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窮途末路4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再次嚐試了一次,仍無法攻下上踏水石橋後,安邦彥不得不選擇了撤軍,他實在是傷不起。
鴨池、柔遠和大方那邊的軍隊還能剩多少,他心裏實在沒底。
現在他手上能掌握的軍隊已經不足一萬六,其中還有近五千是奢崇明的軍隊。
在簡單地用過中飯後,安邦彥再次向湘江對岸發起了進攻。
不過這次不再是隻進攻上踏水的石橋,而是同時在石橋南麵相隔將近一百步距離的地方(後世可楨橋)開始推土填河。
與此同時,他也沒有讓剩下的軍隊閑著,安排了一部分人去製作投石車的同時,還安排了五千兵馬去嚐試進攻迴龍山東端的小山丘。
時間不等人,他不能繼續耗著了,必須快刀斬亂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遵義城。
在他們昨天剛到迴龍山南麓的時候,安邦彥也安排了不少軍隊去四周的村落劫掠糧草。
但很可惜的是遵義曾經遭到過幾次他們的軍事進攻,四周的村民在聽到遵義城發出的狼煙後,紛紛逃去了最近的山上。
至於糧草,不好意思,他們也早就藏出了經驗,不是放進了很難發現新挖的地窖裏,就是藏到了山上的溶洞裏。
所以,昨天派出去搶掠糧草的結果,並不是很樂觀,不然安邦彥今天也不會死磕湘江防線。
麵對叛匪的分兵,李仕奇也馬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一下午的攻防戰下來,石橋和迴龍山依然還在官軍的手上。
但,叛匪堆積的土堆,已經向湘江中推進了三分之一距離。
夜幕到來後,安邦彥不得不將疲於奔命的軍隊撤迴來休息。
晚上再次嚐試了一次攻打迴龍山東麓失敗後,安邦彥徹底死了夜襲的心。
第二天一早,當李仕奇正在用早飯的時候,被告知叛匪昨天下午趕製的三架投石車出現在了湘江東岸。
李仕奇隨手抓了兩個包子,馬上來到江邊查看投石車的位置和樣式。
陪在身邊的李自華輕聲問道:“父親,我們是否要撤迴一部分軍隊迴城了?”
“先不急,先看看他們的投石的情況,同時讓人去石橋西麵挖陷馬坑,就算最終不得不放棄石橋,也不能讓叛匪那麽容易過河!”
“是,父親!”
在李自華走後,李仕奇習慣性地沿著江岸檢查陣地與安慰前線的將士。
他的這些將士有很多是他從南直隸舒城縣老家招來的,裏麵有不少人不僅是他的同鄉,還是他的親戚。
自從天啟三年被調入川貴平叛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迴去。
六年多時間飛逝而過,其中有不少人已經戰死在曆次平叛之中,而活下來的人,也大多選擇了娶川貴女子為妻,算是在哪征戰,家就安在了哪裏。
也不知道戰事結束之後,還能否返迴故裏。
現在朝廷要在貴州新設五衛二十五所,不知道是否會被留下來屯邊。
而且,就算朝廷願意讓他們返鄉,他李仕奇和他下麵的一眾將士願意放棄這裏的家庭、官位和豐厚的土地獎賞嗎?
很顯然,別說下麵的將士了,就連他李仕奇也不願放棄。
他現在的官位是四川參將兼四川都指揮使司僉事,要是留下來,很可能會是五個衛其中一個指揮使,而且還很可能會是世襲的衛指揮僉事,跟原先的土司宣慰使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雖然大明現在的軍戶地位很低,但並不影響他李仕奇這個高級武將,也不影響他的後人考取功名。
有了世襲的衛指揮僉事和大量不用繳納稅賦的土地,就有了充足的起家資本,李仕奇自然不太願意返迴南京擔任一個沒什麽油水的虛職。
更為重要的是,南直隸不會分他那麽多的土地,而且也沒有什麽土地可分,身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新設衛所,說不定哪天朝廷還會把原先的衛所給裁撤了也說不準。
所以,李仕奇的心中更願意留下來瓜分奢安之亂後的勝利果實。
故而麵對對麵正在強攻自己陣地的奢安叛匪主力,李仕奇自然不可能讓他們攻下遵義城,也不可能讓他們再輕易逃跑。
又打又拉,等來貴州援軍,從而徹底剿滅奢崇明和安邦彥這兩個匪首,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結果。
要是順利擊殺或俘獲兩人,那他李仕奇很可能會被評上奇功。
功勞越大,不僅官升得越大,還能瓜分更大的土地,他自然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李仕奇在巡視完一圈陣地後,江對麵的叛匪再次發起了進攻。
與昨日下午的進攻相比,安邦彥再次選擇了從原來的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同時將投石機放到了石橋正東麵的山坡上。
如此安排,看來是想擊毀石橋上官軍的防禦工事了。
“咚,咚,咚......”
隨著鳳凰山上的鼓聲響起,叛匪正式發起了今日份的進攻。
而架設在鳳凰山山坡上的投石機,也開始了校對與發射巨石。
“轟,轟,轟!”
三聲巨響後,三塊將近二十斤巨石朝官軍的陣地快速飛來!
最終,一顆落在了水裏,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顆落在了江對岸的空地上,砸翻了一大片泥土,滾了幾圈後,這才停了下來。
至於這第三顆,則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石橋上,在打了幾個滾後,帶翻了兩個拒馬。
緊接著,投石機又投射了兩輪巨石。
有了第一次的校對,後麵兩輪的準度要好了不少,從而將官軍在石橋上和石橋後麵的工事破壞了多處。
而站在鳳凰山山頂觀戰的安邦彥,看著大發神威的投石車,心情這才好了不少,早知道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安排投石車的事情。
在安邦彥心中暗暗後悔的時候,李仕奇自然不能一直讓自己被動挨打。
他將弗朗機炮搬到了石橋兩邊的河岸上,朝對麵山坡的投石車發射一斤重的實心鉛彈。
雖然弗朗機炮的準度很差,但誰讓投石車的目標實在太大,想擊中它們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一發不夠,那就兩發,兩發不夠,那就一直打,總有擊垮投石車的時候。
鴨池、柔遠和大方那邊的軍隊還能剩多少,他心裏實在沒底。
現在他手上能掌握的軍隊已經不足一萬六,其中還有近五千是奢崇明的軍隊。
在簡單地用過中飯後,安邦彥再次向湘江對岸發起了進攻。
不過這次不再是隻進攻上踏水的石橋,而是同時在石橋南麵相隔將近一百步距離的地方(後世可楨橋)開始推土填河。
與此同時,他也沒有讓剩下的軍隊閑著,安排了一部分人去製作投石車的同時,還安排了五千兵馬去嚐試進攻迴龍山東端的小山丘。
時間不等人,他不能繼續耗著了,必須快刀斬亂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遵義城。
在他們昨天剛到迴龍山南麓的時候,安邦彥也安排了不少軍隊去四周的村落劫掠糧草。
但很可惜的是遵義曾經遭到過幾次他們的軍事進攻,四周的村民在聽到遵義城發出的狼煙後,紛紛逃去了最近的山上。
至於糧草,不好意思,他們也早就藏出了經驗,不是放進了很難發現新挖的地窖裏,就是藏到了山上的溶洞裏。
所以,昨天派出去搶掠糧草的結果,並不是很樂觀,不然安邦彥今天也不會死磕湘江防線。
麵對叛匪的分兵,李仕奇也馬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一下午的攻防戰下來,石橋和迴龍山依然還在官軍的手上。
但,叛匪堆積的土堆,已經向湘江中推進了三分之一距離。
夜幕到來後,安邦彥不得不將疲於奔命的軍隊撤迴來休息。
晚上再次嚐試了一次攻打迴龍山東麓失敗後,安邦彥徹底死了夜襲的心。
第二天一早,當李仕奇正在用早飯的時候,被告知叛匪昨天下午趕製的三架投石車出現在了湘江東岸。
李仕奇隨手抓了兩個包子,馬上來到江邊查看投石車的位置和樣式。
陪在身邊的李自華輕聲問道:“父親,我們是否要撤迴一部分軍隊迴城了?”
“先不急,先看看他們的投石的情況,同時讓人去石橋西麵挖陷馬坑,就算最終不得不放棄石橋,也不能讓叛匪那麽容易過河!”
“是,父親!”
在李自華走後,李仕奇習慣性地沿著江岸檢查陣地與安慰前線的將士。
他的這些將士有很多是他從南直隸舒城縣老家招來的,裏麵有不少人不僅是他的同鄉,還是他的親戚。
自從天啟三年被調入川貴平叛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迴去。
六年多時間飛逝而過,其中有不少人已經戰死在曆次平叛之中,而活下來的人,也大多選擇了娶川貴女子為妻,算是在哪征戰,家就安在了哪裏。
也不知道戰事結束之後,還能否返迴故裏。
現在朝廷要在貴州新設五衛二十五所,不知道是否會被留下來屯邊。
而且,就算朝廷願意讓他們返鄉,他李仕奇和他下麵的一眾將士願意放棄這裏的家庭、官位和豐厚的土地獎賞嗎?
很顯然,別說下麵的將士了,就連他李仕奇也不願放棄。
他現在的官位是四川參將兼四川都指揮使司僉事,要是留下來,很可能會是五個衛其中一個指揮使,而且還很可能會是世襲的衛指揮僉事,跟原先的土司宣慰使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雖然大明現在的軍戶地位很低,但並不影響他李仕奇這個高級武將,也不影響他的後人考取功名。
有了世襲的衛指揮僉事和大量不用繳納稅賦的土地,就有了充足的起家資本,李仕奇自然不太願意返迴南京擔任一個沒什麽油水的虛職。
更為重要的是,南直隸不會分他那麽多的土地,而且也沒有什麽土地可分,身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新設衛所,說不定哪天朝廷還會把原先的衛所給裁撤了也說不準。
所以,李仕奇的心中更願意留下來瓜分奢安之亂後的勝利果實。
故而麵對對麵正在強攻自己陣地的奢安叛匪主力,李仕奇自然不可能讓他們攻下遵義城,也不可能讓他們再輕易逃跑。
又打又拉,等來貴州援軍,從而徹底剿滅奢崇明和安邦彥這兩個匪首,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結果。
要是順利擊殺或俘獲兩人,那他李仕奇很可能會被評上奇功。
功勞越大,不僅官升得越大,還能瓜分更大的土地,他自然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李仕奇在巡視完一圈陣地後,江對麵的叛匪再次發起了進攻。
與昨日下午的進攻相比,安邦彥再次選擇了從原來的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同時將投石機放到了石橋正東麵的山坡上。
如此安排,看來是想擊毀石橋上官軍的防禦工事了。
“咚,咚,咚......”
隨著鳳凰山上的鼓聲響起,叛匪正式發起了今日份的進攻。
而架設在鳳凰山山坡上的投石機,也開始了校對與發射巨石。
“轟,轟,轟!”
三聲巨響後,三塊將近二十斤巨石朝官軍的陣地快速飛來!
最終,一顆落在了水裏,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顆落在了江對岸的空地上,砸翻了一大片泥土,滾了幾圈後,這才停了下來。
至於這第三顆,則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石橋上,在打了幾個滾後,帶翻了兩個拒馬。
緊接著,投石機又投射了兩輪巨石。
有了第一次的校對,後麵兩輪的準度要好了不少,從而將官軍在石橋上和石橋後麵的工事破壞了多處。
而站在鳳凰山山頂觀戰的安邦彥,看著大發神威的投石車,心情這才好了不少,早知道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安排投石車的事情。
在安邦彥心中暗暗後悔的時候,李仕奇自然不能一直讓自己被動挨打。
他將弗朗機炮搬到了石橋兩邊的河岸上,朝對麵山坡的投石車發射一斤重的實心鉛彈。
雖然弗朗機炮的準度很差,但誰讓投石車的目標實在太大,想擊中它們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一發不夠,那就兩發,兩發不夠,那就一直打,總有擊垮投石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