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天啟十年2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有詔,百官聽旨!”
王體乾的話音剛落,剛站起來的百官又紛紛跪了下去:“臣等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朕於泰昌元年九月初六禦極以來,已九年有餘......為保祖宗社稷與造福於天下萬民,朕無一日不殫精竭慮......
九年多以來,先是遼東一敗再敗,接著是西南奢安之匪安先後掀起的叛亂,再之後是山東兗州府徐鴻儒等妖人作亂北方......
天啟七年,先有遼東建奴東攻朝鮮,西略遼西寧錦與漠南諸部,年中陝西饑民王二禍亂於陝西大地,年尾虎墩兔攻略蒙古右翼諸部,並南下劫掠中原。
天啟八年春,虎墩兔南下窺探神器,幸賴朝堂百官與宣大臣民奮勇殺敵,擊敗並俘虜了虎墩兔為首的一眾蒙古左翼韃酋.....
天啟八年秋,建奴黃台吉親率滿蒙十萬大軍,寇略大寧與薊州,以及突襲宣府諸地......
天啟九年春,為擊毀建奴的囂張氣焰與反複多次威逼京師,朕不得不親率大明精銳,分三路進攻盤踞遼東多年的建奴群寇。
幸賴上蒼與曆代先祖保佑,以及與建奴廝殺毫不畏死的將士,朕幸不辱命,將建奴死死禁錮在遼東一隅......
天啟九年冬,禍亂西南七年有餘的奢安之亂,也終於告一段落,奢安之首級得以告祭太廟,以慰祖宗之靈......
天啟十年,遼東的建奴依然禍亂遼東,西北的旱情依然得不到任何的緩解,甚至有繼續惡化的趨勢......
故希望天下臣民,能與朕一道,合舟共濟,共渡難關,使大明早日實現中興,再度恢複往日繁榮昌盛!
欽此!”
洋洋灑灑唱了近半個鍾,王體乾終於將由朱由校親筆寫的詔書給唱完了。
沒錯,就是唱完了,而不是朗讀。
而跪在堅硬如鐵金磚上的文武百官們,心裏也總算鬆了一大口氣,因為膝蓋馬上就不用再受罪了。
雖然他們在清晨穿官服的時候,在膝蓋上綁上了棉墊,但金磚跪久了,依然會很疼。
再次行了一個跪拜禮後,則從桂王朱常瀛開始了唱誦賀詞。
桂王唱完,則由還未出京的信王朱由檢開始唱誦。
聽著朱由檢抑揚頓挫的唱誦,朱由校心裏對他總算滿意了一迴,起碼文筆要比自己好上一些。
也不知道是他自己寫的,還是請的幕僚代筆,文縐縐的。
朱由檢唱完後,黃立極這個百官之首開啟了他的唱誦,之後依次是內閣的袁可立與張懋修。
內閣的唱誦結束之後,則是在京的幾位國公,再之後則是六部尚書與督察院左都禦史。
一輪又一輪的唱誦下來,時間都已經快到了中午。
不過朱由校還是趕在吃中飯之前,帶著文武百官去祭拜了位於端門左右兩側的太廟和社稷壇。
好不容易結束了祭拜太廟和社稷壇,朱由校帶著桂王和信王以及眾多在京的皇室子弟,去祭拜位於乾清宮東麵的皇帝家廟奉先殿。
就連朱由校三個年幼的皇子,也被帶了過來。
行完三拜九叩大禮後,朱由校看著豎立在老朱同誌旁邊的成祖文皇帝神位,怎麽看怎麽別扭。
朱老四奮鬥了一輩子,追求的可不是什麽成祖,而是太宗文皇帝。
沒想到一百多年後,他的七世孫嘉靖道長為了給他爹和他自己在太廟騰一個位置,同時也為了爭奪皇權,愣是將朱老四的太宗給改成了成祖。
嘉靖道長倒是達成了他的孝道和政治目的,但朱老四和他的好大兒可就遭殃了。
朱老四坐實了造反上位的黑點,而他的好大兒朱高胖神位很不幸地被遷到了後殿。
可惜了,嘉靖道長辛辛苦苦爭取來的東西,卻被他的孝順兒給說廢就廢了。
他的孝順兒在嘉靖道長駕崩沒多久,就將一天皇帝都沒有當過的親爺爺也給挪到後殿,去陪朱高胖去了。
這不,當朱由校瀏覽曆代先帝的神位時,就沒有看到朱高胖和睿宗獻皇帝的神位。
不過當他看到英宗睿皇帝的神位時,怎麽看怎麽膈應得慌。
一個將幾代先祖積累正處於快速上升期的大明盛世,愣是靠他一己之力給弄成了末世的無能之君,居然給他上了英睿二字。
也不知道有戀母情節的朱見深是諷刺自己老爹,還是怎麽滴,居然用上了這麽兩個上佳的諡號及廟號。
至於明堡宗叫門天子唯一拿得出手的政績,即遺詔中提及廢除殉葬製度,朱由校更相信是由朱見深這麽個中興之主看老爹實在沒有什麽可稱道的政績,愣是強行安到了他的頭上。
至於遺詔的書寫,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接任的儲君聯合內閣大學士完成。
因為老朱同誌定下的嫡長繼承製,遺詔的作用真的很小。
雖然朱由校決定施行秘密立儲,但這也是他為求自保的一種手段。
說不定天下形勢一片大好,他當皇帝時間太長當膩了,又恢複成了嫡長繼承製。
看著犯膈應的英宗睿皇帝神位,朱由校心想哪一天一定要將他移出太廟和家廟的正殿,實在是不配做後世之君的榜樣。
除了一次次的秀下限、刷新無恥記錄外,真沒有什麽正麵作用。
再看著成祖文皇帝的神位,朱由校心想機會合適了,定要恢複朱老四心心念念的太宗廟號。
祭拜完之後,朱由校並沒有急著離開家廟,而是欣賞起了掛在家廟內曆代先帝的畫像。
看著英明神武且不怒自威的老朱同誌畫像,朱由校就氣不打一處來。
民間和滿清故意抹黑老朱同誌的畫像,居然成了長期的社會主流。
更有甚者,奇醜無比的畫像還居然出現在了曆史教科書上,真是莫大的諷刺。
作為漢人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拯救華夏文明與漢族的千古英雄,居然如此羞辱對待。
有時在想,所謂的新朝,到底是誰的新朝。
放眼全球各個主權完整的國家,哪個不是以占主導地位的民族享受各種優厚待遇,隻有新朝極盡所能地打壓主體民族,卻優待少數民族。
奇也怪哉!
王體乾的話音剛落,剛站起來的百官又紛紛跪了下去:“臣等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朕於泰昌元年九月初六禦極以來,已九年有餘......為保祖宗社稷與造福於天下萬民,朕無一日不殫精竭慮......
九年多以來,先是遼東一敗再敗,接著是西南奢安之匪安先後掀起的叛亂,再之後是山東兗州府徐鴻儒等妖人作亂北方......
天啟七年,先有遼東建奴東攻朝鮮,西略遼西寧錦與漠南諸部,年中陝西饑民王二禍亂於陝西大地,年尾虎墩兔攻略蒙古右翼諸部,並南下劫掠中原。
天啟八年春,虎墩兔南下窺探神器,幸賴朝堂百官與宣大臣民奮勇殺敵,擊敗並俘虜了虎墩兔為首的一眾蒙古左翼韃酋.....
天啟八年秋,建奴黃台吉親率滿蒙十萬大軍,寇略大寧與薊州,以及突襲宣府諸地......
天啟九年春,為擊毀建奴的囂張氣焰與反複多次威逼京師,朕不得不親率大明精銳,分三路進攻盤踞遼東多年的建奴群寇。
幸賴上蒼與曆代先祖保佑,以及與建奴廝殺毫不畏死的將士,朕幸不辱命,將建奴死死禁錮在遼東一隅......
天啟九年冬,禍亂西南七年有餘的奢安之亂,也終於告一段落,奢安之首級得以告祭太廟,以慰祖宗之靈......
天啟十年,遼東的建奴依然禍亂遼東,西北的旱情依然得不到任何的緩解,甚至有繼續惡化的趨勢......
故希望天下臣民,能與朕一道,合舟共濟,共渡難關,使大明早日實現中興,再度恢複往日繁榮昌盛!
欽此!”
洋洋灑灑唱了近半個鍾,王體乾終於將由朱由校親筆寫的詔書給唱完了。
沒錯,就是唱完了,而不是朗讀。
而跪在堅硬如鐵金磚上的文武百官們,心裏也總算鬆了一大口氣,因為膝蓋馬上就不用再受罪了。
雖然他們在清晨穿官服的時候,在膝蓋上綁上了棉墊,但金磚跪久了,依然會很疼。
再次行了一個跪拜禮後,則從桂王朱常瀛開始了唱誦賀詞。
桂王唱完,則由還未出京的信王朱由檢開始唱誦。
聽著朱由檢抑揚頓挫的唱誦,朱由校心裏對他總算滿意了一迴,起碼文筆要比自己好上一些。
也不知道是他自己寫的,還是請的幕僚代筆,文縐縐的。
朱由檢唱完後,黃立極這個百官之首開啟了他的唱誦,之後依次是內閣的袁可立與張懋修。
內閣的唱誦結束之後,則是在京的幾位國公,再之後則是六部尚書與督察院左都禦史。
一輪又一輪的唱誦下來,時間都已經快到了中午。
不過朱由校還是趕在吃中飯之前,帶著文武百官去祭拜了位於端門左右兩側的太廟和社稷壇。
好不容易結束了祭拜太廟和社稷壇,朱由校帶著桂王和信王以及眾多在京的皇室子弟,去祭拜位於乾清宮東麵的皇帝家廟奉先殿。
就連朱由校三個年幼的皇子,也被帶了過來。
行完三拜九叩大禮後,朱由校看著豎立在老朱同誌旁邊的成祖文皇帝神位,怎麽看怎麽別扭。
朱老四奮鬥了一輩子,追求的可不是什麽成祖,而是太宗文皇帝。
沒想到一百多年後,他的七世孫嘉靖道長為了給他爹和他自己在太廟騰一個位置,同時也為了爭奪皇權,愣是將朱老四的太宗給改成了成祖。
嘉靖道長倒是達成了他的孝道和政治目的,但朱老四和他的好大兒可就遭殃了。
朱老四坐實了造反上位的黑點,而他的好大兒朱高胖神位很不幸地被遷到了後殿。
可惜了,嘉靖道長辛辛苦苦爭取來的東西,卻被他的孝順兒給說廢就廢了。
他的孝順兒在嘉靖道長駕崩沒多久,就將一天皇帝都沒有當過的親爺爺也給挪到後殿,去陪朱高胖去了。
這不,當朱由校瀏覽曆代先帝的神位時,就沒有看到朱高胖和睿宗獻皇帝的神位。
不過當他看到英宗睿皇帝的神位時,怎麽看怎麽膈應得慌。
一個將幾代先祖積累正處於快速上升期的大明盛世,愣是靠他一己之力給弄成了末世的無能之君,居然給他上了英睿二字。
也不知道有戀母情節的朱見深是諷刺自己老爹,還是怎麽滴,居然用上了這麽兩個上佳的諡號及廟號。
至於明堡宗叫門天子唯一拿得出手的政績,即遺詔中提及廢除殉葬製度,朱由校更相信是由朱見深這麽個中興之主看老爹實在沒有什麽可稱道的政績,愣是強行安到了他的頭上。
至於遺詔的書寫,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接任的儲君聯合內閣大學士完成。
因為老朱同誌定下的嫡長繼承製,遺詔的作用真的很小。
雖然朱由校決定施行秘密立儲,但這也是他為求自保的一種手段。
說不定天下形勢一片大好,他當皇帝時間太長當膩了,又恢複成了嫡長繼承製。
看著犯膈應的英宗睿皇帝神位,朱由校心想哪一天一定要將他移出太廟和家廟的正殿,實在是不配做後世之君的榜樣。
除了一次次的秀下限、刷新無恥記錄外,真沒有什麽正麵作用。
再看著成祖文皇帝的神位,朱由校心想機會合適了,定要恢複朱老四心心念念的太宗廟號。
祭拜完之後,朱由校並沒有急著離開家廟,而是欣賞起了掛在家廟內曆代先帝的畫像。
看著英明神武且不怒自威的老朱同誌畫像,朱由校就氣不打一處來。
民間和滿清故意抹黑老朱同誌的畫像,居然成了長期的社會主流。
更有甚者,奇醜無比的畫像還居然出現在了曆史教科書上,真是莫大的諷刺。
作為漢人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拯救華夏文明與漢族的千古英雄,居然如此羞辱對待。
有時在想,所謂的新朝,到底是誰的新朝。
放眼全球各個主權完整的國家,哪個不是以占主導地位的民族享受各種優厚待遇,隻有新朝極盡所能地打壓主體民族,卻優待少數民族。
奇也怪哉!