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喊爸爸都成
竹馬高攀不起,軍婚更有性價比 作者:西森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可真是太湊巧了。
她能怎麽辦?
徐青青想了想,打算跟鄒部長通話,問問這事能不能行。
其實徐青青並不想爹,畢竟打小就沒見過,要不是之前郭振堂無意中帶迴來的消息,她跟姑姑都不知道,原來徐如林還活著。
但徐青青知道,姑姑是很想念這個兄長的。
要不趁著這個機會,把人喊迴來?
能行就行,不能行就當自己什麽都沒說。
徐青青在電話裏簡單說了這事。
鄒部長沒答應但也沒拒絕,“我得再跟人商量下。”
這種事,不是徐青青開口提,他就得應下的。
牽扯到馬蘭基地那邊,要極為慎重。
徐青青覺得這一商量怕不是就沒戲了,也就沒往心裏去。
再想別的辦法吧。
葉向盛沒辦法讓機械、化工兩幫人統一想法,徐青青覺得是老葉同誌太過溫和。
她親自去盯著。
盯了大半個月,徐青青成了搶手的學生。
“徐場長,咱們化工領域需要你。”
“我們機械領域更需要!”
徐青青恨不得自己劈成兩半,一邊給一片。
但……
“要不你們合作下,咱們一塊把這個設備搞出來?”
化工領域的工程師嗬嗬一笑,扭過頭去。
機械工程師冷笑一聲,“我們沒辦法再讓步,已經做到極致了。”
“老張你這是啥意思,我們化工就沒努力?這壓根行不通好嗎?”
和過去一樣,兩幫人又都吵了起來。
徐青青腦袋疼,“老葉,你覺得我是不是腦袋尖尖的?”
葉向盛是個實在人,“沒有啊,怎麽了?”
“哦,那我沒病。”徐青青揉著太陽穴,“我也沒辦法。”
所以,還是想法子請爹出山吧!
……
徐如林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然被特許離開基地一個月。
郭振堂十分羨慕,“我跟指導員打聽了下,說是要你去幫忙解決一個技術問題,正好快過年了,就讓你順帶著跟家裏人團聚一塊過個年。”
他們這幫人,在某種意義上早就沒家了。
不是一年到頭迴不去,是十年二十年隱姓埋名。
跟家裏的聯係很少很少。
家中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不在。
這樣的他們,談不上是一個好的丈夫、父親、子女。
郭振堂早就想開了,所以也沒想結婚什麽的,那純純的耽誤人。
不過老徐不一樣啊。
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還有一個素未謀麵的女兒。
如今能夠跟親人團聚一塊過年。
真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不我找人,給你弄點東西,你總不能兩手空空的迴去吧?”
郭振堂想了想,覺得自己可真是再體貼不過。
徐如林笑了下,“沒事,我自己來準備就好。”
“你能準備啥?你家當初埋得黃金什麽的不都被你上交了嗎?”
要郭振堂說,徐如林這人真挺好。
一點私心都沒有。
按理說那種東西你藏著不說,國家又不會審訊問你。
但他直接選擇了上交。
還郭振堂還得想想,要怎麽給老娘和妹子留後路呢。
當然,當時徐如林也不知道自己還有親人活在世上,大概率也是因為當時死了心。
徐如林歎了口氣,“組織給我留了一部分,而且把那幾處老宅的地契都給我了。”
當時他想著,等自己死前寫好遺囑,再把這些捐給國家好了。
隻不過誰能想到,長纓她們還活著,活得好好的。
郭振堂愕然,“啊?那也挺好。”
就當是補償了,雖說這補償比起將近二十年的缺失來說,並不夠。
徐如林沒有再說,隻是離開馬蘭基地前,還是想法子帶走了一些附近的特產。
他們離不開基地,但基地的範圍也挺大,有叢林湖泊。
偶爾會去釣魚打獵。
風幹的兔子肉算是這邊的一個小特產。
其實論營養的話,兔子肉壓根沒什麽營養。
但嚐嚐看也還不錯。
上了專機後,徐如林就格外平靜,他甚至帶了一本書,一直在那裏看書做筆記。
仿佛那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陪同的警衛員是精心挑選的,不止身手好,而且反應十分敏捷。
遠遠的看到落在紙張上的字跡。
警衛員收迴眼神。
徐工可真是個工作狂人,他還以為會寫親人的名字呢,沒想到竟然真的是讀書筆記。
他都沒有近鄉情怯嗎?
徐如林也說不好。
從專機上下來,他就直接去了機械廠那邊。
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都要往後排。
徐如林的到來,最高興的莫過於葉向盛。
“許老師,您真的來了,我還以為請不到您。您,您是不是還沒吃飯?要不先吃點東西?”
本來葉向盛想要問,您從哪裏來。
但是瞧到徐如林旁邊站著的人,就很懂事的閉了嘴。
但他還是止不住的喜悅,“徐場長可真是神通廣大,她還一直瞞著我,真是的。”
明明都把人請來了,但愣是不跟他透露一絲半點的風聲。
這個徐青青,可真是壞透了。
徐如林聽到這話微微一怔,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女兒如今負責管理軍區的養殖場,據說這個養殖場規模還不小呢。
不過從葉向盛嘴裏聽說到女兒的名字,徐如林心頭還是有些許觸動。
那個自己從不曾親眼看到過的孩子,如今已經獨當一麵,甚至能支撐起一片天地,庇護一方了。
真好。
“我不礙事,先談正事,你把具體的情況再跟我說說。”
徐如林大體上知道是怎麽迴事,但具體的細節還需要落實。
葉向盛連忙說了起來,“是這樣的,我們想要弄設備來生產尼龍布,當然也想要生產點別的化纖布料,但是現在……”
徐青青一般會在上午十點鍾準時到達機械廠,畢竟她也有工作要忙,總不能一天到晚泡在機械廠這邊。
尤其是年關將近,要忙活的事情更多了。
能每天來機械廠報到,那都是徐青青勤學的直接表現。
但今天的機械廠,似乎不太一樣。
“怎麽迴事?”
年輕的學徒一臉興奮,“來了個專家,可厲害了。”
專家?
葉向盛自己就是專家,再說了,機械廠也不缺專家啊。
缺的是能把這些專家擰成一股繩的那個人。
她自己都做不到,業務能力不到位,說服不了這幫人。
哪來的專家?
真能解決這個難題,別說尊稱為專家,喊爸爸都成!
她能怎麽辦?
徐青青想了想,打算跟鄒部長通話,問問這事能不能行。
其實徐青青並不想爹,畢竟打小就沒見過,要不是之前郭振堂無意中帶迴來的消息,她跟姑姑都不知道,原來徐如林還活著。
但徐青青知道,姑姑是很想念這個兄長的。
要不趁著這個機會,把人喊迴來?
能行就行,不能行就當自己什麽都沒說。
徐青青在電話裏簡單說了這事。
鄒部長沒答應但也沒拒絕,“我得再跟人商量下。”
這種事,不是徐青青開口提,他就得應下的。
牽扯到馬蘭基地那邊,要極為慎重。
徐青青覺得這一商量怕不是就沒戲了,也就沒往心裏去。
再想別的辦法吧。
葉向盛沒辦法讓機械、化工兩幫人統一想法,徐青青覺得是老葉同誌太過溫和。
她親自去盯著。
盯了大半個月,徐青青成了搶手的學生。
“徐場長,咱們化工領域需要你。”
“我們機械領域更需要!”
徐青青恨不得自己劈成兩半,一邊給一片。
但……
“要不你們合作下,咱們一塊把這個設備搞出來?”
化工領域的工程師嗬嗬一笑,扭過頭去。
機械工程師冷笑一聲,“我們沒辦法再讓步,已經做到極致了。”
“老張你這是啥意思,我們化工就沒努力?這壓根行不通好嗎?”
和過去一樣,兩幫人又都吵了起來。
徐青青腦袋疼,“老葉,你覺得我是不是腦袋尖尖的?”
葉向盛是個實在人,“沒有啊,怎麽了?”
“哦,那我沒病。”徐青青揉著太陽穴,“我也沒辦法。”
所以,還是想法子請爹出山吧!
……
徐如林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然被特許離開基地一個月。
郭振堂十分羨慕,“我跟指導員打聽了下,說是要你去幫忙解決一個技術問題,正好快過年了,就讓你順帶著跟家裏人團聚一塊過個年。”
他們這幫人,在某種意義上早就沒家了。
不是一年到頭迴不去,是十年二十年隱姓埋名。
跟家裏的聯係很少很少。
家中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不在。
這樣的他們,談不上是一個好的丈夫、父親、子女。
郭振堂早就想開了,所以也沒想結婚什麽的,那純純的耽誤人。
不過老徐不一樣啊。
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還有一個素未謀麵的女兒。
如今能夠跟親人團聚一塊過年。
真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不我找人,給你弄點東西,你總不能兩手空空的迴去吧?”
郭振堂想了想,覺得自己可真是再體貼不過。
徐如林笑了下,“沒事,我自己來準備就好。”
“你能準備啥?你家當初埋得黃金什麽的不都被你上交了嗎?”
要郭振堂說,徐如林這人真挺好。
一點私心都沒有。
按理說那種東西你藏著不說,國家又不會審訊問你。
但他直接選擇了上交。
還郭振堂還得想想,要怎麽給老娘和妹子留後路呢。
當然,當時徐如林也不知道自己還有親人活在世上,大概率也是因為當時死了心。
徐如林歎了口氣,“組織給我留了一部分,而且把那幾處老宅的地契都給我了。”
當時他想著,等自己死前寫好遺囑,再把這些捐給國家好了。
隻不過誰能想到,長纓她們還活著,活得好好的。
郭振堂愕然,“啊?那也挺好。”
就當是補償了,雖說這補償比起將近二十年的缺失來說,並不夠。
徐如林沒有再說,隻是離開馬蘭基地前,還是想法子帶走了一些附近的特產。
他們離不開基地,但基地的範圍也挺大,有叢林湖泊。
偶爾會去釣魚打獵。
風幹的兔子肉算是這邊的一個小特產。
其實論營養的話,兔子肉壓根沒什麽營養。
但嚐嚐看也還不錯。
上了專機後,徐如林就格外平靜,他甚至帶了一本書,一直在那裏看書做筆記。
仿佛那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陪同的警衛員是精心挑選的,不止身手好,而且反應十分敏捷。
遠遠的看到落在紙張上的字跡。
警衛員收迴眼神。
徐工可真是個工作狂人,他還以為會寫親人的名字呢,沒想到竟然真的是讀書筆記。
他都沒有近鄉情怯嗎?
徐如林也說不好。
從專機上下來,他就直接去了機械廠那邊。
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都要往後排。
徐如林的到來,最高興的莫過於葉向盛。
“許老師,您真的來了,我還以為請不到您。您,您是不是還沒吃飯?要不先吃點東西?”
本來葉向盛想要問,您從哪裏來。
但是瞧到徐如林旁邊站著的人,就很懂事的閉了嘴。
但他還是止不住的喜悅,“徐場長可真是神通廣大,她還一直瞞著我,真是的。”
明明都把人請來了,但愣是不跟他透露一絲半點的風聲。
這個徐青青,可真是壞透了。
徐如林聽到這話微微一怔,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女兒如今負責管理軍區的養殖場,據說這個養殖場規模還不小呢。
不過從葉向盛嘴裏聽說到女兒的名字,徐如林心頭還是有些許觸動。
那個自己從不曾親眼看到過的孩子,如今已經獨當一麵,甚至能支撐起一片天地,庇護一方了。
真好。
“我不礙事,先談正事,你把具體的情況再跟我說說。”
徐如林大體上知道是怎麽迴事,但具體的細節還需要落實。
葉向盛連忙說了起來,“是這樣的,我們想要弄設備來生產尼龍布,當然也想要生產點別的化纖布料,但是現在……”
徐青青一般會在上午十點鍾準時到達機械廠,畢竟她也有工作要忙,總不能一天到晚泡在機械廠這邊。
尤其是年關將近,要忙活的事情更多了。
能每天來機械廠報到,那都是徐青青勤學的直接表現。
但今天的機械廠,似乎不太一樣。
“怎麽迴事?”
年輕的學徒一臉興奮,“來了個專家,可厲害了。”
專家?
葉向盛自己就是專家,再說了,機械廠也不缺專家啊。
缺的是能把這些專家擰成一股繩的那個人。
她自己都做不到,業務能力不到位,說服不了這幫人。
哪來的專家?
真能解決這個難題,別說尊稱為專家,喊爸爸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