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三皇子的利劍
踹太子,嫁皇叔,重生嫡女掀翻皇朝 作者:Rain瀟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滿心疲憊,想要坐下,然而,因方才盛怒之下推落桌上物件,身體下意識地向前邁了一小步,腳下突然一滑,整個人瞬間失去平衡。
他試圖穩住身形,雙手在空中慌亂地揮舞,卻終究無力迴天,半個身子如斷了線的風箏,重重地砸落在地,發出沉悶而令人心悸的聲響。
這一摔,他的發冠歪斜,原本束得整整齊齊的頭發此刻如脫韁野馬般淩亂地散落下來,幾縷發絲肆意地貼在他滿是怒容的臉上,不複往日的平整與莊重,顯得狼狽不堪。
曾經那高高在上、威嚴莊重,令天下臣民敬畏的帝王形象,在此刻已如泡沫般消散,消失得無影無蹤。
皇上癱坐在冰冷的地麵上,眼神空洞而迷茫,仿若失去了焦距,久久迴不過神來。
男子方才所言的那些驚世駭俗之語,如鬼魅般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迴蕩。
不知過了多久,那如潮水般洶湧的憤怒與絕望情緒,終於漸漸褪去,理智的微光開始在他混沌的意識中緩緩浮現、慢慢迴籠。
皇上微微動了動幹澀的嘴唇,聲音沙啞而低沉地開口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隱匿在暗處的三皇子,聽到皇上的問話,身形一閃,上前一步,恭敬地迴答道:
“父皇,兒臣之前就說過了,隻是查到些許線索,從未料到事實竟如此錯綜複雜。”
皇上冷哼一聲,那笑聲中滿是嘲諷與憤怒:“現在你知曉了這件事,居然還敢留在這兒,就不怕朕為了守住秘密,將你滅口?”
“兒臣行事磊落,心中坦蕩。況且,兒臣畢竟是父皇的親生骨肉,父皇怎會如此狠心對兒臣下手。”
“哈哈哈哈哈!”
皇上發出一陣有些癲狂的笑聲,那笑聲在禦書房內迴蕩,透著無盡的悲涼與無奈。
“平日裏看你一副老實模樣,沒想到心思如此歹毒。事實究竟如何,你恐怕早就心知肚明,不過一直隱忍未發,是因為時機未到。如今聯合蘇家,將此事捅到朕麵前,你這是要徹底斷了皇後和太子的後路啊!”
三皇子一聽,索性也不裝了,神色一凜,收起臉上的笑容,眼神變得銳利而堅定:“父皇,如若易地而處,您又會如何抉擇?”
見三皇子露出這般模樣,皇上眼中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
“不錯,能屈能伸,懂得伺機而動,你倒是讓朕頗為驚喜。可惜啊,你不該親自來向朕揭露此事,找個旁人在朕麵前說,既能扳倒太子,又能將自己撇得幹幹淨淨,如此豈不是一舉兩得?你如今鋒芒畢露,還與蘇家勾結,就不怕朕容不下你?”
三皇子微微翹起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淺笑:
“父皇所言極是。可這件事,至少在父皇心中,兒臣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將自己摘幹淨的。與其讓您覺得兒臣是個藏頭露尾的宵小之輩,倒不如坦坦蕩蕩地讓父皇看清,我就是這樣的人。”
皇上聽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如此,朕已經看到了。那你且說說,太子之事,接下來該如何處置?”
“太子在儲位多年,黨羽遍布朝堂,勢力盤根錯節。即便在蘇家這件事上犯了錯,鑒於蘇家並未遭受實質性的重大傷害,他也不會受到太重的懲處。
父皇若要動東宮,既要維護皇家顏麵,不被世人詬病,又不想顯得自己刻薄寡恩,兒臣倒是真有一個辦法。”
三皇子從禦書房出來,迴到自己的宮中時,隻見自己麾下所有的謀士們早已齊聚一堂,神色凝重。
三皇子大步走進屋內,緩緩坐下,眉頭緊鎖,滿臉憂慮地說道:
“此次之事,我雖已將關鍵信息透露給父皇,但後續局勢依舊波譎雲詭,難以預測。
若父皇下定決心徹查,太子之位恐將不保,可朝堂局勢也會因此陷入動蕩混亂,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一位謀士沉思良久,緩緩諫言道:“殿下,我們可在暗中聯絡朝中那些與太子素有嫌隙、積怨已久的大臣,提前為殿下造勢,積攢人脈與支持。
同時,安排人手密切關注調查進展,若有合適時機,可巧妙地引導輿論走向,讓局勢朝著對殿下有利的方向發展。”
三皇子微微點頭,神色冷峻,語氣堅定地說道:“越到關鍵時刻,越要謹小慎微,行事周全。我的目標是要牢牢掌控整個羽林衛的控製權,至於儲位之爭,在此期間,不許任何人多言一句,明白了嗎?”
手下眾人紛紛點頭領命,隨後魚貫而出,各自奔赴任務,去執行三皇子的指令。
此時,天色已然大亮,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內。
昨晚蘇府遭遇太子率人擅闖,還牽扯出遺詔這般重大之事,按照常理,今日早朝之上,朝堂眾臣理應就此事激烈討論,力求得出一個妥善的處置結果。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宮中卻傳來消息,皇上稱身子不適,今日早朝直接免去。
整個蘇府上下,因昨夜的變故,一夜未眠。
當收到罷朝消息時,莫雲舒剛剛小心翼翼地給蘇景寧的胳膊換完藥。
蘇莫風瞧著蘇景寧胳膊上的傷,又迴想起昨晚太子那副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模樣,心中實在憋悶得慌,一股無名之火直往上冒。
“不行,我必須進宮,找皇上要個說法!”他說著,便猛地站起身,作勢就要往外走。
可他還沒邁出幾步,就被蘇景寧眼疾手快地攔住了。
蘇景寧神色鎮定,輕聲說道:“爹,您應該心裏清楚,皇上之所以免去早朝,是因為他還沒徹底想好究竟該如何處置太子。”
“那太子也太過分了!他公然枉顧朝廷法度,竟敢擅闖蘇家府邸,皇上難道就能對此事一言不發,當作沒發生過嗎?”
蘇莫風滿臉怒容,情緒激動地說道。
蘇景寧微微搖頭,耐心解釋道:“爹,話雖如此,可您也得看到了,蘇家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嚴重傷害。
您想想,如果昨晚太子在這裏大開殺戒,讓蘇家血流成河,又或者他直接要了女兒的性命,那皇上就算有心袒護太子,在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麵前,也根本護不住。
但眼下的情況是,即便太子行事乖張,肆意妄為,可蘇家如今除了受了些委屈,人員和財產並未遭受重大損失,僅憑這些,還不足以動搖太子儲君的根本地位。”
他試圖穩住身形,雙手在空中慌亂地揮舞,卻終究無力迴天,半個身子如斷了線的風箏,重重地砸落在地,發出沉悶而令人心悸的聲響。
這一摔,他的發冠歪斜,原本束得整整齊齊的頭發此刻如脫韁野馬般淩亂地散落下來,幾縷發絲肆意地貼在他滿是怒容的臉上,不複往日的平整與莊重,顯得狼狽不堪。
曾經那高高在上、威嚴莊重,令天下臣民敬畏的帝王形象,在此刻已如泡沫般消散,消失得無影無蹤。
皇上癱坐在冰冷的地麵上,眼神空洞而迷茫,仿若失去了焦距,久久迴不過神來。
男子方才所言的那些驚世駭俗之語,如鬼魅般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迴蕩。
不知過了多久,那如潮水般洶湧的憤怒與絕望情緒,終於漸漸褪去,理智的微光開始在他混沌的意識中緩緩浮現、慢慢迴籠。
皇上微微動了動幹澀的嘴唇,聲音沙啞而低沉地開口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隱匿在暗處的三皇子,聽到皇上的問話,身形一閃,上前一步,恭敬地迴答道:
“父皇,兒臣之前就說過了,隻是查到些許線索,從未料到事實竟如此錯綜複雜。”
皇上冷哼一聲,那笑聲中滿是嘲諷與憤怒:“現在你知曉了這件事,居然還敢留在這兒,就不怕朕為了守住秘密,將你滅口?”
“兒臣行事磊落,心中坦蕩。況且,兒臣畢竟是父皇的親生骨肉,父皇怎會如此狠心對兒臣下手。”
“哈哈哈哈哈!”
皇上發出一陣有些癲狂的笑聲,那笑聲在禦書房內迴蕩,透著無盡的悲涼與無奈。
“平日裏看你一副老實模樣,沒想到心思如此歹毒。事實究竟如何,你恐怕早就心知肚明,不過一直隱忍未發,是因為時機未到。如今聯合蘇家,將此事捅到朕麵前,你這是要徹底斷了皇後和太子的後路啊!”
三皇子一聽,索性也不裝了,神色一凜,收起臉上的笑容,眼神變得銳利而堅定:“父皇,如若易地而處,您又會如何抉擇?”
見三皇子露出這般模樣,皇上眼中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
“不錯,能屈能伸,懂得伺機而動,你倒是讓朕頗為驚喜。可惜啊,你不該親自來向朕揭露此事,找個旁人在朕麵前說,既能扳倒太子,又能將自己撇得幹幹淨淨,如此豈不是一舉兩得?你如今鋒芒畢露,還與蘇家勾結,就不怕朕容不下你?”
三皇子微微翹起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淺笑:
“父皇所言極是。可這件事,至少在父皇心中,兒臣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將自己摘幹淨的。與其讓您覺得兒臣是個藏頭露尾的宵小之輩,倒不如坦坦蕩蕩地讓父皇看清,我就是這樣的人。”
皇上聽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如此,朕已經看到了。那你且說說,太子之事,接下來該如何處置?”
“太子在儲位多年,黨羽遍布朝堂,勢力盤根錯節。即便在蘇家這件事上犯了錯,鑒於蘇家並未遭受實質性的重大傷害,他也不會受到太重的懲處。
父皇若要動東宮,既要維護皇家顏麵,不被世人詬病,又不想顯得自己刻薄寡恩,兒臣倒是真有一個辦法。”
三皇子從禦書房出來,迴到自己的宮中時,隻見自己麾下所有的謀士們早已齊聚一堂,神色凝重。
三皇子大步走進屋內,緩緩坐下,眉頭緊鎖,滿臉憂慮地說道:
“此次之事,我雖已將關鍵信息透露給父皇,但後續局勢依舊波譎雲詭,難以預測。
若父皇下定決心徹查,太子之位恐將不保,可朝堂局勢也會因此陷入動蕩混亂,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一位謀士沉思良久,緩緩諫言道:“殿下,我們可在暗中聯絡朝中那些與太子素有嫌隙、積怨已久的大臣,提前為殿下造勢,積攢人脈與支持。
同時,安排人手密切關注調查進展,若有合適時機,可巧妙地引導輿論走向,讓局勢朝著對殿下有利的方向發展。”
三皇子微微點頭,神色冷峻,語氣堅定地說道:“越到關鍵時刻,越要謹小慎微,行事周全。我的目標是要牢牢掌控整個羽林衛的控製權,至於儲位之爭,在此期間,不許任何人多言一句,明白了嗎?”
手下眾人紛紛點頭領命,隨後魚貫而出,各自奔赴任務,去執行三皇子的指令。
此時,天色已然大亮,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內。
昨晚蘇府遭遇太子率人擅闖,還牽扯出遺詔這般重大之事,按照常理,今日早朝之上,朝堂眾臣理應就此事激烈討論,力求得出一個妥善的處置結果。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宮中卻傳來消息,皇上稱身子不適,今日早朝直接免去。
整個蘇府上下,因昨夜的變故,一夜未眠。
當收到罷朝消息時,莫雲舒剛剛小心翼翼地給蘇景寧的胳膊換完藥。
蘇莫風瞧著蘇景寧胳膊上的傷,又迴想起昨晚太子那副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模樣,心中實在憋悶得慌,一股無名之火直往上冒。
“不行,我必須進宮,找皇上要個說法!”他說著,便猛地站起身,作勢就要往外走。
可他還沒邁出幾步,就被蘇景寧眼疾手快地攔住了。
蘇景寧神色鎮定,輕聲說道:“爹,您應該心裏清楚,皇上之所以免去早朝,是因為他還沒徹底想好究竟該如何處置太子。”
“那太子也太過分了!他公然枉顧朝廷法度,竟敢擅闖蘇家府邸,皇上難道就能對此事一言不發,當作沒發生過嗎?”
蘇莫風滿臉怒容,情緒激動地說道。
蘇景寧微微搖頭,耐心解釋道:“爹,話雖如此,可您也得看到了,蘇家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嚴重傷害。
您想想,如果昨晚太子在這裏大開殺戒,讓蘇家血流成河,又或者他直接要了女兒的性命,那皇上就算有心袒護太子,在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麵前,也根本護不住。
但眼下的情況是,即便太子行事乖張,肆意妄為,可蘇家如今除了受了些委屈,人員和財產並未遭受重大損失,僅憑這些,還不足以動搖太子儲君的根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