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抄拿李成梁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皇爺,具體原因老奴也說不好,有人說努爾哈赤是李成梁的私生子,也有人說李成梁是在彌補覺昌安與塔克世之死的虧欠,還有人說是李成梁需要努爾哈赤來製約女真各部!”
“別人怎麽說是一迴事,你以為呢?”
“請恕老奴實在無法推測,這李成梁的行為讓老奴實在不能以常理度之。”
時間已經過去五六十年,而且正如魏忠賢所說的那樣,李成梁的行為的確讓人難以理解。
要是養寇自重的話,也不會像他這樣隻扶持一人。
而且,李成梁在後世可是有清始祖的稱唿!
在滿清入關之後,留在關內的李家之人也迅速進入了滿清朝堂的高層,這也更令人費解。
要是沒有貓膩,也實在讓人無法相信。
“李永芳跟李成梁又是什麽關係?”
“兩人都是鐵嶺人,有人說李永芳是李成梁的孫子,也有人說隻是湊巧一個地方,但老奴更相信兩人至少是族人關係,不然李永芳也不會在遼東快速升任撫順遊擊!”
“有人說李如柏在薩爾滸之戰前,就已經將楊鎬的行軍計劃透露給了努爾哈赤,可有此事?”
“皇爺,此事雖然無法查證,但李如柏的行為足以證明他的確很可能提前將楊鎬的行軍計劃透露給了努爾哈赤!”
“何以證明?”
“其一,大戰之前,努爾哈赤不僅十分清楚咱們四路大軍的行軍線路,還非常清楚各路大軍的實力,這才讓努爾哈赤敢做出各個擊破的應對之策。
其二,四路大軍中,作為南路軍的李如柏部,距離建奴老巢赫圖阿拉最近,且道路最適合行軍,但李如禎卻在鴉鶻關前逡巡不前,而且努爾哈赤自始至終也沒有攻打李如柏這一路遼軍。
其三,薩爾滸之敗後,李如柏怕遭到楊鎬清算,拋下軍隊逃迴了京城,被科道言官彈劾之後,他幹脆在天啟元年選擇了自殺了事,從而保住了李家全族的安危!”
“楊鎬是不是還在獄中?”
“楊鎬跟王化貞一樣,一直在刑部大牢!”
“將他同王化貞一樣,轉到詔獄!”
“奴婢遵旨!”
“李如禎與李如梧又是怎麽迴事?”
“這...皇爺,事關神廟爺,老奴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實話實說!”
“是,薩爾滸之敗後,朝廷重新起複了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而逃至京城的李如柏也被其三弟李如禎取代,成了新的遼東總兵。
在熊廷弼尚未到達遼東時,建奴再次率軍進攻由李如梧鎮守的鐵嶺和從尚間崖敗退開原的馬林殘軍。
李如梧眼睜睜地看著建奴攻克開原,他不僅不派軍救援,還主動投降了建奴。
而坐鎮沈陽的遼東總兵李如禎,得到馬林求援信後,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援,坐看丟失遼東重鎮開原與鐵嶺。
熊廷弼到達遼東後,當即彈劾李如禎,並將其逮捕入京!”
“李如禎現在在哪?”
“也在刑部大牢!”
“哈哈,刑部大牢還真是湊齊了遼東千古罪人,熊廷弼之事讓錦衣衛好好查一查,看他到底是真的消極失地,還是真的被冤枉致死!”
“皇爺,若熊廷弼真被冤枉了,我們該如何處置?他可是兩年前剛被斬首,而且首級還被傳檄過九邊!”
對於熊廷弼的下場,糅合了兩世記憶的朱由校內心是複雜的。
若說熊廷弼無罪,那肯定是假的。
雖然他被王化貞架空,但幾乎徹底丟失遼東,作為遼東最高主官的他,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且葉向高在逼他出山海關收複失地的時候,他選擇了硬頂。
但要說有罪,他的死更多是他的性格不僅得罪了東林黨,也得罪了齊黨和閹黨,兩派都無法容下他,他是必死的結局。
而且,他三次出鎮遼東,皆立有不小的功績,在朝中無人的情況下,他的三次出鎮遼東,更像是被朝中不喜他的人推去背鍋。
這不,袁應泰與王化貞這倆最大禍首不但沒有被打入恥辱柱,反而落得個不錯的下場。
袁應泰在遼陽城破自殺後,朝廷還給了他不少追贈,而王化貞一直在刑部大牢被關到了崇禎五年,才被因遼事煩透了的崇禎處死了事。
麵對魏忠賢的詢問,朱由校一時還真不知道如何應對。
沉默許久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可否將其與楊漣左光鬥等人聯係到一起?”
魏忠賢思慮片刻後,躬身迴道:“皇爺聖明,雖然有點牽強,但的確是一個法子,另外馮銓這個直接推手,也可以做做文章!”
朱由校有點詫異地看向魏忠賢,沒記錯的話,這馮銓曾經可是拜過魏忠賢碼頭的。
“這馮銓可有得罪你的地方?”
“這獠純小人一個,多次利用同鄉之誼,欺騙了老奴!”
雖然朱由校也非常不喜馮銓這個滿清入關後積極投靠的貳臣,但並不代表單憑魏忠賢的一句話就要了人家小命,人家好歹曾經也是內閣大學士。
“說吧,到底何事要置人家於死地?”
“皇爺,馮銓的確是致使熊廷弼被斬首的最大與最後推手,若隻是牽連楊漣等人,恐難以服眾!”
朱由校權衡片刻後,還是同意了魏忠賢的請求,誰讓此人沒有節操。
“準,但不至於要人家性命,廢為庶人永不敘用,而且抄家。至於王化貞,抄斬!”
又抄家?
皇爺還真是抄家抄上癮了,就是不知這馮銓和王化貞能有多少家當了。
“是,皇爺,那李成梁一家怎麽處置?”
“李如鬆一脈是不是還繼承了寧遠伯的爵位?”
“因李如鬆是李成梁的嫡長子,在李成梁死後,由李如鬆的兒子繼承了爵位!”
考慮了一會兒後,朱由校決定還是對李成梁家族進行清算,“以通敵資敵罪處置,廢除寧遠伯爵位,除了李如鬆一脈,其它全部抄家夷三族!”
果然,皇爺還真是喜歡上了抄家,“皇爺,女眷如何處置?”
“打入教坊司!”
“奴婢明白了!”
要不是看在李如鬆在平定孛拜叛亂與抗倭援朝之戰立下戰功,朱由校也想連他這一支給連根拔起。
作為薊州兵變屠殺戚家軍的幕後黑手,朱由校很想將他拉出來鞭屍。
“李成梁與李如柏挫骨揚灰!”
嘶,好狠!
“是,皇爺!”
“別人怎麽說是一迴事,你以為呢?”
“請恕老奴實在無法推測,這李成梁的行為讓老奴實在不能以常理度之。”
時間已經過去五六十年,而且正如魏忠賢所說的那樣,李成梁的行為的確讓人難以理解。
要是養寇自重的話,也不會像他這樣隻扶持一人。
而且,李成梁在後世可是有清始祖的稱唿!
在滿清入關之後,留在關內的李家之人也迅速進入了滿清朝堂的高層,這也更令人費解。
要是沒有貓膩,也實在讓人無法相信。
“李永芳跟李成梁又是什麽關係?”
“兩人都是鐵嶺人,有人說李永芳是李成梁的孫子,也有人說隻是湊巧一個地方,但老奴更相信兩人至少是族人關係,不然李永芳也不會在遼東快速升任撫順遊擊!”
“有人說李如柏在薩爾滸之戰前,就已經將楊鎬的行軍計劃透露給了努爾哈赤,可有此事?”
“皇爺,此事雖然無法查證,但李如柏的行為足以證明他的確很可能提前將楊鎬的行軍計劃透露給了努爾哈赤!”
“何以證明?”
“其一,大戰之前,努爾哈赤不僅十分清楚咱們四路大軍的行軍線路,還非常清楚各路大軍的實力,這才讓努爾哈赤敢做出各個擊破的應對之策。
其二,四路大軍中,作為南路軍的李如柏部,距離建奴老巢赫圖阿拉最近,且道路最適合行軍,但李如禎卻在鴉鶻關前逡巡不前,而且努爾哈赤自始至終也沒有攻打李如柏這一路遼軍。
其三,薩爾滸之敗後,李如柏怕遭到楊鎬清算,拋下軍隊逃迴了京城,被科道言官彈劾之後,他幹脆在天啟元年選擇了自殺了事,從而保住了李家全族的安危!”
“楊鎬是不是還在獄中?”
“楊鎬跟王化貞一樣,一直在刑部大牢!”
“將他同王化貞一樣,轉到詔獄!”
“奴婢遵旨!”
“李如禎與李如梧又是怎麽迴事?”
“這...皇爺,事關神廟爺,老奴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實話實說!”
“是,薩爾滸之敗後,朝廷重新起複了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而逃至京城的李如柏也被其三弟李如禎取代,成了新的遼東總兵。
在熊廷弼尚未到達遼東時,建奴再次率軍進攻由李如梧鎮守的鐵嶺和從尚間崖敗退開原的馬林殘軍。
李如梧眼睜睜地看著建奴攻克開原,他不僅不派軍救援,還主動投降了建奴。
而坐鎮沈陽的遼東總兵李如禎,得到馬林求援信後,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援,坐看丟失遼東重鎮開原與鐵嶺。
熊廷弼到達遼東後,當即彈劾李如禎,並將其逮捕入京!”
“李如禎現在在哪?”
“也在刑部大牢!”
“哈哈,刑部大牢還真是湊齊了遼東千古罪人,熊廷弼之事讓錦衣衛好好查一查,看他到底是真的消極失地,還是真的被冤枉致死!”
“皇爺,若熊廷弼真被冤枉了,我們該如何處置?他可是兩年前剛被斬首,而且首級還被傳檄過九邊!”
對於熊廷弼的下場,糅合了兩世記憶的朱由校內心是複雜的。
若說熊廷弼無罪,那肯定是假的。
雖然他被王化貞架空,但幾乎徹底丟失遼東,作為遼東最高主官的他,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且葉向高在逼他出山海關收複失地的時候,他選擇了硬頂。
但要說有罪,他的死更多是他的性格不僅得罪了東林黨,也得罪了齊黨和閹黨,兩派都無法容下他,他是必死的結局。
而且,他三次出鎮遼東,皆立有不小的功績,在朝中無人的情況下,他的三次出鎮遼東,更像是被朝中不喜他的人推去背鍋。
這不,袁應泰與王化貞這倆最大禍首不但沒有被打入恥辱柱,反而落得個不錯的下場。
袁應泰在遼陽城破自殺後,朝廷還給了他不少追贈,而王化貞一直在刑部大牢被關到了崇禎五年,才被因遼事煩透了的崇禎處死了事。
麵對魏忠賢的詢問,朱由校一時還真不知道如何應對。
沉默許久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可否將其與楊漣左光鬥等人聯係到一起?”
魏忠賢思慮片刻後,躬身迴道:“皇爺聖明,雖然有點牽強,但的確是一個法子,另外馮銓這個直接推手,也可以做做文章!”
朱由校有點詫異地看向魏忠賢,沒記錯的話,這馮銓曾經可是拜過魏忠賢碼頭的。
“這馮銓可有得罪你的地方?”
“這獠純小人一個,多次利用同鄉之誼,欺騙了老奴!”
雖然朱由校也非常不喜馮銓這個滿清入關後積極投靠的貳臣,但並不代表單憑魏忠賢的一句話就要了人家小命,人家好歹曾經也是內閣大學士。
“說吧,到底何事要置人家於死地?”
“皇爺,馮銓的確是致使熊廷弼被斬首的最大與最後推手,若隻是牽連楊漣等人,恐難以服眾!”
朱由校權衡片刻後,還是同意了魏忠賢的請求,誰讓此人沒有節操。
“準,但不至於要人家性命,廢為庶人永不敘用,而且抄家。至於王化貞,抄斬!”
又抄家?
皇爺還真是抄家抄上癮了,就是不知這馮銓和王化貞能有多少家當了。
“是,皇爺,那李成梁一家怎麽處置?”
“李如鬆一脈是不是還繼承了寧遠伯的爵位?”
“因李如鬆是李成梁的嫡長子,在李成梁死後,由李如鬆的兒子繼承了爵位!”
考慮了一會兒後,朱由校決定還是對李成梁家族進行清算,“以通敵資敵罪處置,廢除寧遠伯爵位,除了李如鬆一脈,其它全部抄家夷三族!”
果然,皇爺還真是喜歡上了抄家,“皇爺,女眷如何處置?”
“打入教坊司!”
“奴婢明白了!”
要不是看在李如鬆在平定孛拜叛亂與抗倭援朝之戰立下戰功,朱由校也想連他這一支給連根拔起。
作為薊州兵變屠殺戚家軍的幕後黑手,朱由校很想將他拉出來鞭屍。
“李成梁與李如柏挫骨揚灰!”
嘶,好狠!
“是,皇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