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新製磨合現難題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作者:常看常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明一聽這話,心裏咯噔一下,就像吞了隻蒼蠅,難受得要命。
意想不到的問題?
嘿,這年頭,意想不到的事情多了去了,就怕這問題是連鎖反應,一環套一環,最後整個新官製都得崩盤。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中的不安,擺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心裏卻瘋狂盤算著各種可能性。
“哦?什麽意想不到的問題?說來聽聽。”李明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試圖掩飾內心的緊張。
那有識之士見李明如此鎮定,稍稍安定了些,連忙竹筒倒豆子般地說了起來:“大人,這新官製是好,可它和咱們以前的老規矩,有些地方不太兼容啊!這就像硬要把方榫頭往圓眼裏塞,卡住了,動彈不得!”
果然!李明心裏暗罵一聲,這改革哪有那麽容易一蹴而就的?
“具體說說,哪些地方不兼容?”
“就拿戶部來說吧,以前的流程是,各州府先把賬目報上來,戶部再逐一核對,匯總。現在新官製要求各州府直接將數據上傳到統一的數據庫,戶部隻需要審核數據即可。可問題是,很多州府的官員,根本就不會用電腦啊!而且,這數據庫操作也複雜,他們學起來慢,效率反而更低了!”
李明眉頭緊鎖,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信息化管理是趨勢,但也要考慮到現實情況啊。
“還有禮部,以前祭祀活動的流程,都是由禮部一手操辦的。現在新官製要求將一部分權力下放給地方,讓地方自己組織一些小型祭祀。可地方官員根本沒經驗啊,搞出來的活動,不是鋪張浪費,就是漏洞百出,簡直是亂彈琴!”
李明聽得腦仁疼,這改革就像動手術,一刀下去,牽一發動全身,各種並發症都冒出來了。
“大人,這還隻是冰山一角啊!各衙門都有各衙門的問題,新官製雖然理念先進,但落實起來,簡直是難上加難!”
李明放下茶杯,長歎一口氣,這新官製,果然沒那麽容易玩轉啊。
接下來的幾天,李明簡直忙成了陀螺。
他深入各衙門,實地考察,詳細了解新製度運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戶部,一群老頭子對著電腦屏幕抓耳撓腮,眼神裏充滿了茫然,手指笨拙地敲打著鍵盤,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仿佛在彈奏一首古老的催眠曲。
李明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導他們如何操作數據庫,如何上傳數據。
他就像一個辛勤的園丁,一點一點地澆灌著這些“老樹”,希望他們能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禮部,地方官員搞出來的祭祀活動,簡直是慘不忍睹。
祭品擺放得亂七八糟,儀式流程也是一塌糊塗,簡直是對神靈的褻瀆。
李明實在看不下去了,親自指導他們如何組織祭祀活動,如何規範流程。
他就像一個嚴厲的老師,一絲不苟地糾正著他們的錯誤,希望他們能盡快掌握正確的姿勢。
除了技術上的問題,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一些利益受損的官員,開始暗中煽風點火,在官員中散布新官製的壞話,說新官製是勞民傷財,是瞎折騰,隻會讓大家的工作更加困難。
“這新官製,簡直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以前我們幹得好好的,現在非要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真是吃飽了撐的!”
“就是就是,這新官製,根本就是瞎指揮!我們這些老家夥,哪懂什麽電腦,什麽數據庫?這不是故意為難我們嗎?”
這些流言蜚語,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加劇了官員們對新製度的抵觸情緒。
吏部的一些官員,看到這種情況,又開始動搖了。
他們原本就對改革心存疑慮,現在看到新官製問題百出,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大人,這新官製,恐怕……恐怕真的不行啊!要不,咱們還是先暫停一下,再從長計議吧?”
“是啊是啊,這改革,風險太大,咱們承擔不起啊!”
麵對這些質疑和阻力,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知道,如果不能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新官製很可能會夭折。
他必須想辦法,讓大家看到新製度的可行性,讓大家重新燃起對改革的信心。
李明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他想起了現代管理學中的一些方法,比如流程優化、培訓、激勵等等。
他決定,先從流程優化入手。
他召集各衙門的負責人,一起分析新製度的流程,找出其中的瓶頸和堵點,然後逐一進行優化。
他簡化了數據上傳的流程,設計了更易於操作的界麵,讓那些不熟悉電腦的老頭子也能輕鬆上手。
他還組織了各種培訓班,邀請專家來講解新製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幫助官員們盡快掌握新的技能。
他還設立了激勵機製,對在新製度運行中表現突出的官員進行獎勵,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改革。
經過一係列的努力,一些問題逐漸得到了解決。
戶部的老頭子們,終於學會了如何使用電腦,如何上傳數據,他們的工作效率,也逐漸提高了。
禮部的地方官員,在李明的指導下,也逐漸掌握了組織祭祀活動的技巧,他們搞出來的活動,也越來越規範,越來越有模有樣。
一些官員看到了新製度的可行性,開始改變了態度,積極支持改革。
“大人,這新官製,確實不錯啊!自從用了這個數據庫,我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多!”
“是啊是啊,以前我們要花好幾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隻需要幾個小時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看到這些積極的變化,李明感到一絲欣慰。但是
盡管李明竭盡全力,但仍有一些頑固的衝突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一些部門之間的協調,仍然存在問題,導致一些工作的效率不升反降,引起了一些官員的不滿。
“這新官製,簡直是添亂!以前我們各部門之間配合得好好的,現在非要搞這些新的流程,反而讓我們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困難!”
“就是就是,這新官製,根本就是瞎指揮!我們這些老家夥,哪懂什麽協調,什麽溝通?這不是故意為難我們嗎?”
李明知道,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時間和耐心。
他需要進一步完善新製度,需要進一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
他感到有些疲憊,但卻不敢停下腳步。
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他必須堅持下去,直到新官製徹底完善,直到大明王朝煥發出新的生機。
夜深了,李明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桌上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報告。
他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拿起一份來自兵部的報告,上麵寫著邊境防務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他盡快處理。
李明歎了口氣,這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啊!
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有很多挑戰要麵對。
他拿起筆,正準備在報告上批示,突然,書房的門被輕輕敲響。
“誰?”李明皺著眉頭問道。
門外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大人,是我,朱元璋。”
李明放下筆,這麽晚了,朱元璋來找他做什麽?
他心中隱隱感到不安,仿佛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進來吧。”
昏暗的燭光搖曳,映照在李明略顯疲憊的臉上。
朱元璋的突然到訪,讓他心裏像揣了隻兔子,七上八下地亂跳。
老朱這大半夜的不睡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重九啊,最近辛苦了。”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聽不出喜怒,但李明總覺得這語氣裏透著股子瘮人的味道,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總覺得這屋裏的空氣都凝固了,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哥言重了,為大明效力,應該的。”李明連忙起身,給朱元璋倒了杯茶,偷偷觀察著他的表情。
朱元璋接過茶杯,卻沒有喝,隻是用手指輕輕摩挲著杯沿,眼神飄忽不定,像是在思考什麽國家大事。
屋子裏靜得可怕,隻有燭火偶爾發出“劈啪”的聲響,更增添了一絲詭異的氣氛。
李明感覺自己的後背都濕透了,這氣氛,比刑場還壓抑!
他正琢磨著要不要說點什麽打破這尷尬的局麵,突然,一個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沉默。
“大人,不好了!”門外傳來有識之士焦急的聲音,語氣裏帶著一絲慌亂,像是一隻受驚的兔子。
李明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進來!”他沉聲說道,努力控製著自己顫抖的聲音。
有識之士推門而入,臉色蒼白,汗珠順著額頭往下淌,“大人,那些…那些利益受損的官員,他們…他們……”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像是卡了殼的複讀機。
“他們怎麽了?!快說!”李明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感覺自己的心髒都要跳出來了。
有識之士咽了口唾沫,顫抖著說道:“他們…他們似乎在收集新官製運行中的負麵情況…準備…準備……”
“準備什麽?!”李明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有識之士的肩膀,眼神淩厲,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
“準備…準備再次彈劾您,徹底推翻…推翻新官製……”有識之士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聽不見了。
李明的手猛地一僵,整個人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愣在了原地。
他緩緩轉頭,看向朱元璋,卻發現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重九啊,” 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看來,這新官製,推行起來,阻力不小啊……”
意想不到的問題?
嘿,這年頭,意想不到的事情多了去了,就怕這問題是連鎖反應,一環套一環,最後整個新官製都得崩盤。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中的不安,擺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心裏卻瘋狂盤算著各種可能性。
“哦?什麽意想不到的問題?說來聽聽。”李明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試圖掩飾內心的緊張。
那有識之士見李明如此鎮定,稍稍安定了些,連忙竹筒倒豆子般地說了起來:“大人,這新官製是好,可它和咱們以前的老規矩,有些地方不太兼容啊!這就像硬要把方榫頭往圓眼裏塞,卡住了,動彈不得!”
果然!李明心裏暗罵一聲,這改革哪有那麽容易一蹴而就的?
“具體說說,哪些地方不兼容?”
“就拿戶部來說吧,以前的流程是,各州府先把賬目報上來,戶部再逐一核對,匯總。現在新官製要求各州府直接將數據上傳到統一的數據庫,戶部隻需要審核數據即可。可問題是,很多州府的官員,根本就不會用電腦啊!而且,這數據庫操作也複雜,他們學起來慢,效率反而更低了!”
李明眉頭緊鎖,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信息化管理是趨勢,但也要考慮到現實情況啊。
“還有禮部,以前祭祀活動的流程,都是由禮部一手操辦的。現在新官製要求將一部分權力下放給地方,讓地方自己組織一些小型祭祀。可地方官員根本沒經驗啊,搞出來的活動,不是鋪張浪費,就是漏洞百出,簡直是亂彈琴!”
李明聽得腦仁疼,這改革就像動手術,一刀下去,牽一發動全身,各種並發症都冒出來了。
“大人,這還隻是冰山一角啊!各衙門都有各衙門的問題,新官製雖然理念先進,但落實起來,簡直是難上加難!”
李明放下茶杯,長歎一口氣,這新官製,果然沒那麽容易玩轉啊。
接下來的幾天,李明簡直忙成了陀螺。
他深入各衙門,實地考察,詳細了解新製度運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戶部,一群老頭子對著電腦屏幕抓耳撓腮,眼神裏充滿了茫然,手指笨拙地敲打著鍵盤,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仿佛在彈奏一首古老的催眠曲。
李明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導他們如何操作數據庫,如何上傳數據。
他就像一個辛勤的園丁,一點一點地澆灌著這些“老樹”,希望他們能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禮部,地方官員搞出來的祭祀活動,簡直是慘不忍睹。
祭品擺放得亂七八糟,儀式流程也是一塌糊塗,簡直是對神靈的褻瀆。
李明實在看不下去了,親自指導他們如何組織祭祀活動,如何規範流程。
他就像一個嚴厲的老師,一絲不苟地糾正著他們的錯誤,希望他們能盡快掌握正確的姿勢。
除了技術上的問題,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一些利益受損的官員,開始暗中煽風點火,在官員中散布新官製的壞話,說新官製是勞民傷財,是瞎折騰,隻會讓大家的工作更加困難。
“這新官製,簡直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以前我們幹得好好的,現在非要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真是吃飽了撐的!”
“就是就是,這新官製,根本就是瞎指揮!我們這些老家夥,哪懂什麽電腦,什麽數據庫?這不是故意為難我們嗎?”
這些流言蜚語,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加劇了官員們對新製度的抵觸情緒。
吏部的一些官員,看到這種情況,又開始動搖了。
他們原本就對改革心存疑慮,現在看到新官製問題百出,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大人,這新官製,恐怕……恐怕真的不行啊!要不,咱們還是先暫停一下,再從長計議吧?”
“是啊是啊,這改革,風險太大,咱們承擔不起啊!”
麵對這些質疑和阻力,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知道,如果不能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新官製很可能會夭折。
他必須想辦法,讓大家看到新製度的可行性,讓大家重新燃起對改革的信心。
李明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他想起了現代管理學中的一些方法,比如流程優化、培訓、激勵等等。
他決定,先從流程優化入手。
他召集各衙門的負責人,一起分析新製度的流程,找出其中的瓶頸和堵點,然後逐一進行優化。
他簡化了數據上傳的流程,設計了更易於操作的界麵,讓那些不熟悉電腦的老頭子也能輕鬆上手。
他還組織了各種培訓班,邀請專家來講解新製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幫助官員們盡快掌握新的技能。
他還設立了激勵機製,對在新製度運行中表現突出的官員進行獎勵,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改革。
經過一係列的努力,一些問題逐漸得到了解決。
戶部的老頭子們,終於學會了如何使用電腦,如何上傳數據,他們的工作效率,也逐漸提高了。
禮部的地方官員,在李明的指導下,也逐漸掌握了組織祭祀活動的技巧,他們搞出來的活動,也越來越規範,越來越有模有樣。
一些官員看到了新製度的可行性,開始改變了態度,積極支持改革。
“大人,這新官製,確實不錯啊!自從用了這個數據庫,我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多!”
“是啊是啊,以前我們要花好幾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隻需要幾個小時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看到這些積極的變化,李明感到一絲欣慰。但是
盡管李明竭盡全力,但仍有一些頑固的衝突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一些部門之間的協調,仍然存在問題,導致一些工作的效率不升反降,引起了一些官員的不滿。
“這新官製,簡直是添亂!以前我們各部門之間配合得好好的,現在非要搞這些新的流程,反而讓我們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困難!”
“就是就是,這新官製,根本就是瞎指揮!我們這些老家夥,哪懂什麽協調,什麽溝通?這不是故意為難我們嗎?”
李明知道,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時間和耐心。
他需要進一步完善新製度,需要進一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
他感到有些疲憊,但卻不敢停下腳步。
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他必須堅持下去,直到新官製徹底完善,直到大明王朝煥發出新的生機。
夜深了,李明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桌上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報告。
他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拿起一份來自兵部的報告,上麵寫著邊境防務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他盡快處理。
李明歎了口氣,這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啊!
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有很多挑戰要麵對。
他拿起筆,正準備在報告上批示,突然,書房的門被輕輕敲響。
“誰?”李明皺著眉頭問道。
門外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大人,是我,朱元璋。”
李明放下筆,這麽晚了,朱元璋來找他做什麽?
他心中隱隱感到不安,仿佛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進來吧。”
昏暗的燭光搖曳,映照在李明略顯疲憊的臉上。
朱元璋的突然到訪,讓他心裏像揣了隻兔子,七上八下地亂跳。
老朱這大半夜的不睡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重九啊,最近辛苦了。”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聽不出喜怒,但李明總覺得這語氣裏透著股子瘮人的味道,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總覺得這屋裏的空氣都凝固了,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哥言重了,為大明效力,應該的。”李明連忙起身,給朱元璋倒了杯茶,偷偷觀察著他的表情。
朱元璋接過茶杯,卻沒有喝,隻是用手指輕輕摩挲著杯沿,眼神飄忽不定,像是在思考什麽國家大事。
屋子裏靜得可怕,隻有燭火偶爾發出“劈啪”的聲響,更增添了一絲詭異的氣氛。
李明感覺自己的後背都濕透了,這氣氛,比刑場還壓抑!
他正琢磨著要不要說點什麽打破這尷尬的局麵,突然,一個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沉默。
“大人,不好了!”門外傳來有識之士焦急的聲音,語氣裏帶著一絲慌亂,像是一隻受驚的兔子。
李明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進來!”他沉聲說道,努力控製著自己顫抖的聲音。
有識之士推門而入,臉色蒼白,汗珠順著額頭往下淌,“大人,那些…那些利益受損的官員,他們…他們……”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像是卡了殼的複讀機。
“他們怎麽了?!快說!”李明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感覺自己的心髒都要跳出來了。
有識之士咽了口唾沫,顫抖著說道:“他們…他們似乎在收集新官製運行中的負麵情況…準備…準備……”
“準備什麽?!”李明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有識之士的肩膀,眼神淩厲,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
“準備…準備再次彈劾您,徹底推翻…推翻新官製……”有識之士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聽不見了。
李明的手猛地一僵,整個人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愣在了原地。
他緩緩轉頭,看向朱元璋,卻發現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重九啊,” 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看來,這新官製,推行起來,阻力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