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盧象升與天雄軍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既然陛下將話都說到了這裏,臣也不能再執著於推卻,那樣就顯得迂腐了,謝陛下恩賜!”
“這樣就對了,朕聽說先生獨子袁樞也跟著一起來了京城?”
“犬子讀書不成,現如今即將而立,卻仍然隻是個生員,愧不敢提!”
“讀書不成不代表其它不成,不知先生是否還會讓他繼續科考?”
“臣隻有這麽一個獨子,而且還是老來得子,既然讀書已經不成,便早已放棄了繼續科考打算,讓其多開枝散葉!”
對於袁樞,朱由校還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才學不低,更為重要的是,他在大明將亡時不僅沒有隨大流投降李自成或滿清,而是在家鄉積極組織官軍抵抗。
後來南下籌集糧草,見到南京城破,憂憤而死。
“先生現在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按照慣例可以恩蔭袁樞,就讓他先來文華殿當個中書舍人吧!”
這麽快就給自己兒子安排了官職?
“臣謝陛下恩賜犬子如此好的去處!”
“這是袁樞應得的,除了遼東與建奴,現在西南的土司叛亂依然未能平定,也是讓朕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
“陛下,西南各土司勢力錯綜複雜,又大多是傳承了千年的世家,想一時平定,恐非易事,此事急不來!”
朱由校感慨道:“是啊,的確急不來,但朕也不能就這樣跟土司們慢慢耗,所以已經敕令西南要用更嚴酷的手段鎮壓叛軍,並從陝西遷徙十萬戶饑民前往貴州,有了這新增的十萬戶漢民,朕不相信那些土司還敢輕易造反!”
從陝西遷徙十萬戶饑民?
好大的手筆,隻是這十萬戶饑民能有多少能活著走到貴州?
“陛下,這十萬戶饑民如何活著抵達貴州?”
“發了一部分糧食,而且允許他們在沿途尋找野菜和漁獵充饑!”
聽完,袁可立也沒有太好的應對之法,隻得選擇了沉默。
見事情聊得差不多了,朱由校朝劉若愚道:“讓人安排午膳,朕與袁先生和孫巡撫一同用膳!”
“是,皇爺!”
袁可立與孫傳庭兩人趕忙一同答道:“謝陛下!”
.......
九月初,給山東按察副使兼大名知府的行人司行人,終於到達了大名府知府衙門。
當盧象升帶著大名府府衙一眾官僚跪在香案前後,站在香案後麵的行人司官員展開聖旨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製曰?
看來不會是什麽壞事,同時心裏也在期待會有什麽好事。
“......山東按察司副使兼大名府知府盧象升,因清查臨清倉得力,並治理大名府有方,特任命其為督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登萊,並節製東江軍務。為震懾遼東宵小,朕特命盧象升組建天雄軍,取自天降雄師之意,欽此!”
“恭請天安,萬歲萬歲萬歲!”
盧象升整個人都是懵逼的,雖然之前聽到製曰會猜到有什麽好事,沒想到卻是巡撫登萊,這都不知道升了多少級了。
按照一般慣例,他在大名知府任上期滿後,考績優秀的話,會擢升布政司裏麵的參議或參政,亦或是迴京擔任某部郎中,之後再根據考績前往某地擔任兵備,再之後才可能是某地巡撫。
現在朝廷卻直接讓他跳過了幾個蘿卜坑,直接幹到了登萊巡撫。
要隻是這樣也就罷了,還在聖旨上特別指出讓他組建什麽天雄軍。
“聖恭安!”傳旨行人四官員一臉嚴肅道。
“恭謝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盧象升再次跪拜道。
“天恩浩蕩!”
行人司官員心想,眼前的盧象升也不知道走了什麽狗屎運,天啟二年的進士,現在就是巡撫一方的封疆大吏了,而他卻還隻是個小小的八品行人。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
流程走完後,行人司官員便把聖旨交給王升,臉上也換上了一副笑臉道:“盧大人,恭喜了,趕緊起來吧!”
盧象升雙手接過聖旨,笑著說道:“辛苦你跑一趟了,儀程本官會讓人好好準備一番!”
“盧大人客氣,這是陛下親自寫給你的書信!”待盧象升接過書信後,行人司官員再次開口道:“下官還有其它地方去宣旨,就先告辭了!”
盧象升小心地收好信件後,笑著說道:“好,本官讓人送送你!”
等行人司官員走後,大名府衙門內的一眾官吏馬上圍著盧象升恭喜道:“恭喜大人......”
麵對眾人的恭喜,盧象升自然不會破壞這種大好氛圍,“好好,今晚本官雲升樓請客,不醉不歸!”
有酒席吃,眾人再次大笑著起哄道:“謝大人......”
待迴到後衙書房後,盧象升當著給自己做錢糧師爺的弟弟盧象晉拆開了皇帝的來信。
看著一臉凝重的兄長,盧象晉焦急問道:“大哥,可是有難事?”
盧象升將書信遞給盧象晉道:“難事倒是談不上,就是有點棘手!”
盧象晉接過信紙,快速看完後道:“還真是棘手,這組建天雄軍已經夠難的了,陛下卻還要你在東江嚴查走私,這東江走私之人除了他毛文龍,還有來自東南的閩商和徽商,這可怎麽查?”
“咱們家世受國恩,照章嚴查就是了!”
“可是這裏麵說不定有不少是浙江和南直隸的商人,到時候我們如何自處?”
“先警告一番,要是不聽,那就別怪我們公事公辦了,當初查臨清倉又不是沒有遇到過!”
盧象晉沉默片後,深唿一口道:“好,那就聽大哥的,隻是這天雄軍,我們該如何組建?”
“我將會是登萊巡撫,掌握著登州和萊州兩府的稅收,以及來自朝廷的軍餉錢糧,到時候從中調出一部分即可!”
“錢糧有了,但兵源呢?尤其是其中的將領,可不好找!”
“有什麽難找的,登州是戚少保的家鄉,有現成的登州衛,而且東江鎮又有大量的百戰之將,有什麽好擔憂的!至於兵源,登萊多貧瘠之地,又承接了不少來自遼東的難民,還怕找不到想當兵的青壯嗎?”
盧象晉點點頭道:“陛下要求大哥盡快前往登萊赴任,不知我們什麽時候動身?”
盧象升想了一下道:“兩天後吧,政務先交給同知和通判他們,我們早點出發,好趕上往東江輸送糧草!”
“好,聽大哥的,我這就去準備!”
“這樣就對了,朕聽說先生獨子袁樞也跟著一起來了京城?”
“犬子讀書不成,現如今即將而立,卻仍然隻是個生員,愧不敢提!”
“讀書不成不代表其它不成,不知先生是否還會讓他繼續科考?”
“臣隻有這麽一個獨子,而且還是老來得子,既然讀書已經不成,便早已放棄了繼續科考打算,讓其多開枝散葉!”
對於袁樞,朱由校還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才學不低,更為重要的是,他在大明將亡時不僅沒有隨大流投降李自成或滿清,而是在家鄉積極組織官軍抵抗。
後來南下籌集糧草,見到南京城破,憂憤而死。
“先生現在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按照慣例可以恩蔭袁樞,就讓他先來文華殿當個中書舍人吧!”
這麽快就給自己兒子安排了官職?
“臣謝陛下恩賜犬子如此好的去處!”
“這是袁樞應得的,除了遼東與建奴,現在西南的土司叛亂依然未能平定,也是讓朕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
“陛下,西南各土司勢力錯綜複雜,又大多是傳承了千年的世家,想一時平定,恐非易事,此事急不來!”
朱由校感慨道:“是啊,的確急不來,但朕也不能就這樣跟土司們慢慢耗,所以已經敕令西南要用更嚴酷的手段鎮壓叛軍,並從陝西遷徙十萬戶饑民前往貴州,有了這新增的十萬戶漢民,朕不相信那些土司還敢輕易造反!”
從陝西遷徙十萬戶饑民?
好大的手筆,隻是這十萬戶饑民能有多少能活著走到貴州?
“陛下,這十萬戶饑民如何活著抵達貴州?”
“發了一部分糧食,而且允許他們在沿途尋找野菜和漁獵充饑!”
聽完,袁可立也沒有太好的應對之法,隻得選擇了沉默。
見事情聊得差不多了,朱由校朝劉若愚道:“讓人安排午膳,朕與袁先生和孫巡撫一同用膳!”
“是,皇爺!”
袁可立與孫傳庭兩人趕忙一同答道:“謝陛下!”
.......
九月初,給山東按察副使兼大名知府的行人司行人,終於到達了大名府知府衙門。
當盧象升帶著大名府府衙一眾官僚跪在香案前後,站在香案後麵的行人司官員展開聖旨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製曰?
看來不會是什麽壞事,同時心裏也在期待會有什麽好事。
“......山東按察司副使兼大名府知府盧象升,因清查臨清倉得力,並治理大名府有方,特任命其為督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登萊,並節製東江軍務。為震懾遼東宵小,朕特命盧象升組建天雄軍,取自天降雄師之意,欽此!”
“恭請天安,萬歲萬歲萬歲!”
盧象升整個人都是懵逼的,雖然之前聽到製曰會猜到有什麽好事,沒想到卻是巡撫登萊,這都不知道升了多少級了。
按照一般慣例,他在大名知府任上期滿後,考績優秀的話,會擢升布政司裏麵的參議或參政,亦或是迴京擔任某部郎中,之後再根據考績前往某地擔任兵備,再之後才可能是某地巡撫。
現在朝廷卻直接讓他跳過了幾個蘿卜坑,直接幹到了登萊巡撫。
要隻是這樣也就罷了,還在聖旨上特別指出讓他組建什麽天雄軍。
“聖恭安!”傳旨行人四官員一臉嚴肅道。
“恭謝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盧象升再次跪拜道。
“天恩浩蕩!”
行人司官員心想,眼前的盧象升也不知道走了什麽狗屎運,天啟二年的進士,現在就是巡撫一方的封疆大吏了,而他卻還隻是個小小的八品行人。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
流程走完後,行人司官員便把聖旨交給王升,臉上也換上了一副笑臉道:“盧大人,恭喜了,趕緊起來吧!”
盧象升雙手接過聖旨,笑著說道:“辛苦你跑一趟了,儀程本官會讓人好好準備一番!”
“盧大人客氣,這是陛下親自寫給你的書信!”待盧象升接過書信後,行人司官員再次開口道:“下官還有其它地方去宣旨,就先告辭了!”
盧象升小心地收好信件後,笑著說道:“好,本官讓人送送你!”
等行人司官員走後,大名府衙門內的一眾官吏馬上圍著盧象升恭喜道:“恭喜大人......”
麵對眾人的恭喜,盧象升自然不會破壞這種大好氛圍,“好好,今晚本官雲升樓請客,不醉不歸!”
有酒席吃,眾人再次大笑著起哄道:“謝大人......”
待迴到後衙書房後,盧象升當著給自己做錢糧師爺的弟弟盧象晉拆開了皇帝的來信。
看著一臉凝重的兄長,盧象晉焦急問道:“大哥,可是有難事?”
盧象升將書信遞給盧象晉道:“難事倒是談不上,就是有點棘手!”
盧象晉接過信紙,快速看完後道:“還真是棘手,這組建天雄軍已經夠難的了,陛下卻還要你在東江嚴查走私,這東江走私之人除了他毛文龍,還有來自東南的閩商和徽商,這可怎麽查?”
“咱們家世受國恩,照章嚴查就是了!”
“可是這裏麵說不定有不少是浙江和南直隸的商人,到時候我們如何自處?”
“先警告一番,要是不聽,那就別怪我們公事公辦了,當初查臨清倉又不是沒有遇到過!”
盧象晉沉默片後,深唿一口道:“好,那就聽大哥的,隻是這天雄軍,我們該如何組建?”
“我將會是登萊巡撫,掌握著登州和萊州兩府的稅收,以及來自朝廷的軍餉錢糧,到時候從中調出一部分即可!”
“錢糧有了,但兵源呢?尤其是其中的將領,可不好找!”
“有什麽難找的,登州是戚少保的家鄉,有現成的登州衛,而且東江鎮又有大量的百戰之將,有什麽好擔憂的!至於兵源,登萊多貧瘠之地,又承接了不少來自遼東的難民,還怕找不到想當兵的青壯嗎?”
盧象晉點點頭道:“陛下要求大哥盡快前往登萊赴任,不知我們什麽時候動身?”
盧象升想了一下道:“兩天後吧,政務先交給同知和通判他們,我們早點出發,好趕上往東江輸送糧草!”
“好,聽大哥的,我這就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