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象升剛念完,一同前來旅順的海防道王廷式拍著手掌高聲捧臭腳道:“盧中丞片刻功夫便能作出一首上佳七律,不僅將旅順的水天山海囊括其中,還直抒胸臆,展現了心中的抱負!”
見王廷式這個登萊二把手如此恭維自己,盧象升連連擺手道:“王道台客氣了,本官隻不過是見此盛景,胸中有感而發,作了一首打油詩,當不得你如此稱讚!”
這種討好上官的機會,而且還是能直達天聽的上官機會,王廷式全然不在乎盧象升是否比自己年輕多少歲,也不在乎盧象升比他晚了幾科。
“古有曹子建七部作詩,今有盧中丞出口成章,都是下官拜服之人!”
見王廷式沒完沒了了,盧象升趕忙轉移話題道:“王道台,你就不要再誇了,旅順參將李礦來了,我們見見他!”
王廷式馬上站直身形,嚴陣以待地等待李礦的到來。
“下官東江鎮旅順參將,見過盧中丞與王道台!”
盧象升笑著迴道:“這些年鎮守海島與旅順,李參將辛苦了,快快請起!”
“謝盧中丞,不知盧中丞親率大軍前來旅順,所為何事?”
“兵部最新來函,今後旅順屬於登萊左協駐防之地,旅順原有防線與軍民,歸左協接管,而你旅順參將李礦,念你多年鎮守海疆有功,特平調你去浙江接任定海參將!”
終於能調離旅順這個狼窩?
幸福來得太突然,李礦一時有點懵,“末將遵令!”
“李礦,旅順現在有多少軍民,耕地又有多少畝?”
李礦收迴心神,快速迴道:“稟盧中丞,因天啟五年旅順被建奴屠戮一空,現在軍民加在一起不足五千人,至於田畝,也隻剩下旅順周邊百畝之地!”
“為何不多開荒一些土地?”
“盧中丞有所不知,雖然建奴在天啟五年後撤出了旅順,但他們在金州還留下了不少兵力,種多了,末將擔心會成為他們的口糧,反而成了我等資敵行為,我們寧可餓死,也不會將一粒糧食交給建奴!”
“好,你們都是一群忠義之士,你盡快與楊副將完成交割,之後在陳繼盛陳總兵到達旅順後,我們再一同返迴登州!”
“末將遵令!”
接下來幾天,盧象升將旅順附近大大小小的群山都登了個遍,這裏將很可能會是未來與建奴爭鋒焦點之地,他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
在用雙腳丈量旅順山川土地的同時,盧象升也在等待著陳繼盛的到來,同時與楊禦藩一起完善旅順防線的規劃。
與此同時,陝西布政司西安府城陝西巡撫衙門內,洪承疇正頭疼於兩件事,一是讓秦王府捐獻三十萬石糧食,另一件就是一封來自同鄉大理寺卿陳揚美的私信。
這封私信是隨著福建送來的番薯與土豆種子一起過來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但洪承疇就是一直沒有給予迴複。
雖然陳揚美的來信中沒有提及雙方一起賣糧的事情,但家鄉突然了兩個生員名額與十萬石新作物種子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更何況高價賣新作物還有利潤十分豐厚的分紅。
洪承疇出身寒門,自然明白錢財的重要性,但他現在聖眷正隆,又不想因小失大。
秦王府的糧草捐贈之事,已經遭到了秦王本人多次義正詞嚴的拒絕,再走勸說之道,肯定是行不通了,必須上一些非常規手段。
這不,洪承疇已經向朝廷連發了三道彈劾秦王府奸淫擄掠、為害西安府百姓的題本。
至於士紳的捐糧之事,因有額外的生員名額,這件事辦起來十分的簡單,年前的時候,洪承疇將各府知府召來開個會後,很快就得到了下麵縣鄉士紳的大力支持,五十萬石糧食,很快便被湊了起來。
不然,春節期間的大移民之事,也無法順利推行。
士紳的糧食是解決了,但秦王的糧食卻一直沒有著落,既然朝廷沒法給他們更大的好處,那隻剩下一條“威逼”之策了。
要是可以,洪承疇不介意給秦王編一個“造反”的大案出來。
“大人!”
錢糧師爺的聲音將洪承疇的思緒拉迴了現實,“何事?”
“福建晉江的那個商人又來了,說想親自拜訪您!”
“有沒有說何事?”
“他說您應該清楚!”
猶豫許久後,洪承疇再次開口道:“讓他進來吧,要是帶了什麽禮物,一概不收!”
“好,大人!”
錢糧師爺出去沒多久,一個年紀約莫五十出頭,衣著華麗,略微發福的男子被帶到了洪承疇的跟前。
“學生陳揚善,拜見洪中丞!”
“陳揚善?你跟陳揚美什麽關係?”
“他是家兄,因此次前來陝西事關重大,學生便親自跑了一趟!”
“你們能為陝西送來十萬石新作物種子,可是大功一件,陝西百萬子民,將會永遠記得你們千裏送來的大恩大德!”
“能解西北災民之艱辛,乃是我輩讀書人的畢生追求!”
“既然如此,那你們為何又要高價賣糧?”
“洪中丞,我們讀書人的追求是要大量錢財堆積的,而且從千裏之外的福建運糧至陝西,途中關卡損耗無數,不高價賣糧,我們將會虧損巨大!”
“朝廷不是定了兩錢銀子一石的高價嗎?而且,朝廷還通令各布政司,不準對北上的新作物收取任何過路費,你的損耗也隻有路上的消耗,虧損在哪?”
“洪中丞,您是兩榜進士,學生說不過您,但有錢不賺王八蛋,現在有這麽好的賺錢機會擺在眼前,為何要讓它白白錯過呢?
而且,隻有保證足夠利潤,我們福建的商人才會願意大老遠運來更多的糧食,不然我們為何不去臨近的江西、湖廣售賣?”
“本官雖然對商賈之道不熟,但也知道距離近,賣東西的人也多,朝廷規定的是賣給北方的新作物種子是兩錢一石,可不包括江西與湖廣,那裏的價格很可能還不到一錢銀一石!”
見洪承疇一直推諉,陳揚善不得不攤牌道:“洪中丞,為了能夠在陝西高價賣糧食,我們可是給您老家南安讓了兩個生員名額,您可不能卸磨殺驢,不知恩圖報!”
要不是陳揚善的身後站著大理寺卿陳揚美與福建一眾大族,就憑他威脅自己這一條,洪承疇早就讓人拉下去打二十大板趕走了。
過了許久後,洪承疇問道:“你們要賣多少錢一石?”
見王廷式這個登萊二把手如此恭維自己,盧象升連連擺手道:“王道台客氣了,本官隻不過是見此盛景,胸中有感而發,作了一首打油詩,當不得你如此稱讚!”
這種討好上官的機會,而且還是能直達天聽的上官機會,王廷式全然不在乎盧象升是否比自己年輕多少歲,也不在乎盧象升比他晚了幾科。
“古有曹子建七部作詩,今有盧中丞出口成章,都是下官拜服之人!”
見王廷式沒完沒了了,盧象升趕忙轉移話題道:“王道台,你就不要再誇了,旅順參將李礦來了,我們見見他!”
王廷式馬上站直身形,嚴陣以待地等待李礦的到來。
“下官東江鎮旅順參將,見過盧中丞與王道台!”
盧象升笑著迴道:“這些年鎮守海島與旅順,李參將辛苦了,快快請起!”
“謝盧中丞,不知盧中丞親率大軍前來旅順,所為何事?”
“兵部最新來函,今後旅順屬於登萊左協駐防之地,旅順原有防線與軍民,歸左協接管,而你旅順參將李礦,念你多年鎮守海疆有功,特平調你去浙江接任定海參將!”
終於能調離旅順這個狼窩?
幸福來得太突然,李礦一時有點懵,“末將遵令!”
“李礦,旅順現在有多少軍民,耕地又有多少畝?”
李礦收迴心神,快速迴道:“稟盧中丞,因天啟五年旅順被建奴屠戮一空,現在軍民加在一起不足五千人,至於田畝,也隻剩下旅順周邊百畝之地!”
“為何不多開荒一些土地?”
“盧中丞有所不知,雖然建奴在天啟五年後撤出了旅順,但他們在金州還留下了不少兵力,種多了,末將擔心會成為他們的口糧,反而成了我等資敵行為,我們寧可餓死,也不會將一粒糧食交給建奴!”
“好,你們都是一群忠義之士,你盡快與楊副將完成交割,之後在陳繼盛陳總兵到達旅順後,我們再一同返迴登州!”
“末將遵令!”
接下來幾天,盧象升將旅順附近大大小小的群山都登了個遍,這裏將很可能會是未來與建奴爭鋒焦點之地,他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
在用雙腳丈量旅順山川土地的同時,盧象升也在等待著陳繼盛的到來,同時與楊禦藩一起完善旅順防線的規劃。
與此同時,陝西布政司西安府城陝西巡撫衙門內,洪承疇正頭疼於兩件事,一是讓秦王府捐獻三十萬石糧食,另一件就是一封來自同鄉大理寺卿陳揚美的私信。
這封私信是隨著福建送來的番薯與土豆種子一起過來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但洪承疇就是一直沒有給予迴複。
雖然陳揚美的來信中沒有提及雙方一起賣糧的事情,但家鄉突然了兩個生員名額與十萬石新作物種子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更何況高價賣新作物還有利潤十分豐厚的分紅。
洪承疇出身寒門,自然明白錢財的重要性,但他現在聖眷正隆,又不想因小失大。
秦王府的糧草捐贈之事,已經遭到了秦王本人多次義正詞嚴的拒絕,再走勸說之道,肯定是行不通了,必須上一些非常規手段。
這不,洪承疇已經向朝廷連發了三道彈劾秦王府奸淫擄掠、為害西安府百姓的題本。
至於士紳的捐糧之事,因有額外的生員名額,這件事辦起來十分的簡單,年前的時候,洪承疇將各府知府召來開個會後,很快就得到了下麵縣鄉士紳的大力支持,五十萬石糧食,很快便被湊了起來。
不然,春節期間的大移民之事,也無法順利推行。
士紳的糧食是解決了,但秦王的糧食卻一直沒有著落,既然朝廷沒法給他們更大的好處,那隻剩下一條“威逼”之策了。
要是可以,洪承疇不介意給秦王編一個“造反”的大案出來。
“大人!”
錢糧師爺的聲音將洪承疇的思緒拉迴了現實,“何事?”
“福建晉江的那個商人又來了,說想親自拜訪您!”
“有沒有說何事?”
“他說您應該清楚!”
猶豫許久後,洪承疇再次開口道:“讓他進來吧,要是帶了什麽禮物,一概不收!”
“好,大人!”
錢糧師爺出去沒多久,一個年紀約莫五十出頭,衣著華麗,略微發福的男子被帶到了洪承疇的跟前。
“學生陳揚善,拜見洪中丞!”
“陳揚善?你跟陳揚美什麽關係?”
“他是家兄,因此次前來陝西事關重大,學生便親自跑了一趟!”
“你們能為陝西送來十萬石新作物種子,可是大功一件,陝西百萬子民,將會永遠記得你們千裏送來的大恩大德!”
“能解西北災民之艱辛,乃是我輩讀書人的畢生追求!”
“既然如此,那你們為何又要高價賣糧?”
“洪中丞,我們讀書人的追求是要大量錢財堆積的,而且從千裏之外的福建運糧至陝西,途中關卡損耗無數,不高價賣糧,我們將會虧損巨大!”
“朝廷不是定了兩錢銀子一石的高價嗎?而且,朝廷還通令各布政司,不準對北上的新作物收取任何過路費,你的損耗也隻有路上的消耗,虧損在哪?”
“洪中丞,您是兩榜進士,學生說不過您,但有錢不賺王八蛋,現在有這麽好的賺錢機會擺在眼前,為何要讓它白白錯過呢?
而且,隻有保證足夠利潤,我們福建的商人才會願意大老遠運來更多的糧食,不然我們為何不去臨近的江西、湖廣售賣?”
“本官雖然對商賈之道不熟,但也知道距離近,賣東西的人也多,朝廷規定的是賣給北方的新作物種子是兩錢一石,可不包括江西與湖廣,那裏的價格很可能還不到一錢銀一石!”
見洪承疇一直推諉,陳揚善不得不攤牌道:“洪中丞,為了能夠在陝西高價賣糧食,我們可是給您老家南安讓了兩個生員名額,您可不能卸磨殺驢,不知恩圖報!”
要不是陳揚善的身後站著大理寺卿陳揚美與福建一眾大族,就憑他威脅自己這一條,洪承疇早就讓人拉下去打二十大板趕走了。
過了許久後,洪承疇問道:“你們要賣多少錢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