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二聖臨朝23
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 作者:貓貓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孫無忌跌坐在太極宮的大殿上,怔怔的望著地麵,不知道在想什麽。
魏征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好不容易才打消了自己上前狠狠噴長孫無忌一頓的衝動。
房玄齡更是氣的麵色通紅。
這不隻是對著長孫無忌,還是對著自家陛下李世民。
這個高陽公主算是怎麽迴事啊!!
他們房家就這麽不受待見嗎?!!
還有自己的爵位不給自己的嫡長子給誰啊!
就算是公主,也不能對著他指手畫腳,這是他們房家的私事!!
杜如晦看著房玄齡的神色越來越差,趕緊上前一步拉了一下他的衣袖,讓房玄齡把即將噴湧出來的話咽了迴去。
房玄齡顧不得其他,既然罵不得,那麽這個公主他們房家不要還不行嗎?
“陛下,您看,您這位十七公主,還要嫁給遺愛嗎?”
李世民當然看到了房玄齡那陰沉的臉色,如今高陽公主的作風都被暴露了出來,這個女兒想要嫁給別人恐怕都很困難。
“朕的這位十七公主現在不過一歲多,朕還能教導她啊!”李世民苦口婆心,希望房玄齡能打消這個念頭。
可是這樣一位嬌縱任性、還傳聞私通外男的公主,哪家都不想要啊!
這就是個攪家精啊!
武媚娘嬌媚的看看自家丈夫,問道:“那陛下當時到底是怎麽想的?真的想要為吳王等人求情嗎?”
“那個時候啊!”李治眼神幽遠,仿佛迴到了當初被舅舅壓製的時候。
“求情是真的,但是想要削弱他們的力量也是真的,本來還以為這兩邊能鬥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沒想到反而是舅舅占盡了上風。”
時至今日,李治也不得不承認,長孫無忌確實是個極厲害的人物。
唐高宗李治拍拍武媚娘的手,笑道:“若不是有媚娘,恐怕朕仍舊是舅舅手中的提線木偶,說起來話要多謝媚娘才是。”
天幕都說了將來的自己登基為帝了,武媚娘也絲毫不顯示自己的野心了:“陛下言重了,媚娘都是自願的,陛下得到了權力,妾也得到了皇後之位,這可是雙贏的局麵,何樂而不為呢?”
夫妻二人笑吟吟的看著彼此:不愧是陛下\/皇後,就是了解我,我們真是天生一對啊。
【長孫無忌不想要立武則天為皇後,除了自身和關隴集團的利益之外,還有一層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武則天曾經是李世民的妃嬪,李治若是立武則天為皇後,很明顯會讓長孫無忌最崇敬的陛下,唐太宗李世民染上一層怎麽都去不掉的汙點,讓李唐皇室蒙羞。】
【李治則是認為,自己身為皇帝,連立一個皇後的權力都沒有,這大唐王朝究竟是自己的?還是自己的舅舅的?】
【廢王立武,李治最終如願以償,不僅娶了自己心愛的女子,還重重的打擊了自己舅舅的勢力。】
【沒錯,這次的事件中,李治超額完成了自己的構想,還貶了褚遂良的官,此事過後,李治跟自己的舅舅徹底走上了對立麵。】
【褚遂良的被貶,象征著長孫無忌無上的權勢被打壓,朝臣們也是很會看臉色的,李治現在表現的這般強勢,又是年富力強的帝王,這些朝臣們紛紛改變了態度,由支持長孫無忌,變成了支持李治。】
【長孫無忌的權勢開始急速衰落,這裏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李積。】
【前麵已經說過了朝臣們對於廢王立武這件事的反應,李積稱病不來,跟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大臣們裝聾作啞不告訴李淵有什麽麽區別嗎?】
【一點都沒有!】
【而當初原本能夠對著李世民和李承乾激烈進諫的於誌寧,更是連話都不說一句。】
【於誌寧已經看出來了,李治這位皇帝,絕對的不好惹,所以這位直接選擇隱身,從心了。】
【顯慶元年,李治開始營建原本被毀的洛陽的紫微宮乾元殿與應天門,顯慶二年,李治移駕洛陽,並稱洛陽為東都,從此唐朝開始實行兩京製。】
【顯慶四年,由李治一手提拔的大臣許敬宗上奏長孫無忌謀反,李治讓許敬宗去查這件事,結果當然是屬實的,原本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被流放黔州,兒子們也被流放嶺南。】
{嶺南?荔枝!!}
{你就知道吃!!帶我一個!}
{蘇軾可是說過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唐朝時候,嶺南還沒開發呢!}
{李治的手段是真的狠,這不就是逼著長孫家的人去死嗎?}
{嶺南的瘴氣可是很厲害的!}
{李治還哭來著,說自己怎麽能對舅舅動手!}
{結果也很好,許敬宗不愧是李治的心腹,拿出漢文帝殺舅父薄昭的事情勸李治盡快動手來著!}
{不愧都是白蓮花!這倆行事風格都這麽像!}
???
薄昭和薄姬正在看天幕的熱鬧,沒想到一轉眼就把自己給看進去了!
就連漢高祖劉邦都頻頻看向自己這位被稱為漢文帝的兒子劉恆。
劉恆如今的年歲還不到,但是已經深諳白蓮花之道,隻見他無辜的一笑:“大人,兒也不知道將來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但是舅父對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兒萬萬不想做出此事的!”
嗯,自己是不想的,但是舅父若真的做出了什麽出格的事情,那就怪不得我了!
畢竟天幕上這位被殺的長孫無忌可是“謀反”的罪名呢!黃豆蓮花微笑.jpg
薄昭又是幹嘛了?不會也是謀反了吧?!或者說,也是這般權傾朝野了?
劉邦也想到了什麽,對著薄昭和薄姬的方向冷哼了兩聲。
薄昭當然知道劉邦的逆鱗在哪,一時間也顧不得去怪罪劉恆將自己殺掉這件事了,隻能一身冷汗的跪在大殿上,等候劉邦的處置。
隻有劉盈麵露不讚同:“恆弟,薄昭怎麽說都是你的舅父,如天幕這般行事,實在是過分了,這位唐高宗,如此不顧念血親,實在不是明君之相。”
劉恆笑了笑,恭敬行禮:“是,兄長,恆知曉了。”
魏征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好不容易才打消了自己上前狠狠噴長孫無忌一頓的衝動。
房玄齡更是氣的麵色通紅。
這不隻是對著長孫無忌,還是對著自家陛下李世民。
這個高陽公主算是怎麽迴事啊!!
他們房家就這麽不受待見嗎?!!
還有自己的爵位不給自己的嫡長子給誰啊!
就算是公主,也不能對著他指手畫腳,這是他們房家的私事!!
杜如晦看著房玄齡的神色越來越差,趕緊上前一步拉了一下他的衣袖,讓房玄齡把即將噴湧出來的話咽了迴去。
房玄齡顧不得其他,既然罵不得,那麽這個公主他們房家不要還不行嗎?
“陛下,您看,您這位十七公主,還要嫁給遺愛嗎?”
李世民當然看到了房玄齡那陰沉的臉色,如今高陽公主的作風都被暴露了出來,這個女兒想要嫁給別人恐怕都很困難。
“朕的這位十七公主現在不過一歲多,朕還能教導她啊!”李世民苦口婆心,希望房玄齡能打消這個念頭。
可是這樣一位嬌縱任性、還傳聞私通外男的公主,哪家都不想要啊!
這就是個攪家精啊!
武媚娘嬌媚的看看自家丈夫,問道:“那陛下當時到底是怎麽想的?真的想要為吳王等人求情嗎?”
“那個時候啊!”李治眼神幽遠,仿佛迴到了當初被舅舅壓製的時候。
“求情是真的,但是想要削弱他們的力量也是真的,本來還以為這兩邊能鬥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沒想到反而是舅舅占盡了上風。”
時至今日,李治也不得不承認,長孫無忌確實是個極厲害的人物。
唐高宗李治拍拍武媚娘的手,笑道:“若不是有媚娘,恐怕朕仍舊是舅舅手中的提線木偶,說起來話要多謝媚娘才是。”
天幕都說了將來的自己登基為帝了,武媚娘也絲毫不顯示自己的野心了:“陛下言重了,媚娘都是自願的,陛下得到了權力,妾也得到了皇後之位,這可是雙贏的局麵,何樂而不為呢?”
夫妻二人笑吟吟的看著彼此:不愧是陛下\/皇後,就是了解我,我們真是天生一對啊。
【長孫無忌不想要立武則天為皇後,除了自身和關隴集團的利益之外,還有一層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武則天曾經是李世民的妃嬪,李治若是立武則天為皇後,很明顯會讓長孫無忌最崇敬的陛下,唐太宗李世民染上一層怎麽都去不掉的汙點,讓李唐皇室蒙羞。】
【李治則是認為,自己身為皇帝,連立一個皇後的權力都沒有,這大唐王朝究竟是自己的?還是自己的舅舅的?】
【廢王立武,李治最終如願以償,不僅娶了自己心愛的女子,還重重的打擊了自己舅舅的勢力。】
【沒錯,這次的事件中,李治超額完成了自己的構想,還貶了褚遂良的官,此事過後,李治跟自己的舅舅徹底走上了對立麵。】
【褚遂良的被貶,象征著長孫無忌無上的權勢被打壓,朝臣們也是很會看臉色的,李治現在表現的這般強勢,又是年富力強的帝王,這些朝臣們紛紛改變了態度,由支持長孫無忌,變成了支持李治。】
【長孫無忌的權勢開始急速衰落,這裏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李積。】
【前麵已經說過了朝臣們對於廢王立武這件事的反應,李積稱病不來,跟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大臣們裝聾作啞不告訴李淵有什麽麽區別嗎?】
【一點都沒有!】
【而當初原本能夠對著李世民和李承乾激烈進諫的於誌寧,更是連話都不說一句。】
【於誌寧已經看出來了,李治這位皇帝,絕對的不好惹,所以這位直接選擇隱身,從心了。】
【顯慶元年,李治開始營建原本被毀的洛陽的紫微宮乾元殿與應天門,顯慶二年,李治移駕洛陽,並稱洛陽為東都,從此唐朝開始實行兩京製。】
【顯慶四年,由李治一手提拔的大臣許敬宗上奏長孫無忌謀反,李治讓許敬宗去查這件事,結果當然是屬實的,原本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被流放黔州,兒子們也被流放嶺南。】
{嶺南?荔枝!!}
{你就知道吃!!帶我一個!}
{蘇軾可是說過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唐朝時候,嶺南還沒開發呢!}
{李治的手段是真的狠,這不就是逼著長孫家的人去死嗎?}
{嶺南的瘴氣可是很厲害的!}
{李治還哭來著,說自己怎麽能對舅舅動手!}
{結果也很好,許敬宗不愧是李治的心腹,拿出漢文帝殺舅父薄昭的事情勸李治盡快動手來著!}
{不愧都是白蓮花!這倆行事風格都這麽像!}
???
薄昭和薄姬正在看天幕的熱鬧,沒想到一轉眼就把自己給看進去了!
就連漢高祖劉邦都頻頻看向自己這位被稱為漢文帝的兒子劉恆。
劉恆如今的年歲還不到,但是已經深諳白蓮花之道,隻見他無辜的一笑:“大人,兒也不知道將來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但是舅父對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兒萬萬不想做出此事的!”
嗯,自己是不想的,但是舅父若真的做出了什麽出格的事情,那就怪不得我了!
畢竟天幕上這位被殺的長孫無忌可是“謀反”的罪名呢!黃豆蓮花微笑.jpg
薄昭又是幹嘛了?不會也是謀反了吧?!或者說,也是這般權傾朝野了?
劉邦也想到了什麽,對著薄昭和薄姬的方向冷哼了兩聲。
薄昭當然知道劉邦的逆鱗在哪,一時間也顧不得去怪罪劉恆將自己殺掉這件事了,隻能一身冷汗的跪在大殿上,等候劉邦的處置。
隻有劉盈麵露不讚同:“恆弟,薄昭怎麽說都是你的舅父,如天幕這般行事,實在是過分了,這位唐高宗,如此不顧念血親,實在不是明君之相。”
劉恆笑了笑,恭敬行禮:“是,兄長,恆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