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白了就好,就不要再學什麽宮中禮儀了,明早讓沈廷揚與閻應元進宮來見朕!”
“是,皇爺!”
“孫應元、黃得功與周遇吉三人找到了沒有?”
“已經找到了,也在教他們學習宮中禮儀!”
“幾個武夫學那麽多的宮中之禮幹什麽,明天讓他們一同入宮,先安排在昭仁殿給朕當個護衛!”
“皇爺,三人並非勳戚子弟,讓他們進入昭仁殿當值,是否會有不妥?”
“勳戚子弟一個個都隻是表麵光,真出事了,又有幾人靠譜,就先讓他們在昭仁殿外當值,不久後朕有另用!”
“好,皇爺!”
“太康伯迴京後,還是要繼續派人盯緊一點,看看他都與哪些人來往!”
本就對皇帝重新找迴張國紀一肚子苦水的魏忠賢,在聽到讓自己派人盯梢的消息後,心情是格外的舒暢。
他從不怕外朝那些聒噪的科道言官,就怕太康伯與皇後這種能吹枕邊風之人。
“皇爺放心,老奴會讓人盯緊的!”
“隻是盯梢就行了,別自作主張,帝後和諧,內廷才能安穩!”
白高興了,皇爺居然跟自己講什麽帝後和諧。
想起皇後張嫣那一副看自己格外不爽的表情,魏忠賢就格外不舒服。
“是!”
看魏忠賢情緒不佳,朱由校給他打了一針預防針道:“放心吧,孰輕孰重,朕心裏有數,不會輕易受幾句挑撥之言就疏遠你!”
得到皇爺保證,魏忠賢的精神頓時高漲了不少,“老奴謝皇爺厚愛!”
“吳三桂、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李自成與張獻忠等人到達京城後,也安排他們來西苑當值!”
“皇爺不可,這些人不是邊關桀驁不順的莽夫,就是刁蠻的吏目,老奴擔心他們會衝撞了皇爺!”
“他們都是朕的子民,有什麽衝撞不衝撞的,而且朕相信他們不是傻子,能在西苑當值,可是他們翻身的天賜良機!”
“這......是!”
“孫先生出鎮宣大,是為了抵禦虎墩兔的南寇,你不可讓人從中作梗,另外,朕答應給他一些番麥、土豆與番薯種子,你也要讓內承運庫送過去一些!”
“皇爺放心,老奴知道輕重的!”
“王之臣給朕上的題本中建議裁撤大小淩河城,並反對加固錦州與鬆山等城堡,你怎麽看?”
“老奴隻是個伺候皇爺的奴婢,老奴不敢妄議邊事!”
“怎麽,這時候在朕麵前裝乖巧了,說吧,朕恕你無罪!”
魏忠賢嘿嘿笑道:“既然皇爺恕老奴無罪,那老奴就大膽說自己想法了!”
輕咳了兩下喉嚨後,魏忠賢再次開口道:“自從野豬皮去年死後,新上任的奴酋黃台吉貌似也是一個非常不好對付的角色,今年正月他派重兵攻打東江鎮與朝鮮的同時,還親率大軍佯攻遼西錦州與寧遠。
袁崇煥這個誇誇其談之人不僅虛報戰功,還誤導陛下與老奴的判斷,事後老奴得知建奴同時進攻朝鮮並逼迫朝鮮簽訂投城下之盟後,老奴便知道了黃台吉的目的就是為了拔除東麵之敵!”
瞧瞧,魏忠賢這個幾乎目不識丁的無賴,戰略眼光比朝中多少兩榜進士高了多少。
“你說得有理,繼續!”
“謝皇爺肯定,建奴在打殘了朝鮮與東江鎮後,接著又收服了內喀爾喀諸部與寧遠北麵的奈曼與敖漢,大小淩河與錦州現在便已經處於建奴的三麵包圍之中。
有句俚語說得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王督師建議裁撤大小淩河城,老奴雖不懂邊事,但也知道不能再繼續投入大量錢財去修複已經處於三麵包圍之中的它們,現在去修大小淩河城,就會是那個扔去打狗的包子。”
朱由校讚賞地點點頭道:“話糙理不糙,現在的遼東局勢,倒是被你看了個明白,就這麽迴複王之臣吧!”
“是,皇爺!”
“但遼西屯集了大量的遼東難民,若無法收複失土安置他們的話,必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皇爺英明,但大明現在已無足夠的土地來安置這些遼東之民,這也是老奴一直頭疼的事情!”
“永平府不能接收這些難民嗎?”
“皇爺,永平府大都是衛所之地,而且軍隊雲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多餘土地!”
“朕剛說的三種新作物產量很高,土豆與番薯更是小麥七八倍的產量,有了高產作物,同等土地下,就能養活更多的百姓,關鍵這些新作物耐旱,也不太挑土地,定能很好解決這些難民的口糧問題。”
“皇爺有所不知,雖然新作物能大大改善土地產量,但土地卻都是在衛所將領和當地士紳百姓的手上,產量再高,沒有土地也會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大明經過兩百多年的平穩發展,幾乎沒有尺寸無主之地,更何況還是在人口稠密的北直隸。
思考片刻後,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通州李家的罪證收集得如何了?”
“老奴收集了一些,已經足以抄家定罪了!”
“朕沒記錯的話,這個李三才可是東林黨的黨魁,而且在士林中的聲望頗高!”
“皇爺不用擔心,現在的朝堂已經不是他們東林黨人的朝堂了,老奴定能為皇爺排憂解難!”
深吸一口氣後,朱由校下定決心道:“既然要做,動作就快一點,九邊軍餉已經不能再耽擱了!”
“老奴遵旨,在抄完李家後,老奴會讓王督師內遷一萬戶遼民入關安置!”
怪不得能權傾朝野,這魏忠賢太會察言觀色了。
“準!”
“謝皇爺!”
“可還有其它要事?”
“沒了,老奴伺候皇爺沐浴安歇!”
“你去忙吧,沐浴之事交給王承恩!”
“是,老奴告退!”
“朕聽說你跟客媽媽是對食?”
短暫的驚詫、害怕與惱怒後,魏忠賢連忙跪倒在地堅決否認道:“冤枉,老奴冤枉啊,老奴一個花甲半殘之人,豈敢玷汙正值花季的奉聖夫人,一定是小人汙蔑,皇爺要為老奴做主啊!”
“沒有就好,以後切記與客媽媽保持一定距離,免得招來不必要的閑言碎語!”
“是,老奴定然銘記於心!”
“退下吧!”
“老奴告退!”
剛退出南台,魏忠賢再次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心裏快速一一排除到底是哪個殺千刀的在皇爺麵前亂造謠。
他一個閹人,就算再得寵,奉聖夫人豈是他能染指的。
“是,皇爺!”
“孫應元、黃得功與周遇吉三人找到了沒有?”
“已經找到了,也在教他們學習宮中禮儀!”
“幾個武夫學那麽多的宮中之禮幹什麽,明天讓他們一同入宮,先安排在昭仁殿給朕當個護衛!”
“皇爺,三人並非勳戚子弟,讓他們進入昭仁殿當值,是否會有不妥?”
“勳戚子弟一個個都隻是表麵光,真出事了,又有幾人靠譜,就先讓他們在昭仁殿外當值,不久後朕有另用!”
“好,皇爺!”
“太康伯迴京後,還是要繼續派人盯緊一點,看看他都與哪些人來往!”
本就對皇帝重新找迴張國紀一肚子苦水的魏忠賢,在聽到讓自己派人盯梢的消息後,心情是格外的舒暢。
他從不怕外朝那些聒噪的科道言官,就怕太康伯與皇後這種能吹枕邊風之人。
“皇爺放心,老奴會讓人盯緊的!”
“隻是盯梢就行了,別自作主張,帝後和諧,內廷才能安穩!”
白高興了,皇爺居然跟自己講什麽帝後和諧。
想起皇後張嫣那一副看自己格外不爽的表情,魏忠賢就格外不舒服。
“是!”
看魏忠賢情緒不佳,朱由校給他打了一針預防針道:“放心吧,孰輕孰重,朕心裏有數,不會輕易受幾句挑撥之言就疏遠你!”
得到皇爺保證,魏忠賢的精神頓時高漲了不少,“老奴謝皇爺厚愛!”
“吳三桂、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李自成與張獻忠等人到達京城後,也安排他們來西苑當值!”
“皇爺不可,這些人不是邊關桀驁不順的莽夫,就是刁蠻的吏目,老奴擔心他們會衝撞了皇爺!”
“他們都是朕的子民,有什麽衝撞不衝撞的,而且朕相信他們不是傻子,能在西苑當值,可是他們翻身的天賜良機!”
“這......是!”
“孫先生出鎮宣大,是為了抵禦虎墩兔的南寇,你不可讓人從中作梗,另外,朕答應給他一些番麥、土豆與番薯種子,你也要讓內承運庫送過去一些!”
“皇爺放心,老奴知道輕重的!”
“王之臣給朕上的題本中建議裁撤大小淩河城,並反對加固錦州與鬆山等城堡,你怎麽看?”
“老奴隻是個伺候皇爺的奴婢,老奴不敢妄議邊事!”
“怎麽,這時候在朕麵前裝乖巧了,說吧,朕恕你無罪!”
魏忠賢嘿嘿笑道:“既然皇爺恕老奴無罪,那老奴就大膽說自己想法了!”
輕咳了兩下喉嚨後,魏忠賢再次開口道:“自從野豬皮去年死後,新上任的奴酋黃台吉貌似也是一個非常不好對付的角色,今年正月他派重兵攻打東江鎮與朝鮮的同時,還親率大軍佯攻遼西錦州與寧遠。
袁崇煥這個誇誇其談之人不僅虛報戰功,還誤導陛下與老奴的判斷,事後老奴得知建奴同時進攻朝鮮並逼迫朝鮮簽訂投城下之盟後,老奴便知道了黃台吉的目的就是為了拔除東麵之敵!”
瞧瞧,魏忠賢這個幾乎目不識丁的無賴,戰略眼光比朝中多少兩榜進士高了多少。
“你說得有理,繼續!”
“謝皇爺肯定,建奴在打殘了朝鮮與東江鎮後,接著又收服了內喀爾喀諸部與寧遠北麵的奈曼與敖漢,大小淩河與錦州現在便已經處於建奴的三麵包圍之中。
有句俚語說得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王督師建議裁撤大小淩河城,老奴雖不懂邊事,但也知道不能再繼續投入大量錢財去修複已經處於三麵包圍之中的它們,現在去修大小淩河城,就會是那個扔去打狗的包子。”
朱由校讚賞地點點頭道:“話糙理不糙,現在的遼東局勢,倒是被你看了個明白,就這麽迴複王之臣吧!”
“是,皇爺!”
“但遼西屯集了大量的遼東難民,若無法收複失土安置他們的話,必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皇爺英明,但大明現在已無足夠的土地來安置這些遼東之民,這也是老奴一直頭疼的事情!”
“永平府不能接收這些難民嗎?”
“皇爺,永平府大都是衛所之地,而且軍隊雲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多餘土地!”
“朕剛說的三種新作物產量很高,土豆與番薯更是小麥七八倍的產量,有了高產作物,同等土地下,就能養活更多的百姓,關鍵這些新作物耐旱,也不太挑土地,定能很好解決這些難民的口糧問題。”
“皇爺有所不知,雖然新作物能大大改善土地產量,但土地卻都是在衛所將領和當地士紳百姓的手上,產量再高,沒有土地也會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大明經過兩百多年的平穩發展,幾乎沒有尺寸無主之地,更何況還是在人口稠密的北直隸。
思考片刻後,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通州李家的罪證收集得如何了?”
“老奴收集了一些,已經足以抄家定罪了!”
“朕沒記錯的話,這個李三才可是東林黨的黨魁,而且在士林中的聲望頗高!”
“皇爺不用擔心,現在的朝堂已經不是他們東林黨人的朝堂了,老奴定能為皇爺排憂解難!”
深吸一口氣後,朱由校下定決心道:“既然要做,動作就快一點,九邊軍餉已經不能再耽擱了!”
“老奴遵旨,在抄完李家後,老奴會讓王督師內遷一萬戶遼民入關安置!”
怪不得能權傾朝野,這魏忠賢太會察言觀色了。
“準!”
“謝皇爺!”
“可還有其它要事?”
“沒了,老奴伺候皇爺沐浴安歇!”
“你去忙吧,沐浴之事交給王承恩!”
“是,老奴告退!”
“朕聽說你跟客媽媽是對食?”
短暫的驚詫、害怕與惱怒後,魏忠賢連忙跪倒在地堅決否認道:“冤枉,老奴冤枉啊,老奴一個花甲半殘之人,豈敢玷汙正值花季的奉聖夫人,一定是小人汙蔑,皇爺要為老奴做主啊!”
“沒有就好,以後切記與客媽媽保持一定距離,免得招來不必要的閑言碎語!”
“是,老奴定然銘記於心!”
“退下吧!”
“老奴告退!”
剛退出南台,魏忠賢再次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心裏快速一一排除到底是哪個殺千刀的在皇爺麵前亂造謠。
他一個閹人,就算再得寵,奉聖夫人豈是他能染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