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民生始革新,新政獲民心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作者:常看常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民生始革新,新政獲民心
“備轎,我要微服私訪。”李明
很快,李明便換上一身普通的布衣,那布衣粗糙的質感摩擦著他的皮膚,帶著幾名侍衛,悄然離開了皇宮。
京城街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李明的耳朵裏充斥著小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那聲音像是一曲嘈雜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交響樂,“剛出爐的燒餅嘞!”“新鮮的蔬菜喲!”還有孩童們清脆的嬉鬧聲,時不時夾雜著銀鈴般的笑聲,交織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李明走在人群中,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絲毫不起眼。
他那敏銳的眼睛觀察著周圍的一切,認真傾聽著周圍百姓的議論,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哎,你們聽說了嗎?朝廷又出新政策了!”一個賣菜的大嬸神秘兮兮地說道,她粗糙的手指還在菜上撥弄著,似乎在挑選著什麽。
“聽說了聽說了,說是要減免賦稅,可這天上掉餡餅的事兒,誰信啊?”另一個買菜的大娘撇了撇嘴,滿臉的不相信,她那幹裂的嘴唇微微顫抖著。
李明聽到這裏,停下了腳步,腳下的土地似乎因為他的突然停頓而微微震動了一下。
他走到她們麵前,和藹地問道:“大嬸,大娘,你們覺得這新政策不好嗎?”
兩位大娘看到一個陌生男子突然插話,都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李明一番。
她們的目光像掃描儀一樣在李明身上遊走,見他衣著樸素,也不像是什麽達官貴人,便放鬆了警惕。
“小夥子,你是外地來的吧?這新政策啊,說得倒是好聽,可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賣菜的大嬸說道,她說話時唿出的氣息帶著淡淡的菜香。
“就是啊,朝廷的那些老爺們,哪會管我們這些平頭百姓的死活?”買菜的大娘也跟著附和道,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的苦澀。
李明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兩位大娘,這新政策可是皇上親自下令的,是為了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你們怎麽能不信呢?”
“皇上?皇上會管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賣菜的大嬸一臉的懷疑,她皺著眉頭,眼睛裏滿是疑惑。
李明也不惱,繼續說道:“皇上體恤百姓疾苦,這新政策就是最好的證明。減免賦稅,是為了讓大家手裏有更多的錢,輕徭薄賦,是為了讓大家不再受繁重的徭役之苦……”李明侃侃而談,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將新政策的好處一一列舉出來,他的真誠和熱情,漸漸感染了周圍的百姓。
“這小夥子說得好像也有點道理……”
“是啊,我看他也不像是在騙我們……”
百姓們開始議論紛紛,原本堅定的懷疑,開始出現了一絲裂縫。
李明見時機成熟,又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新政策的好處,不是我在這裏說說就能明白的,大家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我說的那樣。”
一些百姓開始動搖,他們互相看了看,眼神中帶著猶豫。
就在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突然響起:“大家別聽他胡說八道!他是朝廷派來的托兒,專門來騙我們的!”這聲音如同尖銳的刺,紮進眾人的耳朵裏。
李明循聲望去,隻見一個獐頭鼠目的男子,正站在人群外,指著自己大聲叫嚷。
那男子的手指又細又長,像是幹枯的樹枝。
那個獐頭鼠目的男子一嗓子,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引爆了周圍百姓的情緒。
原本有些動搖的人們,又開始交頭接耳,嘈雜的聲音在李明耳邊嗡嗡作響。
“就是,我看他穿的人模狗樣的,指不定就是哪個官老爺的親戚,跑這兒來忽悠我們老百姓!”一個扛著鋤頭的老漢,吐了口唾沫,惡狠狠地說道,他那粗糙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隨時要掄起鋤頭揍人,李明甚至能感受到那股從老漢身上散發出來的怒氣,像一股熱浪撲麵而來。
“這年頭,誰還信當官的?他們不刮地三尺就算好的了,還指望他們給我們送錢?”一個衣衫襤褸的婦人,抱著孩子,滿臉的悲憤。
她懷裏的孩子被吵鬧聲驚醒,哇哇大哭起來,那哭聲在喧鬧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刺耳,孩子的小手在空中揮舞著,婦人則緊緊地摟著孩子,她那破舊的衣服摩擦著孩子的皮膚。
李明看著眼前這些怒氣衝衝的百姓,眉頭微微皺起,他能感受到百姓們對朝廷深深的不信任,就像一堵無形的牆橫在他們之間。
想要讓他們接受新政策,光靠嘴說是遠遠不夠的。
他清了清嗓子,喉嚨裏發出輕微的震動聲,提高了聲音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我知道你們對朝廷有誤解,對新政策有疑慮。這樣吧,我也不多說什麽,不如你們選出幾位代表,隨我去六部衙門看看,看看這新政到底是不是真的為了百姓好!”
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他們的眼神中帶著疑惑和猶豫。
那個獐頭鼠目的男子見狀,更是跳出來大聲叫嚷:“別去!他們肯定在衙門裏設了圈套,等著你們自投羅網!”
“老鄉,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李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他的眼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目光如電地盯著對方,讓對方有片刻的膽怯,“我既然敢邀請大家去衙門,自然就不怕被揭穿。再說,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我能耍什麽花招?”
最終,在李明的堅持下,十幾個百姓代表被選了出來,他們個個表情嚴肅,李明也不在意,帶著他們浩浩蕩蕩地向六部衙門走去。
一進衙門,百姓代表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往日裏,衙門都是一副昏暗陰森的模樣,官員們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
而如今,衙門內外一片敞亮,陽光灑在地上,明亮得有些晃眼,官員們也是各個精神抖擻,一絲不苟地處理著公務。
他們走進戶部,隻見戶部官員正在認真核對賬目,賬簿上記錄的清清楚楚,沒有絲毫的塗改。
那賬簿的紙張看起來很厚實,官員們翻動紙張的聲音輕輕響起。
他們走進刑部,隻見刑部官員正在認真審理案件,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法律條文執行,沒有絲毫的徇私舞弊。
百姓代表們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清明廉潔的衙門。
這與他們記憶中那個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衙門簡直判若雲泥。
一個老漢顫巍巍地走上前,他的腳步有些蹣跚,拉住一個正在整理文書的官員,聲音有些顫抖的問道:“這位大人,你們…你們真的是在為百姓做事?”他的手微微顫抖著,碰到官員的衣袖時,能感覺到那衣袖的順滑。
那官員微笑著點了點頭:“老丈,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這新政,也是為了讓百姓們不再受苦受難。”
老漢的眼眶濕潤了,他看著周圍忙碌的官員,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其他百姓代表們也紛紛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們臉上的懷疑和戒備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置信的驚訝。
就在這時,一個吏員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他的腳步聲在安靜的衙門裏顯得格外清晰,對著李明耳語了幾句,李明聽完,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轉頭看向那些百姓,意味深長的說道:“看來,有人坐不住了……”
隨著李明成功說服百姓代表,更多百姓開始認可新政策。
市井中彌漫著一股前所未有的繁榮氛圍。
街頭巷尾,小販的叫賣聲更加響亮,那聲音中充滿了活力,孩童的嬉笑聲更加清脆,像是清晨的鳥鳴,每個人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嘿,你說這新政要是真的實行下去,老百姓的日子還能再好一點啊!”一個賣糕點的大叔笑眯眯地說道,他手中的糕點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周圍的人都直流口水,那香氣直往人的鼻子裏鑽。
“就是就是,不僅賦稅減免了,朝廷還設立了學塾,教俺家娃識字呢!”一個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滿臉的幸福,孩子的臉上也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孩子柔軟的頭發在風中輕輕飄動。
在六部衙門的帶動下,各級官員也開始逐漸轉變態度,認真執行新政。
街道上,官衙的小吏們忙著發放政策宣傳單,向百姓解釋新政策的好處,不再像以前那樣套路欺詐。
百姓們紛紛圍上前去,認真聽著,心裏暖融融的,能感受到小吏們真誠的態度。
“這新朝的官員還真不一樣,以前哪兒見過官老爺這麽實誠的?”一個老伯頭捋著胡須,讚歎道,他的胡須在手指間滑動,觸感有些粗糙。
“可不是嘛,以前的老百姓見了官老爺,不是躲就是逃,現在倒像是家裏來了貴客!”旁邊一個年輕小夥也附和道。
李明的威望在新朝中進一步提升。
以前那些垂頭喪氣、滿腹怨言的百姓,現在變得滿臉笑容,紛紛稱他為“活菩薩”。
舊官僚們則逐漸失去了支持,他們一個個表情僵硬,像一尊尊冰冷的雕像。
“這下子,那些貪贓枉法的家夥們可算是沒戲了!”一個百姓代表激動地說道,他拳頭緊握,仿佛在宣誓,能感受到他手上的力量。
“是啊,新朝的李大人做了我們該做的事,這天下終於迎來了清明!”另一個百姓代表附和道。
然而,李明在人群中看到這繁榮景象時,心中卻有些不安。
他那雙銳利的眼睛,仿佛能穿透繁華的表象,看到暗處的隱患。
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下巴上的胡茬有些紮手,眉頭微微皺起。
“大人,您看……”身邊的一個侍衛小聲問道。
李明迴頭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目光堅定而深邃:“繁榮之下,必有暗流。咱們還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絲毫鬆懈!”
他的話語在人群中迴蕩,仿佛一道無形的警鍾,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埋下了伏筆。
“備轎,我要微服私訪。”李明
很快,李明便換上一身普通的布衣,那布衣粗糙的質感摩擦著他的皮膚,帶著幾名侍衛,悄然離開了皇宮。
京城街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李明的耳朵裏充斥著小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那聲音像是一曲嘈雜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交響樂,“剛出爐的燒餅嘞!”“新鮮的蔬菜喲!”還有孩童們清脆的嬉鬧聲,時不時夾雜著銀鈴般的笑聲,交織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李明走在人群中,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絲毫不起眼。
他那敏銳的眼睛觀察著周圍的一切,認真傾聽著周圍百姓的議論,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哎,你們聽說了嗎?朝廷又出新政策了!”一個賣菜的大嬸神秘兮兮地說道,她粗糙的手指還在菜上撥弄著,似乎在挑選著什麽。
“聽說了聽說了,說是要減免賦稅,可這天上掉餡餅的事兒,誰信啊?”另一個買菜的大娘撇了撇嘴,滿臉的不相信,她那幹裂的嘴唇微微顫抖著。
李明聽到這裏,停下了腳步,腳下的土地似乎因為他的突然停頓而微微震動了一下。
他走到她們麵前,和藹地問道:“大嬸,大娘,你們覺得這新政策不好嗎?”
兩位大娘看到一個陌生男子突然插話,都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李明一番。
她們的目光像掃描儀一樣在李明身上遊走,見他衣著樸素,也不像是什麽達官貴人,便放鬆了警惕。
“小夥子,你是外地來的吧?這新政策啊,說得倒是好聽,可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賣菜的大嬸說道,她說話時唿出的氣息帶著淡淡的菜香。
“就是啊,朝廷的那些老爺們,哪會管我們這些平頭百姓的死活?”買菜的大娘也跟著附和道,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的苦澀。
李明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兩位大娘,這新政策可是皇上親自下令的,是為了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你們怎麽能不信呢?”
“皇上?皇上會管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賣菜的大嬸一臉的懷疑,她皺著眉頭,眼睛裏滿是疑惑。
李明也不惱,繼續說道:“皇上體恤百姓疾苦,這新政策就是最好的證明。減免賦稅,是為了讓大家手裏有更多的錢,輕徭薄賦,是為了讓大家不再受繁重的徭役之苦……”李明侃侃而談,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將新政策的好處一一列舉出來,他的真誠和熱情,漸漸感染了周圍的百姓。
“這小夥子說得好像也有點道理……”
“是啊,我看他也不像是在騙我們……”
百姓們開始議論紛紛,原本堅定的懷疑,開始出現了一絲裂縫。
李明見時機成熟,又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新政策的好處,不是我在這裏說說就能明白的,大家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我說的那樣。”
一些百姓開始動搖,他們互相看了看,眼神中帶著猶豫。
就在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突然響起:“大家別聽他胡說八道!他是朝廷派來的托兒,專門來騙我們的!”這聲音如同尖銳的刺,紮進眾人的耳朵裏。
李明循聲望去,隻見一個獐頭鼠目的男子,正站在人群外,指著自己大聲叫嚷。
那男子的手指又細又長,像是幹枯的樹枝。
那個獐頭鼠目的男子一嗓子,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引爆了周圍百姓的情緒。
原本有些動搖的人們,又開始交頭接耳,嘈雜的聲音在李明耳邊嗡嗡作響。
“就是,我看他穿的人模狗樣的,指不定就是哪個官老爺的親戚,跑這兒來忽悠我們老百姓!”一個扛著鋤頭的老漢,吐了口唾沫,惡狠狠地說道,他那粗糙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隨時要掄起鋤頭揍人,李明甚至能感受到那股從老漢身上散發出來的怒氣,像一股熱浪撲麵而來。
“這年頭,誰還信當官的?他們不刮地三尺就算好的了,還指望他們給我們送錢?”一個衣衫襤褸的婦人,抱著孩子,滿臉的悲憤。
她懷裏的孩子被吵鬧聲驚醒,哇哇大哭起來,那哭聲在喧鬧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刺耳,孩子的小手在空中揮舞著,婦人則緊緊地摟著孩子,她那破舊的衣服摩擦著孩子的皮膚。
李明看著眼前這些怒氣衝衝的百姓,眉頭微微皺起,他能感受到百姓們對朝廷深深的不信任,就像一堵無形的牆橫在他們之間。
想要讓他們接受新政策,光靠嘴說是遠遠不夠的。
他清了清嗓子,喉嚨裏發出輕微的震動聲,提高了聲音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我知道你們對朝廷有誤解,對新政策有疑慮。這樣吧,我也不多說什麽,不如你們選出幾位代表,隨我去六部衙門看看,看看這新政到底是不是真的為了百姓好!”
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他們的眼神中帶著疑惑和猶豫。
那個獐頭鼠目的男子見狀,更是跳出來大聲叫嚷:“別去!他們肯定在衙門裏設了圈套,等著你們自投羅網!”
“老鄉,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李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他的眼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目光如電地盯著對方,讓對方有片刻的膽怯,“我既然敢邀請大家去衙門,自然就不怕被揭穿。再說,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我能耍什麽花招?”
最終,在李明的堅持下,十幾個百姓代表被選了出來,他們個個表情嚴肅,李明也不在意,帶著他們浩浩蕩蕩地向六部衙門走去。
一進衙門,百姓代表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往日裏,衙門都是一副昏暗陰森的模樣,官員們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
而如今,衙門內外一片敞亮,陽光灑在地上,明亮得有些晃眼,官員們也是各個精神抖擻,一絲不苟地處理著公務。
他們走進戶部,隻見戶部官員正在認真核對賬目,賬簿上記錄的清清楚楚,沒有絲毫的塗改。
那賬簿的紙張看起來很厚實,官員們翻動紙張的聲音輕輕響起。
他們走進刑部,隻見刑部官員正在認真審理案件,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法律條文執行,沒有絲毫的徇私舞弊。
百姓代表們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清明廉潔的衙門。
這與他們記憶中那個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衙門簡直判若雲泥。
一個老漢顫巍巍地走上前,他的腳步有些蹣跚,拉住一個正在整理文書的官員,聲音有些顫抖的問道:“這位大人,你們…你們真的是在為百姓做事?”他的手微微顫抖著,碰到官員的衣袖時,能感覺到那衣袖的順滑。
那官員微笑著點了點頭:“老丈,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這新政,也是為了讓百姓們不再受苦受難。”
老漢的眼眶濕潤了,他看著周圍忙碌的官員,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其他百姓代表們也紛紛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們臉上的懷疑和戒備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置信的驚訝。
就在這時,一個吏員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他的腳步聲在安靜的衙門裏顯得格外清晰,對著李明耳語了幾句,李明聽完,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轉頭看向那些百姓,意味深長的說道:“看來,有人坐不住了……”
隨著李明成功說服百姓代表,更多百姓開始認可新政策。
市井中彌漫著一股前所未有的繁榮氛圍。
街頭巷尾,小販的叫賣聲更加響亮,那聲音中充滿了活力,孩童的嬉笑聲更加清脆,像是清晨的鳥鳴,每個人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嘿,你說這新政要是真的實行下去,老百姓的日子還能再好一點啊!”一個賣糕點的大叔笑眯眯地說道,他手中的糕點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周圍的人都直流口水,那香氣直往人的鼻子裏鑽。
“就是就是,不僅賦稅減免了,朝廷還設立了學塾,教俺家娃識字呢!”一個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滿臉的幸福,孩子的臉上也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孩子柔軟的頭發在風中輕輕飄動。
在六部衙門的帶動下,各級官員也開始逐漸轉變態度,認真執行新政。
街道上,官衙的小吏們忙著發放政策宣傳單,向百姓解釋新政策的好處,不再像以前那樣套路欺詐。
百姓們紛紛圍上前去,認真聽著,心裏暖融融的,能感受到小吏們真誠的態度。
“這新朝的官員還真不一樣,以前哪兒見過官老爺這麽實誠的?”一個老伯頭捋著胡須,讚歎道,他的胡須在手指間滑動,觸感有些粗糙。
“可不是嘛,以前的老百姓見了官老爺,不是躲就是逃,現在倒像是家裏來了貴客!”旁邊一個年輕小夥也附和道。
李明的威望在新朝中進一步提升。
以前那些垂頭喪氣、滿腹怨言的百姓,現在變得滿臉笑容,紛紛稱他為“活菩薩”。
舊官僚們則逐漸失去了支持,他們一個個表情僵硬,像一尊尊冰冷的雕像。
“這下子,那些貪贓枉法的家夥們可算是沒戲了!”一個百姓代表激動地說道,他拳頭緊握,仿佛在宣誓,能感受到他手上的力量。
“是啊,新朝的李大人做了我們該做的事,這天下終於迎來了清明!”另一個百姓代表附和道。
然而,李明在人群中看到這繁榮景象時,心中卻有些不安。
他那雙銳利的眼睛,仿佛能穿透繁華的表象,看到暗處的隱患。
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下巴上的胡茬有些紮手,眉頭微微皺起。
“大人,您看……”身邊的一個侍衛小聲問道。
李明迴頭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目光堅定而深邃:“繁榮之下,必有暗流。咱們還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絲毫鬆懈!”
他的話語在人群中迴蕩,仿佛一道無形的警鍾,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