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明不能隻知九千歲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紹微!”
聽到皇帝唿喊,魏忠賢的狗腿子吏部尚書王紹微出列高聲答道:“臣在!”
“近幾月朕龍體欠安,荒怠了不少政務,你跟朕說說現在的六部九卿堂官分別是誰!”
“臣所在吏部,除了臣,還有左右侍郎許宗禮與何如寵,以及剛被信王起複的右侍郎錢龍錫,而戶部的三位堂官分別是尚書郭允厚、左右侍郎曹爾楨與劉應遇......”
“都出來讓朕瞧瞧!”
雖有原主記憶,但因朱由校長期不上朝,且這兩月的官員變化實在太大,導致在場的大部分官員他都不認識。
吏部與戶部其他六人,趕忙出列排好隊躬身答道:“臣等參見陛下!”
朱由校快速記下六人麵孔後,朝王紹微道:“繼續說禮部與兵部!”
“禮部三位堂官分別是尚書李騰芳、左右侍郎孟紹虞與溫體仁,以及幾天前剛升任禮部右侍郎的王祚遠,兵部三位堂官則分別是尚書崔呈秀、左右侍郎閻鳴泰與田吉!”
看著站出來的兵部三人,朱由校的眉頭不由皺得老高,全都是魏忠賢臨時拉過來搶班奪權之人。
這魏忠賢倒是明白在這種改天換地的關鍵時刻,需要緊抓兵權。
等七人見完禮後,王紹微繼續介紹道:“刑部左侍郎暫缺,剩下兩人分別是尚書王命璿與右侍郎李若珪,工部右侍郎暫缺,尚書與左侍郎分別是吳淳夫和張文鬱!”
緊接著,王紹微依次介紹完了督察院、通正司與大理寺的幾位堂官。
官員變化很大,看來是魏忠賢等人在自己要駕崩了後的自保手段,也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掙紮。
朱由校沒有急於表態,而是繼續問道:“九邊督撫與總兵呢?”
“今年六月,朝廷起複前遼東經略王之臣,以兵部尚書銜督師遼東,並兼任袁崇煥六月致仕後留下的遼東巡撫!”
“順天巡撫現在是誰?”
王紹微眼神不自覺地看了眼魏忠賢後,低聲答道:“前順天巡撫劉詔因病致仕,尚未推選新的順天巡撫!”
“繼續!”朱由校的眉頭不由得再次皺了一下。
黃台吉即將帶領十萬大軍破薊州防線圍攻京城,而負責薊州防線軍需糧草的順天巡撫居然空缺!
“宣大總督是今年四月份新赴任的前戶部左侍郎張曉,宣府與大同巡撫還是秦士文與張翼明兩人。”
見皇帝沒有吱聲,王紹微壯著膽子繼續往下說道:“三邊總督與延綏、陝西、寧夏、甘肅四位巡撫沒有變化,還是史永安、朱童蒙、胡廷宴、白儲玿與梅之煥五人!”
“總兵呢?”
“在遼東的總兵還是滿桂、毛文龍與趙率教三人,山海關總兵是楊麒,薊州總兵孫祖壽正要因病致仕,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總兵是黑雲龍、渠家楨與張邦奇,延綏、寧夏、陝西、甘肅四鎮總兵則是賀虎臣、尤世威、楊肇基與楊嘉謨,不過尤世威此時正在寧遠援遼!”
還好,大都是些善戰的老將,看來魏忠賢的確會用人,朱由校繼續問道:“登萊和西南呢?”
“登萊巡撫現在還是李嵩,總兵是楊國棟,副總兵是楊禦藩,自從西南幾省總督朱燮元迴鄉守製之後,新任總督張鶴鳴一直未赴任,現在還是沅州巡撫閔夢得兼任,四川與雲南巡撫是尹同皋和謝存仁,貴州巡撫則起複了前南贛巡撫楊鶴!”
在心裏快速迴想了一會兒明末能臣後,朱由校這才重新開口道:“起複孫承宗為東閣大學士,再起複前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為正印兵部尚書......”
見皇帝要起複與自己不對付的兩人,魏忠賢急忙出聲提醒道:“皇爺,孫袁二人對皇爺與朝廷多有怨言......”
“放肆,你想教朕做事?”
皇帝的這一聲嗬斥加詰問,不僅震傻了魏忠賢,還將下麵的百官給震得驚駭不已。
皇帝什麽時候這麽不給“九千歲”體麵了,而且還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
愣了三秒後,魏忠賢嚇得連連磕頭求饒道:“老奴該死,老奴罪該萬死......”
“收住你那不要錢的貓尿,滾一邊去!”
“謝皇爺恩典!”
雖然魏忠賢很能幹,也很忠心,但大明不能隻知九千歲,卻不知他這個萬歲!
“王紹微,朕聽說你們吏部給魏忠賢的侄子和還隻有四歲的侄孫敕封了寧國公與安平伯?!”
這?!
這可真要命啊!
“是的,陛下!”
“他魏忠賢的侄子侄孫是有大功於社稷,還是朕的親舅舅和親表弟?”
王紹微雙腿一跪,“臣有罪!”
“休想糊弄朕,如何處置?”
見王紹微眼神再次瞄向魏忠賢,朱由校語氣冰冷地大聲嗬斥道:“王紹微,你到底是朕的吏部尚書,還是他魏忠賢的吏部尚書?”
“臣自然是陛下與大明的吏部尚書!”
“許宗禮?”
許宗禮這個資深魏忠賢狗腿子聽到自己被皇帝點名,頓時嚇得一激靈,雙腳顫抖著出列答道:“臣在!”
“如何處置?”
“臣......臣不知!”
“何如寵?”
何如寵硬著頭皮出列答道:“臣以為當立即廢除此等不合理封爵!”
“如何廢除?”
“剝奪他們的封號與恩裳,貶為庶人!”
何如寵為了自保,隻能得罪魏忠賢了,畢竟九千歲不可能大過萬歲,關鍵這個九千歲還是假冒的。
要是何如寵依然不敢得罪魏忠賢,那他朱由校不介意將這吏部的幾個堂官一起罷黜。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而兩條腿的文官遍地都是。
“雖然你說得有理,但魏良卿還是有些功勞的,就貶為後軍都督府僉事吧,至於魏鵬翼,廢為庶人!”
“臣遵旨!”
“剛才朕要起複的孫閣老與袁尚書,你可聽見了?”
“臣迴吏部後,馬上草擬起複題本!”
這才是吏部的好官員嘛,“很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吏部左侍郎了,至於許宗禮,貶為庶人!”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人高興自然就有人憂,被廢為庶人的許宗禮,整個人頓時垮在了地上。
很快,許宗禮就有了同病相憐的好夥伴。
“王紹微目無君父,勒令致仕歸鄉,至於新的吏部尚書人選嘛......”
朱由校在心中快速盤算了幾個人選後,這才決定道:“起複前工部尚書李長庚,在他進京前,由你代管吏部!”
吏部尚書首選本該是前兵部尚書王永光,但誰讓他跟魏忠賢是同鄉,隻能選擇次選湖廣人李長庚。
現在朝堂與地方高官大都來自北直隸與山東,中低層則多是來自東南的幾個布政司,而李長庚,正好處於兩大勢力之外。
“是,陛下!”
由李長庚接任吏部尚書,何如寵以後也就不怕遭到直接上司的瘋狂報複了。
聽到皇帝唿喊,魏忠賢的狗腿子吏部尚書王紹微出列高聲答道:“臣在!”
“近幾月朕龍體欠安,荒怠了不少政務,你跟朕說說現在的六部九卿堂官分別是誰!”
“臣所在吏部,除了臣,還有左右侍郎許宗禮與何如寵,以及剛被信王起複的右侍郎錢龍錫,而戶部的三位堂官分別是尚書郭允厚、左右侍郎曹爾楨與劉應遇......”
“都出來讓朕瞧瞧!”
雖有原主記憶,但因朱由校長期不上朝,且這兩月的官員變化實在太大,導致在場的大部分官員他都不認識。
吏部與戶部其他六人,趕忙出列排好隊躬身答道:“臣等參見陛下!”
朱由校快速記下六人麵孔後,朝王紹微道:“繼續說禮部與兵部!”
“禮部三位堂官分別是尚書李騰芳、左右侍郎孟紹虞與溫體仁,以及幾天前剛升任禮部右侍郎的王祚遠,兵部三位堂官則分別是尚書崔呈秀、左右侍郎閻鳴泰與田吉!”
看著站出來的兵部三人,朱由校的眉頭不由皺得老高,全都是魏忠賢臨時拉過來搶班奪權之人。
這魏忠賢倒是明白在這種改天換地的關鍵時刻,需要緊抓兵權。
等七人見完禮後,王紹微繼續介紹道:“刑部左侍郎暫缺,剩下兩人分別是尚書王命璿與右侍郎李若珪,工部右侍郎暫缺,尚書與左侍郎分別是吳淳夫和張文鬱!”
緊接著,王紹微依次介紹完了督察院、通正司與大理寺的幾位堂官。
官員變化很大,看來是魏忠賢等人在自己要駕崩了後的自保手段,也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掙紮。
朱由校沒有急於表態,而是繼續問道:“九邊督撫與總兵呢?”
“今年六月,朝廷起複前遼東經略王之臣,以兵部尚書銜督師遼東,並兼任袁崇煥六月致仕後留下的遼東巡撫!”
“順天巡撫現在是誰?”
王紹微眼神不自覺地看了眼魏忠賢後,低聲答道:“前順天巡撫劉詔因病致仕,尚未推選新的順天巡撫!”
“繼續!”朱由校的眉頭不由得再次皺了一下。
黃台吉即將帶領十萬大軍破薊州防線圍攻京城,而負責薊州防線軍需糧草的順天巡撫居然空缺!
“宣大總督是今年四月份新赴任的前戶部左侍郎張曉,宣府與大同巡撫還是秦士文與張翼明兩人。”
見皇帝沒有吱聲,王紹微壯著膽子繼續往下說道:“三邊總督與延綏、陝西、寧夏、甘肅四位巡撫沒有變化,還是史永安、朱童蒙、胡廷宴、白儲玿與梅之煥五人!”
“總兵呢?”
“在遼東的總兵還是滿桂、毛文龍與趙率教三人,山海關總兵是楊麒,薊州總兵孫祖壽正要因病致仕,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總兵是黑雲龍、渠家楨與張邦奇,延綏、寧夏、陝西、甘肅四鎮總兵則是賀虎臣、尤世威、楊肇基與楊嘉謨,不過尤世威此時正在寧遠援遼!”
還好,大都是些善戰的老將,看來魏忠賢的確會用人,朱由校繼續問道:“登萊和西南呢?”
“登萊巡撫現在還是李嵩,總兵是楊國棟,副總兵是楊禦藩,自從西南幾省總督朱燮元迴鄉守製之後,新任總督張鶴鳴一直未赴任,現在還是沅州巡撫閔夢得兼任,四川與雲南巡撫是尹同皋和謝存仁,貴州巡撫則起複了前南贛巡撫楊鶴!”
在心裏快速迴想了一會兒明末能臣後,朱由校這才重新開口道:“起複孫承宗為東閣大學士,再起複前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為正印兵部尚書......”
見皇帝要起複與自己不對付的兩人,魏忠賢急忙出聲提醒道:“皇爺,孫袁二人對皇爺與朝廷多有怨言......”
“放肆,你想教朕做事?”
皇帝的這一聲嗬斥加詰問,不僅震傻了魏忠賢,還將下麵的百官給震得驚駭不已。
皇帝什麽時候這麽不給“九千歲”體麵了,而且還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
愣了三秒後,魏忠賢嚇得連連磕頭求饒道:“老奴該死,老奴罪該萬死......”
“收住你那不要錢的貓尿,滾一邊去!”
“謝皇爺恩典!”
雖然魏忠賢很能幹,也很忠心,但大明不能隻知九千歲,卻不知他這個萬歲!
“王紹微,朕聽說你們吏部給魏忠賢的侄子和還隻有四歲的侄孫敕封了寧國公與安平伯?!”
這?!
這可真要命啊!
“是的,陛下!”
“他魏忠賢的侄子侄孫是有大功於社稷,還是朕的親舅舅和親表弟?”
王紹微雙腿一跪,“臣有罪!”
“休想糊弄朕,如何處置?”
見王紹微眼神再次瞄向魏忠賢,朱由校語氣冰冷地大聲嗬斥道:“王紹微,你到底是朕的吏部尚書,還是他魏忠賢的吏部尚書?”
“臣自然是陛下與大明的吏部尚書!”
“許宗禮?”
許宗禮這個資深魏忠賢狗腿子聽到自己被皇帝點名,頓時嚇得一激靈,雙腳顫抖著出列答道:“臣在!”
“如何處置?”
“臣......臣不知!”
“何如寵?”
何如寵硬著頭皮出列答道:“臣以為當立即廢除此等不合理封爵!”
“如何廢除?”
“剝奪他們的封號與恩裳,貶為庶人!”
何如寵為了自保,隻能得罪魏忠賢了,畢竟九千歲不可能大過萬歲,關鍵這個九千歲還是假冒的。
要是何如寵依然不敢得罪魏忠賢,那他朱由校不介意將這吏部的幾個堂官一起罷黜。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而兩條腿的文官遍地都是。
“雖然你說得有理,但魏良卿還是有些功勞的,就貶為後軍都督府僉事吧,至於魏鵬翼,廢為庶人!”
“臣遵旨!”
“剛才朕要起複的孫閣老與袁尚書,你可聽見了?”
“臣迴吏部後,馬上草擬起複題本!”
這才是吏部的好官員嘛,“很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吏部左侍郎了,至於許宗禮,貶為庶人!”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人高興自然就有人憂,被廢為庶人的許宗禮,整個人頓時垮在了地上。
很快,許宗禮就有了同病相憐的好夥伴。
“王紹微目無君父,勒令致仕歸鄉,至於新的吏部尚書人選嘛......”
朱由校在心中快速盤算了幾個人選後,這才決定道:“起複前工部尚書李長庚,在他進京前,由你代管吏部!”
吏部尚書首選本該是前兵部尚書王永光,但誰讓他跟魏忠賢是同鄉,隻能選擇次選湖廣人李長庚。
現在朝堂與地方高官大都來自北直隸與山東,中低層則多是來自東南的幾個布政司,而李長庚,正好處於兩大勢力之外。
“是,陛下!”
由李長庚接任吏部尚書,何如寵以後也就不怕遭到直接上司的瘋狂報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