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三國英雄傳34
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 作者:貓貓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鬼才郭嘉!}
{郭奉孝!}
{怎麽郭嘉才第九!}
{沒辦法,死得早!}
{郭嘉的很多言論都是預測,但是也沒什麽具體的行動方案。}
{曹老板專用強心針!}
{郭嘉的死,讓後人開始想象郭嘉要是不死,曹魏可能會更強。}
{曹老板自己也想郭嘉呢!}
{郭嘉看袁紹可是準的一批!}
{曹老板可是專門為了郭嘉創了個新職位——司空軍祭酒!}
{果然,曹老板還是最喜歡郭奉孝!}
{郭嘉那其實不是預判,而是對於人心和時局的精準把握!}
【第三,曹操伐劉,又怕袁紹會來攻打他,這樣曹軍就會腹背受敵,郭嘉曾經跟隨過袁紹,很了解他,勸曹操說:“袁紹性多疑而遲緩,不可能這麽快反應過來,我們安心打劉備就行了!”】
【曹操聽了心中大定,果斷出兵,袁紹果然沒有趁機攻打曹軍,等劉備戰敗,袁紹才姍姍來遲,進攻曹操。】
【第四,官渡之戰,曹操的兵馬遠少於袁紹,曹操就覺得心中不安穩,此時,郭嘉反而認為曹操才是能夠得勝的一方,而袁紹,注定了要失敗。】
【也就是這裏,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論》,說曹操有十勝,而袁紹有十敗,果然,官渡之戰,曹軍大勝。】
【十勝十敗,其實是郭嘉對於袁紹的性格和當時政局的一種分析,並不隻是單純的灌雞湯啊,比如其中的“治勝”,正是因為郭嘉看到了漢末的土地兼並和地主豪強對於百姓的剝削,這一條正是他在治理國家上的見解。】
【曹操正是因為能嚴格約束這些地主豪強,才能勝過袁紹對這些地主豪強的寬仁。】
【第五,袁紹死後,曹操想要繼續討伐袁紹之子,郭嘉則認為隻要曹操不動手,這幾個兒子就會互相爭鬥,曹操就能坐收漁利。】
【果然,曹操撤兵後,袁紹諸子之間的鬥爭越發激烈。】
【第六,曹操見袁紹兒子們之間內鬥的差不多了,想要收割勝利果實,但是袁紹的根基還是很深厚的,想要徹底得到袁紹的地盤,還是需要打仗,曹操又害怕這個時候劉備會來打他,郭嘉則認為,劉備一定會被劉表牽製,無法出兵。】
【果然,直到曹操平定了袁紹的勢力,劉備都沒有來攻打他。】
【漢末的戰爭也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曹操雖然打贏了袁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袁家的勢力就此消失,袁家地盤上的那些世家大族就會立馬效忠於曹操,於是,郭嘉建議曹操征召四州名士為官,這樣就讓曹操能夠盡快的蠶食袁家的地盤。】
【這個計策就很長遠了,曹操一直執行著這條計劃,這才能夠在七年內平定北方四州,徹底消滅袁家。】
【隻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在跟隨曹操攻打烏丸時,仍舊提出了輕裝簡從,日夜兼程的建議,雖然為曹操贏得了勝利,但是郭嘉迴來後就大病不起,年僅三十八歲就逝世了。】
“奉孝,是奉孝!哈哈,吾就知道,以奉孝的算無遺策,怎會被天幕落下!”曹操激動的說道。
曹魏陣營的人看到天幕提到了郭嘉,激動的不能自已。
郭嘉之才耀古今,郭嘉精準的判斷,更是為他們曹魏帶來了多次勝利,是他們曹魏不可或缺的人才。
同時也是他們在座很多謀臣的好友。
隻可惜天妒英才,奉孝年紀輕輕就死了,這對於他們曹魏來說,是多麽大的損失!
曹操十分惋惜:“奉孝若在,想必就不會有那場赤壁之戰的失敗,今日之局勢,想必也會更加利於我曹軍!”
“奉孝奇謀百變,智計百出,尤善洞察人心,他這一去,吾等可是失去了一個極好的朋友啊!”荀彧也長歎一口氣,麵露追憶。
郭嘉不僅是他的好友,還是他推薦來到曹操麾下,誰能想到,郭奉孝竟會走的這般早,丞相一向最聽從郭嘉的建議,若是他還在,丞相就會被郭嘉說服,接受劉曄的建議了。
【說完了第九,我們再來說說第八,他就是沮授。】
【沮授並不屬於魏蜀吳三家,他的主公是袁紹,沒錯,友友們沒聽錯,就是袁憨憨!】
【沮授最開始輔佐的人是韓馥,但是沮授獻給韓馥的計策,韓馥都不曾采納,初平二年,韓馥更是直接選擇把冀州讓給了袁紹。】
【沮授進言韓馥不應該把冀州讓給袁紹,韓馥不聽,沮授便就此歸順了袁紹。】
【歸順袁紹之後,沮授開始為袁紹出謀劃策。】
【隻可惜,韓馥不聽沮授的,袁紹他也不聽沮授的。】
【沮授第一諫:迎立天子。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漢獻帝劉協流亡到了河東,袁紹知道了這件事,沮授便向袁紹進言,他認為應該迎迴劉協,並提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
【劉協登基本就讓袁紹不高興,袁紹更覺得有個皇帝在身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沒有采納沮授的建議。】
【這可是曹老板一直執行的計劃,袁紹還不願意!】
{這個計劃被曹操用了!}
{哈哈,你不願意,有的是人願意!}
{曹操那邊是荀彧提出來的吧。}
{荀彧也很難評,說他忠於漢室吧,他還整了這麽一出,說他不忠吧,還因為曹操稱王這件事而死。}
{樓上,不是這樣的,荀彧隻是說讓曹操把天子接過來,他的意思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荀彧其實知道大漢沒救了,隻是漢獻帝在曹操手中,大漢還能多堅持一段時間,哪怕隻是名義上的!}
{這不是在說沮授嗎?你們扯荀彧幹嘛?}
{這不是正好看看兩個主公之間的差別嗎,曹操那可是仔細傾聽手下的意見,袁紹就主打一個我不聽!!}
{袁紹也不是不聽,他是分辨不出來誰的建議更有用,然後就開始猶豫。笑哭jpg}
{所以郭嘉跑路了,許攸也跑路了!斜眼笑.jpg}
{郭奉孝!}
{怎麽郭嘉才第九!}
{沒辦法,死得早!}
{郭嘉的很多言論都是預測,但是也沒什麽具體的行動方案。}
{曹老板專用強心針!}
{郭嘉的死,讓後人開始想象郭嘉要是不死,曹魏可能會更強。}
{曹老板自己也想郭嘉呢!}
{郭嘉看袁紹可是準的一批!}
{曹老板可是專門為了郭嘉創了個新職位——司空軍祭酒!}
{果然,曹老板還是最喜歡郭奉孝!}
{郭嘉那其實不是預判,而是對於人心和時局的精準把握!}
【第三,曹操伐劉,又怕袁紹會來攻打他,這樣曹軍就會腹背受敵,郭嘉曾經跟隨過袁紹,很了解他,勸曹操說:“袁紹性多疑而遲緩,不可能這麽快反應過來,我們安心打劉備就行了!”】
【曹操聽了心中大定,果斷出兵,袁紹果然沒有趁機攻打曹軍,等劉備戰敗,袁紹才姍姍來遲,進攻曹操。】
【第四,官渡之戰,曹操的兵馬遠少於袁紹,曹操就覺得心中不安穩,此時,郭嘉反而認為曹操才是能夠得勝的一方,而袁紹,注定了要失敗。】
【也就是這裏,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論》,說曹操有十勝,而袁紹有十敗,果然,官渡之戰,曹軍大勝。】
【十勝十敗,其實是郭嘉對於袁紹的性格和當時政局的一種分析,並不隻是單純的灌雞湯啊,比如其中的“治勝”,正是因為郭嘉看到了漢末的土地兼並和地主豪強對於百姓的剝削,這一條正是他在治理國家上的見解。】
【曹操正是因為能嚴格約束這些地主豪強,才能勝過袁紹對這些地主豪強的寬仁。】
【第五,袁紹死後,曹操想要繼續討伐袁紹之子,郭嘉則認為隻要曹操不動手,這幾個兒子就會互相爭鬥,曹操就能坐收漁利。】
【果然,曹操撤兵後,袁紹諸子之間的鬥爭越發激烈。】
【第六,曹操見袁紹兒子們之間內鬥的差不多了,想要收割勝利果實,但是袁紹的根基還是很深厚的,想要徹底得到袁紹的地盤,還是需要打仗,曹操又害怕這個時候劉備會來打他,郭嘉則認為,劉備一定會被劉表牽製,無法出兵。】
【果然,直到曹操平定了袁紹的勢力,劉備都沒有來攻打他。】
【漢末的戰爭也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曹操雖然打贏了袁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袁家的勢力就此消失,袁家地盤上的那些世家大族就會立馬效忠於曹操,於是,郭嘉建議曹操征召四州名士為官,這樣就讓曹操能夠盡快的蠶食袁家的地盤。】
【這個計策就很長遠了,曹操一直執行著這條計劃,這才能夠在七年內平定北方四州,徹底消滅袁家。】
【隻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在跟隨曹操攻打烏丸時,仍舊提出了輕裝簡從,日夜兼程的建議,雖然為曹操贏得了勝利,但是郭嘉迴來後就大病不起,年僅三十八歲就逝世了。】
“奉孝,是奉孝!哈哈,吾就知道,以奉孝的算無遺策,怎會被天幕落下!”曹操激動的說道。
曹魏陣營的人看到天幕提到了郭嘉,激動的不能自已。
郭嘉之才耀古今,郭嘉精準的判斷,更是為他們曹魏帶來了多次勝利,是他們曹魏不可或缺的人才。
同時也是他們在座很多謀臣的好友。
隻可惜天妒英才,奉孝年紀輕輕就死了,這對於他們曹魏來說,是多麽大的損失!
曹操十分惋惜:“奉孝若在,想必就不會有那場赤壁之戰的失敗,今日之局勢,想必也會更加利於我曹軍!”
“奉孝奇謀百變,智計百出,尤善洞察人心,他這一去,吾等可是失去了一個極好的朋友啊!”荀彧也長歎一口氣,麵露追憶。
郭嘉不僅是他的好友,還是他推薦來到曹操麾下,誰能想到,郭奉孝竟會走的這般早,丞相一向最聽從郭嘉的建議,若是他還在,丞相就會被郭嘉說服,接受劉曄的建議了。
【說完了第九,我們再來說說第八,他就是沮授。】
【沮授並不屬於魏蜀吳三家,他的主公是袁紹,沒錯,友友們沒聽錯,就是袁憨憨!】
【沮授最開始輔佐的人是韓馥,但是沮授獻給韓馥的計策,韓馥都不曾采納,初平二年,韓馥更是直接選擇把冀州讓給了袁紹。】
【沮授進言韓馥不應該把冀州讓給袁紹,韓馥不聽,沮授便就此歸順了袁紹。】
【歸順袁紹之後,沮授開始為袁紹出謀劃策。】
【隻可惜,韓馥不聽沮授的,袁紹他也不聽沮授的。】
【沮授第一諫:迎立天子。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漢獻帝劉協流亡到了河東,袁紹知道了這件事,沮授便向袁紹進言,他認為應該迎迴劉協,並提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
【劉協登基本就讓袁紹不高興,袁紹更覺得有個皇帝在身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沒有采納沮授的建議。】
【這可是曹老板一直執行的計劃,袁紹還不願意!】
{這個計劃被曹操用了!}
{哈哈,你不願意,有的是人願意!}
{曹操那邊是荀彧提出來的吧。}
{荀彧也很難評,說他忠於漢室吧,他還整了這麽一出,說他不忠吧,還因為曹操稱王這件事而死。}
{樓上,不是這樣的,荀彧隻是說讓曹操把天子接過來,他的意思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荀彧其實知道大漢沒救了,隻是漢獻帝在曹操手中,大漢還能多堅持一段時間,哪怕隻是名義上的!}
{這不是在說沮授嗎?你們扯荀彧幹嘛?}
{這不是正好看看兩個主公之間的差別嗎,曹操那可是仔細傾聽手下的意見,袁紹就主打一個我不聽!!}
{袁紹也不是不聽,他是分辨不出來誰的建議更有用,然後就開始猶豫。笑哭jpg}
{所以郭嘉跑路了,許攸也跑路了!斜眼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