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退敵之策2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不可,若將京畿的精銳調離京城,萬一建奴繞道京城,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於李邦華的突然反對,朱由校並沒有任何的嗬斥,而是他也有同樣的擔憂。
兩個團營兩萬人,加上勇衛營兩個營一萬多人,京城一下子就少了三萬多精銳大軍。
京城好不容易臨時拚湊訓練出來的八萬精銳,這一下子就要調走三萬,那就隻剩下了五萬,關鍵還有兩萬多現在不在京城。
除了這八萬人,其它的軍隊朱由校是一個字都不敢信,戰力實在太拉胯了。
明麵上雖然有幾十萬大軍,但實際兵力可能還不到一半,再去掉老弱和疏於操練之人,能有一戰之力的軍隊恐怕不到五萬。
但這五萬卻是散落在各地的一堆屎當中,根本發揮不出什麽作用。
至於錦衣衛,全大明也就十四個千戶所,而且還是散落在兩京十三省,在京的錦衣衛數量也隻有三個千戶所。
讓他們抓抓人、搜集情報與監視軍隊或許有一定作用,但真刀真槍地與建奴野戰,完全就是螳臂當車。
“陛下,臣附議,若調離京營兩個團營與兩個勇衛營,京師將危矣!”
閻鳴泰的附議將朱由校的思緒拉迴了會場,“大司馬,你以為呢?”
“迴陛下,臣附議不宜將京城的精銳調離京城,必須謹記武王伐紂的慘劇再次發生!”
“但建奴現在在宣府肆虐大明邊防重鎮,朝廷總不能什麽都不管!”
“稟陛下,可先令昌平兵馬增援居庸關與八達嶺,形勢有變,再做計較也不遲!”
“滿桂那邊有沒有來信?”
“迴陛下,除了之前朱梅轉述滿桂準備繞道蓋州前往金州旅順的消息外,現在一直都沒有其它的消息傳迴!”
沉吟片刻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傳信給喀喇沁和朵顏,奈曼與敖漢可任由他們前去攻取!”
既然自己抽不出對付建奴的騎兵,那幹脆借喀喇沁的手去對付臨近他們的建奴盟友奈曼與敖漢。
既然他們敢跟著建奴一起入寇大明,那就沒有任何的道義可言,必須徹底消滅!
“是,陛下,不知可否讓孫閣老向蒙古右翼借兵?”
“向誰借?借多少?給什麽條件?”
“可向現在的察哈爾與東土默特借兵三萬,出兵一人給予五石糧食,斬殺建奴一人額外再給五石,蒙古人三石!”
一直沒說話的李國普,立時出聲製止道:“陛下,不可,蠻夷皆是畏威而不懷德之輩,要是他們臨陣倒戈,和建奴一起劫掠我們大明,到時候我們大明可就真的危矣!”
張瑞圖也出聲附議道:“陛下,臣附議!”
兩人說得也很有道理,要是這些蒙古人突然臨時變卦,那......
朱由校想都不敢想。
“陛下,察哈爾有不少人質在我們大明,可隻向察罕腦兒與飲馬河的兩部各借兵一萬!”
見李國普還要出聲製止,朱由校便馬上同意了袁可立的建議,“準,他們分別接受孫承宗與陳奇瑜的節製!”
“是,陛下!”
等袁可立的聲音剛落,張瑞圖再次出聲道:“稟陛下,臣彈劾守邊不利的陳奇瑜,正因為他的疏忽,才導致了建奴輕易從宣府杏園溝破關!”
有完沒完了,現在在商量如何退敵,這張瑞圖居然明目張膽地彈劾身處最前線的主帥,關鍵這主帥還是皇帝一力提拔起來的寵臣。
不用朱由校開口,自然會有兵部的陳奇瑜同僚出來為他反駁,“陛下,臣反對,兵法雲,臨陣不可換帥,更何況這還是在十分危急的混亂時刻,更是不能輕易調離最熟悉宣府的陳奇瑜。”
張瑞圖駁斥道:“本官彈劾陳奇瑜,又不是要求朝廷現在就換陳奇瑜,而且陳奇瑜不久前才上任,也談不上有多熟悉宣府。
相比而言,孫閣老反而對宣府的情況更為了解,由他暫時兼任宣府巡撫也不是不可!”
“既然如此,為何要節外生枝,讓陳奇瑜安心退敵不好嗎?”
“賞罰分明是朝廷約束百官的基本準則,大司馬豈能因陳奇瑜而妄想廢掉朝廷的綱紀?”
尼瑪,又是這些耍嘴炮搞道德綁架的清流詞臣,朱由校決定宣府事情結束後,立馬換掉兩個這種喜歡打嘴炮之流。
“好了,陳奇瑜之事在擊退建奴之後再說,至於調兵增援宣府之事,除了昌平的兵馬,讓之前調往密雲的第一團營前去懷來,伺機協助陳奇瑜驅趕建奴!”
袁可立立馬應道:“臣遵旨!”
“另外轉告五城兵馬司與各城門守將,從現在開始,無兵部特令,京城隻準進不準出,違者一律緝拿!”
黃立極與兵部三人一同應道:“臣遵旨!”
“好了,軍議就先到這,兵部要是有最新的軍情,當及時進宮告知朕,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在昭和殿正在召開軍議的時候,禦馬監的傳令兵快速朝勇衛營各營駐地奔去,同時還有一隊人馬出朝陽門後,冒著風霜雪夜,快速朝通州張家灣奔去。
而錦衣衛那邊,田爾耕迴到衙門後,立馬召集百戶以上的將官立刻前來衙門開會。
分派前往三關的軍隊外,還有部署京畿與京城之內的監視和軍情收集之事。
而袁可立三位兵部堂官在開完軍議之後,沒有返迴家裏,而是直接來到了承天門外的兵部衙門,開始起草發往各地的軍令。
這一晚,可都有得忙了,袁可立三人幹脆當晚都留在了兵部衙門內值守。
而朱由校這邊,並不比他們好多少,在開完軍議後,準備就在昭和殿書房內的臥室休息,隨時應對緊急軍情的到來。
而今晚侍寢的皇後張嫣,在朱由校起床去召開軍議的時候,她也跟著起來了,準備宵夜之事。
得知朱由校直接在昭和殿書房休息的時候,他馬上讓人幫她穿上禦寒的衣物,帶著宵夜與茶水出南台寢宮,朝昭和殿書房趕來。
這一年多以來,雖然她至今仍未受孕,但與自己皇帝夫君的感情卻日益和睦。
二十一歲的小姑娘,正是愛幻想的年紀,她作為後宮之主,物質上麵什麽都不缺,唯獨缺子嗣與夫君對自己長久的寵愛。
人啊,一旦得到了內心期盼已久的東西,就想一直擁有。
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
對於李邦華的突然反對,朱由校並沒有任何的嗬斥,而是他也有同樣的擔憂。
兩個團營兩萬人,加上勇衛營兩個營一萬多人,京城一下子就少了三萬多精銳大軍。
京城好不容易臨時拚湊訓練出來的八萬精銳,這一下子就要調走三萬,那就隻剩下了五萬,關鍵還有兩萬多現在不在京城。
除了這八萬人,其它的軍隊朱由校是一個字都不敢信,戰力實在太拉胯了。
明麵上雖然有幾十萬大軍,但實際兵力可能還不到一半,再去掉老弱和疏於操練之人,能有一戰之力的軍隊恐怕不到五萬。
但這五萬卻是散落在各地的一堆屎當中,根本發揮不出什麽作用。
至於錦衣衛,全大明也就十四個千戶所,而且還是散落在兩京十三省,在京的錦衣衛數量也隻有三個千戶所。
讓他們抓抓人、搜集情報與監視軍隊或許有一定作用,但真刀真槍地與建奴野戰,完全就是螳臂當車。
“陛下,臣附議,若調離京營兩個團營與兩個勇衛營,京師將危矣!”
閻鳴泰的附議將朱由校的思緒拉迴了會場,“大司馬,你以為呢?”
“迴陛下,臣附議不宜將京城的精銳調離京城,必須謹記武王伐紂的慘劇再次發生!”
“但建奴現在在宣府肆虐大明邊防重鎮,朝廷總不能什麽都不管!”
“稟陛下,可先令昌平兵馬增援居庸關與八達嶺,形勢有變,再做計較也不遲!”
“滿桂那邊有沒有來信?”
“迴陛下,除了之前朱梅轉述滿桂準備繞道蓋州前往金州旅順的消息外,現在一直都沒有其它的消息傳迴!”
沉吟片刻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傳信給喀喇沁和朵顏,奈曼與敖漢可任由他們前去攻取!”
既然自己抽不出對付建奴的騎兵,那幹脆借喀喇沁的手去對付臨近他們的建奴盟友奈曼與敖漢。
既然他們敢跟著建奴一起入寇大明,那就沒有任何的道義可言,必須徹底消滅!
“是,陛下,不知可否讓孫閣老向蒙古右翼借兵?”
“向誰借?借多少?給什麽條件?”
“可向現在的察哈爾與東土默特借兵三萬,出兵一人給予五石糧食,斬殺建奴一人額外再給五石,蒙古人三石!”
一直沒說話的李國普,立時出聲製止道:“陛下,不可,蠻夷皆是畏威而不懷德之輩,要是他們臨陣倒戈,和建奴一起劫掠我們大明,到時候我們大明可就真的危矣!”
張瑞圖也出聲附議道:“陛下,臣附議!”
兩人說得也很有道理,要是這些蒙古人突然臨時變卦,那......
朱由校想都不敢想。
“陛下,察哈爾有不少人質在我們大明,可隻向察罕腦兒與飲馬河的兩部各借兵一萬!”
見李國普還要出聲製止,朱由校便馬上同意了袁可立的建議,“準,他們分別接受孫承宗與陳奇瑜的節製!”
“是,陛下!”
等袁可立的聲音剛落,張瑞圖再次出聲道:“稟陛下,臣彈劾守邊不利的陳奇瑜,正因為他的疏忽,才導致了建奴輕易從宣府杏園溝破關!”
有完沒完了,現在在商量如何退敵,這張瑞圖居然明目張膽地彈劾身處最前線的主帥,關鍵這主帥還是皇帝一力提拔起來的寵臣。
不用朱由校開口,自然會有兵部的陳奇瑜同僚出來為他反駁,“陛下,臣反對,兵法雲,臨陣不可換帥,更何況這還是在十分危急的混亂時刻,更是不能輕易調離最熟悉宣府的陳奇瑜。”
張瑞圖駁斥道:“本官彈劾陳奇瑜,又不是要求朝廷現在就換陳奇瑜,而且陳奇瑜不久前才上任,也談不上有多熟悉宣府。
相比而言,孫閣老反而對宣府的情況更為了解,由他暫時兼任宣府巡撫也不是不可!”
“既然如此,為何要節外生枝,讓陳奇瑜安心退敵不好嗎?”
“賞罰分明是朝廷約束百官的基本準則,大司馬豈能因陳奇瑜而妄想廢掉朝廷的綱紀?”
尼瑪,又是這些耍嘴炮搞道德綁架的清流詞臣,朱由校決定宣府事情結束後,立馬換掉兩個這種喜歡打嘴炮之流。
“好了,陳奇瑜之事在擊退建奴之後再說,至於調兵增援宣府之事,除了昌平的兵馬,讓之前調往密雲的第一團營前去懷來,伺機協助陳奇瑜驅趕建奴!”
袁可立立馬應道:“臣遵旨!”
“另外轉告五城兵馬司與各城門守將,從現在開始,無兵部特令,京城隻準進不準出,違者一律緝拿!”
黃立極與兵部三人一同應道:“臣遵旨!”
“好了,軍議就先到這,兵部要是有最新的軍情,當及時進宮告知朕,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在昭和殿正在召開軍議的時候,禦馬監的傳令兵快速朝勇衛營各營駐地奔去,同時還有一隊人馬出朝陽門後,冒著風霜雪夜,快速朝通州張家灣奔去。
而錦衣衛那邊,田爾耕迴到衙門後,立馬召集百戶以上的將官立刻前來衙門開會。
分派前往三關的軍隊外,還有部署京畿與京城之內的監視和軍情收集之事。
而袁可立三位兵部堂官在開完軍議之後,沒有返迴家裏,而是直接來到了承天門外的兵部衙門,開始起草發往各地的軍令。
這一晚,可都有得忙了,袁可立三人幹脆當晚都留在了兵部衙門內值守。
而朱由校這邊,並不比他們好多少,在開完軍議後,準備就在昭和殿書房內的臥室休息,隨時應對緊急軍情的到來。
而今晚侍寢的皇後張嫣,在朱由校起床去召開軍議的時候,她也跟著起來了,準備宵夜之事。
得知朱由校直接在昭和殿書房休息的時候,他馬上讓人幫她穿上禦寒的衣物,帶著宵夜與茶水出南台寢宮,朝昭和殿書房趕來。
這一年多以來,雖然她至今仍未受孕,但與自己皇帝夫君的感情卻日益和睦。
二十一歲的小姑娘,正是愛幻想的年紀,她作為後宮之主,物質上麵什麽都不缺,唯獨缺子嗣與夫君對自己長久的寵愛。
人啊,一旦得到了內心期盼已久的東西,就想一直擁有。
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