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溫體仁出使朝鮮3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知溫體仁和毛文龍已經出現在仁川城外的朝鮮國王李倧,趕忙召集了一眾重臣,也就是在天啟三年發起“癸亥反正”,也就是曆史上“仁祖反正”的一眾功臣。
眾人一一看過李敬中的來信後,李倧看向禮曹判書崔鳴吉道:“崔判書,這天朝的溫侍郎和毛總兵怎麽突然來我們朝鮮了?”
崔鳴吉出列答道:“迴大王,臣不知,臣也是才剛知道!”
李倧無語,繼續問道:“那你可知他們為何而來?”
崔鳴吉哪裏知道,“迴大王,臣亦不知!”
就算崔鳴吉猜測大明天使此行所為何事,他也不敢這麽早說出來。
李倧惱怒道:“一問三不知,退下!”
等崔鳴吉退下後,李倧再次看向兵曹判書李曙道:“李判書,你來說!”
李曙出列道:“迴大王,李敬中信中什麽都沒有說,隻說天使盡快讓我們派使者過去商談國事,以及讓他準備清水和吃食,看來不會是什麽好事!”
心裏本就有鬼的李倧,皺著眉頭眉頭問道:“那你以為會是什麽壞事?”
李曙權衡一二後,這才答道:“迴大王,臣私以為可能有二,一是私下與建奴媾和,二是追繳糧草!”
果然如此,李倧語氣不愉地抱怨道:“他們以為是孤想跟建奴媾和嗎?至於糧草,是孤不願給嗎?”
等李倧抱怨完,李曙勸道:“大王,既然天使已經不請自來,我們總要想辦法應付過去!”
李倧坐直身子,出口問道:“你說大明天子親征建奴,現在戰果如何?”
李曙迴道:“從之前龍川那邊傳過來的消息得知,毛總兵已經打到了赫圖阿拉,還把建奴列祖列宗的屍骨給帶迴了皮島,而他本人則親自去了山海關麵聖,據說戰事進展頗順!”
“頗順?為何現在才說?他們現在過來,肯定是戰事結束,過來問責我們了!”李倧慌忙指責道。
李曙跪下認罪道:“大王,臣也是剛得知此消息不久,還未來得及稟報大王!”
李總沒有搭理李曙,而是看向三位議政道:“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大明忠實信徒李廷龜率先答道:“稟大王,我們當立即派遣使者前往仁川,免得怠慢天使,反而進一步誤了大事!”
“對,對,對,使者肯定是要趕緊派的,但如何應付他們?我們也需要好好議一議!”
“大明乃天朝禮儀之邦,是我們朝鮮的宗主國,隻要我們態度誠懇,肯定能順利應付過去!”
“那萬一他們堅持要我們每年給二十萬石糧草呢?給還是不給?”
“可以給一部分,事後再立即派使者前往大明京師,向天子稟明我們朝鮮的難處!”
見李倧猶豫,左議政金鎏趕忙主動請纓道:“大王,臣願前往仁川會見大明天使!”
見金鎏主動願往仁川排憂解難,李倧的心裏這才好受了一點,“好,左議政有心了!”
接著,李倧看向李元翼這個聲望很高的老臣道:“領議政,你以為如何?”
李元翼從打盹中出列答道:“迴大王,右議政的建議是老成謀國之論,老臣不必多做置喙,但就怕此次一同過來的毛總兵,不太好對付啊!”
聽李元翼如此說,李倧趕忙看向曾經去過皮島拜會毛文龍的金鎏道:“左議政,毛總兵此次一同過來,可知所為何事?”
金鎏皺了兩皺眉頭道:“恐非善事,這毛總兵雖然比較好相與,但有時候也是難以妥協之人!”
聽金鎏如此說,李倧心情又十分不好了,他看向戶曹判書具宏道:“具判書,我們府庫每年能給大明提供多少糧草?”
具宏情緒低沉地答道:“迴大王,勉強十萬石!”
才一半?
李倧的心情也涼了一半,朝鮮也太貧瘠了。
李倧神情複雜地看向金鎏道:“左議政,先按照十萬石去談吧,談完辛苦再跑一趟大明京師,一定要向天子稟明我們朝鮮的難處!”
“是,大王,臣聽說天子今年也才二十五,可否讓臣帶翁主一同前往?”
什麽?
這金鎏腦子是正常的嗎?
居然要將大王的女兒獻給天子?
要是當皇後,他們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反對,甚至還會舉雙手雙腳讚成,但現在什麽名分都沒有,居然要直接送上門?
一直未說話的漢城府判尹金自點激動地反對道:“大王,臣堅決反對,咱朝鮮雖然是大明的藩屬國,但也不能將翁主獻給天子,就算要獻,也可以學太祖太宗,獻上宗室或臣屬女子即可!”
被金自點懟,金鎏不客氣地反駁道:“難不成金判尹要將自己女兒獻給天子?”
金自點十分光棍地迴道:“要是大王不嫌小女粗鄙,下官自然願意讓其代替翁主!”
屮!
這金自點還真會鑽空子,兩頭便宜都讓他占盡了。
代替翁主,不僅名聲有了,還能得大王一個人情。
而且,萬一真被天子看中,納入後宮成了有名號的妃子,今後他可不得在朝堂橫著走?
要是再生下一兒半女,那還得了?
金鎏暗自後悔後,立馬據理力爭道:“不是本官看不起金判尹令嬡,而是分量無法與翁主相比,以後大王成了天子的嶽家,或許會直接免掉這二十萬石糧草,還可能會有額外的歲賜。
要是萬一翁主誕下龍子,那裏麵的好處,自不必說!”
被金鎏這麽一說,李倧還真有點心動了,要是能用一個女兒換來這麽多好處,簡直不要太劃算。
更為重要的是,以後自己成了天子的嶽父,建奴再南下的時候,肯定會派大軍前來救援。
實在不濟,還能跑到登州避避難!
見大王心動,金自點急忙再次勸諫道:“大王,翁主事關朝鮮和大王體麵,咱們不能輕易送出去啊!”
金鎏頓時不樂意了,怎麽,將翁主送給天子當妃子,還能虧待了她不成?
“金判尹,你一再阻撓,是不是想讓大王每年出這二十萬石糧草?
咱朝鮮山多地少,百姓隻能勉強糊口,要是加征稅收,萬一引起他們揭竿而起,到時候,金判尹可承擔得起後果?”
眾人一一看過李敬中的來信後,李倧看向禮曹判書崔鳴吉道:“崔判書,這天朝的溫侍郎和毛總兵怎麽突然來我們朝鮮了?”
崔鳴吉出列答道:“迴大王,臣不知,臣也是才剛知道!”
李倧無語,繼續問道:“那你可知他們為何而來?”
崔鳴吉哪裏知道,“迴大王,臣亦不知!”
就算崔鳴吉猜測大明天使此行所為何事,他也不敢這麽早說出來。
李倧惱怒道:“一問三不知,退下!”
等崔鳴吉退下後,李倧再次看向兵曹判書李曙道:“李判書,你來說!”
李曙出列道:“迴大王,李敬中信中什麽都沒有說,隻說天使盡快讓我們派使者過去商談國事,以及讓他準備清水和吃食,看來不會是什麽好事!”
心裏本就有鬼的李倧,皺著眉頭眉頭問道:“那你以為會是什麽壞事?”
李曙權衡一二後,這才答道:“迴大王,臣私以為可能有二,一是私下與建奴媾和,二是追繳糧草!”
果然如此,李倧語氣不愉地抱怨道:“他們以為是孤想跟建奴媾和嗎?至於糧草,是孤不願給嗎?”
等李倧抱怨完,李曙勸道:“大王,既然天使已經不請自來,我們總要想辦法應付過去!”
李倧坐直身子,出口問道:“你說大明天子親征建奴,現在戰果如何?”
李曙迴道:“從之前龍川那邊傳過來的消息得知,毛總兵已經打到了赫圖阿拉,還把建奴列祖列宗的屍骨給帶迴了皮島,而他本人則親自去了山海關麵聖,據說戰事進展頗順!”
“頗順?為何現在才說?他們現在過來,肯定是戰事結束,過來問責我們了!”李倧慌忙指責道。
李曙跪下認罪道:“大王,臣也是剛得知此消息不久,還未來得及稟報大王!”
李總沒有搭理李曙,而是看向三位議政道:“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大明忠實信徒李廷龜率先答道:“稟大王,我們當立即派遣使者前往仁川,免得怠慢天使,反而進一步誤了大事!”
“對,對,對,使者肯定是要趕緊派的,但如何應付他們?我們也需要好好議一議!”
“大明乃天朝禮儀之邦,是我們朝鮮的宗主國,隻要我們態度誠懇,肯定能順利應付過去!”
“那萬一他們堅持要我們每年給二十萬石糧草呢?給還是不給?”
“可以給一部分,事後再立即派使者前往大明京師,向天子稟明我們朝鮮的難處!”
見李倧猶豫,左議政金鎏趕忙主動請纓道:“大王,臣願前往仁川會見大明天使!”
見金鎏主動願往仁川排憂解難,李倧的心裏這才好受了一點,“好,左議政有心了!”
接著,李倧看向李元翼這個聲望很高的老臣道:“領議政,你以為如何?”
李元翼從打盹中出列答道:“迴大王,右議政的建議是老成謀國之論,老臣不必多做置喙,但就怕此次一同過來的毛總兵,不太好對付啊!”
聽李元翼如此說,李倧趕忙看向曾經去過皮島拜會毛文龍的金鎏道:“左議政,毛總兵此次一同過來,可知所為何事?”
金鎏皺了兩皺眉頭道:“恐非善事,這毛總兵雖然比較好相與,但有時候也是難以妥協之人!”
聽金鎏如此說,李倧心情又十分不好了,他看向戶曹判書具宏道:“具判書,我們府庫每年能給大明提供多少糧草?”
具宏情緒低沉地答道:“迴大王,勉強十萬石!”
才一半?
李倧的心情也涼了一半,朝鮮也太貧瘠了。
李倧神情複雜地看向金鎏道:“左議政,先按照十萬石去談吧,談完辛苦再跑一趟大明京師,一定要向天子稟明我們朝鮮的難處!”
“是,大王,臣聽說天子今年也才二十五,可否讓臣帶翁主一同前往?”
什麽?
這金鎏腦子是正常的嗎?
居然要將大王的女兒獻給天子?
要是當皇後,他們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反對,甚至還會舉雙手雙腳讚成,但現在什麽名分都沒有,居然要直接送上門?
一直未說話的漢城府判尹金自點激動地反對道:“大王,臣堅決反對,咱朝鮮雖然是大明的藩屬國,但也不能將翁主獻給天子,就算要獻,也可以學太祖太宗,獻上宗室或臣屬女子即可!”
被金自點懟,金鎏不客氣地反駁道:“難不成金判尹要將自己女兒獻給天子?”
金自點十分光棍地迴道:“要是大王不嫌小女粗鄙,下官自然願意讓其代替翁主!”
屮!
這金自點還真會鑽空子,兩頭便宜都讓他占盡了。
代替翁主,不僅名聲有了,還能得大王一個人情。
而且,萬一真被天子看中,納入後宮成了有名號的妃子,今後他可不得在朝堂橫著走?
要是再生下一兒半女,那還得了?
金鎏暗自後悔後,立馬據理力爭道:“不是本官看不起金判尹令嬡,而是分量無法與翁主相比,以後大王成了天子的嶽家,或許會直接免掉這二十萬石糧草,還可能會有額外的歲賜。
要是萬一翁主誕下龍子,那裏麵的好處,自不必說!”
被金鎏這麽一說,李倧還真有點心動了,要是能用一個女兒換來這麽多好處,簡直不要太劃算。
更為重要的是,以後自己成了天子的嶽父,建奴再南下的時候,肯定會派大軍前來救援。
實在不濟,還能跑到登州避避難!
見大王心動,金自點急忙再次勸諫道:“大王,翁主事關朝鮮和大王體麵,咱們不能輕易送出去啊!”
金鎏頓時不樂意了,怎麽,將翁主送給天子當妃子,還能虧待了她不成?
“金判尹,你一再阻撓,是不是想讓大王每年出這二十萬石糧草?
咱朝鮮山多地少,百姓隻能勉強糊口,要是加征稅收,萬一引起他們揭竿而起,到時候,金判尹可承擔得起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