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巾幗英雄傳25
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 作者:貓貓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60章 巾幗英雄傳25
【這次刺殺雖然失敗了,但是泥糜的性格可能真的不太行,所以沒過多久,翁歸靡的另一個兒子烏就屠起兵反抗狂王的統治,這一次,狂王泥糜再也沒能幸運的逃過一劫。】
【烏就屠也是匈奴女子的孩子,所以他本心上也是不偏向漢朝的,若是讓烏就屠繼位,那麽跟泥糜在位有什麽區別?】
【所以漢宣帝當機立斷,立馬派了漢朝的軍隊去討伐烏孫,保護解憂公主。】
【為了讓烏孫能夠再次歸順大漢,漢朝派出了談判專家——馮嫽。】
【沒錯,現在就是我們馮嫽小姐姐的主場了!】
【馮嫽的丈夫右大將與烏就屠的關係很好,馮嫽又對烏就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烏就屠本人也知道自己絕對不是西漢的對手,便聽從了馮嫽的勸告,投降了。】
【漢宣帝劉詢對這個結果很高興,親自為烏孫王加封號,烏孫就此分為了大小昆彌,大昆彌是元貴糜,而小昆彌則是烏就屠,這很好的安撫了烏孫人和烏就屠。】
【雖然烏孫人還是更偏向烏就屠,但是元貴糜作為大昆彌權力更大,相對有效的控製了烏孫。】
【從這之後,解憂公主和馮嫽就在烏孫幫助烏孫王元貴糜一起治理烏孫。】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解憂公主的兩個兒子元貴糜和鴟靡先後病逝,已經七十歲高齡的解憂公主在烏孫已經沒有了親人,等元貴糜的兒子,解憂公主的孫子星糜成為新任的大昆彌後,解憂公主便上書漢宣帝,希望能夠迴歸故土。】
【劉詢很痛快的同意了,隻是解憂公主畢竟年事已高,她迴到漢朝不過兩年,就病逝了。】
【馮嫽作為解憂公主的侍女,也一同迴到了漢朝,幸運的是,馮嫽的身體要比解憂公主好一些,一直很精神。】
【不幸的是,遠在烏孫的大昆彌星糜卻是好竹出了歹筍。】
【星糜雖然有西漢做後盾,但是本人卻生性懦弱,治國無方。】
【星糜繼位後,烏孫國內很快便開始動蕩,星糜的統治岌岌可危。】
【為了穩住烏孫國的局勢,已經是一個老太太的馮嫽毅然決然的上書,請求再次作為漢使出使烏孫。】
【馮嫽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她出使烏孫之時,漢元帝劉奭還另外派了幾位官吏陪同,這些人幫助馮嫽一同治理烏孫,很快便安撫好了烏孫,並且加深了西漢對於烏孫的控製。】
【馮嫽和解憂公主雖為女子,但是一生都在為了大漢和烏孫的發展而努力,她們對於大漢的貢獻,甚至可以說不輸張騫等人。】
【馮嫽和解憂公主的故事就到這裏了,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唐朝的平陽昭長公主!】
{解憂公主也太難了,這一生嫁了三次啊!}
{還是兄弟和父子,這對於我們禮儀之邦的華夏女子來說,實在是有點過於刺激了!}
{解憂公主真正喜歡的隻有翁歸靡,但即便喜歡,她也從來不曾忘記過自己的使命!}
{烏孫到底是哪來的膽子,竟然敢撕毀跟西漢的約定?疑惑.jpg}
{自從匈奴退場,西域地界上就是烏孫最厲害了,大概是沒認清楚自己的實力吧!}
{也不想想,他們這些人能比得上獵驕靡、軍須糜和翁歸靡嗎?這三位烏孫王都不敢和大漢這麽頂著來!}
{當初獵驕靡同意和西漢結盟,就是因為他見識過西漢的強盛!}
{這群烏孫的大臣可能根本沒去過大漢,所以才會覺得自己這邊毀約不算什麽!}
{都不看看烏孫為什麽能夠成為西域最強?那是因為後麵有西漢在給你們撐腰啊!}
{看來當初匈奴打烏孫還是打輕了,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讓他們這麽能跳!}
{馮嫽小姐姐是真厲害,泥糜是她勸迴來的,星糜也是她輔佐的!}
{樓上,這個時候的馮嫽已經不是小姐姐了吧?}
{這麽厲害的女孩子,當然就是應該永遠十八!!}
{下一個要說誰?}
{平陽昭公主?}
{啊啊啊啊,又到了唐朝的主場了是嗎?}
{我記得中間的朝代還有很多女子也很厲害的吧?}
{你想說誰?}
{班昭?}
{這位就算了吧,我承認班昭是挺厲害的,但是她寫的《女誡》可是荼毒了之後無數的女子!}
{《女誡》剛開始是班昭寫給自家女孩子看的,誰知道會被後來那群儒生們給利用啊!}
{就算這樣,《女誡》寫的也太過分了!漢朝的女子哪有這麽柔弱不頂事啊!}
{還有東晉的謝道韞,東晉的才女!}
{這麽說來,三國時期的才女也不少啊!咱們亮亮的老婆黃月英!}
{還有蔡文姬也挺厲害的,這可是能夠在遭了難十幾年後還能默寫自家經典的學霸!}
{要說出名還是昭公主吧?}
{這倒是!}
唐太宗李世民再次看到了自家姐姐的名字,眼中淚光盈盈。
而在一邊坐著的唐高祖李淵則是沉默不語。
當初隋煬帝昏庸無道,他們李家順應潮流起兵,自己的兒子們中,二子李世民全程參與,戰功卓著,而他的女兒也是積極響應,在起兵之初就招兵買馬,想要支援他這個父親。
平陽與他們會和時帶來的兵馬,數量和質量都是上乘,他的兒子們除了李世民之外,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平陽的功績。
隻可惜啊,這麽厲害的人為什麽不是個男子呢?這麽厲害的能力為什麽要出現在平陽身上?為什麽就不能是建成這般厲害呢?
但凡建成能做到平陽那種程度,他也就有能力壓住李世民這個弟弟了啊!
李淵的腦中迴憶著自己的這幾個兒女,眼中晦澀難明。
唐太宗李世民才不管自家老爹心思轉了多少個彎呢!
他本以為,姐姐按照軍禮下葬後,就不會有人再記得他們大唐還有這樣一位戰功赫赫和的鎮國公主,沒想到,後人不愧是後人,縱然耶耶當初並沒有讓史官記載多少姐姐的事跡,姐姐依舊能夠名留青史!
【這次刺殺雖然失敗了,但是泥糜的性格可能真的不太行,所以沒過多久,翁歸靡的另一個兒子烏就屠起兵反抗狂王的統治,這一次,狂王泥糜再也沒能幸運的逃過一劫。】
【烏就屠也是匈奴女子的孩子,所以他本心上也是不偏向漢朝的,若是讓烏就屠繼位,那麽跟泥糜在位有什麽區別?】
【所以漢宣帝當機立斷,立馬派了漢朝的軍隊去討伐烏孫,保護解憂公主。】
【為了讓烏孫能夠再次歸順大漢,漢朝派出了談判專家——馮嫽。】
【沒錯,現在就是我們馮嫽小姐姐的主場了!】
【馮嫽的丈夫右大將與烏就屠的關係很好,馮嫽又對烏就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烏就屠本人也知道自己絕對不是西漢的對手,便聽從了馮嫽的勸告,投降了。】
【漢宣帝劉詢對這個結果很高興,親自為烏孫王加封號,烏孫就此分為了大小昆彌,大昆彌是元貴糜,而小昆彌則是烏就屠,這很好的安撫了烏孫人和烏就屠。】
【雖然烏孫人還是更偏向烏就屠,但是元貴糜作為大昆彌權力更大,相對有效的控製了烏孫。】
【從這之後,解憂公主和馮嫽就在烏孫幫助烏孫王元貴糜一起治理烏孫。】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解憂公主的兩個兒子元貴糜和鴟靡先後病逝,已經七十歲高齡的解憂公主在烏孫已經沒有了親人,等元貴糜的兒子,解憂公主的孫子星糜成為新任的大昆彌後,解憂公主便上書漢宣帝,希望能夠迴歸故土。】
【劉詢很痛快的同意了,隻是解憂公主畢竟年事已高,她迴到漢朝不過兩年,就病逝了。】
【馮嫽作為解憂公主的侍女,也一同迴到了漢朝,幸運的是,馮嫽的身體要比解憂公主好一些,一直很精神。】
【不幸的是,遠在烏孫的大昆彌星糜卻是好竹出了歹筍。】
【星糜雖然有西漢做後盾,但是本人卻生性懦弱,治國無方。】
【星糜繼位後,烏孫國內很快便開始動蕩,星糜的統治岌岌可危。】
【為了穩住烏孫國的局勢,已經是一個老太太的馮嫽毅然決然的上書,請求再次作為漢使出使烏孫。】
【馮嫽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她出使烏孫之時,漢元帝劉奭還另外派了幾位官吏陪同,這些人幫助馮嫽一同治理烏孫,很快便安撫好了烏孫,並且加深了西漢對於烏孫的控製。】
【馮嫽和解憂公主雖為女子,但是一生都在為了大漢和烏孫的發展而努力,她們對於大漢的貢獻,甚至可以說不輸張騫等人。】
【馮嫽和解憂公主的故事就到這裏了,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唐朝的平陽昭長公主!】
{解憂公主也太難了,這一生嫁了三次啊!}
{還是兄弟和父子,這對於我們禮儀之邦的華夏女子來說,實在是有點過於刺激了!}
{解憂公主真正喜歡的隻有翁歸靡,但即便喜歡,她也從來不曾忘記過自己的使命!}
{烏孫到底是哪來的膽子,竟然敢撕毀跟西漢的約定?疑惑.jpg}
{自從匈奴退場,西域地界上就是烏孫最厲害了,大概是沒認清楚自己的實力吧!}
{也不想想,他們這些人能比得上獵驕靡、軍須糜和翁歸靡嗎?這三位烏孫王都不敢和大漢這麽頂著來!}
{當初獵驕靡同意和西漢結盟,就是因為他見識過西漢的強盛!}
{這群烏孫的大臣可能根本沒去過大漢,所以才會覺得自己這邊毀約不算什麽!}
{都不看看烏孫為什麽能夠成為西域最強?那是因為後麵有西漢在給你們撐腰啊!}
{看來當初匈奴打烏孫還是打輕了,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讓他們這麽能跳!}
{馮嫽小姐姐是真厲害,泥糜是她勸迴來的,星糜也是她輔佐的!}
{樓上,這個時候的馮嫽已經不是小姐姐了吧?}
{這麽厲害的女孩子,當然就是應該永遠十八!!}
{下一個要說誰?}
{平陽昭公主?}
{啊啊啊啊,又到了唐朝的主場了是嗎?}
{我記得中間的朝代還有很多女子也很厲害的吧?}
{你想說誰?}
{班昭?}
{這位就算了吧,我承認班昭是挺厲害的,但是她寫的《女誡》可是荼毒了之後無數的女子!}
{《女誡》剛開始是班昭寫給自家女孩子看的,誰知道會被後來那群儒生們給利用啊!}
{就算這樣,《女誡》寫的也太過分了!漢朝的女子哪有這麽柔弱不頂事啊!}
{還有東晉的謝道韞,東晉的才女!}
{這麽說來,三國時期的才女也不少啊!咱們亮亮的老婆黃月英!}
{還有蔡文姬也挺厲害的,這可是能夠在遭了難十幾年後還能默寫自家經典的學霸!}
{要說出名還是昭公主吧?}
{這倒是!}
唐太宗李世民再次看到了自家姐姐的名字,眼中淚光盈盈。
而在一邊坐著的唐高祖李淵則是沉默不語。
當初隋煬帝昏庸無道,他們李家順應潮流起兵,自己的兒子們中,二子李世民全程參與,戰功卓著,而他的女兒也是積極響應,在起兵之初就招兵買馬,想要支援他這個父親。
平陽與他們會和時帶來的兵馬,數量和質量都是上乘,他的兒子們除了李世民之外,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平陽的功績。
隻可惜啊,這麽厲害的人為什麽不是個男子呢?這麽厲害的能力為什麽要出現在平陽身上?為什麽就不能是建成這般厲害呢?
但凡建成能做到平陽那種程度,他也就有能力壓住李世民這個弟弟了啊!
李淵的腦中迴憶著自己的這幾個兒女,眼中晦澀難明。
唐太宗李世民才不管自家老爹心思轉了多少個彎呢!
他本以為,姐姐按照軍禮下葬後,就不會有人再記得他們大唐還有這樣一位戰功赫赫和的鎮國公主,沒想到,後人不愧是後人,縱然耶耶當初並沒有讓史官記載多少姐姐的事跡,姐姐依舊能夠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