舉妄動啊!”一位老臣跪在地上,苦苦勸諫。
劉協咬牙切齒,心中充滿了不甘。
他知道,想要對抗曹操,絕非易事,但他絕不會放棄,他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重振漢室,恢複往日的榮光。
而遠在荊州的王厚,也在積極地籌劃著未來的發展。
他一麵推行仁政,減輕百姓負擔,贏得了民心,一麵大力發展軍事,訓練士兵,增強實力。
同時,他還積極處理與荊州世家大族的關係,爭取他們的支持。
“主公,如今荊州百廢待興,正是發展的大好時機。”賈詡站在王厚身旁,輕聲說道,“隻需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必可在亂世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王厚點了點頭,他深知,亂世之中,唯有實力才是王道。
他要將荊州打造成一個強大的堡壘,一個足以與曹操抗衡的勢力。
夜深了,王厚獨自一人站在府邸的後花園中,望著天空中閃爍的星辰,心中思緒萬千。
“主公,深夜風涼,還是早些迴去歇息吧。”
身後傳來馬良的聲音,王厚迴頭看著他,問道:“季常,你說,這天下,最終會走向何方?”
狂風卷過荊襄大地,帶起漫天塵土,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各方勢力的觸角,如同無形的蛛網,在黑暗中悄然蔓延,交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局勢圖。
許昌城內,曹操的密探如同鬼魅般穿梭於街頭巷尾,打探著每一絲風吹草動。
酒肆茶樓間,真假難辨的消息四處流傳,有人說王厚暗中勾結江東,意圖夾擊曹操;有人說曹操已經集結百萬大軍,不日便要南下踏平荊州。
這些謠言,如同一顆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攪動著人心的不安。
江東,孫權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荊州,意圖與王厚結盟。
與此同時,他也派出使者前往許昌,試探曹操的虛實。
而遠在西涼的馬騰,也接到了來自各方的書信。
他手握西涼鐵騎,是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
馬騰看著手中的書信,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荊州城內,表麵上依舊平靜如常,但暗地裏早已是暗流湧動。
王厚深居簡出,除了處理政務,便是與賈詡、徐庶等人商議對策。
他知道,暴風雨前的寧靜往往是最危險的,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幾日後,王厚一身戎裝,在黃忠、魏延等將領的陪同下,巡視荊州軍營。
戰馬嘶鳴,旌旗獵獵,軍營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
王厚策馬緩行,仔細觀察著士兵們的操練。
他發現,荊州軍雖然人數眾多,但軍紀渙散,裝備陳舊,戰鬥力堪憂。
校場之上,士兵們正在進行著格鬥訓練。
刀槍碰撞,喊殺震天,場麵看似激烈,但在王厚眼中,卻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他眉頭緊鎖,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
“停!”王厚突然高聲喝道,聲音如雷,震懾全場。
士兵們紛紛停下動作,疑惑地看向王厚。
王厚翻身下馬,大步走到校場中央,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每一位士兵。
“看看你們,一個個無精打采,毫無鬥誌!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夠抵禦曹操的虎狼之師?”王厚的聲音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士兵們低下了頭,不敢與王厚對視。
“傳令下去,召集所有將領,到議事廳議事!”王厚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決心和堅定。
他決心要徹底改革荊州軍,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
王厚端坐在主位之上,麵色嚴肅。
黃忠、魏延、文聘等將領分列兩側,一個個神情肅穆。
“諸位,荊州軍的現狀,想必你們都看到了。”王厚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長此以往,荊州危矣!我意已決,從今日起,整頓軍紀,改革軍製,練精兵,強武備!”
眾將領聞言,皆是一驚。他們知道,王厚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王厚看著眾人,繼續說道:“練兵之道,在於精,而不在於多。我要你們……”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目光炯炯,話語卻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