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廣寧之戰6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毛文龍在出行在後,轉身看了眼身後的總兵府。
這次麵聖給他的感覺有很大的不一樣,那就是皇帝變得更加的難以琢磨了。
“義父!”
毛文龍轉頭看向正朝自己行禮的毛承祿和毛有義道:“請賞的事情我已經幫你們搞定了!”
毛承祿咧著嘴笑道:“謝義父,不知陛下賞了我們什麽?”
輕咳一聲後,毛文龍板著臉道:“你們都升了官,有義現在升到了參將,承祿雖然實職待定,但陛下已經幫你升到了正二品的鎮國將軍,等戰事結束,想必一個副將是跑不了。
對了,陛下還給你們兩人各賞了一件山文甲和繡春刀,可能也要等軍功核定後一起發下來!”
兩人高興了一陣後,毛承祿追問道:“義父,怎麽沒有賞銀?”
“你還怕陛下賴你帳不成,戰事還沒結束,怎麽給你賞銀?是給你一百兩好還是一千兩好?總要給朝廷一個商量的時間吧?
另外,內閣大學士李國普因反對對你們進行獎賞,陛下當場讓他勒令辭官了,知足吧你們!”
毛有義不解地問道:“義父,這李國普為何要反對?”
毛文龍撓了撓太陽穴後,皺著眉頭道:“無外乎此事是袁閣老提出來的,李國普可能和袁閣老不太對付,他為了反對而反對,這些下流胚子盡不幹人事兒,見不得我們武將一丁點好!”
“呸!”說完,毛文龍還朝地麵猛吐了一口老痰。
毛承祿偷瞄了四周後,朝毛文龍道:“義父,李國普現在不是內閣大學士了,我們要不要去把他打一頓,好出出晦氣?”
毛文龍用他那無情的鐵手用力地拍了下毛承祿的後脖頸道:“你要是想死就不要拉我們當墊背,還有,以後不準你們再喊我義父!”
毛承祿不解地問道:“義父,這是為何?”
“陛下問我收義子義孫是不是想割據自立,你覺得我還敢讓你們叫我義父嗎?”接著,毛文龍看向毛有義道:“你以後恢複本名尚可義,不叫毛有義了!”
“啊!?”毛有義的眼神中充滿著不解和詫異。
當初和兄弟一起之所以認毛文龍為義父,不就是想在他的羽翼下活得滋潤點嗎?
現在改迴本名不準喊義父,以後會不會不管自己了?
“好了,你們去把屍骨交給兵部的人,我們要準備迴去了!”毛文龍不管詫異的兩人,徑直朝迎恩門走去。
孫承宗大軍沿著老哈河下遊往東北方向行了兩日軍後,晚上紮營休息的時候,孫承宗讓人叫來了祖大壽。
“末將見過閣老!”
孫承宗看著這個在自己麾下多年的將領,笑著問道:“複宇,我們相識已經有七年了吧?”
祖大壽躬身答道:“閣老好記性,末將與閣老相識已經七年兩個月了,而末將在閣老麾下也有了四年六個月!”
孫承宗笑道:“沒想到你還能記得如此清楚!”
“閣老是末將的貴人,末將自然不敢忘!”
沉吟片刻後,孫承宗笑著看向祖大壽道:“複宇,你想當總兵嗎?”
祖大壽愣了一下,之後激動地單膝跪地道:“謝閣老提攜!”
孫承宗大笑道:“哈哈,你還是一如既往的機靈,起來說話!”
“謝閣老!”
“你長期在遼東為將,想必對建奴現在所占領的廣寧很熟悉!”
祖大壽點頭道:“末將是寧遠人,廣寧又有馬市,所以對廣寧較為熟悉!”
“嗯,既然熟悉,那本官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不知道你敢不敢接下?”
孫閣老要讓自己去攻打廣寧?
但認識這麽多年,他也不像是要坑自己的人啊?
“隻要是閣老所指,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末將也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
“沒你說的那麽誇張,不是讓你去攻打廣寧城,而是去攻打廣寧城西麵的義州,過兩天曹文詔會帶著大軍北上進攻義州,到時候你們一南一北,爭取順利占領義州,讓廣寧城徹底成為一座孤城!”
不等祖大壽開口,孫承宗繼續刺激道:“曹文詔的事情想必你已經聽說了,他不僅要比你年輕不少,而且一年多以前還隻是個遊擊,但現在不僅是總兵了,還成了定虜侯,你可知原因?”
今年已經五十的祖大壽努力憋著內傷,沉聲迴道:“他走了狗屎運,不僅入了陛下法眼,還俘獲了虎墩兔和前元傳國玉璽!”
“表麵上看,的確如此,但入陛下法眼之人可不止他一個,所以還得是曹文詔自己爭氣,遇敵勇猛直前,這才能俘獲虎墩兔和前元傳國玉璽!”
“閣老,沈陽遼陽現在空虛,末將請求帶領麾下兵馬前去攻打,而不是去配合曹文詔攻打什麽義州!”
這祖大壽還真經不住激將,居然要去攻打沈陽和遼陽!
難繃啊!
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後,孫承宗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建奴主力現在都在西平堡和蓋州一帶,你麾下兵馬太少,要是去攻打沈陽和遼陽,很容易會陷入建奴的四麵包圍之中。
這樣吧,你南下之後,先轉道向東去佯攻沈陽西麵的長山和靜遠堡,要是建奴兵力空虛,可繼續向東佯攻沈陽城,但也要謹防建奴給你設套。
要是建奴派出大軍來阻攔你,那你當即掉頭向西,按照原先的計劃從北麵去攻打義州!”
祖大壽不解地問道:“閣老,末將為何不能在長山進入沈陽地界後,學滿將軍那樣一路向南直達蓋州?”
孫承宗無奈地看著祖大壽道:“我們現在距離山海關太遠,臨時更改作戰路線很難及時來迴傳達,但我們要是先斬後奏了,就算最終目的達成,你覺得陛下和兵部會給你總兵嗎?”
孫承宗今年六十六,祖大壽五十,兩人都不年輕了,而且也不是喜歡弄險之人。
尤其在有柳河之敗的慘痛教訓後,孫承宗就更不敢輕易弄險。
最終,祖大壽選擇了穩妥的辦法,“好,末將聽從閣老的辦法!”
“好,你也是打老仗的人了,多餘的話本官就不囉嗦了,今晚迴去好好準備一下,明天一早你就南下!”
“是,閣老,末將告辭!”
看著離去的祖大壽,孫承宗眼中忽明忽暗地不知道在想什麽,很快又重新投入到了明天進軍察罕浩特城的事情。
這次麵聖給他的感覺有很大的不一樣,那就是皇帝變得更加的難以琢磨了。
“義父!”
毛文龍轉頭看向正朝自己行禮的毛承祿和毛有義道:“請賞的事情我已經幫你們搞定了!”
毛承祿咧著嘴笑道:“謝義父,不知陛下賞了我們什麽?”
輕咳一聲後,毛文龍板著臉道:“你們都升了官,有義現在升到了參將,承祿雖然實職待定,但陛下已經幫你升到了正二品的鎮國將軍,等戰事結束,想必一個副將是跑不了。
對了,陛下還給你們兩人各賞了一件山文甲和繡春刀,可能也要等軍功核定後一起發下來!”
兩人高興了一陣後,毛承祿追問道:“義父,怎麽沒有賞銀?”
“你還怕陛下賴你帳不成,戰事還沒結束,怎麽給你賞銀?是給你一百兩好還是一千兩好?總要給朝廷一個商量的時間吧?
另外,內閣大學士李國普因反對對你們進行獎賞,陛下當場讓他勒令辭官了,知足吧你們!”
毛有義不解地問道:“義父,這李國普為何要反對?”
毛文龍撓了撓太陽穴後,皺著眉頭道:“無外乎此事是袁閣老提出來的,李國普可能和袁閣老不太對付,他為了反對而反對,這些下流胚子盡不幹人事兒,見不得我們武將一丁點好!”
“呸!”說完,毛文龍還朝地麵猛吐了一口老痰。
毛承祿偷瞄了四周後,朝毛文龍道:“義父,李國普現在不是內閣大學士了,我們要不要去把他打一頓,好出出晦氣?”
毛文龍用他那無情的鐵手用力地拍了下毛承祿的後脖頸道:“你要是想死就不要拉我們當墊背,還有,以後不準你們再喊我義父!”
毛承祿不解地問道:“義父,這是為何?”
“陛下問我收義子義孫是不是想割據自立,你覺得我還敢讓你們叫我義父嗎?”接著,毛文龍看向毛有義道:“你以後恢複本名尚可義,不叫毛有義了!”
“啊!?”毛有義的眼神中充滿著不解和詫異。
當初和兄弟一起之所以認毛文龍為義父,不就是想在他的羽翼下活得滋潤點嗎?
現在改迴本名不準喊義父,以後會不會不管自己了?
“好了,你們去把屍骨交給兵部的人,我們要準備迴去了!”毛文龍不管詫異的兩人,徑直朝迎恩門走去。
孫承宗大軍沿著老哈河下遊往東北方向行了兩日軍後,晚上紮營休息的時候,孫承宗讓人叫來了祖大壽。
“末將見過閣老!”
孫承宗看著這個在自己麾下多年的將領,笑著問道:“複宇,我們相識已經有七年了吧?”
祖大壽躬身答道:“閣老好記性,末將與閣老相識已經七年兩個月了,而末將在閣老麾下也有了四年六個月!”
孫承宗笑道:“沒想到你還能記得如此清楚!”
“閣老是末將的貴人,末將自然不敢忘!”
沉吟片刻後,孫承宗笑著看向祖大壽道:“複宇,你想當總兵嗎?”
祖大壽愣了一下,之後激動地單膝跪地道:“謝閣老提攜!”
孫承宗大笑道:“哈哈,你還是一如既往的機靈,起來說話!”
“謝閣老!”
“你長期在遼東為將,想必對建奴現在所占領的廣寧很熟悉!”
祖大壽點頭道:“末將是寧遠人,廣寧又有馬市,所以對廣寧較為熟悉!”
“嗯,既然熟悉,那本官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不知道你敢不敢接下?”
孫閣老要讓自己去攻打廣寧?
但認識這麽多年,他也不像是要坑自己的人啊?
“隻要是閣老所指,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末將也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
“沒你說的那麽誇張,不是讓你去攻打廣寧城,而是去攻打廣寧城西麵的義州,過兩天曹文詔會帶著大軍北上進攻義州,到時候你們一南一北,爭取順利占領義州,讓廣寧城徹底成為一座孤城!”
不等祖大壽開口,孫承宗繼續刺激道:“曹文詔的事情想必你已經聽說了,他不僅要比你年輕不少,而且一年多以前還隻是個遊擊,但現在不僅是總兵了,還成了定虜侯,你可知原因?”
今年已經五十的祖大壽努力憋著內傷,沉聲迴道:“他走了狗屎運,不僅入了陛下法眼,還俘獲了虎墩兔和前元傳國玉璽!”
“表麵上看,的確如此,但入陛下法眼之人可不止他一個,所以還得是曹文詔自己爭氣,遇敵勇猛直前,這才能俘獲虎墩兔和前元傳國玉璽!”
“閣老,沈陽遼陽現在空虛,末將請求帶領麾下兵馬前去攻打,而不是去配合曹文詔攻打什麽義州!”
這祖大壽還真經不住激將,居然要去攻打沈陽和遼陽!
難繃啊!
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後,孫承宗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建奴主力現在都在西平堡和蓋州一帶,你麾下兵馬太少,要是去攻打沈陽和遼陽,很容易會陷入建奴的四麵包圍之中。
這樣吧,你南下之後,先轉道向東去佯攻沈陽西麵的長山和靜遠堡,要是建奴兵力空虛,可繼續向東佯攻沈陽城,但也要謹防建奴給你設套。
要是建奴派出大軍來阻攔你,那你當即掉頭向西,按照原先的計劃從北麵去攻打義州!”
祖大壽不解地問道:“閣老,末將為何不能在長山進入沈陽地界後,學滿將軍那樣一路向南直達蓋州?”
孫承宗無奈地看著祖大壽道:“我們現在距離山海關太遠,臨時更改作戰路線很難及時來迴傳達,但我們要是先斬後奏了,就算最終目的達成,你覺得陛下和兵部會給你總兵嗎?”
孫承宗今年六十六,祖大壽五十,兩人都不年輕了,而且也不是喜歡弄險之人。
尤其在有柳河之敗的慘痛教訓後,孫承宗就更不敢輕易弄險。
最終,祖大壽選擇了穩妥的辦法,“好,末將聽從閣老的辦法!”
“好,你也是打老仗的人了,多餘的話本官就不囉嗦了,今晚迴去好好準備一下,明天一早你就南下!”
“是,閣老,末將告辭!”
看著離去的祖大壽,孫承宗眼中忽明忽暗地不知道在想什麽,很快又重新投入到了明天進軍察罕浩特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