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溫體仁出使朝鮮1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震驚的三位妃子,朱由校起身說道:“好了,朕乏了,你們也各自迴去歇著吧!”
看著仍站著不動的張嫣,朱由校笑著說道:“你也迴去吧,朕實在太累了!”
“臣妾想留下來伺候陛下!”張嫣堅持道。
“好!”朱由校想了一下道。
在泡澡的時候,朱由校隻留下方正化與李鳳祥兩人。
至於張嫣和魏忠賢,自然都被他給趕了出去。
“四皇子怎麽迴事?”朱由校眯著眼睛輕聲問道。
“迴皇爺,奴婢無能,沒有發現有人動什麽手腳!”
停頓片刻,朱由校繼續問道:“太康伯最近可有異常?”
“有太倉被廢舉子張采和張溥曾登門拜訪!”
又是這兩人,朱由校皺著眉頭問道:“可知內容?”
“他們是關起來說的,隻零星聽到信王和四皇子等少數幾字!”
“加強對太康伯和武清侯府盯梢,並加強兩位皇子和幾位待產妃子的安全護衛!”
“是,皇爺!”
“退下吧!”
“奴婢告退!”說完,李鳳祥輕手輕腳地退出了澡室。
泡完澡,朱由校沒有處理任何政務,而是直接爬上了床。
而一直跟在身邊護衛的方正化,朱由校也讓他去休息,改由李鳳祥值守。
看著向裏麵退去的張嫣,朱由校不客氣地直接躺在了她剛躺過的地方。
都當皇帝了,還那麽矯情幹什麽!
能給皇帝暖床,是大明每一個女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這該死的皇權,簡直不要太爽,整個天下都為他一個人服務。
當朱由校剛躺下,張嫣又趕忙爬了過來。
過了一會兒後,張嫣終究是忍不住,將整個身子黏在朱由校身側後,輕聲說道:“夫君,妾身讓範慧妃和成妃帶著皇子去坤寧宮,真的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粘粘他們身上的孩子氣,也好早日給夫君誕下龍子!”
“嗯,朕知道了!”要是你真有壞心,恐怕以後再也上不了朕的床。
好在你雖然沒有什麽大智慧,但還能及時坦誠,尚有藥可救。
“謝夫君,妾身想陛下了!”張嫣聲如蚊蠅地說道,說完還用她的胸膛在朱由校的胳膊上蹭了蹭。
但朱由校從山海關一路趕迴京城,而且中途還騎馬去了趟清華園,真的很累,沒什麽心情。
朱由校掰直張嫣的身子道:“朕今天真的很累,咱們早點歇著吧!”
“哦!”張嫣失望地低聲說道。
緊接著,她繼續問道:“夫君,以後我們要是有皇子了,也不能直接冊立為太子嗎?”
朱由校精神一緊,轉頭看向張嫣道:“此事等咱們有了嫡子後再說也不遲!”
說完,朱由校想著是不是也要繼續跟滿清一樣,也搞什麽妃子侍寢不過夜的製度。
尤其是身邊現在躺著的張嫣,他更是不得不防,他之所以要搞什麽秘密立儲,很大原因就是不想看到她生的兒子能夠繼承大統。
雖然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但卻遠遠比不上一個母親的比重。
有張嫣這個親近東林的母親和娘家,她所生的兒子不想親近東林都很難。
更為重要的是,能否保證秘密立儲順利推行,嫡子及其生母在其中就有至關重要的阻礙作用。
因為,嫡子和其生母是秘密立儲的最大受害者。
本來天生的皇位第一繼承人,現在卻要跟一眾兄弟去競爭,不憤恨他這個始作俑者才怪。
想到此,朱由校覺得今晚讓張嫣留宿,實非什麽明智之事!
在朱由校想著如何完善秘密立儲之事的時候,從山海關登船出發的溫體仁,在吐了一路後,終於到達了第二站,皮島。
雖然之前在金州有過一次補充淡水,但幾乎沒坐過海船的溫體仁,還是受不了大海上的顛簸。
作為毛文龍的老鄉,溫體仁到達皮島後,還是受到了不錯的招待。
雖然溫體仁因暈船沒什麽胃口,但毛文龍該給的體麵還是都給了。
在聽說溫體仁此次過來是要去朝鮮要糧後,毛文龍就更熱情了。
在喝了七八分醉意後,兩人便單獨去了毛文龍的書房醒酒。
在喝了幾口濃茶後,溫體仁的胃這才好受不少。
毛文龍放下茶杯,笑著問道:“溫侍郎,今晚可否需要我給你單獨安排兩個高麗姬幫你暖床?”
潔身自好的溫體仁趕忙擺手道:“毛帥就饒了我這把老骨頭吧,這一路海船過來,都快把我身子給顛散架了!”
“那正好,讓她們先幫你捏捏,晚上再睡個好覺!”
“算了,你我不是外人,我不是有意客氣,而是真不好那一口!”
毛文龍略顯遺憾地說道:“那行吧,那我們就聊出使朝鮮的事情!”
“好,建奴此次在遼東吃了大虧,西進的商路也幾乎斷絕,今年春耕眼見著又廢了,沒有糧食的他們,很可能會朝東麵的朝鮮想辦法。
而這,也是陛下要派你我出使朝鮮的最重要目的,那就是不能讓建奴得到過冬的糧食!
另外,陛下還說了,從今年開始,東江鎮的糧草將全部由朝鮮提供,朝廷未來隻會提供軍械!”
對於溫體仁話中之意,與建奴幾乎打了一輩子仗的他,自然非常明白。
但皇帝說今後東江鎮的糧草都必須由朝鮮提供,這事兒有點難辦。
以前找登州要糧草都非常困難,現在再找朝鮮要糧食,隻怕會更難。
“溫侍郎,朝鮮去年迫於朝廷壓力,也隻送來了五萬石糧草,今年更是一粒沒有,我們這次去朝鮮要糧食,恐非易事啊!”
溫體仁輕歎一聲道:“是啊,的確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但聖命難違,我們也不得不去做,好在陛下允許你帶兵前往討糧!”
毛文龍一愣,問道:“要是將朝鮮逼到了建奴那邊,我們怎麽辦?”
“若你是李倧,你是願意每年給東江鎮送二十萬石糧草,還是願意忍受建奴時不時的糧草盤剝之外,還有可能的性命之憂?”
“話雖如此,但朝鮮上下也不是那麽好說話的人啊!”
溫體仁輕捋著胡須笑道:“所以,除了帶兵討糧,我們應該還想點其它的法子!”
看著仍站著不動的張嫣,朱由校笑著說道:“你也迴去吧,朕實在太累了!”
“臣妾想留下來伺候陛下!”張嫣堅持道。
“好!”朱由校想了一下道。
在泡澡的時候,朱由校隻留下方正化與李鳳祥兩人。
至於張嫣和魏忠賢,自然都被他給趕了出去。
“四皇子怎麽迴事?”朱由校眯著眼睛輕聲問道。
“迴皇爺,奴婢無能,沒有發現有人動什麽手腳!”
停頓片刻,朱由校繼續問道:“太康伯最近可有異常?”
“有太倉被廢舉子張采和張溥曾登門拜訪!”
又是這兩人,朱由校皺著眉頭問道:“可知內容?”
“他們是關起來說的,隻零星聽到信王和四皇子等少數幾字!”
“加強對太康伯和武清侯府盯梢,並加強兩位皇子和幾位待產妃子的安全護衛!”
“是,皇爺!”
“退下吧!”
“奴婢告退!”說完,李鳳祥輕手輕腳地退出了澡室。
泡完澡,朱由校沒有處理任何政務,而是直接爬上了床。
而一直跟在身邊護衛的方正化,朱由校也讓他去休息,改由李鳳祥值守。
看著向裏麵退去的張嫣,朱由校不客氣地直接躺在了她剛躺過的地方。
都當皇帝了,還那麽矯情幹什麽!
能給皇帝暖床,是大明每一個女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這該死的皇權,簡直不要太爽,整個天下都為他一個人服務。
當朱由校剛躺下,張嫣又趕忙爬了過來。
過了一會兒後,張嫣終究是忍不住,將整個身子黏在朱由校身側後,輕聲說道:“夫君,妾身讓範慧妃和成妃帶著皇子去坤寧宮,真的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粘粘他們身上的孩子氣,也好早日給夫君誕下龍子!”
“嗯,朕知道了!”要是你真有壞心,恐怕以後再也上不了朕的床。
好在你雖然沒有什麽大智慧,但還能及時坦誠,尚有藥可救。
“謝夫君,妾身想陛下了!”張嫣聲如蚊蠅地說道,說完還用她的胸膛在朱由校的胳膊上蹭了蹭。
但朱由校從山海關一路趕迴京城,而且中途還騎馬去了趟清華園,真的很累,沒什麽心情。
朱由校掰直張嫣的身子道:“朕今天真的很累,咱們早點歇著吧!”
“哦!”張嫣失望地低聲說道。
緊接著,她繼續問道:“夫君,以後我們要是有皇子了,也不能直接冊立為太子嗎?”
朱由校精神一緊,轉頭看向張嫣道:“此事等咱們有了嫡子後再說也不遲!”
說完,朱由校想著是不是也要繼續跟滿清一樣,也搞什麽妃子侍寢不過夜的製度。
尤其是身邊現在躺著的張嫣,他更是不得不防,他之所以要搞什麽秘密立儲,很大原因就是不想看到她生的兒子能夠繼承大統。
雖然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但卻遠遠比不上一個母親的比重。
有張嫣這個親近東林的母親和娘家,她所生的兒子不想親近東林都很難。
更為重要的是,能否保證秘密立儲順利推行,嫡子及其生母在其中就有至關重要的阻礙作用。
因為,嫡子和其生母是秘密立儲的最大受害者。
本來天生的皇位第一繼承人,現在卻要跟一眾兄弟去競爭,不憤恨他這個始作俑者才怪。
想到此,朱由校覺得今晚讓張嫣留宿,實非什麽明智之事!
在朱由校想著如何完善秘密立儲之事的時候,從山海關登船出發的溫體仁,在吐了一路後,終於到達了第二站,皮島。
雖然之前在金州有過一次補充淡水,但幾乎沒坐過海船的溫體仁,還是受不了大海上的顛簸。
作為毛文龍的老鄉,溫體仁到達皮島後,還是受到了不錯的招待。
雖然溫體仁因暈船沒什麽胃口,但毛文龍該給的體麵還是都給了。
在聽說溫體仁此次過來是要去朝鮮要糧後,毛文龍就更熱情了。
在喝了七八分醉意後,兩人便單獨去了毛文龍的書房醒酒。
在喝了幾口濃茶後,溫體仁的胃這才好受不少。
毛文龍放下茶杯,笑著問道:“溫侍郎,今晚可否需要我給你單獨安排兩個高麗姬幫你暖床?”
潔身自好的溫體仁趕忙擺手道:“毛帥就饒了我這把老骨頭吧,這一路海船過來,都快把我身子給顛散架了!”
“那正好,讓她們先幫你捏捏,晚上再睡個好覺!”
“算了,你我不是外人,我不是有意客氣,而是真不好那一口!”
毛文龍略顯遺憾地說道:“那行吧,那我們就聊出使朝鮮的事情!”
“好,建奴此次在遼東吃了大虧,西進的商路也幾乎斷絕,今年春耕眼見著又廢了,沒有糧食的他們,很可能會朝東麵的朝鮮想辦法。
而這,也是陛下要派你我出使朝鮮的最重要目的,那就是不能讓建奴得到過冬的糧食!
另外,陛下還說了,從今年開始,東江鎮的糧草將全部由朝鮮提供,朝廷未來隻會提供軍械!”
對於溫體仁話中之意,與建奴幾乎打了一輩子仗的他,自然非常明白。
但皇帝說今後東江鎮的糧草都必須由朝鮮提供,這事兒有點難辦。
以前找登州要糧草都非常困難,現在再找朝鮮要糧食,隻怕會更難。
“溫侍郎,朝鮮去年迫於朝廷壓力,也隻送來了五萬石糧草,今年更是一粒沒有,我們這次去朝鮮要糧食,恐非易事啊!”
溫體仁輕歎一聲道:“是啊,的確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但聖命難違,我們也不得不去做,好在陛下允許你帶兵前往討糧!”
毛文龍一愣,問道:“要是將朝鮮逼到了建奴那邊,我們怎麽辦?”
“若你是李倧,你是願意每年給東江鎮送二十萬石糧草,還是願意忍受建奴時不時的糧草盤剝之外,還有可能的性命之憂?”
“話雖如此,但朝鮮上下也不是那麽好說話的人啊!”
溫體仁輕捋著胡須笑道:“所以,除了帶兵討糧,我們應該還想點其它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