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倉中有糧,心中不慌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子倆圍著院子跑了兩圈後,年紀大的李老頭終究還是跑不過年輕力壯的小兒子。
把竹掃帚往角落一扔後,李老頭板著臉問道:“你怎麽舍得迴來了?”
李老三笑著迴道:“秦千戶放了我們一個月的假,說是讓我們迴來收拾稻穀!”
“那就是一個月後還要迴去?”
“對,進了仁懷千戶所,就不能當逃兵了,不然就會砍頭!”
在認真看了小兒子幾眼後,李老頭的語氣這才放緩了道:“你大哥也過來了,你知道不?”
“我聽爛地兒說了,他現在住哪?”
“他們一家暫時在我那旁邊搭了兩個茅棚,等忙完秋收再好好起個房子!”
“他們的地呢?”
“也分了,不過沒什麽好地了,都是山上的旱地,水田沒有多少!”
“他們錯過了春耕,今年的糧食夠吃嗎?”
“你不在的時候,我和你二哥還有你媳婦商量了一下,今年先借他渡過饑荒,明年他們有收成了再還給我們!”
“既然爹已經做主了,那就成,我這迴來得匆忙,沒給爹娘帶什麽像樣的禮物,我媳婦正在給娘裁半匹布,另外還給爹帶了半斤茶葉!”
一旁的母親終於插上話了,“三兒啊,爹娘什麽都不缺,你都自己留著,最好不要再去當這個勞什子的兵了,這可是要跟叛匪拚命的活兒。
咱們家現在不缺吃的了,你迴來吧,娘求你了!”
“娘,不是我不想迴來,而是我們秦千戶說了,一個月後必須要迴去!”
母親聽完小兒子的理由,忍不住破口大罵道:“你的那個什麽秦千戶心眼咋就那麽壞呢,我們不當兵還不成嗎?”
“娘,不成嘞,不僅會砍我的頭,還會收迴我們家的土地,男的流放遼東,女的打入什麽教坊司,我不得不去!”
“你說你的這個秦千戶咋就那麽壞呢,老婆子咒他一輩子生不出兒子!”
這可把李老三嚇得不輕,趕忙製止道:“娘,你可不興亂說,要是傳到我們千戶所,你兒子挨打還是輕的,說不定還要砍頭!”
被兒子這麽一說,母親立馬止住了大罵,“三兒,真的?”
“自然真的,我們軍隊管得可嚴了,不是我們平涼府的衛所,聽說我們的千戶還去遼東打過建奴,殺過韃子!”
這可把母親嚇得不輕,“三兒啊,娘剛才是不知道,我迴去就多給你們秦千戶燒兩炷香,希望他能夠大人不記小人過,多生幾個大胖小子!”
“娘,放心吧,你也是無心之失,隻要我們不說出,應該沒大的問題!”
母親輕撫了撫胸口道:“那就好,那就好,對了,你吃中飯了沒有?”
“吃了,迴來的時候,在縣城買了兩個包子,就著水填了肚子!”
“那怎麽行!”說完,母親趕忙衝進堂屋道:“來娣啊,快給三兒準備吃的去!”
“娘,大丫已經在熱飯菜了,我這裁完布,就馬上端上來!”
母親拿起針腳細密的棉布道:“這多好的布啊,要不少錢吧?”
媳婦笑著迴道:“娘,我也不知道,當家的沒跟我說!”
“你啊,就是太老實了,趁三兒這一個月在家,多給他縫兩身衣裳帶迴去!”
“娘,我知道的!”
“嗯,記得也給虎兒縫兩身!”
“娘,我記住了!”
“好,一定要記住,三兒在外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你要記得多稀罕他!”
“嗯,娘!”
沒過多久,李老大和李老二也從田地裏趕了迴來。
看著快兩年沒見的大哥,李老三哽咽地喊道:“大哥,終於看到你了,真好!”
李老大笑著迴道:“是啊,終於過來了,我讓你嫂子去準備晚飯,晚上一起去我那裏過夜!”
“不了,今天是我迴來,該我請爹娘和大哥二哥你們過來過夜!”
“我是你大哥,自然由我先來,後麵你再請!”
“不了,大哥,還是我先來......”
......
看著三兒子爭搶著請吃晚飯,李老頭最終還是出手了,“好了,你們要是孝順,就讓你們媳婦今晚去我那幫你們娘做飯,酒我那還有幾斤,應該也夠你們喝了!”
老爹發話了,李老大隻好說道:“好吧,那就聽爹的,等會兒我就讓我媳婦去幫忙!”
李老二也趕忙附和道:“我也一樣!”
“行了,打完招唿就趕緊去各忙各的吧,三兒好不容易迴來,肯定和媳婦孩子有很多話說!”
說完,李老頭朝房裏喊道:“老婆子,我們要迴去收稻子了!”
母親不滿地懟道:“催什麽催,我好不容易看到三兒,就不能讓我跟他多說兩句話嗎?要去你自己去!”
李老頭尷尬地看著李老三道:“三兒啊,那我和你大哥二哥先去地裏忙活了,晚上過來我家吃晚飯!”
“誒,好,爹,你們先去忙活,我吃完飯也要去自家地裏忙活一陣子!”
“好,那我們走了!”說完,李頭從院牆摘下草帽,重新帶到了頭上,之後朝來時的路返迴了後山的田地裏。
在簡單用過媳婦和女兒準備的剩飯剩菜後,李老三告別她們,拿起鐮刀,在兒子的帶領下,朝自家的田地裏走去。
看著金黃色向下低垂的稻子,李老三臉上的笑容就此沒有停過。
至於他的兒子,則在一旁撿拾散落的稻穗。
沒過多久,媳婦也手拿一把鐮刀來到了田裏,跟李老三一起收割稻子。
仁懷多雨,成熟的稻子必須要趕著收割,收割之後也要搶著晾曬。
隻有把稻穀曬幹放進糧倉,他們心裏才不會慌。
夫妻倆之前在李家渠餓怕了,所以收割稻穀格外的賣力,直到大女兒來喊他們迴李頭家吃飯才肯停下手上的動作。
之後,夫妻倆將收割好的稻穀開始往家裏挑。
晚上放在田裏,怕有人偷走!
接下來的一個月,李老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搶收田裏的稻穀,之後是將稻粒從稻穗上打下來,再之後則是晾曬。
晾曬完之後,則是挑一部分去舂米。
做完這些,一個月的時間也差不多結束了,又到了不得不跟家人告別的時候。
把竹掃帚往角落一扔後,李老頭板著臉問道:“你怎麽舍得迴來了?”
李老三笑著迴道:“秦千戶放了我們一個月的假,說是讓我們迴來收拾稻穀!”
“那就是一個月後還要迴去?”
“對,進了仁懷千戶所,就不能當逃兵了,不然就會砍頭!”
在認真看了小兒子幾眼後,李老頭的語氣這才放緩了道:“你大哥也過來了,你知道不?”
“我聽爛地兒說了,他現在住哪?”
“他們一家暫時在我那旁邊搭了兩個茅棚,等忙完秋收再好好起個房子!”
“他們的地呢?”
“也分了,不過沒什麽好地了,都是山上的旱地,水田沒有多少!”
“他們錯過了春耕,今年的糧食夠吃嗎?”
“你不在的時候,我和你二哥還有你媳婦商量了一下,今年先借他渡過饑荒,明年他們有收成了再還給我們!”
“既然爹已經做主了,那就成,我這迴來得匆忙,沒給爹娘帶什麽像樣的禮物,我媳婦正在給娘裁半匹布,另外還給爹帶了半斤茶葉!”
一旁的母親終於插上話了,“三兒啊,爹娘什麽都不缺,你都自己留著,最好不要再去當這個勞什子的兵了,這可是要跟叛匪拚命的活兒。
咱們家現在不缺吃的了,你迴來吧,娘求你了!”
“娘,不是我不想迴來,而是我們秦千戶說了,一個月後必須要迴去!”
母親聽完小兒子的理由,忍不住破口大罵道:“你的那個什麽秦千戶心眼咋就那麽壞呢,我們不當兵還不成嗎?”
“娘,不成嘞,不僅會砍我的頭,還會收迴我們家的土地,男的流放遼東,女的打入什麽教坊司,我不得不去!”
“你說你的這個秦千戶咋就那麽壞呢,老婆子咒他一輩子生不出兒子!”
這可把李老三嚇得不輕,趕忙製止道:“娘,你可不興亂說,要是傳到我們千戶所,你兒子挨打還是輕的,說不定還要砍頭!”
被兒子這麽一說,母親立馬止住了大罵,“三兒,真的?”
“自然真的,我們軍隊管得可嚴了,不是我們平涼府的衛所,聽說我們的千戶還去遼東打過建奴,殺過韃子!”
這可把母親嚇得不輕,“三兒啊,娘剛才是不知道,我迴去就多給你們秦千戶燒兩炷香,希望他能夠大人不記小人過,多生幾個大胖小子!”
“娘,放心吧,你也是無心之失,隻要我們不說出,應該沒大的問題!”
母親輕撫了撫胸口道:“那就好,那就好,對了,你吃中飯了沒有?”
“吃了,迴來的時候,在縣城買了兩個包子,就著水填了肚子!”
“那怎麽行!”說完,母親趕忙衝進堂屋道:“來娣啊,快給三兒準備吃的去!”
“娘,大丫已經在熱飯菜了,我這裁完布,就馬上端上來!”
母親拿起針腳細密的棉布道:“這多好的布啊,要不少錢吧?”
媳婦笑著迴道:“娘,我也不知道,當家的沒跟我說!”
“你啊,就是太老實了,趁三兒這一個月在家,多給他縫兩身衣裳帶迴去!”
“娘,我知道的!”
“嗯,記得也給虎兒縫兩身!”
“娘,我記住了!”
“好,一定要記住,三兒在外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你要記得多稀罕他!”
“嗯,娘!”
沒過多久,李老大和李老二也從田地裏趕了迴來。
看著快兩年沒見的大哥,李老三哽咽地喊道:“大哥,終於看到你了,真好!”
李老大笑著迴道:“是啊,終於過來了,我讓你嫂子去準備晚飯,晚上一起去我那裏過夜!”
“不了,今天是我迴來,該我請爹娘和大哥二哥你們過來過夜!”
“我是你大哥,自然由我先來,後麵你再請!”
“不了,大哥,還是我先來......”
......
看著三兒子爭搶著請吃晚飯,李老頭最終還是出手了,“好了,你們要是孝順,就讓你們媳婦今晚去我那幫你們娘做飯,酒我那還有幾斤,應該也夠你們喝了!”
老爹發話了,李老大隻好說道:“好吧,那就聽爹的,等會兒我就讓我媳婦去幫忙!”
李老二也趕忙附和道:“我也一樣!”
“行了,打完招唿就趕緊去各忙各的吧,三兒好不容易迴來,肯定和媳婦孩子有很多話說!”
說完,李老頭朝房裏喊道:“老婆子,我們要迴去收稻子了!”
母親不滿地懟道:“催什麽催,我好不容易看到三兒,就不能讓我跟他多說兩句話嗎?要去你自己去!”
李老頭尷尬地看著李老三道:“三兒啊,那我和你大哥二哥先去地裏忙活了,晚上過來我家吃晚飯!”
“誒,好,爹,你們先去忙活,我吃完飯也要去自家地裏忙活一陣子!”
“好,那我們走了!”說完,李頭從院牆摘下草帽,重新帶到了頭上,之後朝來時的路返迴了後山的田地裏。
在簡單用過媳婦和女兒準備的剩飯剩菜後,李老三告別她們,拿起鐮刀,在兒子的帶領下,朝自家的田地裏走去。
看著金黃色向下低垂的稻子,李老三臉上的笑容就此沒有停過。
至於他的兒子,則在一旁撿拾散落的稻穗。
沒過多久,媳婦也手拿一把鐮刀來到了田裏,跟李老三一起收割稻子。
仁懷多雨,成熟的稻子必須要趕著收割,收割之後也要搶著晾曬。
隻有把稻穀曬幹放進糧倉,他們心裏才不會慌。
夫妻倆之前在李家渠餓怕了,所以收割稻穀格外的賣力,直到大女兒來喊他們迴李頭家吃飯才肯停下手上的動作。
之後,夫妻倆將收割好的稻穀開始往家裏挑。
晚上放在田裏,怕有人偷走!
接下來的一個月,李老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搶收田裏的稻穀,之後是將稻粒從稻穗上打下來,再之後則是晾曬。
晾曬完之後,則是挑一部分去舂米。
做完這些,一個月的時間也差不多結束了,又到了不得不跟家人告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