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探隱人口,衝破阻礙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作者:常看常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探隱人口,衝破阻礙
城南土地廟的殘垣斷壁間,李明用腳尖碾開枯葉堆,露出半截青磚上暗紅的船形水印。
蹇達舉著火把湊近時,驚得火苗都跟著抖了三抖:\"這不是前朝戶部專用的漕運印?\"
\"所以這位奇人不僅能仿造黃冊,連漕運司的暗記都摸得門清。\"李明屈指彈落磚縫裏的鹽粒,遠處夜潮拍岸聲隱約可聞。
他忽然蹲下身,將腰間玉環貼著磚麵滑動,當啷一聲撞出中空的迴響。
流民代表從陰影裏竄出來,指甲縫還沾著白日裏搬運鹽包的晶粒:\"大人小心!
上月隔壁村的王二刨出這種磚,第二天就......\"話未說完,廟外驟然響起急促的馬蹄聲。
李明反手按住蹇達要拔刀的手,借著月光看清來人是白日裏塞紙條的小吏丙。
\"丙爺這銅符倒是別致。\"李明突然出聲,驚得對方差點跌下馬背。
那枚泛著青光的銅符在月色下顯出猙獰虎紋,與殘紙上的印記嚴絲合縫。
大地主丙的莊園晨霧未散時,李明已經帶著二十筐新鮮梅子登門。
管家盯著筐底特製的透氣孔,鼻尖翕動著捕捉若有若無的梅香,終究沒敢攔這位帶著禦賜玉環的欽差。
正廳裏檀香繚繞,大地主丙撫著翡翠鼻煙壺冷笑:\"李大人查戶籍查到老夫的果園來了?\"
\"本官聽說丙爺家的梅子釀醋最是清甜。\"李明隨手掰開顆梅子,汁水順著指縫滴在青磚縫裏,\"就像這江南特供的鬆煙墨,摻了海鹽就發澀。\"他突然將梅核擲向梁柱,驚起三隻灰鴿撲棱棱撞碎晨光。
蹇達眼尖地發現鴿爪上都係著細竹管。
大地主丙的翡翠鼻煙壺當啷落地,管家慌忙要去撿,卻被李明用玉環穗子攔住:\"丙爺這鴿子倒是養得肥,送去海邊驛站怕是能換三船私鹽?\"
正午的日頭毒得很,流民代表蹲在田埂上教孩童用鹽粒在石板畫畫。
當馬蹄聲卷著煙塵逼近時,他抓起把鹽灑向空中,鹽粒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銀光——這是和李明約好的信號。
\"大人!
西邊蘆葦蕩有新發現!\"蹇達縱馬趕來,官服後背洇著汗漬。
他們穿過齊人高的蘆葦叢時,驚起的水鳥撲棱翅膀都帶著鹹腥氣。
二十座窩棚像蘑菇般藏在灘塗深處,晾衣繩上還飄著染坊才有的靛藍粗布。
李明彎腰拾起半塊黍餅,餅皮上烙著模糊的\"丙\"字:\"好個丙爺,給佃戶吃牲口料,倒舍得用海船運私鹽養鴿子。\"他突然用劍鞘挑開草席,露出底下整筐梅核,每個都刻著細小的數字。
暮色四合時,莊園角門吱呀開啟。
大地主丙的馬車剛駛上石板路,就看見李明倚著老槐樹啃梅子:\"丙爺這是要去海邊散心?\"他吐出梅核正砸在車轅上,骨碌碌滾到管家腳邊——那核上赫然刻著\"洪武三年\"。
當夜值房燭火通明。
李明把刻字梅核排成八卦陣,突然抓起兩顆擲向窗紙。
蹇達應聲踹門而入,拎著個渾身發抖的賬房先生——他懷裏還揣著墨跡未幹的假地契。
\"告訴丙爺,本官明日要查驗他家的醃梅窖。\"李明邊說邊在洗筆池裏涮毛筆,池水漸漸暈出靛藍色,\"對了,記得提醒丙爺,海鹽醃梅子容易招老鼠。\"他故意把\"老鼠\"二字念得綿長,嚇得賬房先生尿濕了褲子。
子時的打更聲傳來時,李明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從懷裏摸出梅子糖紙折成小船。
紙船剛放進洗筆池,竟順著靛色水紋打了個旋,船頭指向正東——那是大海的方向。
梅子糖紙船在靛色漣漪中打轉時,簷角忽然墜下串血珠。
李明伸手去接,卻見蹇達扶著血淋淋的胳膊撞進來,官服裂口處還沾著蘆葦碎屑。
\"西郊鹽倉...三十七個流民...\"蹇達癱坐在太師椅上,青磚地麵洇開暗紅水漬。
他懷裏掉出半截靛藍布條,正是蘆葦蕩窩棚裏常見的料子。
李明攥著布條的手背暴起青筋。
晨霧裏送來鹽鹵的腥氣,混著遠處飄來的梅子醋香,熏得人眼眶發澀。
流民代表抱著昏迷的孩童衝進衙門時,孩子指甲縫裏的鹽粒正簌簌往下掉——那鹽漬在朝陽下泛著詭異的靛藍色。
\"丙爺這是要醃人玩呢。\"李明把染血的靛藍布條係在玉環上,轉身從案頭抓了把梅核。
核上刻著的數字在掌心硌出紅印,像極了孩童用鹽粒在石板上畫的歪扭符號。
三日後梅子黃時雨,李明突然大張旗鼓押著二十車木箱往碼頭去。
箱縫裏漏出的靛藍布角被雨水打濕,沿途拖拽出蜿蜒的藍痕。
蹇達騎著瘸腿老馬跟在隊尾,背上裹著滲血的紗布,逢人便說:\"大人找著丙爺通倭的鐵證了!\"
子夜的海神廟香火鼎盛。
大地主丙的皂靴碾碎供桌上的梅子,身後八個壯漢正往神像底座塞賬冊。
海浪聲裏突然響起玉環相擊的清音,李明從藻井梁上翻身躍下,官袍下擺還沾著靛藍染料的碎渣。
\"丙爺這賬記得妙啊。\"李明踢開散落的梅核,每個核上數字都對應著壯漢衣襟暗紋,\"洪武三年的私鹽,倒成了永樂元年的貢品?\"
蹇達帶人衝進來時,正撞見管家往海裏扔銅符。
那刻著虎紋的銅符撞上礁石,驚起灘塗上成片灰鴿——每隻鴿爪都係著靛藍布條,在月光下像飄搖的招魂幡。
李明踩著滿地賬冊走到廊下時,忽然被什麽硌了腳。
拾起來看是個靛布縫的兔兒爺,肚裏塞著鹽漬梅核,核上歪歪扭扭刻著\"王二贈小妹\"。
簷角銅鈴叮當,他想起那日流民代表說,王二刨出青磚的第二天就再沒迴來。
秋審的朱筆落下時,李明特意換了海青石硯台。
大地主丙在囚車裏嘶吼,脖頸青筋暴起如扭曲的梅枝。
圍觀百姓突然騷動起來,有個梳雙髻的小丫頭擠到最前麵,往囚車縫隙裏塞了顆鹽漬梅子——那梅核上刻著\"洪武三年\"。
李明在值房擺弄輿圖到深夜,二十八顆梅核在燭光下泛著油亮的光。
蹇達來送茶時險些踢翻洗筆池,靛藍池水裏浮著半張殘破地契,墨跡暈染成海船的輪廓。
\"大人,丙爺的醃梅窖裏...\"蹇達話說到一半,突然盯著窗縫裏飄進的靛藍布條發愣。
那布條係著鴿羽,羽根處沾著星點鹽粒,在月光下像未幹的血漬。
李明用玉環穗子勾起布條,穗子末端的梅核突然\"哢嗒\"裂開,露出裏麵蜷成小團的黃麻紙。
紙上歪歪扭扭畫著三艘海船,船帆都用靛藍染料塗著\"丁\"字。
城南土地廟的殘垣斷壁間,李明用腳尖碾開枯葉堆,露出半截青磚上暗紅的船形水印。
蹇達舉著火把湊近時,驚得火苗都跟著抖了三抖:\"這不是前朝戶部專用的漕運印?\"
\"所以這位奇人不僅能仿造黃冊,連漕運司的暗記都摸得門清。\"李明屈指彈落磚縫裏的鹽粒,遠處夜潮拍岸聲隱約可聞。
他忽然蹲下身,將腰間玉環貼著磚麵滑動,當啷一聲撞出中空的迴響。
流民代表從陰影裏竄出來,指甲縫還沾著白日裏搬運鹽包的晶粒:\"大人小心!
上月隔壁村的王二刨出這種磚,第二天就......\"話未說完,廟外驟然響起急促的馬蹄聲。
李明反手按住蹇達要拔刀的手,借著月光看清來人是白日裏塞紙條的小吏丙。
\"丙爺這銅符倒是別致。\"李明突然出聲,驚得對方差點跌下馬背。
那枚泛著青光的銅符在月色下顯出猙獰虎紋,與殘紙上的印記嚴絲合縫。
大地主丙的莊園晨霧未散時,李明已經帶著二十筐新鮮梅子登門。
管家盯著筐底特製的透氣孔,鼻尖翕動著捕捉若有若無的梅香,終究沒敢攔這位帶著禦賜玉環的欽差。
正廳裏檀香繚繞,大地主丙撫著翡翠鼻煙壺冷笑:\"李大人查戶籍查到老夫的果園來了?\"
\"本官聽說丙爺家的梅子釀醋最是清甜。\"李明隨手掰開顆梅子,汁水順著指縫滴在青磚縫裏,\"就像這江南特供的鬆煙墨,摻了海鹽就發澀。\"他突然將梅核擲向梁柱,驚起三隻灰鴿撲棱棱撞碎晨光。
蹇達眼尖地發現鴿爪上都係著細竹管。
大地主丙的翡翠鼻煙壺當啷落地,管家慌忙要去撿,卻被李明用玉環穗子攔住:\"丙爺這鴿子倒是養得肥,送去海邊驛站怕是能換三船私鹽?\"
正午的日頭毒得很,流民代表蹲在田埂上教孩童用鹽粒在石板畫畫。
當馬蹄聲卷著煙塵逼近時,他抓起把鹽灑向空中,鹽粒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銀光——這是和李明約好的信號。
\"大人!
西邊蘆葦蕩有新發現!\"蹇達縱馬趕來,官服後背洇著汗漬。
他們穿過齊人高的蘆葦叢時,驚起的水鳥撲棱翅膀都帶著鹹腥氣。
二十座窩棚像蘑菇般藏在灘塗深處,晾衣繩上還飄著染坊才有的靛藍粗布。
李明彎腰拾起半塊黍餅,餅皮上烙著模糊的\"丙\"字:\"好個丙爺,給佃戶吃牲口料,倒舍得用海船運私鹽養鴿子。\"他突然用劍鞘挑開草席,露出底下整筐梅核,每個都刻著細小的數字。
暮色四合時,莊園角門吱呀開啟。
大地主丙的馬車剛駛上石板路,就看見李明倚著老槐樹啃梅子:\"丙爺這是要去海邊散心?\"他吐出梅核正砸在車轅上,骨碌碌滾到管家腳邊——那核上赫然刻著\"洪武三年\"。
當夜值房燭火通明。
李明把刻字梅核排成八卦陣,突然抓起兩顆擲向窗紙。
蹇達應聲踹門而入,拎著個渾身發抖的賬房先生——他懷裏還揣著墨跡未幹的假地契。
\"告訴丙爺,本官明日要查驗他家的醃梅窖。\"李明邊說邊在洗筆池裏涮毛筆,池水漸漸暈出靛藍色,\"對了,記得提醒丙爺,海鹽醃梅子容易招老鼠。\"他故意把\"老鼠\"二字念得綿長,嚇得賬房先生尿濕了褲子。
子時的打更聲傳來時,李明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從懷裏摸出梅子糖紙折成小船。
紙船剛放進洗筆池,竟順著靛色水紋打了個旋,船頭指向正東——那是大海的方向。
梅子糖紙船在靛色漣漪中打轉時,簷角忽然墜下串血珠。
李明伸手去接,卻見蹇達扶著血淋淋的胳膊撞進來,官服裂口處還沾著蘆葦碎屑。
\"西郊鹽倉...三十七個流民...\"蹇達癱坐在太師椅上,青磚地麵洇開暗紅水漬。
他懷裏掉出半截靛藍布條,正是蘆葦蕩窩棚裏常見的料子。
李明攥著布條的手背暴起青筋。
晨霧裏送來鹽鹵的腥氣,混著遠處飄來的梅子醋香,熏得人眼眶發澀。
流民代表抱著昏迷的孩童衝進衙門時,孩子指甲縫裏的鹽粒正簌簌往下掉——那鹽漬在朝陽下泛著詭異的靛藍色。
\"丙爺這是要醃人玩呢。\"李明把染血的靛藍布條係在玉環上,轉身從案頭抓了把梅核。
核上刻著的數字在掌心硌出紅印,像極了孩童用鹽粒在石板上畫的歪扭符號。
三日後梅子黃時雨,李明突然大張旗鼓押著二十車木箱往碼頭去。
箱縫裏漏出的靛藍布角被雨水打濕,沿途拖拽出蜿蜒的藍痕。
蹇達騎著瘸腿老馬跟在隊尾,背上裹著滲血的紗布,逢人便說:\"大人找著丙爺通倭的鐵證了!\"
子夜的海神廟香火鼎盛。
大地主丙的皂靴碾碎供桌上的梅子,身後八個壯漢正往神像底座塞賬冊。
海浪聲裏突然響起玉環相擊的清音,李明從藻井梁上翻身躍下,官袍下擺還沾著靛藍染料的碎渣。
\"丙爺這賬記得妙啊。\"李明踢開散落的梅核,每個核上數字都對應著壯漢衣襟暗紋,\"洪武三年的私鹽,倒成了永樂元年的貢品?\"
蹇達帶人衝進來時,正撞見管家往海裏扔銅符。
那刻著虎紋的銅符撞上礁石,驚起灘塗上成片灰鴿——每隻鴿爪都係著靛藍布條,在月光下像飄搖的招魂幡。
李明踩著滿地賬冊走到廊下時,忽然被什麽硌了腳。
拾起來看是個靛布縫的兔兒爺,肚裏塞著鹽漬梅核,核上歪歪扭扭刻著\"王二贈小妹\"。
簷角銅鈴叮當,他想起那日流民代表說,王二刨出青磚的第二天就再沒迴來。
秋審的朱筆落下時,李明特意換了海青石硯台。
大地主丙在囚車裏嘶吼,脖頸青筋暴起如扭曲的梅枝。
圍觀百姓突然騷動起來,有個梳雙髻的小丫頭擠到最前麵,往囚車縫隙裏塞了顆鹽漬梅子——那梅核上刻著\"洪武三年\"。
李明在值房擺弄輿圖到深夜,二十八顆梅核在燭光下泛著油亮的光。
蹇達來送茶時險些踢翻洗筆池,靛藍池水裏浮著半張殘破地契,墨跡暈染成海船的輪廓。
\"大人,丙爺的醃梅窖裏...\"蹇達話說到一半,突然盯著窗縫裏飄進的靛藍布條發愣。
那布條係著鴿羽,羽根處沾著星點鹽粒,在月光下像未幹的血漬。
李明用玉環穗子勾起布條,穗子末端的梅核突然\"哢嗒\"裂開,露出裏麵蜷成小團的黃麻紙。
紙上歪歪扭扭畫著三艘海船,船帆都用靛藍染料塗著\"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