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袁可立與孫傳庭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錢龍錫開口打斷道:“湛村公,信王殿下現在如何了?”
自從天啟六年因嘲諷朝廷的《步天歌》獲罪貶為平民後,作為天啟二年的狀元郎兼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經人介紹反而成了信王朱由檢的幕僚兼講師。
文震孟被錢龍錫問詢,開口迴道:“自從禦極失敗返迴十王府後,信王殿下每日酗酒度日!”
“眼見著大位已經坐下,卻被趕了下來,倒是為難他了!”
文震孟唏噓道:“誰說不是呢,不管換誰,恐怕都受不了!”
“盡管如此,你也要多多勸諫,他還正值青春年少,未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
“機山公的話,我記住了,隻是現在的我也不敢時常前往十王府了!”
正在這時,張溥再次插話道:“機山公,可否再來一次落水?”
聽到此話,眾人神情不由得一愣,這種誅九族的事情豈能就這樣輕易說出口了?
還真是後生可畏啊,一直沒怎麽說話的瞿式佀出聲訓斥道:“張幹度,本官該說你是膽大包天還是無知者無畏,這種事兒你也敢說出來?”
說完,瞿式佀還轉過身向身後看了一眼,生怕有聽牆根之人。
看著膽小如鼠的幾人,張溥不僅沒有任何的悔改,反而嗤笑道:“怎麽?敢做不敢說?那上一次的落水又怎麽迴事?王恭廠又怎麽迴事?別跟在下說你們不知情!”
這下,連錢龍錫也忍不住了,“張溥,你要幹什麽?我們怎麽會知情你剛說的那些事情,你不要在此信口胡謅!”
張溥譏笑道:“哦?是嗎?那太康伯怎麽迴事,周王妃又怎麽迴事?”
“放肆,真是給臉不要臉,太康伯和周王妃乃是謹遵朝廷法度選出來的,豈能容你在此陰陽怪氣!”
“在下陰陽怪氣?那怎麽就選上了周王妃這個瘦馬?大家知根知底的,何必藏著掖著!”
見張溥越說越不像話了,文震孟用力咳了兩聲後,這才嚴厲嗬斥道:“張幹度,你是想讓大家陪你誅九族嗎?別以為你在江左有點名聲,就可以無法無天了,這裏是京城!!”
雖然被眾人嗬斥,但張溥心裏豈能就此罷休,雖然麵上態度顯得十分誠懇,“是學生孟浪了!”
見張溥終於停下了瘋狂的想法,錢龍錫便草草結束了今天的會談,“現在鋒芒正盛,本官奉勸諸位不要輕易幹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出來,既然已經步入寒冬,那就做好應對寒冬的準備,時間還很長,一切從長計議!”
說完,錢龍錫的眼神還特意看向了張溥,之後再端起茶幾上的茶杯。
眾人見此,哪還不知道錢龍錫這是要趕人了,便隻好起來告辭,“機山公,我等告辭!”
錢龍錫放下茶杯,笑著迴道:“好,本官讓人送送你們,來福!”
聽到老爺的大聲喊叫,大管家來福趕忙從老遠的位置跑進來道:“老爺,您叫我?”
“替我送送四位先生!”
“是,老爺!”
說完,來福笑著躬身朝四人道:“四位先生,小人帶你們出府!”
看著離去的幾人,錢龍錫真的很後悔讓張溥進門。
而張溥這邊,在返迴國子監的路上,內心還在不斷吐槽錢龍錫等人膽小如鼠,注定成不了什麽大事。
時間在不知不自覺中又度過了三日之後,朱由校終於見到了明末三傑中的孫傳庭,以及在對建奴作戰中,唯一取得過多次勝利的袁可立。
袁可立曾經在朱由校剛登基的時候,不僅做過他的講官,還曾經是天啟二年殿試的讀卷官。
所以,當再次看到兩鬢已經斑白、身形略有佝僂的袁可立,朱由校的心情是格外的莊重的,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親近與尊重。
“袁先生,好久不見!”
再次聽到天子學生對自己的尊稱,袁可立內心也是格外的激動。
自從聽說天子落水病重後,身為登萊巡撫的袁可立感覺大明的天將要塌了。
做了兩年多少年天子的講官,袁可立自然知道自己所教導的天子實際情況,他絕不像很多人刻意抹黑的那般昏庸愚昧,反而是有如嘉靖皇帝一樣的睿智與果斷。
所以,當聽說少年天子落水病重之後,自知大明前途昏暗的袁可立,選擇了再次致仕歸鄉。
“臣也是許久未見陛下,陛下比幾年前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
在皇帝遞來的雙手前,袁可立悄悄地抹了抹眼角的淚水。
朱由校朝劉若愚搬來的軟凳道:“先生請坐,我們坐下好好敘敘舊!”
“謝陛下,能得陛下賜座,是臣子的榮幸!”
接著,朱由校再次朝劉若愚道:“去給孫巡撫也搬個軟凳過來,再端三碗薑湯過來!”
“是,皇爺!”
以為自己隻是個湊數的孫傳庭,聽到自己居然也有座位,趕忙在震驚中跪謝道:“謝陛下恩賜!”
“不用客氣,你將要替朕去鎮守京畿的北大門,這是你應得的!”
“這是臣的本分,謝陛下!”
朱由校沒有返迴龍椅,而是也坐在了另一個軟凳上麵,麵對眼前兩位真正的大才,朱由校可要給予最大的禮遇。
看到皇帝居然也坐在對麵的軟凳上,袁可立與孫傳庭兩人的神情有了明顯的動容,腰也坐得更直了。
“袁先生,朕記得你曾經給朕上過治遼七策,可惜朕當時年幼,先生的建議朕大多沒有采納,現在想來,真是後悔莫及!”
“陛下春秋鼎盛,遼東局勢也沒有到無可挽迴的地步,隻要陛下選賢任能、勤於政務,收複遼東,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自從醒來之後,朕的身子也在日漸康複之中,對朝堂也進行了一番撥亂反正,起複與任用了一些如先生一樣的大才!”
被皇帝當麵稱為大才,袁可立趕忙謙虛否認道:“陛下謬讚了,臣並非什麽大才,隻是一個一心想讓大明繁榮昌盛的直臣!”
“先生不必自謙,先生的大才朕心中有數的,經過這幾年的禦極天下,朕也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是那些忠直之臣!”
見皇帝還要繼續誇讚,袁可立也不好再次推卻,便隻好躬身謝道:“臣謝陛下厚愛!”
自從天啟六年因嘲諷朝廷的《步天歌》獲罪貶為平民後,作為天啟二年的狀元郎兼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經人介紹反而成了信王朱由檢的幕僚兼講師。
文震孟被錢龍錫問詢,開口迴道:“自從禦極失敗返迴十王府後,信王殿下每日酗酒度日!”
“眼見著大位已經坐下,卻被趕了下來,倒是為難他了!”
文震孟唏噓道:“誰說不是呢,不管換誰,恐怕都受不了!”
“盡管如此,你也要多多勸諫,他還正值青春年少,未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
“機山公的話,我記住了,隻是現在的我也不敢時常前往十王府了!”
正在這時,張溥再次插話道:“機山公,可否再來一次落水?”
聽到此話,眾人神情不由得一愣,這種誅九族的事情豈能就這樣輕易說出口了?
還真是後生可畏啊,一直沒怎麽說話的瞿式佀出聲訓斥道:“張幹度,本官該說你是膽大包天還是無知者無畏,這種事兒你也敢說出來?”
說完,瞿式佀還轉過身向身後看了一眼,生怕有聽牆根之人。
看著膽小如鼠的幾人,張溥不僅沒有任何的悔改,反而嗤笑道:“怎麽?敢做不敢說?那上一次的落水又怎麽迴事?王恭廠又怎麽迴事?別跟在下說你們不知情!”
這下,連錢龍錫也忍不住了,“張溥,你要幹什麽?我們怎麽會知情你剛說的那些事情,你不要在此信口胡謅!”
張溥譏笑道:“哦?是嗎?那太康伯怎麽迴事,周王妃又怎麽迴事?”
“放肆,真是給臉不要臉,太康伯和周王妃乃是謹遵朝廷法度選出來的,豈能容你在此陰陽怪氣!”
“在下陰陽怪氣?那怎麽就選上了周王妃這個瘦馬?大家知根知底的,何必藏著掖著!”
見張溥越說越不像話了,文震孟用力咳了兩聲後,這才嚴厲嗬斥道:“張幹度,你是想讓大家陪你誅九族嗎?別以為你在江左有點名聲,就可以無法無天了,這裏是京城!!”
雖然被眾人嗬斥,但張溥心裏豈能就此罷休,雖然麵上態度顯得十分誠懇,“是學生孟浪了!”
見張溥終於停下了瘋狂的想法,錢龍錫便草草結束了今天的會談,“現在鋒芒正盛,本官奉勸諸位不要輕易幹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出來,既然已經步入寒冬,那就做好應對寒冬的準備,時間還很長,一切從長計議!”
說完,錢龍錫的眼神還特意看向了張溥,之後再端起茶幾上的茶杯。
眾人見此,哪還不知道錢龍錫這是要趕人了,便隻好起來告辭,“機山公,我等告辭!”
錢龍錫放下茶杯,笑著迴道:“好,本官讓人送送你們,來福!”
聽到老爺的大聲喊叫,大管家來福趕忙從老遠的位置跑進來道:“老爺,您叫我?”
“替我送送四位先生!”
“是,老爺!”
說完,來福笑著躬身朝四人道:“四位先生,小人帶你們出府!”
看著離去的幾人,錢龍錫真的很後悔讓張溥進門。
而張溥這邊,在返迴國子監的路上,內心還在不斷吐槽錢龍錫等人膽小如鼠,注定成不了什麽大事。
時間在不知不自覺中又度過了三日之後,朱由校終於見到了明末三傑中的孫傳庭,以及在對建奴作戰中,唯一取得過多次勝利的袁可立。
袁可立曾經在朱由校剛登基的時候,不僅做過他的講官,還曾經是天啟二年殿試的讀卷官。
所以,當再次看到兩鬢已經斑白、身形略有佝僂的袁可立,朱由校的心情是格外的莊重的,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親近與尊重。
“袁先生,好久不見!”
再次聽到天子學生對自己的尊稱,袁可立內心也是格外的激動。
自從聽說天子落水病重後,身為登萊巡撫的袁可立感覺大明的天將要塌了。
做了兩年多少年天子的講官,袁可立自然知道自己所教導的天子實際情況,他絕不像很多人刻意抹黑的那般昏庸愚昧,反而是有如嘉靖皇帝一樣的睿智與果斷。
所以,當聽說少年天子落水病重之後,自知大明前途昏暗的袁可立,選擇了再次致仕歸鄉。
“臣也是許久未見陛下,陛下比幾年前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
在皇帝遞來的雙手前,袁可立悄悄地抹了抹眼角的淚水。
朱由校朝劉若愚搬來的軟凳道:“先生請坐,我們坐下好好敘敘舊!”
“謝陛下,能得陛下賜座,是臣子的榮幸!”
接著,朱由校再次朝劉若愚道:“去給孫巡撫也搬個軟凳過來,再端三碗薑湯過來!”
“是,皇爺!”
以為自己隻是個湊數的孫傳庭,聽到自己居然也有座位,趕忙在震驚中跪謝道:“謝陛下恩賜!”
“不用客氣,你將要替朕去鎮守京畿的北大門,這是你應得的!”
“這是臣的本分,謝陛下!”
朱由校沒有返迴龍椅,而是也坐在了另一個軟凳上麵,麵對眼前兩位真正的大才,朱由校可要給予最大的禮遇。
看到皇帝居然也坐在對麵的軟凳上,袁可立與孫傳庭兩人的神情有了明顯的動容,腰也坐得更直了。
“袁先生,朕記得你曾經給朕上過治遼七策,可惜朕當時年幼,先生的建議朕大多沒有采納,現在想來,真是後悔莫及!”
“陛下春秋鼎盛,遼東局勢也沒有到無可挽迴的地步,隻要陛下選賢任能、勤於政務,收複遼東,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自從醒來之後,朕的身子也在日漸康複之中,對朝堂也進行了一番撥亂反正,起複與任用了一些如先生一樣的大才!”
被皇帝當麵稱為大才,袁可立趕忙謙虛否認道:“陛下謬讚了,臣並非什麽大才,隻是一個一心想讓大明繁榮昌盛的直臣!”
“先生不必自謙,先生的大才朕心中有數的,經過這幾年的禦極天下,朕也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是那些忠直之臣!”
見皇帝還要繼續誇讚,袁可立也不好再次推卻,便隻好躬身謝道:“臣謝陛下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