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阿濟格東征朝鮮7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嶽讬補充道:“沒錯,辦法雖然慢了點,但有效就行,另外我們還應該派出更多的人去打糧,以防萬一!”
見濟爾哈朗與嶽讬都讚同繼續用平民威逼李倧,阿濟格朝兩人道:“那好,濟爾哈朗你帶麾下兵馬去抓人,嶽讬你去打糧!”
兩人領命道:“嗻!”
當濟爾哈朗押著三千多抓來的朝鮮百姓來到南漢山城北門外,依然遭到了上次跟豪格一樣的待遇。
李倧繼續當起了縮頭烏龜,閉門不見,讓李曙繼續當背鍋俠。
李曙崩潰得在朝城外的百姓磕了三個響頭後,再次下達了開炮的命令。
聽到炮聲響起的濟爾哈朗,臉色是格外的鐵青,等三聲炮響,他毫不留情地下達了斬首的命令。
看著城外痛苦的求饒與吼叫聲,不忍直視的李曙,隻能用雙手閉起耳朵,將身子轉了一百八十度,麵向城內。
等濟爾哈朗帶著人離開後,內心實在受不了的李曙,一路小跑著來到了李倧的行宮前,跪求致仕。
但李倧依然選擇了閉門不見,任由李曙跪在行宮前哭訴。
接下來幾日,濟爾哈朗雖然跑了很多地方,但抓到了朝鮮百姓的人數始終沒有超過萬數。
而且,隨著他散出的隊伍越遠,迴來的建奴士兵人數卻越來越少。
不得已之下,濟爾哈朗隻得繼續押著這不到一萬的朝鮮百姓,再次來到了南漢山城北門外的山坡上,逼迫李倧投降。
但前麵已經連續拒絕了三次的李倧,而且死了那麽多人,他怎麽可能還會妥協。
這一次,出現在北門城樓的不再是李曙,而是兵曹的二把手參判。
見李倧鐵了心不投降,阿濟格下令嚐試著攻打了兩次南漢山城,但都被同仇敵愾的朝鮮守軍擊退。
碰了一鼻子灰的阿濟格,不得不放棄原先黃台吉給他的逼降策略,改成了派大軍去四處打糧。
但因之前的時間耽擱,以及朝鮮兵曹的通知,以及建奴的殘暴,散落在村野的朝鮮百姓早就就近躲進了山裏。
至於他們的糧食,能隨身帶走的都被他們帶走了,帶不走的則都被藏了起來。
見在漢城附近打不到糧的阿濟格他們,不得不下令原路返迴。
準備去靠近遼東的地方繼續打糧,還能節省運輸糧食的距離。
當阿濟格大軍迴到平壤附近的時候,這次楊國棟沒有再次派出大軍出城迎敵,而是緊守平壤城池。
經過上一次的試探,建奴肯定不會傻乎乎地向他們的軍陣強攻,而他的步兵也無法追上他們的騎兵。
既然雙方都拿對方沒有辦法,還不如省點力氣,安心守好城池。
因建奴在南漢山城山腳下耽誤了不少時間,平壤附近村落的百姓大多逃進了平壤城裏躲難。
就算遠離平壤城池的百姓,他們大多就近逃進了山裏。
朝鮮到處都是大山,雖然影響了他們的農耕,但也給他們在戰亂發生的時候,提供了一個快速避難的場所。
在平壤附近沒有什麽收獲的建奴,隻能選擇放棄再次打糧,改為前往平壤西麵的平原、肅川與安州等郡。
但這些地方跟平壤一樣,曠野上的百姓早就逃之夭夭了。
要想獲取糧草和壯丁,隻能攻打這些堅城。
但這三地距離平壤太近,阿濟格自然不會傻到給對方內外夾擊的機會。
在這三地收獲甚微後,他們不得不選擇渡過安州西麵的大寧江,準備灰頭喪氣地去攻打西麵所剩不多的博川、定州與宣川等郡。
好在他們趁定州和宣川夜晚防守鬆懈的時候,輕而易舉地攻進了城池,繳獲了不少的糧草和壯丁。
至於剩下的老弱婦孺,全被他們屠戮殆盡,以泄獸欲。
而城池內的木質房屋,也被他們付之一炬。
要是時間充裕,他們都想將城牆給拆除。
定州和宣川可是遼東進入朝鮮腹地的要道,隻有將這兩座城池破壞越徹底,他們下次進入朝鮮的時候,才會更容易。
至於宣川西麵靠近鴨綠江的鹽州、鐵山、龍川與義州等郡,裏麵的朝鮮百姓早就不是被建奴殺光,就是逃光了。
所以,阿濟格他們也懶得派軍隊前去攻打,而是大搖大擺地帶著臃腫的大軍來到了皮島北麵不遠處的鐵川,去完成黃台吉交代的另外一件事情。
“父帥,有兩個朝鮮人踏冰送來了說是建奴統帥阿濟格的私信!”
自從毛承祿被調離東江鎮去了大寧之後,毛文龍的家丁頭子就交給了毛有義,即尚可義,尚可喜的兄長。
“阿濟格?”
念叨一聲後,毛文龍開始迴想有關於阿濟格的信息。
但阿濟格的年紀不大,而且與毛文龍的交集並不是很深,毛文龍對他的記憶並不多。
“書信可有問題?”
“迴父帥,兒子用狼犬檢查過了,無毒!”
雖然朱由校警告了毛文龍大收義子義孫的僭越之舉,但返迴皮島後的毛文龍,隻去掉了一部分能力不行與關係疏遠的義子義孫,其他人該怎樣還怎樣。
毛文龍揮退屋內眾人後,這才從毛有義手上接過了書信。
看著尚算工整的字跡,毛文龍第一眼以為會是哪個漢奸代筆,但當他看完書信內容及落款後,卻震驚於寫信之人的身份與書法。
沒錯,阿濟格送給毛文龍的書信是黃台吉親自書寫,內容或許有範文程等一眾漢奸潤色,但的確是他自己所寫。
雖然黃台吉的一眾兄弟大多是大老粗,鬥大的字認不了幾個,但黃台吉卻酷愛閱讀漢書,尤其是其中的兵家典籍與馭民之術。
至於四書五經等在他眼中沒有太大用處的儒家典籍,自然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看完書信後,毛文龍朝毛有義道:“告訴那兩個來送信的朝鮮人,就說我知道了!”
“是,父帥!”說完行了一禮後,毛有義退出了房間。
而毛文龍再次認真看了一遍書信後,便將其丟到了房間內燒得正旺的篝火。
看著燒成黑色灰燼的書信,毛文龍自言自語道:“看來今年遼東一戰,建奴的日子很不好過!”
阿濟格那邊在得知毛文龍的迴信後,心裏總算好受了一些。
雖然最終還是繳獲了不少糧草和壯丁,但卻沒能讓朝鮮投降,從而主動獻上糧草和壯丁,以及他們的世子。
好在這最後一件事,尚算順利,迴去後應該能夠給黃台吉交差了。
見濟爾哈朗與嶽讬都讚同繼續用平民威逼李倧,阿濟格朝兩人道:“那好,濟爾哈朗你帶麾下兵馬去抓人,嶽讬你去打糧!”
兩人領命道:“嗻!”
當濟爾哈朗押著三千多抓來的朝鮮百姓來到南漢山城北門外,依然遭到了上次跟豪格一樣的待遇。
李倧繼續當起了縮頭烏龜,閉門不見,讓李曙繼續當背鍋俠。
李曙崩潰得在朝城外的百姓磕了三個響頭後,再次下達了開炮的命令。
聽到炮聲響起的濟爾哈朗,臉色是格外的鐵青,等三聲炮響,他毫不留情地下達了斬首的命令。
看著城外痛苦的求饒與吼叫聲,不忍直視的李曙,隻能用雙手閉起耳朵,將身子轉了一百八十度,麵向城內。
等濟爾哈朗帶著人離開後,內心實在受不了的李曙,一路小跑著來到了李倧的行宮前,跪求致仕。
但李倧依然選擇了閉門不見,任由李曙跪在行宮前哭訴。
接下來幾日,濟爾哈朗雖然跑了很多地方,但抓到了朝鮮百姓的人數始終沒有超過萬數。
而且,隨著他散出的隊伍越遠,迴來的建奴士兵人數卻越來越少。
不得已之下,濟爾哈朗隻得繼續押著這不到一萬的朝鮮百姓,再次來到了南漢山城北門外的山坡上,逼迫李倧投降。
但前麵已經連續拒絕了三次的李倧,而且死了那麽多人,他怎麽可能還會妥協。
這一次,出現在北門城樓的不再是李曙,而是兵曹的二把手參判。
見李倧鐵了心不投降,阿濟格下令嚐試著攻打了兩次南漢山城,但都被同仇敵愾的朝鮮守軍擊退。
碰了一鼻子灰的阿濟格,不得不放棄原先黃台吉給他的逼降策略,改成了派大軍去四處打糧。
但因之前的時間耽擱,以及朝鮮兵曹的通知,以及建奴的殘暴,散落在村野的朝鮮百姓早就就近躲進了山裏。
至於他們的糧食,能隨身帶走的都被他們帶走了,帶不走的則都被藏了起來。
見在漢城附近打不到糧的阿濟格他們,不得不下令原路返迴。
準備去靠近遼東的地方繼續打糧,還能節省運輸糧食的距離。
當阿濟格大軍迴到平壤附近的時候,這次楊國棟沒有再次派出大軍出城迎敵,而是緊守平壤城池。
經過上一次的試探,建奴肯定不會傻乎乎地向他們的軍陣強攻,而他的步兵也無法追上他們的騎兵。
既然雙方都拿對方沒有辦法,還不如省點力氣,安心守好城池。
因建奴在南漢山城山腳下耽誤了不少時間,平壤附近村落的百姓大多逃進了平壤城裏躲難。
就算遠離平壤城池的百姓,他們大多就近逃進了山裏。
朝鮮到處都是大山,雖然影響了他們的農耕,但也給他們在戰亂發生的時候,提供了一個快速避難的場所。
在平壤附近沒有什麽收獲的建奴,隻能選擇放棄再次打糧,改為前往平壤西麵的平原、肅川與安州等郡。
但這些地方跟平壤一樣,曠野上的百姓早就逃之夭夭了。
要想獲取糧草和壯丁,隻能攻打這些堅城。
但這三地距離平壤太近,阿濟格自然不會傻到給對方內外夾擊的機會。
在這三地收獲甚微後,他們不得不選擇渡過安州西麵的大寧江,準備灰頭喪氣地去攻打西麵所剩不多的博川、定州與宣川等郡。
好在他們趁定州和宣川夜晚防守鬆懈的時候,輕而易舉地攻進了城池,繳獲了不少的糧草和壯丁。
至於剩下的老弱婦孺,全被他們屠戮殆盡,以泄獸欲。
而城池內的木質房屋,也被他們付之一炬。
要是時間充裕,他們都想將城牆給拆除。
定州和宣川可是遼東進入朝鮮腹地的要道,隻有將這兩座城池破壞越徹底,他們下次進入朝鮮的時候,才會更容易。
至於宣川西麵靠近鴨綠江的鹽州、鐵山、龍川與義州等郡,裏麵的朝鮮百姓早就不是被建奴殺光,就是逃光了。
所以,阿濟格他們也懶得派軍隊前去攻打,而是大搖大擺地帶著臃腫的大軍來到了皮島北麵不遠處的鐵川,去完成黃台吉交代的另外一件事情。
“父帥,有兩個朝鮮人踏冰送來了說是建奴統帥阿濟格的私信!”
自從毛承祿被調離東江鎮去了大寧之後,毛文龍的家丁頭子就交給了毛有義,即尚可義,尚可喜的兄長。
“阿濟格?”
念叨一聲後,毛文龍開始迴想有關於阿濟格的信息。
但阿濟格的年紀不大,而且與毛文龍的交集並不是很深,毛文龍對他的記憶並不多。
“書信可有問題?”
“迴父帥,兒子用狼犬檢查過了,無毒!”
雖然朱由校警告了毛文龍大收義子義孫的僭越之舉,但返迴皮島後的毛文龍,隻去掉了一部分能力不行與關係疏遠的義子義孫,其他人該怎樣還怎樣。
毛文龍揮退屋內眾人後,這才從毛有義手上接過了書信。
看著尚算工整的字跡,毛文龍第一眼以為會是哪個漢奸代筆,但當他看完書信內容及落款後,卻震驚於寫信之人的身份與書法。
沒錯,阿濟格送給毛文龍的書信是黃台吉親自書寫,內容或許有範文程等一眾漢奸潤色,但的確是他自己所寫。
雖然黃台吉的一眾兄弟大多是大老粗,鬥大的字認不了幾個,但黃台吉卻酷愛閱讀漢書,尤其是其中的兵家典籍與馭民之術。
至於四書五經等在他眼中沒有太大用處的儒家典籍,自然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看完書信後,毛文龍朝毛有義道:“告訴那兩個來送信的朝鮮人,就說我知道了!”
“是,父帥!”說完行了一禮後,毛有義退出了房間。
而毛文龍再次認真看了一遍書信後,便將其丟到了房間內燒得正旺的篝火。
看著燒成黑色灰燼的書信,毛文龍自言自語道:“看來今年遼東一戰,建奴的日子很不好過!”
阿濟格那邊在得知毛文龍的迴信後,心裏總算好受了一些。
雖然最終還是繳獲了不少糧草和壯丁,但卻沒能讓朝鮮投降,從而主動獻上糧草和壯丁,以及他們的世子。
好在這最後一件事,尚算順利,迴去後應該能夠給黃台吉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